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本科为什么叫专科
1. “本科”“专科”称呼的来历为什么那么叫
什么是本科?1928年的《中华教育词典》解释说:“对预科而言。学校内学级编制,于预科之上,冠以本科,以便修毕预科学业者,进研专科学问,如师范本科,大学本科之类是。”[1]该解释是基于当时高等教育的情况,反映了该词较早的含义。如1903年的《奏定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规定“中等实业学堂之学科,分为豫科、本科。”[2]并对其预科学生和本科学生的入学资格、修业年限和内容做了规定。在1903年的《奏定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中规定高等实业学堂分“豫科和本科”;[3]1906年6月《学部订定优级师范选科简章》中第三节有“……令先入豫科,然后再入本科”[4]的规定,1912年12月《教育部公布师范学校规程》第二章标题为“豫科及本科”。1912年10月的《专门学校令》中第七条规定“专门学校学生入学之资格,须在中学校毕业或经试验有同等学历者。”第八条规定“专门学校得设预科及研究科。”1912年10月《大学令》中第九条规定“大学预科生修业期满、试验及格,授以毕业证书,升入本科。”[5]并规定“大学设预科,其学生入学资格须在中学校毕业,或经试验有同等学历者。大学各科学生入学资格,须在预科毕业或经试验有同等学历者。”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本科”一词是相对于“预科”而言的,并没有现在相对于“专科”含义。而当时各种高等一点的学校都设有预科,是当时中小学教育不发达所致;预科修业合格之后升入本科。大学“本科”自然也是相对于大学“预科”而言,而并非相对于“专门学校”或相对于“通儒院”、“大学院”而言。
“本科”英文为“undergraate”,而该词意为“还未拿到学士学位或类似学位的大学生”(第二种意思为还未拿到文凭的高中生),所以《教育学名词》把它译为“大学本科生”。
什么是本科?1928年的《中华教育词典》解释说:“对预科而言。学校内学级编制,于预科之上,冠以本科,以便修毕预科学业者,进研专科学问,如师范本科,大学本科之类是。”
专科”一词很早就有专于一科、专修一科、专攻一科的含义,不过更多的是“专门学科”的意思,如,“专科医生”。最早用于高等教育并具有现在的含义始于1929年,该年国民政府颁布了《专科学校组织法》、《专科学校规程》,规定专门学校改称专科学校,分为甲乙丙丁四类即工业、农业、商业和医学四种,修业时间为2或3年。
2. 为什么大学叫本科 和大专 请问本科生hi什么意思 为什么叫本科 生
不管是专科还是本科一般来说都称之为大学(即成为高校)然后才开始分为大回学专科和本答科。在中国来说,大学专科和本科的区别是(拿高录取来说)本科要求的分数线及招考条件肯定要比专科的难很多,这是其一。其二,学制大部分也是不一样的一个,一般来说一个四年一个三年。其三,教学质量和环境以及氛围都是不一样的。(但是目前的社会看中的不单单是学历,非常多的例子不读书以及学历低的人,在社会上混的都比有学历及高学历的强的多,所以社会对每个人都是很公平的)
3. 什么叫专科,什么叫本科
差一个档次,中专和高中是一个档次的
但是中专比高中更有针对性,所以专高中只有大致的文属理两科,中专就有了专业性的分类。
大专是中专的升级
走专科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工人,本科教育理论性强了很多,为以后的硕士,博士打基础。
大专可以升本科。要考试。可以在校也可以在职,考上了上几年就拿本科学历。
本科就是大学毕业。
一般在国有单位,比如
电力,煤矿等,本科学历归干部档案。专科学历归工人档案
本科毕业生可以评后备干部,专科毕业生拿工程师职称都难,谁好谁坏你自己知道了。
4. 专科,和本科的区别是什么
1,学科专业
专科:以面向行业或本地区为主,专业覆盖面较窄,数量较少,社会适应性专业。
本科:以面向行业,面向大经济区域为主,专业覆盖面较宽,数量较多,社会综合适应性宽广。
2,师资结构
专科:硕士学位为主体,教师以教学为主要任务,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依赖教学效果,“双师型”教师倍受青睐,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较多。
本科:硕士占较高比例,教师既要教学也要承担科研任务,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是教师的评价主要依据,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较一般。
3,组织结构
专科:办学规模专业化、层次高,直线型的统一决策管理。教研室成为教学研究的基本单位。
本科:办学规模大、层次多,管理体系多以直线职能或扁平式体制为主,院系二级机构的权、责放大,项目组形式的团队研究比较多见。
4,职能结构
专科:以教学、实践为主要职能。
本科:以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服务为主要职能。
5,知识结构
