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大學副教授女1984年7月出生

大學副教授女1984年7月出生

發布時間: 2024-04-29 11:08:05

⑴ 西安郵電學院研究生學院物理電子學專業導師名單及簡介

鞏稼民教授,1962年12月生,河南西平人。1984年7月畢業於西北大學物理系激光物理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1984年8月至1993年8月在西安應用光學研究所從事光學技術研究,1993年8月至1999年11月在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學院和電信學院深造,先後獲得機械工程學科光電檢測專業工學碩士學位和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物理電子學與光電子學專業工學博士學位,2000年4月至2003年11月,在西安郵電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系從事教學、科研、管理等工作,歷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申碩辦副主任。2002年晉升教授職稱。現任我院研究生部主任,負責研究生教育和學科建設日常事務。
鞏稼民教授主要從事光學技術、光電子學技術、光通信技術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兼任中國通信學會高級會員、陝西省通信學會光通信專業委員會委員。主要講授光纖傳輸原理、光纖通信、電子技術基礎等課程。
鞏稼民教授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努力追蹤科技前沿,近年來在『Chinese J.Laser』、『物理學報』、『光學學報』、『中國激光』等刊物上公開發表相關論文10多篇,被SCI、 EI收錄6篇,參編的《光纖通信》教材已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目前主持一項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參與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研究工作。
鞏稼民教授工作認真、責任心強、吃苦耐勞,團結同志,為人正派,嚴於律己,寬厚待人,受到廣大師生好評,曾獲「院優秀教師」稱號。
劉繼紅,男,副教授,工學博士,生於1977年1月。1999年7月畢業於西安郵電學院系,獲通信工程專業學士學位,2002年3月畢業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獲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碩士學位,2006年7月畢業於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培養單位: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獲光學工程專業博士學位。2002年4月至今在西安郵電學院工作。
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主要的學習、研究方向為光通信網路中的資源優化分配問題。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主要的研究方向為激光消偏技術。
作為主要成員參與完成的項目有「十五」科技攻關計劃項目「40Gb/s SDH(STM-256)光纖通信設備與系統-超高速光電子器件研究與開發-基於主偏振態跟蹤的PMD補償系統」,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線偏振態測量方法研究」,陝西省教育廳科研計劃項目「偏振模色散補償器」等。目前主持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偏振干涉濾波器設計方法研究」,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於等效晶體的在線式高速偏振控制器實現方法研究」。近五年,先後在IEE Electronics Letters、光學學報、光子學報等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15篇,SCI、EI收錄9篇。
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Raman光放大器的偏振相關效應、高速光纖通信系統中的偏振測量與控制、WDM系統中的波長測量與穩定等方面。對超高速光網路技術、光子晶體以及光電測試技術等領域也有濃厚的興趣。
講授的課程主要有《光學原理》、《資訊理論基礎》、《光纖通信》、《光傳輸網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英語》等。
劉毓,女,博士。1985年7月畢業於北京郵電學院電信工程系,獲學士學位。1995年3月畢業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獲工學碩士學位。2006年7月,畢業於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獲理學博士學位。1985年7月至1996年12月在西安礦業學院工作,1997年至今在西安郵電學院工作。陝西省通信學會會員、陝西省電子學會會員。
先後開設《通信原理》、《數字通信原理》、《鎖相技術》、《信號與系統》等近十門課程。發表論文十多篇,參與國家863-409精密制導、郵電部重點科技發展項目「個人通信關鍵技術研究」、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計劃子課題40Gb/s SDH(STM-256)光纖通信設備與系統-超高速光電子器件研究與開發-基於主偏振態跟蹤的PMD補償系統等課題的研究開發。現主持信息產業部「高速光纖傳輸中偏振模色散特性信道模型的研究」和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密集波分復用光纖通信中受激喇曼散射對系統性能的影響」的研究。
發布單位:西郵研究生部 發布時間:2011-03-20 已閱讀:815次
宋海洋,男,1979年9月出生,籍貫山西臨汾,碩士生導師,中國力學學會會員。2006年3月畢業於北京理工大學,獲得碩士學位;2006年6月受聘於西安郵電學院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目前正在西北工業大學航空學院攻讀博士學位。近幾年,先後在SCI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2篇(其中第一作者16篇,影響因子2.0以上的7篇;國際期刊特邀論文1篇)。截止目前,發表的論文被來自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的學者他引30餘次,引用期刊包括SCI期刊《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Nanotechnology》、《NanoScale》、《Physical Review B》、《Physical Review A》、《Chemical Physics Letters》、《Physics Letters A》等。先後多次擔任《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等SCI期刊的審稿人。
主要研究興趣
(1)納米材料各種性能的計算機模擬研究
(2)並行計算技術研究
(3)量子信息技術研究
主要科研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碳納米管及其金屬基復合材料力學性能的模擬研究(10902083),2010.1-2012.12,課題經費:40萬元,項目負責人。
(2)陝西省教育廳專項科研計劃項目:碳納米管及其復合材料力學性能的模擬研究(08JK436),2008.9-2010.8,課題經費:2萬元,項目負責人。
