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本科必须自考英语二吗
⑴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自考科目有哪些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自考科目有:拓展资料:
汉语言文学的就业前景:
汉语言文学,总体来说,包括这么几类。 一是、文字相关类工作,比如报社,媒体编辑等,或者新媒体写手。这类工作需要我们对文字感兴趣,并且有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而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作者,不仅如此,还要求有对事务的深度思考能力。
该专业开设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不同学校略有调整。一是基础课程文艺学,比如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等等。二是技能课程,比如语言学研究方法,对外汉语教学方法等。三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素质修养模块,比如国学精粹等。四是关于古典艺术的鉴赏分析,比如影视鉴赏,书画艺术赏析等。
更多关于自考的相关信息,推荐咨询【尚德教育】。尚德教育作为专业有温度的教育机构,承担起成为中国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者,国家职业教育标准的参与者和国际职业教育的传播者的社会职责。其课程学习方式灵活,有直播、录课、补课三大模式,学习无地点限制,有网络就能上课,随时随地学习;让考生高效备考,考试取高分,助力学生考取相关证书和重点院校,获得社会认可。【欢迎点击此处,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参考资料搜狗:https://www.sogou.com/sogou?pid=sogou-site-86b3e165b8154656&ie=utf8&query
⑵ 汉语言文学自考科目
汉语言文学自考科目:英语二;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马列文论选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美学;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新闻采访与写作 (文学创作方向);报告文学研究 (文学创作方向)文创作与研究(文学创作方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影视艺术概论 (文学创作方向);市场营销学 (应用中文方向);告学 (一) (应用中文方向);广告策划 (应用中文方向);传播学概论(应用中文方向)
自考汉语言文学本科考试科目在12-15门不等,根据报考的院校和所在的省份不同,有个别考试科目会不同。考生可以上当地自考委官网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考试科目和开考计划以及自考所指定的教材。
⑶ 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有哪些科目
1、本专业必考课9门,选考课任选2门,总学分不少于65分。
2、凡取得教育部认可,属国民教育序列的各类高等学校(含自考)非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毕业文凭的,参加本专业本科段的应考者,均须加考本专业基础科段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古代汉语”三门课程
3、申请免考外语课程的考生,必须加考3门选考课程。
4、在本计划实行以前,凡考试成绩合格,通过“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者,可免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两门课程;通过“中国通史”课程者,可顶替一门选考课。
5、根据教育部关于调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治课课程设置的通知,原来按老计划参加考试的考生,凡通过“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2门课程的,不再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只通过其中一门课程的考生,须参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考试。
想要提升学历可以到育福教育感兴趣的话点击此处,免费学习一下育福教育集团面向开放大学、成人高校提供线下招生解决方案并研发开放邦为载体的直播教学管理系统。育福教育提供全国面授精品课程和网络教育两种学习方式,致力于降低学习成本 让学习触手可得,并提供快乐高效、有价值的课程体验 ,为全国的学友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⑷ 自考汉语言本科考哪几门(自考汉语言本科要考几科)
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汉语言被称为自考中送证的专业,但是它也只是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因为自考的整体难度还是比较高的,需要自主学习,持之以恒。
汉语言记忆性的东西比较多,看书必须要沉下心,不然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看的是什么。像“美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这几门是比较难的,需要比较多的时间复习的,因为复习时会觉得茫然,很难理解课本内容。
自考本科汉语言的考试科目有哪些:
《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美学》.《唐宋词研究》.《民间文学概论》.《毕业论文》。
那么各科目的难易程度如何呢?
