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降为专科的大学
1. 历史上中国有哪些大学提出过本科降专科的政策
本降专,其实早有先例……相信大家一定常听说“专升本”,却很少听说“本降专”,据武汉晚报报道,此前华中科大就曾开过降级先例:比华中科大更早的,其实是海南大学:2003年据海南日报消息,海南大学23名本科生转为专科生:同样情况的还有清华大学。
有学者认为,本科降专科,听上去似乎很残酷,实际是学校重新给了考核不合格学生又一次上学机会。
也有学生和家长认为,学生成绩差的原因有很多,本来是读本科但是最后却拿到的是专科文凭,难以接受。
2. 听说全国600所本科大学要降成专科,是真的吗
不存在所谓本来科降为源专科、本科转为技术职业学院问题。
为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将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按照上述精神,应先进行试点,经过一定年限的试点并总结经验后,特别是相关配套政策完善后,才会引导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院校转型。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包括举办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技术学院、举办本科和硕士、博士层次的多类型高等学校。因此,转型后各学校原有办学层次不会降低,不存在所谓本科降为专科、本科转为技术职业学院问题。
3. 2015本科降为专科的学校名单
你理解错了
4. 本科降为专科毕业后什么学历
从本科降为专科的学校毕业后毕业证书是什么样的:
首先,“本科降为专科”的说内法纯属无稽之谈。教育部容在今年四月要求600所普通大学变成高职院校,高职院校可不是专科。这是教育方式或培养模式的转变,而不是学校行政级别和培养对象学历等级的变化。
追答 : 其次,在普通本科院校转变为高职院校之后,有的专业可能会降格为大专层次。但这是转变之后的事,对你没有影响。换言之,即使你的专业转变为专科层次,只影响你的学弟,你的学弟可能只是专科生了,而你不是。
追问 : 那毕业证书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追答 : 你现在考上的是本科,发的证就是本科证
追问 : 意思就是我进学校的时候是本科的话,那么拿到的毕业证书应该也是本科的?
5. 2014本科学校降为专科
教育部的意思是将本科学校转变成职业型本科的,并不是变成专科学校。
6. 全国有哪600所本科院校要降为专科的
这是误读。只有可能专科升格为本科,本科大学一般不会降格为专科。媒体和网络之所以流传热炒“600所本科大学变为专科”,源于他们对教育部官员对高等教育改革的讲话精神的误读。不是说只有专科才培养应用型人才,本科高校也可以培养理论和应用型兼备的人才!通俗的讲就是:国家将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重视,重点选择一批本科院校来培养应用型人才,而不是把本科变为专科。
教育厅在其官方声明中说:据他们掌握的情况,引导推动部分新设本科高校逐步转向职业技术教育,是国家调整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的需要,是经济社会提升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高校自身转型发展的需要。
完整的高等职业教育,既有专科层次,也有本科层次,今后还会向研究生层次拓展。现有的本科高校,不会转为专科学校。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教育行政部门正在进行深入研究,各地也在积极探索。目前,浙江科技学院、宁波大红鹰学院、宁波工程学院申请加入非官方主办的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积极参与相关改革试点探索。
7. 今年那些本科院校降为专科书名单!!!!
您好,放心,不会变专科,相反国家或者地方政府还会鼓励支持优秀的高职专科院校升格为高职本科院校,也就是升格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比如河北省就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可以网络。欢迎向158教育在线知道提问
8. 听说全国600所本科大学要降成专科,是真的吗求解释,谢谢
是真的!
请看下面的报道:
600所本科院校转型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变革前路未卜
2014年05月11日 09:46
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侯艳 刘玉蕾
内容摘要:600所本科院校转型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变革前路未卜.
关键词:职业教育;本科院校;高等教育;变革;未卜
作者简介: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现在临近大学生毕业季了,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但求职之路,仍是路漫漫其修远兮。而在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727万,比去年增加了28万,毕业生就业形势可谓是异常严峻,在许多大学生眼中,找工作,是一场一年残酷一年的战斗。
“最难就业季”名称听了好几年了,难道就真的没有工作吗?和就业形势严峻相对应的是,每年春节过后,全国很多省份的企业老板们度过了纠结无奈的几个月,他们要忍受招工难、技工荒。不过,这种“大学生过剩”和“技工严重缺乏”这冰火两重天的反差格局,也许将在今年开始逐渐终结了。
冰火两重天引发了另一种思考。最近有消息说,教育部正在酝酿一种改革,启动高校转型改革,1200所国家普通高等院校,将会有600多所也就是将近一半转向职业教育。那也就是说,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校比例将会大幅上升,那么,这样做能不能够缓解日益严峻的本科生就业难题?这种转型是不是妥当呢?