(3)西安郵電學院中青年教師科研基金資助重點項目:碳納米管及其金屬基復合材料力學性能的分子動力學模擬(ZL2009-4),2009.1-2010.12,課題經費:1.8萬元,項目負責人。
主要代表性論文
1.Song HaiYang, Zha XinWei, Influence of nickel coating on the interfacial bonding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 nanotube-aluminum composites,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2010, 49, 899-903.
2.Song HaiYang, Zha XinWei, Molecular dynamics study of effects of intertube spacing on sliding behaviors of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doi:10.1016/j.commatsci.2010.10.035.
3.Song HaiYang, Li LiFeng, Feng Feng, Torsional behavior of carbon nanotubes with abnormal interlayer distances, 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 2009, 42: 055414-5.
4.Song HaiYang, Zha XinWei, The effects of boron dopings and boron graft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 2009, 42: 255402-6.
5.Song HaiYang, Zha XinWei,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ickel-coated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and their embedded gold matrix composites, Physics Letters A, 2010, 374: 1068-1072.
6.Song HaiYang, Zha XinWei, Molecular dynamics study of effects of radius and defect on oscillatory behaviors of C60-nanotube oscillators, Physics Letters A, 2009, 373 (11): 1058-1061.
7.Song HaiYang, Zha XinWei, Molecular dynamics study of effects of sp3 interwall bridging upon torsional behavior of double-walled carbon nanotube, Physics Letters A, 2009, 373 (6): 628-685.
8.Zha XinWei, Song HaiYang, Non-Bell-pair quantum channel for teleporting an arbitrary two-qubit state, Physics Letters A, 2007, 369 (5-6): 377-379.
9.Song HaiYang, Zha XinWei, Simulation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ingle-walled and doub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by molecular dynamics,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Theoretical Nanoscience, 2008, 5: 1-4.
10.Song HaiYang, Zha XinWei, Molecular dynamics study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arbon nanotube-embedded gold composites, Physica B, 2008, 403: 559.
11.Song HaiYang, Zha XinWei, Molecular dynamics study of effects of sp3 interwall bridging and initial vacancy-related defects up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double-walled carbon nanotube, Physica B, 2008, 403: 3798-3802.
12.Zha XinWei, Song HaiYang, Ming-Liang Hu, Comment on 「Stochastic local operations and classical communication invariant and the resial entanglement for n qubits」 Physical Review A, 2008, 77: 056301.
主要獲獎情況
(1)2008年07月獲得西安郵電學院「優秀教師」獎。
(2)2009年12月獲得西安郵電學院第八屆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二等獎,第三名。
(3)2010年06月獲得陝西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聯系方式
辦公電話:029-88166094;電子郵箱:
田秀勞教授,陝西武功人,生於1956年9月,碩士。 1982年畢業於陝西師范大學物理系,獲學士學位,1986年7月結業於西北大學物理系理論物理助教進修班,獲結業證書,2005年3月畢業於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系獲碩士學位。1982年1月至今在西安郵電學院從事管理、教學和科研工作。先後開設《大學物理》、《物理實驗》、《原子物理》、《量子信息基礎》等課程,指導碩士研究生1名。主編 《大學物理學習與指導》1書,參編《通信系統原理教程》和《通信系統概論》2書。2006年榮獲西安郵電學院《大學物理》優秀課程,2009年獲西安郵電學院教學成果獎三等獎,曾多次被評為學院優秀教師。主持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新型納米材料性能極其控制機理的研究》;主持並完成教育廳科研項目《量子信息態傳輸的研究》;作為主要參加人參與完成國家級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自旋鏈在量子信息中的應用研究》和參與完成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凝聚態中的量子糾纏與局域幺正變換》;主持完成校級教學改項目《計算機在大學物理實驗中的應用研究與實踐》。先後在國內外期刊 Modern Physics Letters B、 Int J Theor Phys、 Optics Communicati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ntum Information、光子學報、硅酸鹽學報、原子與分子物理學報、大學物理、四川大學學報、陝西師大學報等發表論文 30多篇,其中被EI、SCI 收錄的有10篇。
