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本科生女生比例排行
Ⅰ 求全國211以及985的大學女生比例排行
想和你說想當年我讀的學校建工一個系就18個女生,計算機你就自己看著估摸吧也就比建工強點,無論哪所學校,女生多一般都在經管或者師范類,作為過來人我可以告訴你。
Ⅱ 大學本科畢業生的處女率有多少
我能說實話嗎,處男一定比處女的比例還高,處女也不少
有那麼一部分人,眼睛永遠只盯著女神看,一邊希望經驗豐富一邊又希望是個C,每天做著白日夢巴不得美女都來倒貼他。然後他們再看看現實,發現現實很殘酷,自己只是平常人,女神們從來不把他們放在眼裡。這本來是很正常的事情,他們非要覺得這是社會不公。那沒辦法了,只好去找女神的缺點妄圖把女神們和他們拉到一個高度好讓他們心理平衡。他們只是用貶低他人來獲取一種力量感而已。不用在意。
現實社會沒有滿足他的幻想就上網發泄了唄。
露珠不要被這些輿論引導到了錯誤的方向。保持自己客觀的態度就好了,這種人也不會適合做朋友,和他們的交集也不會太深,看著他們罵罵咧咧也就當看笑話唄。
樓主是一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二本院校學生,從小到大接觸的女生基本到現在都還是處女,包括談了戀愛的同學都還是保持著純純的愛戀,不知道那些大學生戀愛基本就很快滾床單的結論是哪來的,感覺現在的社會論調很誤導人,還有很多女生都窩在寢室談戀愛,就算戀了,也好像不那麼隨便啊,舉個例子,現在寢室六個人,全沒戀愛且全是處,還有初中同學高中同學,樓主周邊的全是處,總是懷疑很多人在混淆視聽,什麼在幼兒園找處女之類的搞笑話,有同感的舉個手,咱大學還是蠻純潔的地方的。
麻煩給個滿意唄,謝謝
Ⅲ 大學女生專業排行榜
top1: 小語種專業
適合指數:
諸如阿拉伯語、西班牙語、法語等幾個不太小的小語種。第一,女生語言接受、文字接受能力較強,對語言興趣相對較大;第二,小語種專業將來就業方向多為翻譯或者國際貿易工作,薪水較高,且大多會在一線城市工作。無論在校期間或是畢業後出國機會很多,對於女生開拓視野、提升社會階層很有幫助。
代表院校: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
top2:涉外專業
適合指數:
諸如國際事務與國際關系、國際政治、外交學等涉外專業。此類專業教學重點在於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和語言能力,未來就業方向一般為外交、貿易等方面的工作。第一,語言、交際方面女生相對有優勢;第二,院校對此類專業往往注重資源投入,相比其他專業,系內學生有更多資源可享,如作為交換生出國學習等。代表院校:外交學院、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top3: 金融工程
適合指數:
雖然叫做工程,但不限男女,性別比例也比較適中。這類專業知識涉獵較廣,包含經濟、管理、法律以及金融財務等專業知識,培養方向主要是復合型人才,而當下就業形勢中最搶手的便是這類人才。就業方向一般是跨國公司和金融機構中金融財務管理、金融分析等崗位,如果能力突出,還能進入頂尖投行,變身白富美也是沒有問題的。
代表院校:武漢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
top4:心理學專業
適合指數:
這類專業雖然在不少大學屬於冷門,但近幾年出現升溫現象。第一,心理學專業就業多為心理輔導、心理教育工作,女生天性善於交流溝通、察言觀色,在此領域發展必定如魚得水。第二,近幾年人們對心理健康問題逐漸重視,尤其家長對學生心理疏導、兒童心理教育上更加以重視,因而學習此類專業再對教育學科加以研究,必定可以適應未來學生心理咨詢師、兒童教育專家等巨大人才需求。
代表院校:北京師范大學、浙江大學、山西師范大學、曲阜師范大學。
top5: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
適合指數:
文化產業是從事文化產品生產和提供文化服務的經營性產業,雖屬管理類專業,但包含范圍較為廣泛,諸如新聞出版、廣告會展、文化貿易、文化經濟以及文化旅遊等專業。這類專業很適應近年來中國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的趨勢,未來市場需求將會很大。未來就業方向可選擇事業單位,對於想求工作環境好、工作穩定的女生再合適不過了。
