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本科类型 » 浙江大学本科导师选择

浙江大学本科导师选择

发布时间: 2023-10-27 16:32:41

㈠ 浙江大学车辆工程的导师简介

冯培恩,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6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工程机械专业本科,1985年获联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担任浙江大学机械设计研究所所长、副校长。在国内率先开始工程机械CAD的研究。从事设计方法学、优化设计与工程机械设计的跨学科研究,开辟优化方法学的新方向。首先提出以全系统、全性能和全寿命周期优化为目标的广义优化设计理论,方案智能生成和柔性优化方法、基于多Agent的分布式协同优化技术、基于区间分析的系列化设计方法等;建立原理解特征模型和智能概念设计目录,提出基于基因工程的概念设计策略。开展工程机械机器人化技术的研究,首创集工况监测与故障查找、节能控制、远程无线遥控和局部自主智能操纵于一体的液压挖掘机器人。在国内外正式发表200余篇论文,出版一本德文专著、多本中文著作及译著。研究成果先后荣获10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或荣誉。现兼任联邦德国工程师协会会员,英国《Engineering Design》编委,中国工程机械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挖掘机械研究会理事长,国际机器与机构理论学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现代设计法研究会CAD学会副理事长,中德合作《工程设计》主编,《中国机械工程》编委会副主任等职。还兼任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和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
办公地点: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设计工程及自动化研究所。
俞小莉,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与浙江大学分别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85.08留校任教。1995.07-1996.01日本北海道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1996.04-1997.03香港理工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车辆工程中的热、机疲劳可靠性、车辆热管理、车用动力能源多元化等。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项目、军工项目、省部级项目和重大横向项目等近4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排第2)、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论文200多篇。在研项目主要包括国家安全重大基础项目、军品配套项目、浙江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和企业委托技术开发项目(重大横向项目)等。 现任浙江大学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所长,浙江省内燃机学会理事长、浙江省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农机学会常务理事、能源与动力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省科协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内燃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内燃机学会测试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兵工学会高级会员、发动机专业委员会委员。
办公地点: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
郝志勇,男,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毕业,天津大学博士,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博士后(英国皇家学会奖学金资助),德国汉诺威大学访问教授(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天津大学兼职教授。主要从事内燃机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汽车与发动机NVH和CAE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87年最早在国内开设了内燃机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生课程,1996年在国内最早开创了内燃机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及热力发动机噪声控制研究博士生培养方向,已培养研究生70多人,多年一致致力于打造我国发动机自主开发品牌(ANVL)。作为课题负责人已先后完成了数十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级7项,省部级10多项,有七项研究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作为负责人完成的科研项目“内燃机气缸压力无孔测量系统”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动力机械装置振动主动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先后获得天津市发明金奖、国际发明展银奖以及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动力轴系扭振实验台”获得天津市优秀发明奖和全国发明展金奖以及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内燃机声振信号测量及其对工作过程识别的研究”获得天津市自然科学三等奖(2003),“阶梯轴系扭振弹性波主动控制的研究”和“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危害及其控制的研究”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还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热机结构动力学系统与热力学系统的耦合性能影响研究”,“柴油机等强度轻型化设计开发”,“汽车低噪声轻量化设计研究”以及“镁质车体前端NVH性能设计与开发”等一些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科研项目。获得国家专利4项,发表学术论文180多篇,EI、SCI检索70多篇。作为子项目负责人参加完成的项目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个人曾荣获光华科技奖、容闳科技奖、宝钢优秀教师奖、天津青年科技奖、通用汽车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奖、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奖和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基金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研究方向:汽车与发动机振动噪声控制、汽车与发动机轻量化设计、发动机现代设计方法、发动机整机设计开发、汽车与发动机进排气系统设计、发动机橡胶液压悬置设计等;
办公地点: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消息来源:浙江大学汽车与发动机振动噪声实验室网站)。
周晓军,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从事车辆工程、振冲噪控制与信号处理、机械设计与制造、无损检测、自动化及计算机辅助测试与控制、机电一体化、机器视觉及可视化方面的教学、科研和系统开发工作。承担或完成了与此相关的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和应用项目。其间取得了包括基本理论与方法,新技术与软、硬件应用系统在内的较为系统的成果;据国际联机查新检索鉴定认为部分成果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所开发的一些具有先进水平或填补空白的应用系统,已服务于国防、航空、汽车等工业领域。中国无损检测学会理事。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浙江省无损检测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研究方向:制造自动化与光机电一体化、检测、信息处理与质量保证、车辆检测、试验与控制、车辆制造过程自动化、车辆虚拟仪器、虚拟测试与仿真。
办公地点: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制造工程及自动化研究所。(消息来源:浙江大学机能学院网站)