吳成茂,男,高級工程師,中國民主同盟會盟員,四川儀隴人,生於1968年10月,大學本科學歷。 1992年畢業於西安工業大學計算機系,獲學士學位。1992年7月至1995年12月,在航天部第六研究院第十一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和東風系列洲際導彈等相關液體火箭發動機部件液流測試技術研究。1996年1月至今在西安郵電學院工作,現在電子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系從事圖像處理與圖像通信等相關方面的實踐教學工作,以及承擔智能信息處理與智能管理決策、圖像處理與圖像通信、嵌入式圖像處理系統等相關方面的科學研究工作。先後為電路與系統專業研究生和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本科生等承擔過實踐教學工作,現為電路與系統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作為主要承擔人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聚類有效性問題研究》,國家郵政局軟科學項目《郵政行業勞動力組織結構調整研究》,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基金項目《圖像置亂加密效果評價研究》,陝西省郵政局軟科學項目《快遞企業綜合競爭力評價研究》,以及主持完成了陝西省教育廳項目《基於包含度理論的圖像分割新方法研究》。主持完成了西安郵電學院實踐教學改革項目《控制科學與工程實踐教學改革研究》。在《模式識別與人工智慧》、《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中國郵電高等學校學報》、《數據採集與處理》、《模糊系統與數學》等國內中文核心期刊雜志和國內國際會議上合作發表了學術論文60餘篇,其中EI收錄8篇,ISTP收錄1篇。合作完成有關管理科學與智能決策方面的專著1部並由陝西省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另外,在國家郵政局軟科學項目《郵政行業勞動力組織結構調整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獲得原國家人事部人事科研成果二等獎。現今,主要從事模式分析與智能信息處理,圖像處理與圖像通信,圖像信息安全保護,嵌入式圖像處理系統等方面的實踐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曾被評為西安郵電學院優秀教育工作者,以及被中國民主同盟陝西省委員會授予模範盟員稱號。
惠小強博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1974年12月生。西北大學93級第一屆物理基地班學生,本科、碩士以及博士均在西北大學就讀,2003年7月獲得理學博士學位。2009年10月到2010年10月在美國喬治亞理工大學物理學院訪問一年。曾多次訪問中科院物理所、理論研究所以及武漢數學物理研究所。1999年7月來西安郵電學院任教至今,喜愛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熱心於服務學生學習、發現和發展學生潛能。現指導研究生8名,協助別人指導博士生1名。
主要研究量子信息和量子態調控,包括量子態在固體系統中的儲存、操作以及傳輸。至今共發表學術論文35篇,SCI收錄的有32篇,被引用100餘次。先後主持完成各級科研項目6項,其中國家級2項,分別是《量子糾纏及其實現》(10347138)和《自旋鏈在量子信息中的應用》(10547008),陝西省青年基金重點項目1項《低維量子系統中量子態的傳輸研究》,陝西省教育廳科研計劃項目1項,西安郵電學院中青年基金重點項目2項。參與各級科研項目多項。2008年獲得陝西省高等學校科學技術二等獎1次。
主講過10門課程:《大學物理》、《物理學概論》、《理論力學》、《數學物理方法》、《固體物理》、《普通物理實驗》、《應用物理專業實驗》和《應用物理專業英語》,研究生《量子資訊理論基礎》和《量子計算與量子通信》。完成課程建設項目2項:本科《數學物理方法》和研究生《量子計算與量子通信》。
曾兩次榮獲西安郵電學院「優秀教師」稱號,一次榮獲西安郵電學院「青年突擊手」稱號。
徐建剛,教授,1963年8月生,陝西藍田人,西安郵電學院理學院院長,信息與計算科學研究所所長,西安科技教育協會理事。 1987年獲陝西師范大學物理學專業學士學位。1990獲空軍工程大學力學碩士學位。現在西北工業大學力學專業攻讀博士學位。1998年晉升副教授職稱。2009年晉升教授職稱。 1997年任西安郵電學院基礎課部副主任。2004年兼任數理系黨總支副書記。2007年任數理系總支書記。2009年任理學院院長。2009年3月至2009年5月參加陝西高校第十七期中青年領導幹部培訓班學習。多年來,主講《大學物理》、《理論力學》、《電磁學》、《大學物理實驗》、《就業指導課》等課程。主編的《大學物理實驗》教材,2004年由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主編的《大學物理實驗》教材,2008年由陝西地圖出版社出版。參與編寫的《大學物理學習指導與練習》,2001年由西北大學出版社出版。參與編寫的《普通物理簡明教程》1994年由石油大學出版社出版。在國際國內期刊發表論文20篇, 其中核心以上9篇,研究領域主要涉及應用力學、材料物理和量子信息等。共主持和參與教學科研項目10餘項,其中廳局級以上項目5項。主持的項目有:2009年陝西省教改項目《高校畢業生就業心理素質培養的實踐研究》,2010年省教育廳資助項目《具有高效光電磁特性的TiO2功能薄膜研究》,2008年西安郵電學院《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2008年西安郵電學院《應用物理專業物理實驗課程建設》;參與的項目有:原信息產業部的《用系統概念組織、統一工科物理教材》項目,陝西省的《量子隱形傳態與最佳實現方案》、陝西省教育廳《低溫燒結Mg4Nb2O9微/納米基陶瓷的介電性能調控》等。
查新未教授,男,漢族,生於1957年12月,陝西省蘭田縣人。1982年畢業於陝西師范大學物理系,獲得學學士學位,同年畢業後留校任教。1983年至1984年曾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進修學習,1984年至1986年曾在中國科技大學固體物理研究生班學習,1993年晉升為副教授,1994年至今,在西安郵電學院從事教學與量子通信的科研工作。
多年來,先後為研究生和本科生開設《量子力學》、《光纖通信原理》、《光學》、《激光原理》、《量子光學》等多門課程。先後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名校老師合作,在科學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普通物理、大學物理經典名題名師解析》、《物理學》、《現代廣播網路技術及其應用》等教材及教學指導書籍。
先後主持完成了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凝聚態中的量子糾纏及局域幺正變換》、《量子隱形傳態與最佳實現方案》。主持完成了陝西省教育廳專項基金《局域不變數算符與局域不變數》項目的研究,參加了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干涉法大氣風場被動探測技術研究》等項目的研究。
近幾年來,主要研究集中在量子信息方面,並取得一定的成績,相關論文已發表在權威期刊《Physics. Review. A》, 《Physics. Letter. A》上.另外在《Commun. Theor. Phys.》《Modern Physics Letters》、《Optics Communications》、《物理學報》《中國激光》、《光子學報》、《西安交通大學學報》、《西北大學學報》、《量子電子學報》等學術期刊上發表科研論文80多篇。其中SCI, EI檢索20多篇。並於1991年獲陝西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2005年獲陝西省陝西省高等學校科學技術三等獎。
查新未教授為人謙虛,待人誠懇,平易近人,善於團結同志。1991年曾獲陝西師范大學教學質量優秀獎。2005年獲西安郵電學院優秀教師。另外,作為應用物理專業負責人,他在專業建設、學科建設、學科規劃等方面作了很多貢獻,並取得了較大的成績。