代表院校:中國傳媒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央財經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
top6: 廣播電視學專業
適合指數:
這類專業屬於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中的一個分支。近年來廣播電視的飛速發展,讓系統節目、直播節目以及專業化頻道成為主流,因而這個專業領域的人才更加炙手可熱。而相比播音主持專業,這個專業能培養學生更深厚的文化功底和學術功底,尤其對於形貌較好的女生,畢業於這類專業有機會成為出鏡記者、新聞主播等職業。
代表院校:中國傳媒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暨南大學。
top7:社會工作專業
適合指數:
這類專業屬於應用學科,主要針對社會福利計劃和社會服務的研究。近年來,經歷汶川地震、玉樹地震等自然災害事件後,國家對於幫助弱勢群體、促進社區協調發展的工作逐漸重視,並給予相當力量的政策扶持,未來幾年這個市場的人才將會需求很大。這類專業就業方向多位公務員(課程)、企業政府公關人員。而對於女生,天生具有縝密的心思和細膩的同情心,更加適合此類工作。
代表院校:南京大學、廈門大學、南通大學、哈爾濱學院、廣西師范大學。
Ⅳ 目前的中國大學生男女比例是多少
教育部最新的統計來自2013年,普通本專科總人數24680726人,女性12769199人,佔比51.74%;研究生總數1793953人,女性878484,佔比48.97%。10年前的數據不太好找,不過對比也是可想而知的了。 原因:整個社會環境的大變遷下,家庭觀念中對女性接受教育的重視和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當大多數女性有同男性同樣接受教育的權利的情況下,同齡女性作為一個整體其心智比男性更加成熟的屬性就反映在了諸如高考成績、大學生男女比例等外在現象上,當然還有相對固化的應試選拔制度(高分就有高學歷)有關。 另外,大學中「陰盛陽衰」在國內就目前階段還算好的,提問者有興趣可以查找一下美國目前在校學生的男女比例,遠比中國失衡許多。
Ⅳ 中國大學生男女比例是多少
男女比例3:1,一對情侶一對基
Ⅵ 本科大學的男女比例大約是多少
看學什麼專業
我學文史的,
班上66個同學,男生6個,女生60個。
比例1比10.
Ⅶ 我國女生比例最高的10所大學是哪些
第一,湖南女子學院(女生比例99%)
第二,中華女子學院(女生比例98%)
第三,山東女子學院(女生比例84%)
第四,四川外國語大學(女生比例80%)
並列第四,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女生比例80%)
第六,西安外國語大學(女生比例79%)
並列第六,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女生比例79%)
並列第六,成都師范學院(女生比例79%)
並列第六,哈爾濱金融學院(女生比例79%)
第十,北京語言大學(女生比例78%)
Ⅷ 中國前20名的高校的男女比例各是多少
中國的的男女比例是107:101
1。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各系男女生比例:
+----+----------------------+----------+----------+----------+
|排名| 院系 | 男生人數 | 女生人數 | 男女比例 |
+----+----------------------+----------+----------+----------+
+----+----------------------+----------+----------+----------+
| 1 | 新聞與傳播學院 | 2 | 34 | 0.1:1 |
| 2 | 外語系 | 21 | 44 | 0.5:1 |
| 3 |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 15 | 28 | 0.5:1 |
| 4 | 法學院 | 22 | 38 | 0.6:1 |
| 5 | 建築系 | 39 | 52 | 0.7:1 |
| 6 | 經濟管理學院 | 85 | 94 | 0.9:1 |
