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本科会计关于商誉的知识点
『壹』 会计关于商誉的核算
借:固定资产自 10000
借:长期投资 8000
借:商誉 3500
贷:营业外收入-资产处置利得 7000
贷:长期负债 3500
贷:资产 11000
依据以下:
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确认为商誉。视企业合并方式的不同,控股合并的情况下,该差额是指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予列示的商誉,即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与购买日按照持股比例计算确定应享有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吸收合并的情况下,该差额是购买方在其账簿及个别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商誉。
商誉代表的是合并中取得的由于不符合确认条件未予确认的资产以及被购买方有关资产产生的协同效应或合并盈利能力。
商誉在确认以后,持有期间不要求摊销,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对其价值进行测试,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的原则计量,对于可收回金额低予账面价值的部分,计提减值准备,有关减值准备在提取以后,不能够转回。
『贰』 会计。商誉的含义并举些例了哪些属于商誉哪些不属于,理由。
商誉(Goodwill)是能使企业中的人、财、物等因素在经济活动中相互作用,形成一种
“最佳状态回”的客观存在。
其经答济含义是:
企业收益水平与行业平均收益水平差额的资本化价格。它是由顾客形成的良好声誉、企业管理卓著、经营效率较好、生产技术的垄断以及地理位置的天然优势所产生的。
有人认为,商誉的价值体现在商标、商号、产品质量、营销网络、技术状况以及管理人员的声誉等方面。也有人认为商誉有内部表现形态和外部表现形态,内部表现形态是指商誉主体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方式;外部表现形态是指商业道德、商品质量、服务质量、资信、价格,而且,外部表现形态和内部表现形态相互配合共同反映和影响商誉。但是,商誉的因素并不可能完全确定,列举方式难免挂一漏万,因为与商业活动有关的各种因素都可能体现和影响商誉的价值,即商誉决定于商品的质量、价格、企业内部管理、产品生产与销售的业绩、售后服务、企业历史、信用、偿债能力等与商业活动有关的各种因素。
『叁』 几个会计问题:关于商誉及现金流量表
1、现行准则对外购商誉予以确认,而对自创商誉不予确认,这主要是基于可靠性和稳健性的考虑。
关于自创商誉的理解:http://www.chinaacc.com/new/2004_1/4012015351772.htm
2、 若没有现金等价物的情况下,一般讲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项目期末余额减去期初余额的差额应等于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项目的金额。
现金流量表包括正表部分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应当相等;正表部分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三部分之和,即正表部分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与补充资料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应当相等。此外,若没有现金等价物的情况下,一般讲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项目期末余额减去期初余额的差额应等于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项目的金额。
『肆』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浅析现代企业质量管理会计核算方法目前,有些企业在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时只重视统计质量管理,却忽视了会计质量管理。其实会计质量管理也是全面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一、设置“质量收入”与“质量成本”两个会计科目要进行会计质量管理,首先要设置“质量收入”和“质量成本”两个会计科目。质量收入是指质量提高而超过产品计划等级品率的收入或其他质量收入,也是产品主营业务收入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其要单独设置“质量收入”账户进行核算。质量成本是构成主营业务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实行质量收人核算的同时,要将成本项目中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工资、车间费用、管理费用等各种支出正确区分原来必要支出和因质量而影响的支出,将因质量而影响的支出列入“质量成本”账户进行核算。 二、“质量成本”的核算内容所谓产品的质量成本,是指为了保证实现产品(劳务)的质量要求而发生的有关支出。笔者认为质量成本是指由于没有达到产品本身的质量要求而发生的各项产品质量事故损失和为防止产品质量事故而支付的各项预防产品质量成本。另外,质量成本还应包括由于没有达到产品本身质量特性所需要的各项工作质量而发生的各种工作质量事故损失和为防止各项工作质量事故损失而支付的预防工作质量成本,以及工作人员工作不能胜任、效率低而发生的其它工作质量成本。 从上述概念可知,质量成本应包括产品质量成本、工作质量成本、其它质量成本、预防质量成本四个方面内容。“质量成本”账户的实际核算内容也就应该包括产品质量成本、工作质量成本、预防质量成本和其他质量成本四个方面。在确定具体核算内容时,还应明确各个具体内容的成本开支项目。 (1)产品质量成本:包括不可修复的废品损失(不可修复的废品成本与可回收的废品废料残值相减后的余额);可修复的废品损失(可修复废品的返修工时工费成本,领用材料成本、停工损失、复试成本和产量损失等相加后的总和);降等、降级产品损失(降等、降级产品的原正品收入与降等、降级产品的实际收入相减后的余额);其他产品质量事故损失,如诉讼费、退货损失、磨损费、处理费、其他损失等。 (2)工作质量成本:包括设备事故损失(设备事故的维修费。停工损失、其他损失等相加后的总和);安全事故损失(安全事故的停工损失、医疗费、护理费、其他损失等相加后的总和);经济责任事故损失(经济责任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如物资短缺损失、罚款等和其他间接损失相加后的总和);其他工作质量事故,如工作质量事故的复试成本、诉讼费、法律顾问费、退货损失费、处理费、其他损失等。 (3)预防质量成本:包括检验成本,如材料、产品等的检验支出;试验成本,如设备、材料、产品等的试验支出;检验用工具、量具成本;质量管理的活动费、宣传费、教育费、培训费、计划费、设施费、办公费等;关于质量方面的调查研究费、信息情报费;产品售后服务费;其他预防质量成本等。 (4)其他质量成本:包括生产工人的无效工时工费成本。如等工等料、脱产、生产时间开会等损失;原材料采购、车间费用、企业管理费用的差异(指实际支出大于计划数的差额)等。 三、质量成本的会计处理方法设置了“质量收入”和“质量成本”两个会计科目后,现将有关质量成本的会计处理做一个粗略的设想。 利用已有的各种原始凭证和会计凭证核算质量成本。如通过供应部门的领料单、劳资部门的工资分配单和财务部门的费用分配单,分别核算领用、检验、市场调研、售后服务、质量教育、质量培训等方面的材料成本、分配的工资支出和费用开支,通过差异单核算原材料采购、车间经费、企业管理费的差异损失等。通过设计更改单、材料改为(或代用)单分别核算设计、材料支出等,以及用料中属于超计划的质量成本的经济损失。 “质量成本”账户可分别按部门或基层单位设立多栏式明细账,设分类栏、摘要栏和金额栏。分类栏内按“质量成本”的四个内容分成四大类记入;摘要栏内记入每大类的具体支出内容;金额栏内借方记入质量成本增加数,贷方记入质量成本减少数,各栏首行记入本期目标成数,第二行开始按序时记入本期实际发生的各项质量成本的增减数,这样既便于掌握全公司及各基层单位本期发生的质量成本动态,又易于与目标成本进行对比。 期初应编制目标质量成本预算表,按月、季、年编制均可。编制的内容应按四大类的要求编制,但上期实际成本与本期目标成本应分别设置金额栏和占总数的百分比栏。期末应编制质量成本报表,表内格式应设摘要栏、本期目标成本栏、本期实际成本栏、增减栏,后三栏还应分别设金额栏和占总数的百分比栏。 四、开展会计质量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开展会计质量管理工作,降低质量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将质量成本置于严格的控制之下。企业在制定目标成本管理的基础上,首先应制定成本或计划质量成本,通过层层分解指标,逐级落实到科室、车间、班组、个人,分级归口把关,更好地落实经济责任制,将责权利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降低质量成本,增加质量收入,争取更佳的经济效益。 开展会计质量管理是一项结构性强、工作量大的工作,还应有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给予辅助。要建立质量收入与质量成本的信息情报和反馈系统,预测和掌握质量收入与成本的变化动态,杜绝事故损失的发生。或在事故发生的初期能及时发现或有所察觉,从而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或制止。发生损失以后,应及时调查事故,组织讨论,分清功过,追究责任,加强责任感,形成人人关心质量的新气象。
『伍』 会计毕业论文,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提供一些资料,供参考。
会计论文参考选题
1. 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2. 我国资产减值的会计确认问题的初步探讨
3. 我国会计确认问题的几点思考
4. 固定资产减值计量问题的分析
5. 公司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的会计处理问题的研究
6. 资产减准备对所得税的影响分析
7. 论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8. 计提坏账准备若干问题研究
9.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研究
10. 长期投资决策方法研究
11. 存货计价模式的研究
12. 论通货膨胀对会计原则的冲击
13. 稳健性原则的实施及其局限性
14. 论稳健性原则与客观性原则的关系
15. 论我国会计目标
16. 关于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的研究
17. 论知识经济对传统会计提出的挑战
18. 论负债经营的利弊
19. 企业最优资本结构研究
20. 股份制改组财务问题研究
21. 论现代企业制度与财务管理体制
22. 变动成本法和制造成本法的应用问题研究
23. 论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24. 企业利润分配政策研究
25. 国有企业亏损问题研究
26. 论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
27. 基于标准成本的成本核算与控制方法研究
28. 我国公司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剖析
29. 对作业成本法的认识
30. 基于作业管理的利润敏感性分析
31. 作业成本法对经营杠杆的影响
32.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战略思维
33. 作业成本法下的产品定价模型初探
34. 作业成本管理系统的设计程序问题分析
35. 价值工程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