⑵ 西南大學音樂學院有哪九位教授

西南大學音樂學院教授、副教授有:
一、李方元教授
李方元,男,1955年生於重慶,文學博士,西南大學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西南師范大學(現西南大學,1995-1999)和華中師范大學(2003-2008)兩所音樂學院院長,國務院學位辦碩士、博士授權點評審通訊評議專家,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評審專家、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後期資助項目評審專家;現為教育部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音協音樂教育學會副主任,中國音樂史學會理事,中國音樂專業教育委員會理事;主要研究領域:中國音樂史、音樂文獻學、音樂教育。
二、蒲亨強教授
男,漢族,1952年生於重慶,西南大學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音樂學系主任,文學博士。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同行評議專家、教育部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評審專家,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評選通訊評審專家。中國傳統音樂學會常務理事,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兼職博士生導師,新加坡道教學院榮譽教授。
長期從事中國傳統音樂的教學研究,曾赴美國密西根大學音樂院、香港、新加坡等地道教學院訪問講學,發表專著8部,合著3部,合譯著1部,論文百餘篇。
三、戴雄教授
戴雄,1956年出生,1982年畢業於西南師范大學音樂系,本科學歷,1985年去中央音樂學院進修學習,1987年回到學校。
現為西南大學音樂學院教授、音樂學聲樂教學與表演方向碩士生導師,教育部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第四屆藝術教育委員會委員,重慶市文藝家評論協會副主席,從事聲樂教學和音樂教育研究。
發表論文十餘篇。主編和參編音樂教材十部,完成省級、校級教學科研項目兩項。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十五」重大科研項目《中小學音樂教育發展與高師音樂專業教育教學改革》課題組核心成員。
四、朱春鈴教授
朱春鈴:1961年生於重慶。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評審專家,西南大學音樂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表演系學科帶頭人,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校藝術學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委員,重慶市社會科學專家,中國音樂家協會手風琴學會理事,中國音樂教育委員會手風琴電子琴學術委員。
五、羅卉教授
羅卉:女.重慶人,漢族,共產黨員。1957年6月生。現為西南大學音樂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原西南師范大學音樂系77級本科生,1982年1月畢業留校任教。獲學士學位。1986年攻讀西南師范大學音樂系「聲樂教學與表演」專業研究生,1989年獲碩士學位。1993年6月被聘為副教授。曾擔任全國「金鍾獎」聲樂比賽重慶賽區評委,以及重慶市電視聲樂大賽評委,重慶市聲樂考級評委,全國英才選拔賽評委。現為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教育協會會員。,西南大學音樂學院黨委委員。西南大學音樂學院研究生黨支部書記。
近三十年來,擔任音樂學院研究生及本科生的聲樂課程教學。一直兢兢業業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為祖國培養了一批批音樂教育人才。並在2003年、2005年、2007年、2008年、2009年連續舉辦了五屆「教學音樂會」。受到了師生們與專家們的一致好評。曾發表論文、譯文、編寫教材等,在藝術實踐方面成績顯著,曾舉辦「獨唱音樂會」。多次參加全國、市、各類大型文藝演出,獲全國、省、市專業聲樂比賽獎。參加香港回歸,澳門回歸,國慶五十周年,紅軍長征勝利六十周年……等大型演出中擔任獨唱,領唱。並由中央電視台、重慶電視台播出。
六、鄭茂平教授
鄭茂平:男,心理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人。1995年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專業,獲文學學士學位;1998年畢業於西南師范大學「聲樂表演與教學」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2006畢業於西南大學心理學專業「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方向,獲心理學博士學位。現任西南大學音樂學院院長。第七批國家級特色專業——「紅色經典藝術教育示範基地」負責人。
中國音樂心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音樂美學會會員,中國教育心理學會會員,重慶市音樂學特色專業負責人,西南大學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成員,西南大學心理學院「教育部認知與人格研究」重點實驗室特邀研究員,重慶市第二屆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
多次被評為學校優秀教師,2005年晉升副教授,2006年遴選為「音樂審美心理」、「聲樂表演與教學」方向碩士生導師,,2011年晉升為教授。主要從事音樂心理學、聲樂、音樂美學、聲樂語音學的研究和教學工作。目前已在《中央音樂學院學報》《心理科學進展》等各種權威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主編、參編教材5部,專著4部。
七、李柯教授
李柯,1974年生於重慶。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管弦系,前中國國家交響樂團第一小提琴演奏家,國家一級演員,現任西南大學音樂學院小提琴教授。
自幼隨其舅及范紹台、楊寶智教授學習音樂,於1985年以專業第一名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小,後免試直升該院附中及大學。
2014年回到闊別了三十年的家鄉,被聘為西南大學音樂學院教授,擔任小提琴教學工作及該院青年交響樂團的首席。
八、曾臻副教授
曾臻:女,現年50歲。副教授。1977年改革招生制度後首批考入四川音樂學院民樂系琵琶專業。1982年1月畢業,獲學士學位。分配至西南大學音樂學院{原西南師范學院音樂系}任教至今。
現主要講授:藝術概論,琵琶,古典吉他三門課程。
此外,還發表有散文、雜文、歌詞等,並有繪畫作品《晌午》入選重慶市婦女兒童書畫展覽。
九、張碚副教授
張碚,男,福建福州人。1959年3月1日出生。西南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全國社會音樂教育高級考官,曾任學院副院長。2002年7月當選重慶市首屆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
1978年9月考入四川音樂學院管弦系,師從小提琴教育家胡惟民教授。在校期間曾多次赴京、滬等地求學,得到小提琴教育家熊天聲、李克強等人的指導。1982年畢業後,在重慶市歌舞團樂隊工作。1983年底調入西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工作,擔任小提琴教師。1986年9月至1987年7月在西南師范大學外語學院半脫產學習英語一年。1987年9月到1990年7月在音樂學院攻讀碩士學位。畢業後,擔任音樂學院曲式學、音樂作品分析課的教學工作至今。1998年9月到1999年3月參加西南師范大學骨幹教師英語課程強化班的學習,2002年9月到2003年1月在四川大學出國人員培訓部強化俄語學習,並於同年3月20日由國家出國留學基金委遴選為首批藝術類留俄訪問學者,派往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師范大學學習十二個月。師從博士研究生導師,米哈依.約瑟伐維奇教授。
先後在四川音樂學院學報上發表學術論文《格拉祖諾夫小提琴協奏曲結構研究》、《論普羅科菲耶夫第二小提琴協奏曲第二樂章結構特徵》等數篇。
十、王紅副教授
王紅,男,漢族,安徽合肥人,副教授。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協大提琴學會理事。1982年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管弦系大提琴專業,現任教於重慶西南大學音樂學院音樂表演系。西南大學交響樂團樂隊長。2006年第二屆全國愛琴杯大提琴比賽評委。
主要教學及研究方向及教學經歷:
大提琴表演專業教學,同時擔任音樂理論和室內樂合奏課教學任務。
十一、吳艷副教授
吳艷:女,四川成都人,副教授。1963年生,文學學士。聲樂碩士研究生導師。1980年考入西南師范學院音樂系,1984年畢業。1988年考入西南師范學院音樂系助教進修班學習碩士研究生主要課程,1989年結業。2004年9月被教育部選送去俄羅斯格涅辛音樂學院進修學習,2006年6月學習結業回國。
1984年畢業留校任教以來,教授了各種層次的學生。為國家培養了很多優秀的人材。他們中有一些人在各種聲樂大賽中獲獎。2002—2004學年度被評為優秀教師。
1998年參加全國第八屆大紅鷹杯青年歌手大獎賽榮獲美聲唱法優秀歌手獎。參加由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聲樂教學曲庫第(5)分冊演唱提示撰寫。發表論文6篇。
十二、劉子殷副教授
劉子殷,女,1962年生,副教授,音樂學聲樂教育與表演藝術方向碩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於西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曾任西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聲樂教研室主任。