| 7 | 美術學院 | 116 | 124 | 0.9:1 |
| 8 | 環境科學與工程系 | 46 | 44 | 1.0:1 |
| 9 | 生物科學與技術系 | 84 | 80 | 1.0:1 |
| 10 | 中國語言文學系 | 19 | 15 | 1.3:1 |
| 11 | 化學工程系 | 82 | 41 | 2.0:1 |
| 12 | 生物醫學工程系 | 20 | 10 | 2.0:1 |
| 13 | 工業工程系 | 42 | 20 | 2.1:1 |
+----+----------------------+----------+----------+----------+
| 平均值: | 2.3:1 |
+----+----------------------+----------+----------+----------+
| 14 | 化學系 | 56 | 21 | 2.7:1 |
| 15 | 土木工程系 | 89 | 33 | 2.7:1 |
| 16 | 材料科學與工程系 | 66 | 24 | 2.7:1 |
| 17 | 數學科學系 | 72 | 19 | 3.8:1 |
| 18 | 熱能工程系 | 72 | 19 | 3.8:1 |
| 19 | 水利水電工程系 | 71 | 18 | 3.9:1 |
| 20 | 汽車工程系 | 72 | 18 | 4.0:1 |
| 21 | 建築技術科學系 | 24 | 6 | 4.0:1 |
| 22 | 自動化系 | 128 | 31 | 4.1:1 |
| 23 | 電子工程系 | 241 | 58 | 4.2:1 |
| 24 | 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 | 119 | 26 | 4.6:1 |
| 25 | 航天航空學院 | 72 | 15 | 4.8:1 |
| 26 | 物理系 | 104 | 21 | 5.0:1 |
| 27 | 工程物理系 | 127 | 21 | 6.0:1 |
| 28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 135 | 19 | 7.1:1 |
| 29 | 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 107 | 10 | 10.7:1 |
| 30 | 軟體學院 | 55 | 5 | 11.0:1 |
| 31 | 機械工程系 | 73 | 5 | 14.6:1 |
+----+----------------------+----------+----------+----------+
2。北京大學
北大各系男女生比例
數學科學學院 992 343 外國語學院 409 798
力學與工程學系 450 102 馬克思主義學院 241 226
物理學院 1121 246 藝術學系 57 123
電子學系 550 203 地質學系 123 45
計算機科學技術系1133 290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系 110 31
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866 403 微電子學 55 10
生命科學學院 698 570 元培計劃班 193 150
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486 139 醫學部教學辦 135 194
環境學院 645 469 信息科學中心 139 47
心理學系 125 165 環境科學中心 87 60
軟體學院 100 31 東方學 13 27
新聞與傳播學院 122 310 西方語言 3 19
中國語言文學系 344 558 俄羅斯語言 4 5
歷史學系 284 236 英語系 3 25
考古文博院 124 115 科學與社會研究中心 32 26
哲學系 316 181 對外漢語教學中心 6 36
國際關系學院 519 479 深圳研究生院 103 57
經濟學院 648 700 中國經濟研究中心 105 79
光華管理學院 1449 790 教育學院 69 78
法學院 1209 1093 人口研究所 34 35
信息管理系 213 222 地球物理學系 57 22
社會學系 188 209 技術物理系 39 15