36. 利用外部资源降低企业成本
37.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国有企业成本控制问题的探讨
38. 降低成本费用的有效途径探寻
39. 运用ERP推行作业成本系统问题的研究
40. 建立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制度问题的探讨
41. 外汇风险的类型与防范
42. 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43. 货币时间价值的研究
44. 非盈利组织会计模式的构建
45.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的缺陷与不足问题的探讨
46. 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的不足与改进建议
47.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方法探寻
48. 关于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探讨
49. 政府收入的确认与计量问题的探讨
50. 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成本及其控制
51. 关于成本的动因问题研究
52. 论企业净利润与现金净流量的关系
53. 会计报表分析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54. 财务状况变动表与现金流量表的比较研究
55. 论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意义
56. 所得税会计若干问题研究
57. 会计和税务要素确认的差异比较
58. 论SPE的会计问题
59. 论管理会计的发展方向
60. 对商誉会计处理的研究
61. 质量成本核算研究
62. 责任成本核算研究
63. 论财务管理目标
64. 论杠杆效应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65. 论企业财务分析的意义
66. 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的比较及评价
67. 论会计实证研究方法
68. 论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意义
69. 会计控制职能研究
70. 强化会计监督职能的探讨
71. 论金融衍生工具对现代会计的挑战
72. 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的探讨
73. 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的思考
74.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会计问题的研究
75. 公允价值与会计计量原则
76. 期货套期保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77. 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控制研究
78. 套期活动会计与公允价值计量
79. 会计的国际化协调问题的探讨
80. 表外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分析
81. 论控制企业成本费用的对策
82. 对社会责任会计有关问题的思考
83. 论资本保全观的选择
84. 论管理型财务软件的开发
85. 会计软件的设计如何适应会计控制的要求
86. 论责任会计的理论结构
87. 论对会计人材素质的培养
88. 论财务经理的素质
89. 财务预警系统管理的探讨
90. 运用财务比率预测财务危机的模型及其局限性
91.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问题的初步探讨
92. 现代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指标系统的构建
93. 化解公司财务风险的主要方式
94. 财务风险度量指标的分析
95. 对建立责任成本控制系统的探讨
96. 我国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分析及强化措施
97. 关于会计人员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法律责任探讨
98.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
99. 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研究
100. 价值链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探讨
答案补充
一、写作原则 (1)超前性。在论文选题前,要选择具有前瞻性的题目,即对我国职能部门制定有关方针、政策时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论题。
(2)实用性。我们在做论文写作时切忌空谈,切忌重复已过时的东西,要选择工作中对企业有重大影响的现实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新的见解。
(3)时间性。特别提醒撰写会计方面论文的同学,由于2001年财政部颁布了现行会计制度,因此,我们在进行论文写作时要注意参考2001年以后刊物发表的文章。如:写会计信息失真方面的文章同学注意。自从现行制度颁布后,从制度层面已将会计信息造假问题杜绝了,建议这方面的论题就不要再选了。
(4)观点正确。论文写作时,其观点不要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规定相违背。
(5)论题要严格限定在会计、财务、审计和会计电算化方面;或写财务会计专业与其他学科交叉方面的论题。如:"税收筹划对企业理财活动的影响"等。其主旨必须体现出财务会计专业的内容。否则就离题了。
答案补充
发不完!超字数啦!