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重慶分會會員,重慶聲樂學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重慶分會會員。
十三、陳蕾副教授
陳蕾:女,副教授,1964年9月出生,1985年畢業於西南大學音樂學院。現為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鋼琴考級委員會評委,重慶市音樂家協會鋼琴專業委員會理事,重慶市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會員。
1981.9-1985.7,西南大學音樂學院學習;1985.9-1986.7:西南大學音樂學院鋼琴教學;1986.9-1987.7,天津音樂學院學習;1987.9-1988.7,沈陽音樂學院學習;1988.9-1989.7,西南大學音樂學院鋼琴教學;1989.9--1990.7,重慶北碚朝陽職業高中支教;1999.9-2000.7,西南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課程班學習;1990.9-至今,西南大學音樂學院鋼琴教學。1996年—2000年擔任96級本科年級主任工作;2002年—2006年擔任2002級成教年級主任工作。2008年榮獲德中同行歐米勒國際鋼琴公開賽總決賽優秀鋼琴育人獎;2008年榮獲東方青少年藝術明星推選活動重慶選拔賽優秀園丁獎;2009年榮獲東方之星藝術盛典優秀園丁獎;2010年榮獲第五屆香港中華文化藝術節國際音樂藝術大賽優秀導師獎。1999年11月指導96級學生鄒新參加99「珠江鋼琴」全國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學生基本功比賽,鄒新榮獲本科組「五項全能」二等獎。指導09級學生劉詩詩獲「德中同行」鋼琴大賽重慶賽區演奏組銀獎、綜合素養組特金獎,「博蘭斯勒」杯全國鋼琴大賽青年組金獎,「國際音樂藝術大賽」(香港)公開組金獎、成人組銀獎、肖邦練習曲組銀獎等。
十四、劉之副教授
劉之:男,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1981年7月畢業於貴州藝術學校音樂科,1984年9月考入西南師范大學音樂系,畢業後分配到貴州高等藝術專科學校(現貴州大學藝術學院)任教。1994年9月調至湖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1999年12月調入西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任教至今。在以上三所大學任教期間,擔任作曲技術理論系列課程以及鋼琴配奏等課程的教學工作。1995年5月獲湖南師范大學第二屆青年教師教學藝術比賽一等獎,2001年8月獲文化部第二屆「蒲公英獎」創作銅獎,2008年作品《烏蒙古歌》獲重慶市首屆民樂大賽原創作品二等獎。2002年評為重慶市首屆學術技術代頭人後備人選。
十五、馮丹副教授
馮丹(女,1963-)1984年7月畢業於西南師范大學音樂系,1985年7月至1987年7月在上海音樂學院鋼琴系學習,現為西南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鋼琴教研室副主任、碩士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重慶市音樂家協會會員、重慶市音樂家協會鋼琴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鋼琴考級委員會評委。
主要從事鋼琴教學工作,擔任本科、碩士研究生的鋼琴課及《鋼琴藝術史》專業理論課教學。曾榮獲西南師范大學「第四屆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比賽」一等獎,編寫了《巴赫初級鋼琴曲集(教學版)》、《巴赫二部創意曲集(教學版)》2部教材,翻譯出版專著《鋼琴藝術三百年》,發表論文6篇,出版發行鋼琴教學CD《拜厄鋼琴基本教程——鋼琴與樂隊》。
十六、汪高原副教授
汪高原,男,漢族1964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碩士,副教授,學院副院長。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協考級委員會考官。1982年參加工作,曾任中學、中師教師。1986年考入西南師范大學音樂系,90年留校任教。曾在西南師范大學教學比賽中獲獎。
十七、趙飛副教授
趙飛:1957年6月生,女,漢族,祖籍山東昌樂。文學碩士,西南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1987年西南師范學院中文系大學畢業;1995西南師范大學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碩士研究生畢業。1978年—1988年就職於西南師范學院中文系;1989年至今,西南大學音樂學院執教。先後任西南大學文學院、音樂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長期從事中國音樂文學、藝術學、漢語藝術語音學及高校應用寫作等教學與研究。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重慶市作家協會會員。
常年主講漢語語音、歌詞創作概論、中國歌詩鑒賞、應用寫作等課程。曾獲西南大學「優秀課堂教學獎」、「優秀教師獎」等獎項。
十八、劉方洪副教授
劉方洪:碩士研究生,副教授,重慶市學校藝術教育聲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音樂表演理論與實踐研究(聲樂)方向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國家普通話測試員,曾任音樂學院聲樂教研室主任。除教授本專業《聲樂》課程外,同時還擔任「課堂教學技術與藝術」、「教師口語發聲審美訓練」、「普通話語音」全校本科通選課。2008年7月榮獲「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14年9月榮獲「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
十九、段勇副教授
段勇,男,副教授,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1961年4月生,四川省敘永縣人。
1984年9月考入原西南師范學院音樂系,先後就讀於原西南師范學院音樂系和政治系,1988年畢業獲法學學士學位。畢業至今一直在本校音樂學院工作,先後擔任政治輔導員、專任教師工作;1998年9月至1999年7月在西安音樂學院進修,師從王光耀教授學習視唱練耳教學法。
二十、黃君副教授
黃君,女,西南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音樂學碩士、心理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心理學會會員。本科階段就讀於湖南師范大學音樂系,後被保送為本系中國音樂史方向研究生,師從劉鎮鈺教授。博士階段師從西南大學心理學院張慶林教授,專業方向為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自1999年到西南師范大學(現西南大學)音樂學院任教以來,主要擔任中外音樂史課程及音樂心理學課程的教學。曾獲2000-2002年度優秀教師稱號,獲2004年少數民族教育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發表論文多篇,《二十世紀下半葉西方音樂的後現代文化特質》一文榮獲中國文聯第三屆文藝評論獎二等獎。
二十一、周雪豐教授
西南大學音樂學院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學博士,曾任上海音樂學院博士後,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客座研究員(由國家留學基金委選派、謝菲爾德大學人力資源部任命),英國劍橋大學訪問學者(經遴選獲英國項目CMPCP獎勵、應邀赴劍橋大學講音樂表演研究)。
二十二、熊入靜副教授
熊入靜,1974年出生於重慶市。現為西南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主要擔任本科生的專業鋼琴課教學。
二十三、汪濤副教授
汪濤,女,出生於四川成都,中共黨員。西南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專業領域為音樂美學、聲樂演唱。中央音樂學院、德國柏林自由大學聯合培養博士,上海音樂學院博士後,德國DAAD學者。獨立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一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專項資金項目等國家級、部級、局級及國際合作項目近十項,在《音樂研究》、《中央音樂學院學報》、《人民音樂》等權威核心刊物獨立發表學術論文數篇,出版譯著一部(合譯),曾獨立獲第八屆中國音樂金鍾獎理論評論獎、德國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Sandwich獎等。
二十四、胡曉東副教授
胡曉東,男,漢族,江西吉安人,中共黨員。中國音樂學院本科(2004)、中國音樂學院碩士(2007),中央音樂學院博士(2013)。西南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學科建設辦公室主任,音樂學系副主任。國際傳統音樂學會(ICTM)會員、亞太民族音樂學會會員、國際音理會(I.M.C.)會員、中國傳統音樂學會會員
二十五、郝曉睿副教授
郝曉睿,男,1981年8月24日出生於重慶。現任重慶西南大學音樂學院小提琴,中提琴副教授。4歲開始學習小提琴,師從王進軍。之後2000年考入四川音樂學院,2003-2007年在德國國立曼海姆音樂學院獲得獨奏表演和樂隊首席2個碩士研究生學位,2007-2011年在全世界音樂學院排名第8的德國國立漢堡音樂學院獲得獨奏家博士學位。
二十六、陳若旭副教授
陳若旭,女,漢族,1986年出生於重慶。旅美鋼琴表演音樂藝術博士,西南大學音樂學院鋼琴特聘副教授。