政府管理學院 399 271 合計 14651 9902
3。浙江大學 男女比例大約是7:1
4。上海交通大學 交大男女比例大約是9:1
5。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那女比例大約是 0.9:1
6。南京大學 男女比例大約是:5:3
7。華中科技大學 男女比例大約是:7:1
8。武漢大學 男女比例大約是:1:1
9。吉林大學 男女比例比本上是:1:1
10。中山大學 男女比例比本上是:508:305
11。四川大學 男女比例大約是1.2:1
12。西安交通 不祥
13。中科大 男女比例大約是:4:1
14。哈工大 男女比例大約是:7:1
15。山東大學 男女比例大約是:1:1
16。天津大學 男女比例大約是: 不祥
17。南開大學 男女比例大約是:1:1.5
18。中南大學 不祥
19。北京師范大學 男女比例大約是:4:7
20。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不祥
Ⅸ 歷年中國畢業生就業男女比例是多少
廣州日報報道 9月份一開學,從復旦大學傳來消息,該校今年錄取的3871名新生中,男生1847名,佔47.7%;女生2024名,佔52.3%,這是該校歷史上女生比例首次超過男生。
與此同時,同樣的情況出現在中山大學,該校中文系碩士研究生中女生比例逐年走高——女生和男生的比例從2004年、2005年的6∶1上升到2006年的近乎7∶1。
廣州日報報道,華南師范大學心理應用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敏強教授跟記者說:「一進階梯教室,一片『紫嫣紅』的女兒國,養眼是養眼,但是也讓人擔憂啊!」
事實上,女多男少的現象正從外語專業類院校、師范類院校逐漸向綜合性大學蔓延;甚至在以理工科專業為主的院校里,女生的比例也在逐年攀升。即使是臨床醫學這種男生占優勢的專業,女生也從「絕對劣勢」過渡到「微弱優勢」。
專家認為,目前我國高校中男女比例還不至於失調,但高校女生比例尤其是高學歷層次女生比例上升的「神速」,是一個值得重視的現象。
現狀
「這是近幾年的事,突然發現女生怎麼一下子多了起來——每次上課的時候,教室裡面竟是一片『紫嫣紅』,半天才能找到幾個男生。」廣東多所重點高校的教授、博士生導師們都在向記者傳達同一個發現——現在大學里的女生是越來越多了。
在記者日前參加的一個生態旅遊的全國學術研討會上,高校界一共有三個博士參加了會議的發言,巧的是,這個「博士團」居然也清一色是娘子軍,而且生態旅遊屬偏理科專業,這種巧合不免讓人有些詫異。
文科專業女生占絕對優勢
統計顯示,在1999年擴招前,我國的大學生中女生比較少,只佔20%左右,今年直升至40%左右。
目前,在全國尤其是以城市考生為主的地區,女生升學的比例遞增速度非常快,去年,上海、北京、天津、新疆等地,高考錄取比例已經出現女生反超男生的現象。
對此,廣東統計部門目前還沒有專門的統計數據,但是從各個重點高校反映的情況看,廣東高校中女性的力量同樣強大。
文科專業中,女生的優勢地位由來已久,但目前這種狀況正被日趨進一步強化。在廣東技術師范學院擔任輔導員的王老師,一談到這個事情,直呼大傷腦筋。她告訴記者,自己在中文系做輔導員,簡直像活在「女兒國」——在她所帶的2006級本科生中,女生145人,男生僅21個,只佔總人數的12.6%。
外語類高校和專業就更明顯了。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招生辦徐科長告訴記者,「廣外女生一直以來就比較多。近年來有些小語種的班級出現男生絕跡的現象是常有的情況,不過學校一直在盡量保持性別的平衡。」在上海外國語大學,女生佔全校學生總數的68%左右;在北京外國語大學,這一數字更高達75%。
理工科女生也不示弱
如果說,在大多數人眼裡,文科類專業女生佔多數見怪不怪;在綜合性高校的偏理科專業甚至理科院校里,女生人數的迅速上升就顯得典型了。
華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黨志告訴記者,該院研究生也出現了女生佔多數的狀況。就他目前所帶的環境科學專業,研究生一共有16個,其中就有9個是女生,佔了其中的一半以上。
臨床醫學曾經被認為是男生占優勢的專業,但根據中山大學近幾年的統計顯示,醫學部的本科生中,女生在人數上也從「絕對劣勢」開始過渡到占「微弱優勢」——今年的臨床醫學八年制的100名大學生中,女生就佔了53個。在中山大學的統計中可以看到,一向被認為是男性學科的生物學,在讀碩士已經是男女「平分天下」。