宋小文,女,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车辆工程专业)。1989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2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应用数学系计算几何与图形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96年3月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机械制造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6年留校任教于浙江大学,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2001.11~2003.2 美国 Brigham Yang University 计算机系,高级访问学者。主讲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图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双语)”、“机械产品数字化建模”。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参加者承担和完成国家、省部级项目、市级项目、企业横向合作项目4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篇,EI收录论文10余篇,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名,协助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曾荣获浙江大学奖教金、工会工作积极分子等荣誉,担任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2010-2012)、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计分会全国模具设计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与模具分会副秘书长。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核心成员 。工作研究领域——设计理论与方法: --产品建模及设计规划; --创新设计理论; --基于模拟的分析及优化设计技术; --图形图像信息处理与分析。 车辆工程: --车身数字化设计与空气动力学分析优化; --底盘系统数字化设计与性能分析优化。 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 --模具现代设计方法; --模具性能仿真及分析优化。办公地点: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设计工程及自动化研究所。
胡树根,男,教授,毕业与浙江大学。先后从事与制造业信息化项目、模具设计制造技术、逆向工程技术、计算机辅助测控技术、基于数值模拟的成型工艺参数智能设计、计算机辅助排样优化系统、计算机辅助模具报价分析、汽车零部件设计、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车轮随即侧滑仿真分析及悬架参数优化、EPS数学模型及控制策略研究、汽车转向技术。车辆工程专业主要研究方向: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汽车数字化设计与分析、汽车模具设计分析与制造、汽车现代制造技术。
办公地点: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设计工程及自动化研究所。
许沧粟,男,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内容:柴油机喷雾雾化、激光点火机理研究、汽车电子等。办公地点: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212室,现带的研究生有周旋、胡洋洋、王洪涛、刘阳训、钟安昊。
熊树生,工学博士,副教授,研究生导师,注册机动车鉴定评估师,国家级能源与动力实验教学中心常务副主任。1994年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内燃机专业,1997年硕士毕业于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0年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后留校从事教学科研,研究方向为新能源的车用及多元化利用。现为中国内燃机学会、中国沼气学会会员,国家基金委评审专家、浙江省及杭州市政府采购评标专家,杭州市汽车仲裁院仲裁员,江西省涡旋机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曾到阿根廷、墨西哥进行短期合作研究。完成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基金项目,国防军工项目以及企业的重大研究开发项目,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氢燃料发动机、CNG、LPG、沼气、煤气等气体燃料发动机及汽车、柴油车的颗粒捕集再生装置、混合动力系统、纯电动汽车、涡旋机械、新型发动机等,还开发了机动车检测测试系统。在国家一级刊物或国际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被SCI、EI收录的十多篇,申请专利近40项,其中发明专利三十多项,获省部级和教育厅科技进步奖各一项。先后担任《汽车构造》、《汽车专业英语》、《汽车电子应用》、《汽车检测与诊断》、《汽车性能与评价》等课程的主讲教师,指导《汽车认知实习》和《汽车驾驶实习》,是劳动部“二手车鉴定估价师”、“汽车碰撞估损师”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证培训讲师,现为《内燃机学报》特邀编委,国际氢能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兵工学报》评委,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特聘教授。获浙江省高校第五届教学大赛优秀奖,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学院第三届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2008年浙江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2010年能源系教学竞赛二等奖,浙江大学优秀班主任,优秀党务工作者等。曾任台州市科技局局长助理,丽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助理,现挂职浙江省龙泉市,任龙泉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市长助理。研究领域: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消息来源:浙江大学个人主页)
办公地点: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设计工程及自动化研究所。
朱绍鹏,女,副教授,2003年7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控制系,2006年3月在日本千叶大学电子机械系统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10年3月在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系统设计与管理专业获系统工程学博士。现为浙江大学求是青年学者,入选浙江省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研究方向: 1.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匹配及控制。 2.新能源汽车商业运营模式创新。 3.车辆系统动力学分析及控制。教学工作: 本科生课程:《模型驱动开发与控制系统设计》、《系统论》、 《现代电动汽车技术》 奖励荣誉:1.电动汽车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3。2. 浙江大学2011-2012学年优秀班主任,2012。
办公地点: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
李道飞,男,副教授。1999年9月-2003年7月:于 吉林工业大学 汽车工程学院 攻读 车辆工程专业 本科学位;2003年9月-2008年6月:于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攻读 车辆工程专业 工学博士学位;2008年6月-2010年7月:助理研究员,于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2010年7月-2015年12月:助理研究员;2016年1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期间:2011年8月-2011年11月:访问学者,University of Missouri;2014年-2016年:Visiting Schola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Michigan;研究方向:1、车辆系统动力学与控制 2、智能车辆、自主/半自主驾驶 3、新能源汽车及其控制系统 - 气动-内燃混合动力 - 电动车辆。
办公地点: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