『陆』 请帮我找一下"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论文资料.谢谢!
朋友:
给您几个好的网址,是有关论文的,很全!
真心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自己找找吧!
祝你好运!
中文免费论文地址集锦
一、 综合类
1、蓝之韵论文
http://www.21blue.com 门类较全。
2、学生大论文中心
http://www.studa.com/newpaper/
3、蜂朝无忧论文网
http://www.51lunwen.com/main/index.asp
门类很全。
4、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paper/
门类很全。
5、论文帝国
http://www.papersempire.com/
二、 教育类
1、教研论文交流中心
http://www.k12.com.cn/teacher/resource/lunwen/
以中小学教育为主,基础教育、英语教学文章居多。
2、教育教学论文网
http://www.minaol.com/gb/art/ttd/index.asp
以教育论文为主,包含:语文论文 美术论文 物理论文
化学论文 英语论文 历史论文 德育论文 教学论文
数学论文 音乐论文 生物论文 自然论文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摄影论文 劳动技术 农村教育 毕业论文
素质论文 医学论文 电子电器学 思维科学 计算机论文
活动课教学 书法篆刻论文 创新教育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
西部教育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3、教育论文
http://dhzyzz.porcelain-china.com/teach.asp
4、中国园丁网论文大观
http://www.teacher.net.cn/papers
5、北大附小学校教师的文章:
http://www.bdfx.net.cn/5jslw.htm
三、 专业类
1、优秀论文杂志
http://www.interpapers.com/kj/
以科技类为主。
2、论文资料网
http://www.51paper.net/
以财经经济管理类为主。
3、法律图书馆
http://www.law-lib.com/
文如其名。
4、法学论文资料库
http://www.law-lib.com/lw/
文如其名。
5、中国总经理网论文集
http://www.cnceo.com/school/lwj.asp
6、mba职业经理人论坛
http://mba.001.com.cn/mbamba.htm
7、中国农业在线-农业论文
http://www.agrionline.net.cn/keji/lunwenzy/
8、体育论文
http://www.zxty.net/proct4.htm
9、财经学位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forumcn.com/sblw/
10、公开发表论文_深圳证券交易所
http://www.sse.org.cn/sse/yjkw/gkfblw.asp
11、中国路桥资讯网论文资料中心
http://www.lqzx.com/lunwen.htm
12、论文商务中心
http://doc.cei.gov.cn/
13、法律帝国:
http://www.fl365.com/gb/lawthinker/bbs/default.asp
四、 论文写作教学类
1、学术论文
http://www.hrexam.com/advanced1.htm
其实是学术论文的写作网站。
五、 博硕士论文
1、论文统计
http://www.sci.com.cn/
实际上就是万方的论文统计。
2、台湾博硕士论文咨讯网
http://datas.ncl.e.tw/theabs/00/
3、北京大学学位论文样本收藏
http://www.lib.pku.e.cn/xwlw.html
4、学位论文 (清华大学)
http://www.lib.tsinghua.e.cn/new/thesis.html
]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cn/
论文中国 :http://www.chinawrite.com/
新浪论文网分类:http://dir.sina.com.cn/search_dir/jy/lw/
中国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
大学生论文库http://www.syiae.com/lunwen
论文资料网:http://www.51paper.net/
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paper/
毕业论文网:http://www.bylw.com/
学位论文:http://www.lib.tsinghua.e.cn/NEW/thesis.html
无忧论文网:http://www.51lunwen.com/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论文库:http://lib.blcu.e.cn/dt1000/bys/bys.htm
『柒』 请问商誉会计是如何确认的 它的由来问题 还有商誉会计发展模式的早期确认是什么呢
商誉到底如何确认?