學歷越高女生越多
從事20多年教學工作的張敏強教授對此感觸頗深。他告訴記者,這個問題已經讓他困惑了很久,「記得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我還曾經帶過兩屆學生,沒有一個女孩子。我最早關注到這個問題的時候,還在中山大學任教,我感覺應該是從上世紀90年代末期開始,這個變化就慢慢產生了。」
「以前我在招生時一直有意控制著男女生的比例為一半對一半,但這個防線已經被沖破了。我的上兩屆研究生還是三女兩男,這一屆是四女一男,上一屆最突出,是五女一男。」很早就開始注意到該問題的張敏強,對此感到有點無奈。
「不過,這種狀況並不是發生在我一個人的身上,華師的心理學系招考,女生上線人數居多的現象已經持續了好幾年了。拿今年來說,總共招生一百來人,女生就有八十多個。」他坦言在擔憂的同時也只能接受女生越來越多的現實。
「大專生是趙敏,本科生是黃蓉,碩士生是李莫愁,博士生是滅絕師太,博士後更可怕,是東方不敗!」這是早前廣泛流傳的一句話,更有甚者強行將女博士從女性群體中「孤立」出來成為「世界上第三類人」。然而現在,也許是該對女博士正名的時候了——隨著高學歷中女性人數的逐漸增加,這些「李莫愁」、「滅絕師太」們正在擺脫「異類」的名號,回歸平常女兒家。國務院發表的《中國性別平等與婦女發展狀況》顯示,截至2004年,全國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女生佔在校生總數的45.7%,女碩士、女博士的比例分別達到44.2%和31.4%。
部分班級男生成「邊緣人」
伴隨著數量的增長,女生在高校中當家作主的地位也進一步凸顯出來,其中相當典型的是——高校不少班級上,男生正處於「邊緣化」狀態。中山大學金融系某班的學生小馮告訴記者,在他們50多個人的班級裡面,女生更熱衷於競選班幹部,除了一名男生當選外,其他職務幾乎都是女生。女生活躍在校園的各個角落。
談起班上的學生,華南師范大學旅遊管理系輔導員呂老師一臉的驕傲。「這些還要得益於班上眾多的女生幹部,她們是學生工作的重要支撐。有言道,女生多的地方是非多,但是這些女生幹部,她們的組織策劃能力非常強。」
而廣東技術師范學院中文系的輔導員王老師則坦言:「很多事情交給女生做更放心,因為她們普遍更細心,態度很積極,可以說在群體生活中更加活躍。」
從另一個角度看,女生太多的環境也許使男生更加怯於或不屑於表現自己,從而放任自己處於邊緣化狀態。小許是新聞學院2003級新聞專業的一名男生,當過很長時間院報的總編輯,社交活動能力很強,可是面對四分之三都是女生的班級環境,始終覺得有些氣短。「上課的時候女生都歡叫著坐到前面,課堂上熱烈討論,積極發言提問,我們男生卻不敢湊過去,多數是躲在教室的後排,一聲不吭。」
解密 三大原因造就女生強勢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測試與評價研究所許燕教授認為,出現高校里女生多的現狀,是因為現有基礎教育體制更有利於女生脫穎而出。「女生好靜、勤奮,在當前以記憶為主的考試模式中更容易勝出;同時,女生對偏重於形象思維的文科更感興趣。」
女生在心智上成熟較早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李偉民認為,這確實是其中一個因素。但不能說現有的教育制度就適合女生發揮,只能說目前我們的考試方式、大學課程、評估方式偏重於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能力,客觀得到的後果就是——培養出來的人才中,出現了一定的性別對比。他強調,這是一個客觀後果,並不是一種主觀的設置。「也許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我們的教育體制和人才教育模式到底應該培養什麼樣的年輕人?我們應該把知識以一種什麼樣的方式來傳授給年輕人更合適?」
但是曾經擔任華南師范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的張敏強不認同這種看法,「不是考試形式更適合女生,而是女生比男生更用功。」
「我有一個學生,每天都領著她的男朋友,『督促』他去上自習。只要你在校園里稍微轉轉,就會發現圖書館看書的都是女生,在球場上打球的都是男生。」張敏強教授談到目前高校里男生的學習狀態,有些不滿。「感覺現在女孩子都比較懂事,男生太不成熟了。」