㈡ 浙江大学 浙大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信电系 有什么好老师

章献抄民、于慧敏 、王柏袭祥都很不错。
浙江大学前身"求是书院",是中国人最早自己创办的新式高等学府之一。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之一。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浙江大学以严谨的求是学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以执著的创新精神创造出了丰硕成果。
浙江大学师资队伍整体力量雄厚。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2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9名,长江特聘(讲座)教授51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7名。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和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为开展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简称信电系)源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浙江大学电机系中的一个学科分组电信组,1953年院系调整,电信类自浙大撤并到兄弟院校。1956年在电机系重新筹建无线电系,1957年初步建立无线电、电真空、半导体和自动远动等专业,1960年正式成立无线电系。1986年更名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2015年更名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半个世纪来,信电系全体师生继承和发扬求是、创新的优良传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培养了1万多名高级科技人才,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㈢ 浙江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哪位导师更好哪位师兄师姐详述一下!万分感谢、、、

1、工作经历

2006.02-现在:浙江大学畜禽养殖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

1999.12-现在: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科技系教授,系主任

1999.09-1999.11: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科技系副教授,系主任

1993.11-1999.08:浙江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教授,动物营养教研室主任

1993.07-1993.10:浙江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讲师,动物营养教研室主任

1988.12-1993.06:浙江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讲师

1982.01-1988.10:浙江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助教

期间:

1983.10-1984.02:赴浙江省江山县坛石乡浙江农业大学农业开发基地蹲点

2、学历及进修经历

2003.09-2005.06: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在职攻读博士,获工学博士学位

1986.09-1989.07:浙江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在职攻读硕士,获农学硕士学位

1983.02-1983.07:北京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进修

1982.02-1982.07:华南农学院参加英语培训

1978.03-1982.01:浙江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本科生,获农学学士学位

学术兼职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理事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畜牧工程分会理事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理事

浙江省养猪行业协会常务理事

浙江省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浙江现代农业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组成员

专利

(1)2006年8月:“中华鳖品质改进剂及其用途”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200510049064.1,排名第一)

(2)2005年7月:“安全型肉质改进剂”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02156243.1,排名第一)

(3)2005年3月:“改善肉质、促进生长的植物复合提取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02156244.X,排名第一)

(4)2001年10月:“猪料水集成式饲喂器”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00268461.6,排名第一)

(5)2005年2月:“畜禽用复合植物提取物除臭添加剂及其用途”已受理国家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200510049065.6,排名第一)

(6)2005年3月:“富酶活性酵母饲料的制备方法”已受理国家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200510049337.2,排名第三)

(7)2005年12月:“一种增进仔猪肠道功能的饲料添加剂”已受理国家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200510097047.5,排名第一)

(8)2005年12月:“一种仔猪肠道营养肽”已受理国家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200510097048.x,排名第一)

(9)2005年12月:“一种乳仔猪用代乳粉”已受理国家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200510097049.4,排名第一)