⑶ 張焱的人物簡介

張焱,女,1962年出生,天津人,博士研究生畢業。現任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系教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1969年9月至1980年7月在天津大學附屬小學、中學讀書,1980年9月在武漢水利電力大學電力工程系讀本科學,1984年7月畢業在空軍雷達學院任教,1987年12月在武漢水利電力大學任教,2000年9月在武漢大學任教。
張焱老師長期從事工商管理教學和科研工作。在20多年的教學生涯中,始終堅持認真、嚴謹、求新、育人的精神,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一直受到學生的好評。在2005年被評為武漢大學教學質量優秀獎;2006年獲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學前10名優秀教師的第三名,2008年獲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學前10名優秀教師的第一名。
對本科生主要講授《管理學》、《商業倫理學》、《組織行為學》;研究生開專題講座;MBA主講《管理經濟學》、《管理學》。教學對象除了在校的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MBA學生以外,還經常走出學校到企業講學,對企業的高、中層管理者進行培訓,在培訓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時,使自身也得到極大提高。

⑷ 鏍媧查儹騫充釜浜鴻祫鏂

鏍媧查儹騫1963騫村嚭鐢燂紝婀栧崡鐪佹牚媧插競浜猴紝鐜頒換婀栧崡澶у︾粡嫻庝笌璐告槗瀛﹂櫌鍏氬斾功璁般佹暀鎺堛佸崥澹鐢熷煎笀銆

1980鈥1984騫村湪婀栧崡璐㈢粡瀛﹂櫌鏈縐戞瘯涓氾紝鑾風粡嫻庡﹀﹀+瀛︿綅錛1992鈥1995騫村湪瑗垮崡璐㈢粡澶у︾曞+鐢熸瘯涓氾紝鑾風粡嫻庡︾曞+瀛︿綅錛1999鈥2002騫村湪璐㈡斂閮ㄨ儲鏀跨戝︾爺絀舵墍鍗氬+鐢熸瘯涓氾紝鑾風粡嫻庡﹀崥澹瀛︿綅銆2010騫7鏈堬紝鍦ㄨ嫳鍥界壒璁稿叕璁や細璁″笀鍏浼氭婚儴鐭鏈熷︿範榪涗慨緇撲笟銆

1984騫7鏈1996騫6鏈堟箹鍗楄儲緇忓﹂櫌璐㈡斂緋葷暀鏍′換鏁欙紝鍔╂暀錛岃插笀錛1996騫7鏈堚2000騫7鏈堝師婀栧崡璐㈢粡瀛﹂櫌璐㈡斂浼氳$郴鍓涓諱換錛屽壇鏁欐巿錛2000騫7鏈堚2003騫6鏈堬紝婀栧崡澶у︿細璁″﹂櫌鍓闄㈤暱錛屽壇鏁欐巿銆2003騫6鏈堚2006騫6鏈堟箹鍗楀ぇ瀛︿細璁″﹂櫌鍓闄㈤暱錛屾暀鎺堬紱2006騫6鏈堚2010騫8鏈堟箹鍗楀ぇ瀛︿細璁″﹂櫌鍓闄㈤暱錛屾暀鎺堛

璁烘枃钁椾綔

1銆佹湁鏁堝埡嬋娑堣垂闇奼傜殑鑷鍥炲綊妯″瀷瀹炶瘉鐮旂┒錛屽熀浜庡箍涓滅渷1981鑷2008騫寸殑娑堣垂浠ュ強鏀跺叆鏁版嵁錛屻婄粡嫻庝笌綆$悊鐮旂┒銆2011騫寸1鏈熴

2銆佽閲忔敹鍏ュ垎閰嶅樊璺濈殑璁¢噺緇忔祹瀛︽柟娉曪紝瀵瑰潎絳夋寚鏁扮殑鐤戦棶鍙婃敼榪涳紝2011騫寸3鏈熴

3銆佸熀浜嶢HP鍜岄庨櫓鍥犲瓙娉曠殑璐㈡斂椋庨櫓棰勮︾郴緇熸瀯寤哄強瀹炶瘉鍒嗘瀽錛屻婄鍗佸叓嬈″叏鍥借儲鏀跨悊璁鴻ㄨ轟細鏂囬夈嬩腑鍥借儲鏀跨粡嫻庡嚭鐗堢ぞ2011騫淬

4銆佸熀浜嶥EA鐨勬箹鍗楃渷鍒涙柊鍩洪噾鏁堢巼璇勪環瀹炶瘉鍒嗘瀽錛屻婂湴鏂硅儲鏀跨爺絀躲2012騫寸3鏈熴

5銆佹垜鍥藉眳姘戞敹鍏ユ彁鍗囧瑰炲姞娑堣垂鏈夋晥鎬х殑鍦板煙鍒嗗紓鐮旂┒錛屻婅儲緇忕悊璁轟笌瀹炶返銆2012騫寸2鏈熴

6銆佸熀浜庨昏緫妯″瀷鐨勮儲鏀塊」鐩鏀鍑虹嘩鏁堣瘎浠鋒寚鏍囦綋緋繪瀯寤猴紝浠ユ柊鍨嬪啘鏉戝悎浣滃尰鐤楅」鐩涓轟緥銆

7銆佸湴鏂規斂搴滄敹鏀琛屼負瀵規埧鍦頒駭浠鋒牸鐨勫獎鍝嶏紝銆婄粡嫻庝笌綆$悊鐮旂┒銆2013騫寸1鏈熴

8銆佷腑鍥芥枃鍖栦駭涓氬彂灞曠殑絀洪棿涓嶅潎琛℃у垎鏋愶紝銆婅儲緇忕悊璁轟笌瀹炶返銆2013騫寸3鏈熴

浠ヤ笂鍐呭瑰弬鑰冿細鐧懼害鐧劇戔旈儹騫

⑸ 西華師范大學高職學院的各個領導是

院長諶(陳來音)家軍,書源記朱成勇
1、學生科科長張金平(黑帥黑帥得),手下有團總支副書記 萬欣(不是很高,白白的,戴副眼鏡,很活潑很可愛),團總支副書記 張春艷(皮膚帶「健康色」點,有點自貢宜賓方向口音,說話翹舌稍微厲害點,聽她說「是」音是就很好分別了)
2.、心裡咨詢室(校內相館二樓) 一個女老師,忘記叫什麼了。
3、教務科 張啟春科長,人多好的。裡面有幾個老師,不清楚名字了。
4、實習就業科 李倫和劉屹(女)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⑹ 北京市氣象局的領導簡介

姚學祥,1963年9月出生,籍貫江蘇鹽城。中共黨員,1983年8月參加工作。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氣象系理學博士,正研級高級工程師。
現任北京市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兼北京市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主任,北京減災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北京氣象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主持北京市氣象局全面工作,分管人事、減災協會工作。
鄧北勝,1962年10月出生,籍貫山東省平度市,198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4年7月南京氣象學院氣象學專業大學本科畢業,1984年8月參加工作,副教授。
現任北京市氣象局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分管行政、計劃財務、後勤保障、黨建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
王迎春,1961年2月出生,籍貫吉林省海龍縣,198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7月,南京大學氣象學天氣動力專業大學本科畢業,1982年8月參加工作,正研級高級工程師。
現任北京市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兼任北京城市氣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分管科研、政策法規、科技服務、氣象學會,協助管理業務、區域協調工作。
曲曉波,1962年出生,籍貫吉林省公主嶺市,中共黨員, 1984年7月參加工作,1990年6月南京氣象學院天氣動力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正研級高級工程師。
現任北京市氣象局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分管業務(含應急減災、觀測預報和區域協調)和服務、現代化建設工作。
馮繼超,1958年6月出生,籍貫江蘇省南通市,1975年8月參加工作,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97年12月中央黨校行政管理專業大學本科畢業,工程師。
現任北京市氣象局局黨組成員、紀檢組長,分管紀檢、監察審計,協助管理黨建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
楊寶忠,1952年6月出生,籍貫天津市,1969年8月參加工作,198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8年1月北京大學大氣物理專業大學普通班畢業,工程師。
現任北京市氣象局巡視員,負責協助「十二五」規劃和台站綜合改造。
王玉彬,1952年9月出生,籍貫遼寧省丹東市,1969年5月參加工作,197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5年3月內蒙古大學計算數學專業大學普通班畢業,正研級高級工程師。
現任北京市氣象局副巡視員,兼北京減災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協助管理減災協會、現代化建設工作。現掛職任中共上海市氣象局黨組成員、上海市氣象局副局長。