他認為,從生理和心理上來看,青春期的女孩確實比男孩成熟得要早。由於受中國傳統觀念的影響,從小在家庭教育中灌輸給她們的觀念就是,女孩子應該早些為家庭承擔責任,這樣就教給了她們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她們在學校中很清楚自己的使命,所以在高中學習的過程中她們比男孩要用功得多。
「在課堂上,女生發言更加積極,在課下,她們也會深入地思考一些問題,主動找老師探討。而很多男生的思想還比較幼稚,經常沉迷於網路游戲或者足球、籃球等體育運動不能自拔。所以,在大學這個階段,女性對自己的人生目標把握得更好一些。」張敏強認為,這是女性在高校中尤其是高學歷階段開始顯現優勢的主要原因。
女性獨立自強意識加強
女生越來越多,有專家從社會學中尋找原因,「根本還是歸功於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李偉民認為。
專家認為,現在的大學生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任何一個家庭都願意為孩子的教育進行投資。「養兒防老」已經成為過去時,女兒也是家中的頂樑柱。有機會進入大學深造學習也不獨為男孩的專利了。而現代家庭教育伴隨著時代而產生的變化,左右著女性在心智上的成熟不但比男生更早,也比過去要來得更早。
「『學得好不如嫁得好』已成老觀念,開放的社會心態已經讓她們得到了最好的洗禮。凡事應該靠自己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現代女孩獨立自主的意識很強烈。她們很明白社會生存的法則,學有所成,才會增加自身的含金量,才會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才能最終建立一個如意的家庭。也就是說,要嫁得好,自己也要學得好。」張敏強認為。
就業壓力導致追求高學歷
「這是一個很實際的原因,也是促使很多女生去作出讀研讀博的無奈選擇。」華南理工大學黨志教授告訴記者,他手中的女碩士女博士有很多人都出於這個原因選擇繼續深造。本科畢業找工作,男生明顯優於女生,女生只有通過提高學歷來改變自己的命運。當然很多女生也是出於對未來的打算,想獲得一份穩定的職業,譬如說當老師,這樣有時間兼顧家庭。
考入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博士生的小謝坦率地承認,自己當時就是因為找不到工作而選擇繼續讀博,「現在在校園裡面呆久了真的不願意出社會了,希望能夠有機會留在高校教書,這就是我最大的夢想。」
反思 男女比例需要干預嗎?
高校女生比例迅速上升,帶給我們的觀察和思考,也許並不僅是追溯因由這么簡單。在感嘆高學歷群體中女性崛起現象的同時,不少專家提醒必須注意分析這一現象的種種外延。
高學歷女性撐起半邊天
「我身邊的朋友家庭中,妻子學歷比丈夫高的隨便一想都是。」媒體工作的小劉感慨萬分。
他說「女性學歷越來越高未必是壞事,現在的家庭組合中,妻子學歷比丈夫高的現象多起來了。這在以前的家庭當中是不可能接受的,但現在大家都習以為常了。這樣的家庭對於下一代的教育大有裨益,傳統觀念中母親只需要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但現在,在對孩子的學業和人格培養上她們的地位越來越舉足輕重了。」
機關工作的張先生毫不隱諱地承認,因為妻子的學歷比他高,收入也比他高很正常。他認為,兩個人對家庭貢獻的只有量上的區別,沒有質上的區別,有個高學歷的妻子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
不過,在高校里,女教師能夠評上教授職稱的已經是鳳毛麟角。雖然現在這種狀況可以改變,但這個表現與她們在學校里的輝煌相比,就有些不對等了。
對於這個問題,黨志教授認為,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社會資源對女性的公平程度。現在高校做項目其實是「跑項目」,這就更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處理「跑」,而女性在這方面還存在明顯的劣勢。她們不太熱衷於去做這些事情,也是受她們自身心態的影響。從這個角度看,目前女性在高學歷群體中所佔的只是「量」的強大,在社會人才上卻未必有「質」的優勢。
高校準備好了嗎?
面對可能成為趨勢的「女生潮」,傳統在數量上都是男生占優的高校是否應該做一下准備?