专科:横向的职业岗位知识模块,强调岗位业务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理论以“够用”、“实用”为度。比较侧重“做什么”和“怎么做”,集中于改造认识世界的范畴,是相对完整的实践体系和相对不完整的理论体系的统一。
本科:纵向的框架式知识体系,强调课程的整合、学科的完整和综合,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迁移。比较侧重“什么”和“为什么”,集中于认识世界的范畴,是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相对不完整实践体系的统一。
(4)为什么叫本科为什么叫专科扩展阅读:
社会对专科的认可情况:
在社会的大环境里,不同的企业单位所需要的人才各不相同。 相对于那些需要专业人才的企业单位来说,专科高校出来的学生比较适合,因为他们认为专科高校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还行,而且也能懂得如何充分发挥该专业所需要的技巧技能。类似的工作范畴包括:电子、电器、汽车、运输行业等。
总结:社会上的企业对于学历证书等的认可关键在于该企业的性质。
参考资料:网络-专科
5. "本科":专科"叫法的来历是什么
1928年的《中华教育词典》解释说:“对预科而言。学校内学级编制,于预科之上,冠以本科,以便修毕预科学业者,进研专科学问,如师范本科,大学本科之类是。”该解释是基于当时高等教育的情况,反映了该词较早的含义。
如1903年的《奏定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规定“中等实业学堂之学科,分为豫科、本科。 ”并对其预科学生和本科学生的入学资格、修业年限和内容做了规定。在1903年的《奏定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中规定高等实业学堂分“豫科和本科”。
1912年10月的《专门学校令》中第七条规定“专门学校学生入学之资格,须在中学校毕业或经试验有同等学历者。”第八条规定“专门学校得设预科及研究科。”1912年10月《大学令》中第九条规定“大学预科生修业期满、试验及格,授以毕业证书,升入本科。
(5)为什么叫本科为什么叫专科扩展阅读
清末废科举后,中国的大学在本科前设有一个预科。这时的“本科”是相对“预科”。后来,很多大学的“预科”被取消,但“本科”的叫法被保留下来了。当时的“本科”,并不是为了区别现在这种意义的“专科”。预科制度现在仍继续在发挥作用。
现行的我国预科,是指对参加高考的学生,知识水平尚未达到进入大学的要求,给予一定时间补习后以达到这个要求的一种补习方式 。
6. 什么叫本科,什么叫专科
本科即大学本科专业学历,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一般由大学或学院开展,极少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已经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本科教育重于理论上的专业化通识教育,应用型本科侧重于应用上的专业教育和实际技能教育,学生正常毕业后一般可获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本科学历主要分为全日制本科和非全日制本科两种。全日制本科通常是由全国各地高考、自主招生或保送等方式进行招生的,学制4—6年,学生在校学习,是最为普遍的教育方式,社会认可度最高;另外专科生可以通过统招专升本考试接受本科阶段教育,学制为2年。非全日制本科主要分为自考本科、成人高考、远程教育、业余教育、开放教育等多种类型,没有固定修业年限,学习方式多种多样,学生既可以在相关教育机构学习也可以自学。
专科一般指大学专科(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的学历层次之一。区别于本科,大学专科教育主要由高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高专(高等专科学校)承担,部分本科高校亦开设有专科。专科层次不颁发学位,毕业颁发专科毕业证书。
高职和高专都属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专科层次,前者偏技术,后者偏理论,侧重点不同,无本质差别。两者培养目标是统一的,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出一批具有大学知识,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高级技术人员,其知识的讲授是以够用为度、实用为本,两者招生是并轨的。
高职和高专都是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等职业学校)学校名称是“××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学院”和“职业大学”。高专(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名称是“××高等专科学校”或者"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