商誉的确认
在商誉会计理论问题中,讨论最为激烈持续时间最为长久的是商誉确认的问题。由于确认是计量、记录、告的前提与基础,有关商誉会计处理的很多问题是由确认问题引起的。因此,商誉的确认是极其重要的。
首先是自创商誉的确认。在自创商誉的确认问题上,目前会计实务界还没有应用,就是理论界也很少有支持者。虽然大多数人承认自创商誉的存在,但各国会计准则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所发布的IAS22和我国的《具体会计准则》,均明确规定只有出现合并商誉时才作为一项资产入账,这就限定了商誉确认的时间只能是在一个企业购买或合并另一企业时。英国的标准会计惯例公告《商誉会计》指出:合并商誉与自创商誉的特性没有差别,然而由于特定时间上发生的市场交易这个事实,尽管对企业的计价是主观的,合并商誉的价值可以被确定,而自创商誉是不可能的。这不仅反映了英国会计界对商誉的看法,而且也反映了会计界对商誉会计处理的一般态度:对合并商誉进行确认和计量;而自创商誉由于各种原因,不进行确认和计量。
其次是合并商誉的确认。合并商誉产生于企业合并,国外一些成功的企业合并表明,合并商誉占收购价格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应正确地确认合并商誉,否则将有悖于被并购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
合并商誉的确认,依据不同的合并方式将产生不同的确认问题。一方面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商誉的确认问题。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在一方或多方控制的情况下,一个企业获得另一个或多个企业的股权或净资产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控制,并且不是暂时性的。对于这种情况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合并日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价款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可见在这种合并方式下是不确认合并商誉的。另一方面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商誉的确认问题。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指不存在一方或多方控制的情况卞,一个企业购买另一个或多个企业入股权或净资产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均不属于同一方或多方最终控制。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采用的是购买法,即实施合并的企业以现金或其它非现金资产作为合并支付代价,购买被合并企业的净资产而实现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在购买法下,实施合并的企业在合并日,将购买的被合并企业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记入实施合并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合并成本超过被合并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作为合并商誉。
『捌』 请高手概述新会计准则商誉有哪些重大变化哪些情况核算商誉谢谢了!
旧会抄计准则是没有商誉的概念,只有一个类似的股权投资差额,股权投资差额要在以后期间每年摊销的。新会计准则规定合并成本超过被合并企业公允价值的部分被界定为商誉,因此只要是非同一控制下企业的控股合并 吸收合并都要确认商誉。商誉并不需要每年摊销,但是需要每年做减值测试以确定是否存在减值。商誉不存在母子公司的单表,而是在合并报表时体现。
『玖』 谁能告诉我下 商誉会计 的详细定义
商誉会计主要研究和解决商誉的确认、计量、账务处理、披露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商誉本质问题。
商誉作为会计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源于企业合并业务。企业合并主要有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控股合并三种形式。其中,吸收合并(兼并)可以说最直接地提出了商誉会计问题。吸收合并时,兼并企业出示的购买价格(购买成本)有时高于被兼并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把购买价格与被兼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作为商誉来探讨,使商誉问题开始进入会计的视野。为了对企业兼并时表现出的商誉与企业生产经营中创造的商誉相区别,会计界对前者(即企业合并时表现出的商誉)称为“外购商誉”,对后者(即未发生企业合并活动前企业自身创造的商誉)称为“自创商誉”。有人认为,既然会计上确认外购商誉,就应确认自创商誉;不确认自创商誉显然不符合会计上的一致性原则。那么,到底应不应确认自创商誉?如果确认,应如何确认?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是什么关系?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必须透过现象准确地把握商誉的本质。然而,据笔者观察,目前对商誉本质认识的流行观点是不恰当的,这也是笔者写作本文的主要原因。