高校內的教育專家在思考這一問題,首先是學校的硬體設施。改革開放以後,目前很多高校還是按照上個世紀80年代的模式建設的,從學生宿舍到娛樂設施大多以適應男生要求為主,如學校里的活動場所只有適合男生的球場等,適合女生活動的場所根本沒有或少得可憐,「大學里的女生不是去圖書館,就是去逛街,沒什麼娛樂可言。」
部分高校也坦言,學校一下多了這么多女生,在後勤上恐怕也難以跟上。如女生宿舍,目前不少高校的老校區還是沿用集體衛生間和集體浴室的舊宿舍,對女生日常使用非常不方便。
同時,張敏強還指出,由於女生本身的心理特徵是趨於感性而且早熟,對於感情投入度大,因此心理出現問題的幾率比男生多,加強高校心理輔導特別是對女生的個性輔導,是一個急需引起重視的問題。
男女生分數線不同?
去年北京大學小語種招生過程中,該校外國語學院對男女生設置了不同的分數線。此舉引來各界的激烈反應,但是不少高校教授對這種做法卻並不全然反對,甚至承認目前在不少高校這都已經是「潛規則」,「只是不明確說出來而已。」
張敏強認為,任何一個學校在招生的時候都會注意到男女生比例協調,但是要注意方式。「很多學校預先就設定好男女比例,在招生的時候會打出某某專業只招男生,或者男生女生按什麼比例錄取,這種方式就比較樂於讓人接受。」
李偉民則認為,高校更需要思考的也許並不是男女比例問題,而是應該在具體的課程專業設置上注意引導,注意發揮人才的能力,從深層次看是我們的教育制度應該培養怎麼樣的人才。女生一樣有創造能力,也不是所有女生都只會死記硬背的,關鍵是我們的教育應該引導學生培養什麼樣的能力?
Ⅹ 現在大學女生的處女率是多少 有資料最好
此排行榜是北京電影學院光棍協會會員經過社會調查和網上調查得出的數據統計。
本排行榜基本反應當代大學畢業女生處女率的大體趨向。
北京中醫葯大學 49.47%
暨南大學 45.73%
中國礦業大學 44.82%
中央民族大學 43.50%
青島海洋大學 42.47%
清華大學 41.22%
武漢大學 40.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36.73%
新疆大學 35.24%
東南大學 33.0%
西北工業大學 31.0%
同濟大學 30.0%
電子科技大學 29.35%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7.07%
蘭州大學 25.0%
北京理工大學 24.79%
哈爾濱工業大學 24.27%
復旦大學 23.92%
中國地質大學 23.34%
中國農業大學 23.0%
北京大學 22.69%
浙江大學 22.65%
華南理工大學 22.60%
北京科技大學 22.56%
北京林業大學 22.0%
天津大學 21.84%
北京化工大學 21.0%
上海交通大學 20.44%
南京大學 20.32%
南京農業大學 18.0%
西安交通大學 17.26%
西安北大學15.6%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16.35%
西安交通大學17.2%
陝西師范大學15.2%
吉林大學 16.60%
北京外國語大學 15.86%
山西大學 15.0%
北京師范大學 14.62%
湖南大學 14.49%
中山大學 13.65%
華東師范大學 13.0%
四川大學 12.92%
廈門大學 12.06%
國際關系學院 11.42%
中南大學 11.17%
山東大學 10.73%
北方交通大學10.46%
南開大學 10.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9.35%
中國人民大學 7.48%
北京工業大學 5.66%
第二外國語大學 3.03%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1.69%
中央音樂學院 3.55%
北京舞蹈學院 3.15%
北京電影學院 3.13%
北京廣播學院 2%
北京戲曲學院 2%
綜上分析,大學畢業女生的處女率主要集中在10%—30%區間之內,並且理工科院校
高於文科院校,專門院校高於綜合類院校。在此,謹對大專院校畢業女生的處女率表示
遺憾。
據統計,大四中,漂亮的女孩子處女率為1.2%,一般的女孩子為7.5%,丑的為75%。
在非處女里,漂亮女孩子平均失身年齡為20.6歲,一般的為21.9歲,丑的為21.6歲。大
學畢業後,戀愛成功率僅為9.6%。大學男孩子結婚對妻子處女在意率為85%,而所有女孩
子平均處女率僅為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