理解起来较简单的科目:
马克旁宏思、近代史、英语二 。看到英语二先不要急,有一个小技巧!如果你不想考英语二,就把中国历代文论选读、西方文论选读、文艺心理学、训诂学、文献学,这五门统统考过就可以了,一共就多了2门而已,而且还是选修课。
理解难度较高的科目:
美学、语言学概论、训诂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为什么会认为这些科目的理解难度较高呢,主要是因为不常用,所以不常见!理解起来就困难了很多,要想解决这类难题,最好的方法就是狂背,既然不好理解,那硬背总没问题吧,反正知识点就那么几个,反复加深印象,只要记下来就好了。
一般难度但记忆量较大的科目:
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和二、中国现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 。对有些人来说考外国文学史很困难,千万不要急,一方面可能是是对外国历史不熟悉,另一方面是因为中英的文化差距太大,不容易理解。
针对这种情况我建议可以看一些美剧,最好选择生活类情景剧,比如老友记、生活大爆炸之类,这样轻轻松松学了解了外国历史之后,学习起来才更加轻松。
具体怎么来复习呢?近代史纲要:
一、纵横结合:从纵横两个维度宏观上、总体上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体系。
从纵向的维度,就是要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这160多年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大的历史阶段:前三章叙述1840至1919年80年的历史,主要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
从横向的维度,就是要在把握上述历史脉络的基础上,着重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内容:
1、了解和把握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
认清中国不同历史时铅戚期的基本国情,是认清一切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基本依据。所谓基本国情,包括这个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基本特点、面对的中心任务等。
2、了解和把握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以及重要人物的主要事迹、功过是非。
3、了解和把握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党派组织、重要会议和文献著述等方面的主要内容。
4、把握和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经验。
二、记忆与理解相结合
目前的几门公共政治理论课中,带有“历史课”色彩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生在复习这门课程时,一定要注意掌握其“历史课”的性质和特点,注意掌握其所涉的历史背景、历史课中的相关知识点,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会议、著作及重要的时间、地点等。这门课的复习中,记忆题是占有一定的比重的。
三、历史与理论相结合
既要了解基本历史知识,弄清历史发展脉络,更要把握历史规律、基本理论、基本经验等理论问题。从考试内容看,主观性试题依然考基本理论、原理、历史经验、教训、重要结论等。
四、理论与实践结合
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美学:
美学相对于语言学概论要简单一点,虽然里面有些高深的东西,感觉云里雾里,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是,不重要,因为不理解,背重点都能过。
拿到教材,先开始阅读考试大纲。考槐启陵试大纲说白了是“考哪些”“怎么考”这两个问题。考试大纲就是学习的方向。
最好的办法就是看考纲划分的重点,把重点内容背下来,然后结合题目考察自己的记忆效果。
古代汉语:
1、网上下载历年试卷和考试大纲,把答案在教材书上找出来。因为自考试题是从题库中出来的,往往会反复考到,只要把这些题目都背下来,一般及格没有问题。
2、根据大纲复习,要求识记和掌握的重点背下来,就可以有好的成绩。
3、考试时,要把名词解释当简答题回答,凡是能记住的内容只要卷面允许,都写上去。
4、自考的题目范围广,但难度不大,所以要记住的内容比较多。
关注宏达学历教育公众号,了解更多自考与成考的干货知识!!
关注宏达学历教育公众号,了解更多自考与成考的干货知识!!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⑸ 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要考哪些课程
自考汉语言文学本科考试科目:
说明:
1.港澳考生可不考001、002课程,但须加考231课程。
2.选考课程不考英语(二)者须选考102至104课程。
3.中文,中文秘书,新闻,小学综合教育(中文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专科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其他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201至203课程,已取得相同名称课程考试成绩合格者可申请免考。
4.本专业仅接受国民教育序列的专科毕业生申办毕业。
⑹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自考科目有哪些
汉语言复文学专业自考课制程科目分为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考试科目有:中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盖伦、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外国文学史、语言概述论、英语(二)、美学、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应用写作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毕业论文。不同的省市和院校有不同的安排,一般科目在11-15门之间,并且分为必考和选考。
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
2、掌握该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新闻、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3、具有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
4、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
6、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培养要求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
不同的省市和院校有不同的安排,一般科目在11-15门之间,并且分为必考和选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