⑺ 南京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生導師簡介

目前共管院有碩士生導師37人 這個很難把所有導師的簡介都發上來 望見諒

張之滄,(1948年--),男,江蘇邳縣人,哲學博士,南京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哲學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從事專業:科技哲學,現代西方哲學。 1973年入南京大學學習,1978年進南京大學哲學系任教;1979年考取南大哲學系科技哲學專業研究生,1981年畢業,獲哲學碩士學位,繼續留系任教。1984年從師吉林大學哲學系舒煒光教授攻讀博士學位,1987年畢業,成為全國第一位科技哲學博士,同年回南大哲學系任職。1987年起擔任南京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1988年任南京大學哲學系副教授。1990年2月—1991年2月赴美國加州,Pomona大學哲學系進修,研究方向:科技哲學。1993年5月—7月赴美國Hastings Center 生命倫理學研究中心從事國際合作項目《人性與倫理》的研究工作。1993年任東南大學哲學系教授、東南大學中西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東南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東南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國際場有學會南京秘書處秘書長。1997年調廈門大學哲學系任職,1998年9月調南京師范大學任教,同時被聘為吉林大學兼職教授。 研究專長:科學哲學,主要研究領域:西方科學哲學。出版的主要論著、譯著有:《重建與優選》、《地球理論的隨筆》、《科學:人的游戲》、《揭開科學的奧秘》、《人的深層本質》、《科學哲學原理》、《科學發展機制論》、《人性與倫理》、《藝術與真理》(1999)、《當代實在論與反實在論之爭》、《開放的社會與思想》、《從馬克思到德里達》、《馬克思主義與當代西方社會思潮》等12部,合作著作有:《現代西方哲學》、《科學認識論》、《自然辯證法原理》、《科學方法論》等10部,在《哲學研究》、《自然辯證法研究》、《自然辯證法通訊》等刊物上發表論文160多篇,其中有45篇被《人民大學復印資料》全文轉載;承擔過國家「九五」規劃項目「當代實在論與反實在論之爭」、國際合作項目「人性與倫理」,以及其他省部級社科項目共11項;獲得優秀科研獎12項,其中《生物進化中的偶然性》、《人性與倫理》兩項獲江蘇省人民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生命實在論》獲江蘇社會科學優秀論文三等獎,《藝術與真理》獲江蘇省高校社會科學二等獎,《當代實在論與反實在論之爭》獲江蘇省人民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995年被評為東南大學科研優秀先進個人;1999年獲南京師范大學經濟法政學院學人一等獎。

王小錫,男,1951年11月生,江蘇溧陽人。哲學博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南京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大項目「經典作家關於意識形態、先進文化和道德的基本觀點研究」課題組首席專家。教育部高等學校高職高專公共管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倫理學會副會長,江蘇省倫理學會執行會長,江蘇省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江蘇省鄧小平理論研究會副會長,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百所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經濟倫理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倫理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南京師范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安徽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安徽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江蘇省首批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培養對象,江蘇省政府「十五」重點建設學科、「十一五」國家重點學科培育點帶頭人,南京師范大學倫理學博士點帶頭人。《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中國哲學年鑒》、《倫理學研究》、《道德與文明》、《思想理論教育導刊》、《南京師大學報》等雜志編委。《中國經濟倫理學年鑒》主編。

王躍,1959年1月生,安徽合肥人,中共黨員。1982年安徽師范大學歷史專業本科畢業,1990年北京師大「中共黨史」專業研究生畢業,獲法學博士。現任南京師大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中共黨史學會理事;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理事;江蘇省中共黨史學會常務理事、秘書長;江蘇省政治學會常務理事。主要從事中共黨史、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社區治理方面的研究。主要講授中國革命史、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與史學方法、中國當代社會主義改革、中國近現代社會史、中國近現代政治制度史等課程,講課對象為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先後承擔了江蘇省政府「九五」社科規劃課題:「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過程研究」;國家社科基金「十五」規劃課題:「經濟較發達地區村民自治背景下村級黨政關系完善研究(以蘇南地區為例)」。主要代表作是:《變遷中的心態——五四時期社會心理變遷》(個人專著)、《解放思想與當代社會主義改革》(個人專著)、《毛澤東研究全書——著作卷》(主編、合著)、《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社會意識變遷趨勢》(論文)等。獲得江蘇省政府第七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項,江蘇省教委優秀社科成果三等獎1項。

孫建社,1953年11月生,上海市人,中共黨員,1985年7月華東師范大學國際共運專業研究生畢業,獲法學碩士學位。現為南京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政治系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國際共運學會理事、江蘇省哲學與社會科學聯合會理事、江蘇省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共運研究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南京市工人運動研究會副會長。 長期從事國際關系和國際共運的教學研究工作,是我校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運專業和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碩士生導師。曾主持並完成江蘇省「九五」社科規劃項目「鄧小平國際戰略思想研究」、國家教育部和江蘇省教育廳《21世紀高師思政專業教改項目》各1項。參與了國家社科項目「蘇聯與東歐國家關系」和江蘇省「八五」社科項目「列寧國際政治思想研究」的項目研究。目前主持承擔江蘇省「十五」社科規劃項目「21 世紀初中美關系與中國國際環境」。近年來撰寫專著《世界格局與中國安全環境》1部,主編《當代世界政治與經濟》和《當代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系》、《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等多部教材,發表《亞太大國「夥伴關系」的互動性和不對稱性》、《世紀之交對我國安全環境的思考》、《試析當前我國面臨的國際環境》、《聯合國面臨的挑戰與發展》、《南沙群島的主權紛爭與發展趨勢》、《略論鄧小平國際戰略思想》、《影響中美關系四大因素》等20多篇論文,其中核心期刊7篇、人大復印資料轉載5篇。1999年獲南京師范大學「教書育人獎」,2000年獲江蘇省教學優秀秀成果二等獎。

劉雲林,男,漢族,中共黨員,1956年8月生,江蘇省丹陽市人。 1973年1月——1977年8月在丹陽市豆庄鋁製品廠工作;1977年9月——1980年7月在丹陽市竹林中學任教;1980年9月——1984年7月在南京師范大學政教系政教專業學習;1984年9月——1986年8月任南京師大政教系團總支書記,黨總支委員;1986年9月——1987年7月在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進修倫理學研究生課程;1987年9月——至今,在南京師大工作,現為南京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政治系主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江蘇省倫理學會理事、公共管理學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公共管理學院黨總支委員、南京師范大學倫理學研究所副所長、南京師范大學教育倫理學課程組負責人、江蘇省倫理學會理事。先後為研究生和本科生開設專業課和公共課6門,已出版個人專著1部,兩人合著3部,三人合著2部,主編、副主編8部,參著10部。在《江海學刊》、《道德與文明》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其中核心刊物20餘篇,10篇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 作為第一參加者承擔國家「九五」社科基金項目《中國教育倫理思想史研究》,主持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當代中國教育倫理學研究》和江蘇省「十五」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社會主義道德的框架體系研究》,另外,還主持江蘇省教育廳課題5項,南京師大校級課題5項,獲江蘇省、教育廳和南京師大獎勵8項。

