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本科类型 »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就业率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就业率

发布时间: 2024-06-01 11:05:18

『壹』 中国人民大学的就业前景怎么样

中国人民大学的就业前景也是非常的不错的,尤其是去一些公务员等公职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是我们国家建设的双一流高校,地处我们国家的首都北京,也是我们国家之前的211,985重点工程高校,这样的高校无论是在哪个城市来说都是非常有优势,都是有一定的基础和实力,人民大学也是被誉为文法人才的摇篮。自己的职业规划,锻炼自己的技能等。

『贰』 毕业就是精英的金融学专业,哪几所大学教的最好

21世纪是经济时代,目前也是经济飞速发展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对金融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所以金融学类专业成了高考志愿中的热门专业,如果考生能考上一所优质的金融高校,那毕业以后的发展就完全不用担心了。

以上6所就是国内大学金融学专业的前6名,你还知道哪些金融学专业强悍的大学呢?

『叁』 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出来好找工作吗本科

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出来好找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央直管专副部级建制,教育部与北京市属共建,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211工程”、“985工程”,为世界大学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亚太国际教育协会、京港大学联盟成员,入选国家“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

(3)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就业率扩展阅读:

截至2016年12月,人大有专任教师1836人,其中,教授615人,副教授749人;有19名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有14名教授受聘为第二届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先后有462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有54位专家入选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

截至2017年3月,学校下设有5个学部、26个教学单位(23个学院、3个研究院)、81个本科专业,另设有体育部、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学院、苏州校区、深圳研究院等。

『肆』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毕业就业形势怎样

人民大学本科的就业比较难评价。从上一届毕业生情况看:
一是本科毕业版生选择直接求职的少权,大致三分之一找工作,其它直接考虑考研出国留学;
二是从就职的33%左右毕业生情况看,到民营企业或自主创业的也近30%,其它大部分是公考、事业单位考试、国企工作岗位;
三是专业之间就业表现差异大,法学、物理学、环境科学、宗教学、社会工作、农林经济管理等,就业率都不足90%,不甚理想。

『伍』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的就业情况

本科设有劳动与社会保障(包含劳动关系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两个专业;硕士设有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四个专业;博士设有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三个专业。
根据历年毕业生的去向,学生的就业行业大概有:公务员、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另外还有部分学生读研(博)或出国深造。下面就本科、硕士、博士分专业进行就业情况的分析介绍。 1、 本科毕业生2007-2009专业分布情况统计 2007 2008 2009 劳动与社会保障 46 53 59 人力资源管理 70 69 66 合计 116 122 125 根据表可以看出,本科学生总数逐年递增,但是增长幅度不大。其中,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数逐年递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数波动不大,一直在65-70之间徘徊。
2、 本科毕业生2007-2009就业地区统计
本科生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北京、省会城市、广东、上海等地,其中在京就业的比率一直保持在60%以上。社会保障专业在京就业的比率一直高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3、 本科毕业生2007-2009就业行业统计
本科生毕业后主要去向是国有企业、读研、回原籍省份、出国等。
其中,社会保障专业进入国企的比例逐年增多,读研的学生比例逐年下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进入国企的比例一直保持在40%以上,读研的学生比例在2009年有大幅度提高;进入其他行业的学生一直占很少的比例。 1、 硕士毕业生近三年专业分布情况统计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劳动经济学 34 29 29 劳动关系 0 6 3 社会保障 62 31 39 人力资源管理 71 61 67 合计 167 127 138 从2008年开始,硕士新增加劳动关系专业,但是生源一直较少。由上图可以看出,我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硕士一直是全院硕士生人数最多的专业;由于2008、2009年招收了一批社会保障定向生,因此统招的人数有大幅度的下降,劳动经济学专业人数一直处于平稳状态。
2、 硕士毕业生近三年就业地区统计
硕士生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及省会城市。其中,各个专业在北京就业的人数比例几乎都在60%以上,其中2009年劳动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这一比例更是接近80%。
从2007-2009三年的就业情况来看,劳动经济学专业毕业生留京的比例平稳增长,只有2008年低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社会保障专业回省城的比例一直在25%-30%之间,略高于劳动经济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我院最热门的专业,历年的就业质量都很高,留京比例也越来越高。
3、 硕士毕业生近三年就业行业统计
硕士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去向是进入国有企业、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回省会城市、继续读博及出国等。其中,进入国有企业的比例一直是最高的,排在第二的是进入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的比例。
劳动经济学专业进入国有企业的学生比例一直在70%以上,其中2007年更是达到了80%;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进入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的比例一直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这与该专业的特殊性分不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进入国企的比例一直保持在72%左右,进入其他行业的比例较平稳;劳动关系专业学生主要是进入国企和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就业,其他行业的较少。 1、 博士毕业生2007-2009年专业分布情况统计 2007 2008 2009 劳动经济学 4 3 6 社会保障 2 4 6 人力资源管理 4 4 4 合计 10 11 16 博士生毕业人数自2007起呈现上升趋势,其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数没有变化,社会保障专业逐年递增,劳动经济学专业人数有升有降。
2、 博士毕业生2007-2009就业地区统计
博士生主要就业地区是北京,去外地就业的很少。
3、 博士毕业生2007-2009就业行业统计
博士生主要就业地区是北京,去外地就业的很少,主要从事行业是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进入企业的毕业生也很少,近三年每年只有一两个人进入国企。 从历年的就业情况来看,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1、留京比例较高。
2、进入国企的学生较多。
这与劳动人事学院的进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就业传统分不开。历年来,学生进入企业大部分是做人力资源管理,已毕业学生在招聘的时候偏向于母校的师弟师妹,我院校友回校招聘的比例很高,这一因素对我院学生的去向影响很大。因此,劳动人事学院的学生一直保持着毕业进入国企的传统。
3、博士生主要进入公务员及事业单位。
博士生毕业后主要是进入高校或政府部门做研究,因此,就业主要集中在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进入企业的较少。
4、总体就业率高。
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尤其是博士和硕士,几乎达到百分之百就业。本科生由于读研人数较多,因此,也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

『陆』 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何

中国人民大学的就业率是十分优秀的,好好学习,相信大家都可以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柒』 中国人民大学一般去向

中国人民大学一般去向:
本科生工作、升学、出国几乎各占三分之一,
升学占比略高,出国占比略低。
硕士生、博士生都是以就业为主,
工作占比均超过88%。

热点内容
大学生才智 发布:2025-05-01 16:49:22 浏览:165
民国大学教授年龄 发布:2025-05-01 16:49:14 浏览:958
某大学教授林某在某电视台 发布:2025-05-01 16:31:02 浏览:676
2016北京大学博士专业目录 发布:2025-05-01 16:31:01 浏览:181
云南大学武警研究生 发布:2025-05-01 16:18:32 浏览:288
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有心理学吗 发布:2025-05-01 16:17:12 浏览:28
风景园林专业云南大学 发布:2025-05-01 16:09:56 浏览:9
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捐精 发布:2025-05-01 16:09:43 浏览:903
介绍自己大学生活ppt 发布:2025-05-01 16:02:00 浏览:484
带着空间上大学2 发布:2025-05-01 15:51:35 浏览: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