主要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单胃动物,尤其是猪的营养、饲料添加剂开发、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现代化养殖场的规划与设计及环境营养学等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已在猪、鸡营养与环境的互作、日粮营养平衡与粪污控制、仔猪和肉鸡肠道内环境的调控、猪用饲喂设备及猪舍的设计与开发、天然活性成分对猪的生长及肉质调控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提出了运用日粮营养调控与生物技术、养殖设施及设备的改进、粪污无害化治理与资源化利用,从源头减少与控制养殖场粪污的系统理论与配套技术,并已在猪用干湿饲喂器、安全型肉质改进剂、断奶仔猪肠道营养调节肽及养殖环境净化剂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与进展。

下面这几位是博导:

刘建新教授消化道微生态、奶牛营养与调控反刍动物营养、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等

汪以真教授营养与动物产品质量和安全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食品安全、微生物学、免疫学、发酵工程、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科

孙建义教授生物工程与动物营养从事酶制剂、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李卫芬研究员微生物与基因工程、酶工程、微生态制剂研制及应用动物营养,微生物及其发酵工程,食品

王岩教授水产水产科学专业

彭金荣教授发育生物学生物学

占秀安研究员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

冯杰研究员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

邵庆均教授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水生动物环境毒理学;养殖水环境污染防治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水生动物环境毒理学等

㈣ 浙大如何系统选择更换导师

不可更改。浙大师生互选实行双向选择原则,一旦确定导师,则导师和学生对应关系不再更改。每位导师本届指导不超过5位MEM研究生。

㈤ 麻烦推荐下浙大信电系通信方向的好导师,最好是年轻点的,能真正带学生的那种,教授、副教授都行 谢谢!!

不知LZ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就研究生而言,通信所的老师一般都会自己带研究生的,毕竟研究生也是替老师打工的;本科生的话,就看老师而言了,有的老师不喜欢带本科生,加上自己也很忙,也没时间来管。
浙大信电都是好老师,有问题也都很耐心讲解的。就我了解(别的可能不太了解,就没写)
比较牛的又比较年轻的(可能也比较忙的)有:
徐文(教授博导)[email protected] 信号处理与水声学
于慧敏(教授博导)[email protected] 视频智能信息处理理论与应用,计算机视觉,医学影像分析与处理,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
虞露(教授博导)[email protected] 视频编码、多媒体通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
比较年轻又很热心,专业也很强的有:
杭国强(副教授)[email protected] 低功耗集成电路设计;多值逻辑; 新型集成电路设计理论
化存卿(副教授)[email protected] 无线网络
唐慧明(副教授)[email protected] 图像通信、图像识别
王维东(副教授)[email protected] 多媒体通信,视频图象处理,嵌入式系统,数字电视
徐元欣(副教授)[email protected] 面向3G网络的边缘接入网系统、光网络系统、数字电视传输系统

具体你可以发邮件询问哈

㈥ 关于浙江大学的选导师的问题

您好,文都资讯网为您解答!
导师的选择要根据你的实力、兴趣和发展专方向综合决定,属究竟该怎样选导师。进入学校后,学习过程中利用的是资源,无论你跟哪个导师,都是一个自主学习加上导师指导的过程。如果还不了解,可以到文都教育论坛学习一下,你就不会再迷茫了。
希望能帮到你!

㈦ 浙江大学有哪些好的经济学教授

方红生: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博士,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公共经济与财政研究所手迅所长,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杭州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财经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

朱柏铭:

1964年生,浙江上虞人。分别在杭州大学、厦门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和硕士学位。现任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人社部干培师资库专家、教育部高校网培中心特聘教授、浙江省高校财政金融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带猛省财毕行此政学会常务理事。

热点内容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杨明教授 发布:2025-09-11 05:42:01 浏览:331
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教授 发布:2025-09-11 05:37:00 浏览:230
研究生导师推荐意见短语 发布:2025-09-11 05:36:59 浏览:909
大学生辱骂外卖小哥评论 发布:2025-09-11 05:27:50 浏览:655
汪德根教授苏州大学 发布:2025-09-11 05:13:23 浏览:169
成都大学博士老师待遇 发布:2025-09-11 05:08:45 浏览:181
东北大学考研实习 发布:2025-09-11 04:50:17 浏览:123
大学生近视可以参军吗 发布:2025-09-11 04:24:47 浏览:605
大学生为Q 发布:2025-09-11 04:20:31 浏览:995
本科生薪酬榜 发布:2025-09-11 04:09:52 浏览: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