消息源于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的一番表态: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也就是说,这600多所奋力将自己从专科身份升级为本科身份的高等院校,将再次转型,成为高级别的职业教育院校。有媒体称,如此一来,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校比重将从现有的55%提高到70%—80%。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改革的大方向是对的,但是如果用行政指令强制学校转型并不妥当。
熊丙奇:因为以前这些学校之所以要成为本科,它实际上是地方政府追求学历层次的一个结果,那么现在如果说要把它转型为职业教育,培养业务型人才,可能地方政府没有积极性,学校自身也不一定会响应。可能在政策规定之下不得不转,但是学校自己可能并没有做好转型的准备,可能会导致表面上转,但是内涵并没有转。
河南商丘师范学院正是教育部所说的重点调整的600多所高校之一,院长曹奎告诉记者,他所理解的转型是向应用型高校转型,职业技术学校,不是他们转型的目标。
曹奎:就现在教育的目前的理论和实践的认识,我觉得可能不是很多本科高校想象的。
在曹院长看来,应用型教育和职业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
曹奎:职业教育更强调技能教育,技能培养,但是应用型更强调应用能力,就是说到工厂去了,比如说技工这个层面知道怎么做,那么工程师不仅知道怎么做,还知道为什么,并且出问题的时候还能够马上拿出方案。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院长栾立明也更认同应用型教育这一说法,与曹奎不同,栾立明认为现在各个高校开展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实际上就是本科的职业教育,但是他也承认目前的应用型教育开展地并不成功。
栾立明:扩招之后我们的设备上不去,我们的教师又不是真正的双师型,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恐怕还是属于你说学术不学术,说应用不应用,所以社会不认可,就业难,这不就是矛盾吗。我们现在需要转的实际上就是过去我们强调的应用型本科你怎么把它变成真正的应用型。
栾院长说,学术型教育和应用型教育应该是本科办学的两个方向。
栾立明:一个方向像北大,可能培养出的学生继续上研究生或出国去深造的;像我们一般的本科学校培养的学生就是直接面向社会的。一个是可能偏向于本身学科的完整性,考虑学术的层面侧重一些。另一个方面应该是实践方面侧重。
目前关于这次普通高校的转型改革,相关政策性文件还没有出台。而在教育部相关领导的公开表述中,既提到过应用型一词,也阐述过职业教育这个概念。所以最终我们如何定位转型后的地方普通高校,还不得而知。但是转型的大方向是目前已经确定,那就是要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在这场教育改革的变革当中,高等教育被认为是一种“革命性”的调整。那么,这次的转型到底应该怎么去转?而一举转为职业教育之后,实际结果又会是怎样呢?
河南商丘师范学院院长曹奎表示,这几年学校已经开始着力加强对学生的应用型培养。
栾立明:人才培养的模式要改,培养的人才更能给当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转型不是简单的概念转换,而是要求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的合作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转轨。
熊丙奇:比如说教师他可能既要懂理论,同时又要有实践,但现在我们这些地方本科院校的一些老师达不到这样的要求。还有课程,以前我们课程强调知识基础和理论,而我们忽视了学生的实践的培养。再就是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以前都是集中在校园里面,他没有结合社会需求对学生进行一个培养的过程。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院长栾立明担心,如果政府层面不对转型作出准确定位和正确引导,转型有可能会跑偏。
栾立明:他们在高校里面可能就形成一种认识,最后本科高职是啥概念,在本科里最差的学校去办本科高职,这样就不对了。应该是什么呢,就是在普通本科院校里边定位为一个应用型的,就要搞这方面的应用型教育,怎么和市场接轨,接轨得更好。
熊丙奇指出,想让高校教育与市场接轨,就要发挥学校的自主性,实行高校的管办评分离。
熊丙奇:政府部门是一个宏观战略采取的政策,而学校是自主办学,这样就形成了政府和学校的良性互动,而不是变成就是政府的行政指令,学校一个模式办学,我们其实以前为什么千校一面,其实都和我们原有的这样一个管理模式有关系。
9. 本科大学降为专科 对我以后有影响吗
这个楼主不用担心。你毕业了还是拿本科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因为这个是跟入学时登记的本专科有关,而跟学校后面的变动无关的。
10. 中国本科学校变为专科学校的先例嘛
你好,目前还没有这个先例,一般来说,都是专科学校通过自身的努力,然后变成了本科学校,大概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