王永貴,筆名王勇桂,1964年生,山東莒縣人,法學博士,中共黨員。1990—2003年在黑龍江省社科院從事社會科學研究工作。2004年調至南京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工作。現為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馬克思主義理論、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學科(均為江蘇省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之一,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首批科學技術帶頭人,江蘇省宣傳文化系統「五個一批」優秀人才培養對象,兼任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理事,江蘇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江蘇省科學社會主義學會理事等。

曹孟勤,(1957年--),男,河北保定人,哲學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南京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倫理學所所長。從事專業:倫理學,自然哲學。研究方向:生態倫理、生態哲學。現任中國環境哲學學會副秘書長、中國生態倫理學學會理事。 1979年考入蘭州大學哲學系,1983年畢業留校任教;1991年調入河北大學經濟學院任教。1996年晉升為副教授,2001年晉升為教授。2001年考入清華大學哲學系,師從萬俊人教授,2004年畢業,獲哲學博士學位。同年被南京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哲學系作為優秀高層次人才引進。自2001年起擔任河北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2007年擔任南京師范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 出版主要論著與譯著8部,主要代表作:《人性與自然》;在《自然辯證法研究》、《道德與文明》、《學術月刊》、《江海學刊》等刊物上發表論文70餘篇,其中多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民大學復印資料》、《學術界》全文轉載;承擔過省部級課題2項;廳級課題2項,校級課題2項;獲得省部級優秀科研成果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廳級優秀成果獎二等獎1項。

孫迎光,男,1959年生,江蘇南京市人,1981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哲學系,1990年畢業於南京師范大學政教系,獲哲學碩士學位;2000年畢業於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獲教育學原理博士學位。現代南京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哲學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出版個人專著三部:《傳承與超越——儒家德育思想與現代學校德育》,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主體教育理論的哲學思考》,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形象的德性》,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發表學術論文四十餘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二十餘篇,主編、參編學術著作四部

謝世誠,1951年3月生,江蘇揚州人,中共黨員。1976年南京師范學院政教系畢業。1988年揚州大學歷史系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獲歷史學碩士學位。1995年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近現代史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為南京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中國政治研究所所長、碩士研究生導師,江蘇省「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333工程」第三層次培養對象。並擔任全國太平天國學會理事、江蘇省中國現代史學會、中共黨史學會、瞿秋白研究會會員。長期從事中國革命史、中國近現代史、中國政治的教學和研究。其中關於晚清吏治的研究引起學術界廣泛注意。主持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八五」規劃項目「中國共產黨經濟思想論綱」、國家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劃重點項目「晚清吏治問題之研究」,並參加其他多項項目。出版《金甌悲缺》、《中國共產黨經濟思想史論》、《晚清道光、咸豐、同治朝吏治研究》、《民國山東生活志》及教材共6部,發表論文60餘篇。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曾3次獲國家優秀成果二等獎、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陳真教授,男,教授,博士生導師,西方馬克思主義博士點分析馬克思主義方向學術帶頭人,外國哲學碩士點學科帶頭人,南京師范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員,2007年教育部雙語教學示範課程建設項目主持人,現代外國哲學研究所副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當代西方倫理學和當代英美哲學。

王建華,1950年1月生,江蘇海安人,中共黨員。1982年6月畢業於南京師范學院政治教育專業。現為南京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黨委書記、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長。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教學與科研工作。曾先後承擔教育部科研項目1項、江蘇省科研項目3項、江蘇省教育廳教改項目1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原國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科研項目3項。目前主持江蘇省「十五」規劃項目《經濟全球化態勢下我國思想道德建設研究》。先後出版《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個人專著)、《市場、文化、價值與思想教育》(副主編)、《思想行為、教育、管理》(主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概論》(二人合著)等著作4部;參編原國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組編的全國統編教材《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著作導讀》等4部,其中1部為副主編。發表《略論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規律》、《周恩來論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面向21世紀:思想政治教育觀念的更新》、《弘揚與培育人的主體性: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題》、《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規律和方法》等論文30多篇。 近年來先後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項,江蘇省「五個一工程」獎1項,江蘇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項;獲江蘇省高校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南京師范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

俞良早,湖北武漢人,1951年7月生。1982年9月由浙江大學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專業研究生畢業,獲法學碩士學位,分配至湖北大學工作。1992年6月晉升副教授,1993年6月破格晉升教授。1996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被選拔為湖北省省級重點學科的帶頭人。1998年獲教育部授予的「全國優秀教師」稱號。1999年獲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的「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2002年調南京師范大學工作,任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國家重點學科首席帶頭人、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省級重點學科首席帶頭人,任全球化與東方社會主義研究所所長、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院長。任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副會長。

高兆明,男,1954年生,江蘇鹽城人。哲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南京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特聘教授,江蘇省重點學科倫理學負責人,校重點研究機構「應用倫理學研究所」負責人。 曾進過工廠、插過隊,做過醫生。1980.1.南通醫學院醫療系畢業;1985.9.進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哲學與科學系就讀科學倫理學方向碩士研究生,1988.4.畢業,獲哲學碩士學位;1997.9.進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就讀倫理學專業博士研究生,1999.5.畢業,獲哲學博士學位。曾就職於中國礦業大學、東南大學,並曾是中國礦業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東南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蘇省「333」工程第二梯隊培養對象。

熱點內容
本科自考和成教的區別 發布:2024-05-15 09:16:09 瀏覽:592
預備本科的大學 發布:2024-05-15 08:50:55 瀏覽:23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人物訪談報告老師 發布:2024-05-15 08:39:08 瀏覽:955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在濟南校區 發布:2024-05-15 08:29:54 瀏覽:753
地理自考本科需要考哪些專業 發布:2024-05-15 08:07:01 瀏覽:341
大連大學生打 發布:2024-05-15 08:04:35 瀏覽:607
江西體育大學有哪些專業嗎 發布:2024-05-15 08:04:34 瀏覽:270
華理自考本科幾年考完 發布:2024-05-15 08:00:08 瀏覽:301
雲南大學錄取名單 發布:2024-05-15 07:59:18 瀏覽:674
長江大學美術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4-05-15 07:58:25 瀏覽: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