一、外购商誉是现行财务会计模式局限性的反映
我们首先对现行财务会计模式做一简要的概括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导出对商誉本质的认识。
根据中外财务会计实务,我们可以对现行财务会计模式的主要特点做如下概括:(1)主要目标是对外传输会计信息;(2)必须遵循统一的财务会计规范;(3)可靠性、相关性和可比性是会计信息最重要的质量特征;(4)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假设币值不变;(5)以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费用并由此计算盈亏;(6)以历史成本(交换价格)为主要计量属性;(7)反映的对象是已经发生的交易或其他事项。
其中第四个特点是指财务会计四项基本假设之一的货币计量假设。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是商品经济的自然选择,因为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可以相当容易地被用来提供综合性的信息——财务信息。假定币值不变是为了省略繁琐的币值换算;如果出现通货膨胀,那么币值不变假定不再符合实际,建立在该假定之上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就难以有效运用了。货币计量在给财务会计带来方便和表现出优势的同时,也给予财务会计很难克服的局限性,比如企业中的许多无形资源项目(或其反面,我们可姑且称为负无形资源)未能得到确认并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原因之一就是很难用货币计量(确切地说,这些项目如用货币计量很难符合可靠性和相关性的质量特征),这样的例子有人力资源、市场份额和客户关系、品牌、研究与开发等等。我们认为,这些由于货币计量的局限性未能计量的无形资源项目(或负无形资源)在企业兼并时被表现出来,它们就是外购商誉。因此我们说,外购商誉是财务会计局限性的反映。
二、商誉的本质
从外购商誉是现行财务会计模式局限性的反映这一论点出发,我们可以对商誉的本质有更全面、深刻的认识。
关于商誉本质,目前有如下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1、超额收益观。这种观点认为,商誉是使企业获得超额收益的能力,即预期的超额盈利按一定贴现率贴现的现值。著名会计学家佩顿和利特尔顿两教授认为:商誉“实际上是预计超额盈利能力——预计净收益超过有形资产按正常报酬率所获得的收益的数额,即贴现值。”超额收益观比较流行,我国《具体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征求意见稿)》、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中对商誉的定义均采用了超额收益观。我们认为超额收益观有如下几点值得商榷:
(1)尽管商誉具有使企业获得超额收益的能力,但其他无形资产也具备这一特点,即使有形资产,若运用得当,同样可以获得超出正常报酬率的超额盈利能力。所以超额收益观使商誉的范围人为地扩大了,以此为依据对商誉进行计量还会造成资产的重复计量。
(2)以超额收益的贴现值计量商誉,使商誉的计量属性与其他资产尤其是其他无形资产的计量属性失去了一致性。若以超额收益的贴现值计量商誉,那么人们会问:为什么商誉和其他无形资产性质相同而采用的计量属性不同呢?尽管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最能体现资产的本质——未来经济利益,但现行财务会计模式却不是以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计量资产的,资产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是通过收入和费用的配比得到反映的。为什么这样呢?除了历史成本具有可靠性外,还有会计分期假设这一原因。会计分期要求按照会计期间提供会计信息包括盈利能力的会计信息,如果所有资产均按照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计量的话,那么企业盈亏的确定就不是采用收入费用相配比的方式了。
2、剩余价值观。这种观点认为,商誉是企业总体价值与账面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持此观点者甚至不把商誉作为资产,而是作为一个“总计价账户”。剩余价值观有如下特点:
(1)它实质是外购商誉的计量方法,而且这种计量方法具有可操作性。
(2)按这种方法计量的外购商誉,受账面净资产公允价值、双方谈判技巧等因素的影响。
(3)这一观点反映了商誉的现象,但未能揭示商誉的本质。
3、无形资源观。这种观点认为,商誉是企业各种未入账的无形资源。例如专有技术和诀窍、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企业声誉、卓越的管理队伍等等。Rey.S Gynther认为:“所以有商誉存在是由于资产代表的不仅是列示出来的有形资产。像‘特殊技能和知识’、‘极强的管理能力’、‘垄断的地位’、‘良好的社会和企业关系’、‘好名称和好声望’、‘有利的形势’、‘优秀的雇员’、‘贸易名称和已建立起来的顾客网络’等都是资产。这些资产的价值就是商誉的价值。”我们认为,无形资源观说明了商誉产生的源泉。
上述三种观点反映了商誉的不同侧面,都有其合理性和片面性。我们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一步认识商誉:
1、商誉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创造的,企业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创造的各种有利条件和因素,即各种无形资源,构成了企业的商誉,这种商誉我们称为商业商誉。
2、商业商誉中的一部分,在现行财务会计模式下,按照现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被确认为无形资产,如商标权、专有技术、特许经营权等;商业商誉中的另一部分,即现行财务会计模式下各种未入账的无形资源,是我们在商誉的确认、计量中讨论的商誉概念,我们称之为会计商誉。可见,会计商誉和商业商誉并非完全一致,会计商誉比商业商誉的外延小。
3、会计商誉在企业兼并时表现出来,表现为外购商誉;外购商誉是现行财务会计模式局限性的反映。
4、在没有企业兼并活动时,相对于外购商誉概念,会计商誉被视为自创(会计)商誉。
三、在现行财务会计模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在表内直接确认和计量自创商誉是不现实的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知识经济的发展,各类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在日益活跃的企业合并中出现的外购商誉达到了惊人的数字。在这种形势下,要求确认和计量自创商誉的呼声日益高涨。
目前中外较流行的观点是:以超额收益观为依据,将未来若干年企业持续获得的超额利润以预计的贴现率进行贴现,以其贴现值作为自创商誉。我们认为这种方法存在明显的缺陷,理由是:
1、超额收益观使商誉的范围人为地扩大了,以此为依据对商誉进行计量会造成资产的重复计量。
2、通过前述论证可知,会计商誉是现行财务会计模式局限性的反映,也就是说,现行财务会计模式的局限性导致了会计商誉的存在,如果对会计商誉进行确认的话,那么首先应确认的是无形资产,而不是会计商誉本身。
3、未来年度超额利润和贴现率的预测,主观性太强,难以保证计量结果的可靠性。
四、当前可行的做法是:对自创商誉用间接法进行评估,并在表外揭示
改变现行财务会计模式、重塑新的财务会计模式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长时期的探索和完善。在现行财务会计模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最可行的做法是用间接法计量商誉,但必须在表外揭示。
用间接法计量自创商誉的依据是商誉的无形资源观。具体方法是:先评估企业总体价值,然后以企业总体价值减去账面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其差额即为(自创)商誉。企业总体价值在经济意义上应等于未来盈利的现值,所以未来盈利的预测和贴现率的选择是这种方法的关键。未来盈利等于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乘以预计的报酬率。预计报酬率通常根据企业过去的盈利情况分析计算。通过对企业过去若干年盈利情况的分析,剔除其中偶然性因素的影响,结合现在和将来可能影响盈利的因素,即可确定企业在正常情况下实际可能达到的盈利水平。由于商誉带来的未来盈利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选择的贴现率通常应高于正常的投资报酬率。贴现期的估计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它主要取决于当事人对未来盈利的主观判断、企业过去盈利的稳定性、行业风险程度等因素。
如果企业是上市公司,可以股票价值代替企业总价值。因为股票市价从总体上反映了全体股票投资者对企业内在价值的判断;股票的市价总额近似地反映了企业的总体价值。但在不成熟的证券市场里,股票市价不宜作为企业总价值。
五、关于负商誉
会计商誉在企业兼并活动中表现出来。当购买成本高于被兼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时,其差额被作为(外购)商誉确认和计量;当购买成本低于被兼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时,其差额相对于商誉而言被称为“负商誉”。负商誉和商誉有相反的性质和特征,它是现行财务会计模式未能计量的各种不利因素,这些不利因素使企业的盈利能力低于一般水平。
负商誉的会计处理是各国会计界颇有争议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负商誉的会计处理通常有三种方法:一是确认为一项递延收益,并在确定的期限内摊入各期收益;二是将其按比例调减长期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若不够抵减时,剩余部分确认为一项递延收益,并在确定的期限内摊销为收益;三是将负商誉确认为资本公积。
在上述三种方法中,第三种方法和负商誉的本质不符,它虚增了企业的资产和资本;第一种方法也违背了负商誉的本质,同时也不符合企业购入资产按实际成本计价的原则;第二种方法相对来说最合理,但仍有待改进之处。
负商誉是现行财务会计未能确认和计量的各种不利因素,这些不利因素能导致企业经济资源流出企业。根据负商誉的本质特征,负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应是:将其根据资产账面价值按比例抵减资产的公允价值,一直抵减到购买成本为止。这种处理方法既符合购入资产按实际成本计价的原则,又符合稳健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