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審計大學單設本科陝西
Ⅰ 南京審計學院是否是教育部直屬大學
不是。
教育部直屬高等院校名單
來源:教育部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清華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語言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蘭州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中央音樂學院 中央戲劇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
北京中醫葯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東北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吉林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 復旦大學 同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東華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南京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東南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 河海大學 江南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中國葯科大學
浙江大學 廈門大學 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武漢理工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湖南大學 中南大學 中山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四川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重慶大學
西南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陝西師范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長安大學
南審的網址:http://www.nau.e.cn
南京審計學院簡介 南京審計學院是我國唯一以「審計」命名的財經類高等院校。學校前身為始建於1983年的南京財貿學院;1987年更為現名;1991年由審計署直屬;1993年升格為本科院校;2000年,調整為江蘇省與審計署合作共建、以江蘇省管理為主;2002年,原南京金融高等專科學校並入南審,組建新的南京審計學院;2009年,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立項建設單位資格。
學校與國家審計署同時誕生,與中國審計事業同步發展,為審而立、依審而興、靠審而強。辦學管理體制調整為省署共建後,審計署依然一如既往地支持南京審計學院事業發展。全國政協副主席、前審計長李金華擔任我校名譽院長。學校依託行業優勢和區位優勢,努力將豐富的行業資源和優質的區域資源轉化為學校的辦學資源,進而轉化為學校獨特的辦學優勢,取得了跨越式發展。
學校秉承「誠信求是,篤學致公」的校訓精神,以「特色、質量、國際化」為辦學理念,堅持「教學立校、科研興校、人才強校、特色優校」的辦學方略,樹立「大審計」教育觀,建成了以審計為品牌,經、管、法、文、理、工等學科相互支撐、協同發展的財經類院校。
學校現有浦口和莫愁兩個校區,佔地2200餘畝。新校區校園山水相間,樹石相融,遍植松竹梅菊。樓宇採取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行走其間,移步換景,見湖光瀲灧,聞書聲朗朗,呈天人合一之境。
學校設有11個二級學院、2個教學部,以及1個二級民辦學院、1個繼續教育學院,擁有24個本科專業。其中,審計學、金融學為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審計學為江蘇省品牌專業,金融學為江蘇省高校品牌專業建設點,財政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國際經濟與貿易為江蘇省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2007年以「優秀」等級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現有在校生近18000人。
學校師資隊伍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充滿活力。審計署歷任審計長、副審計長以及一批業務骨幹擔任我校名譽教授,美國、法國等十多個國家審計長擔任我校榮譽教授,每年來校講學。
2003年,經教育部批准,與南京大學聯合培養會計(審計)學、國民經濟學碩士研究生。學校擁有會計(審計)學、金融學、國民經濟學、政治經濟學、企業管理、行政管理和法學理論7個江蘇省重點建設學科;審計學學科梯隊、金融學學科梯隊為江蘇省優秀學科梯隊,現代審計理論與方法研究、區域金融創新研究為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團隊,審計學教學團隊為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審計高等教育理論探索與實踐創新」獲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和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設有江蘇省審計信息工程重點建設實驗室、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內部審計發展研究中心等七個獨立科研機構;審計模擬實驗室、金融實驗教學中心為江蘇省高校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出版發行中文經濟類核心期刊《審計與經濟研究》和《南京審計學院學報》。
學校堅持國際化開放式辦學,與美國、英國、法國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審計監察機構、高等學校和行業組織建立了廣泛的學術交流,創辦了「中澳班」、「中英班」等多種中外合作辦學模式。與國際著名會計師組織――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合作,開展國際注冊會計師執業資格培訓,2002年被ACCA總部授權為「全球推薦級培訓機構。」2007年,我校被IIA(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認定為中國唯一的IAEP(內部審計教育夥伴)「合作級」院校,成為IIA在全球認定的39所高校之一。藉助IAEP項目平台,與全球知名高校開展互聘師資、互認學分、交換學生和科研合作。
二十多年來,學校始終遵循高等教育規律,把握人才成長的時代特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推動了人才培養質量的持續提高,為全國審計、金融系統、政府其他經濟監督部門,以及世界四大會計事務所和企事業單位培養與輸送了大批實踐創新能力強的高素質人才。
Ⅱ 南京審計學院在陝西招二本文科生嗎
一本招生。分數比一本高很多。
Ⅲ 南京審計學院工商管理類(會計學)中外合作辦學
南京審計學院工商管理類(會計學)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是南京審計學院(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 China )與澳大利亞科廷大學( Curt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ustralia )以「 3+1」 的模式合作培養會計學專業本科生的計劃。
完成本項目學習,並符合相應條件的,將獲得南京審計學院畢業證書,並同時獲得南京審計學院與科廷大學學士學位證書。本項目始於2004 年,已成功選拔招收了15屆本科學生。
(3)南京審計大學單設本科陝西擴展閱讀:
項目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學科知識廣博,會計專業基礎扎實,熟悉國際會計准則,熟練運用英語技能,實踐能力較強,富有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面向國內外企事業單位、會計師事務所、政府部門等各類組織機構從事會計實務和會計鑒證、咨詢等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已畢業的學生中有70%以上的學生被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墨爾本大學、悉尼大學、新南威爾士大學,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及香港城市大學等國際知名高校錄取為碩士研究生。
Ⅳ 南京審計大學浦口校區多大
南京審計大學擁有浦口、莫愁兩個校區,佔地145公頃。
從地圖上來看
浦口校區的面積遠遠大於莫愁校區
所以推論浦口校區的面積應該在100公頃左右
Ⅳ 南京審計大學的歷史沿革
學校前身為始建於1983年的南京財貿學院;
1987年,更為南京審計學院;
1991年,學校改由審計署直屬;
1993年,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
2000年,調整為江蘇省與審計署合作共建、以江蘇省管理為主;
2002年,原南京金融高等專科學校並入,組建新的南京審計學院;
2007年,學校以「優秀」等級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2009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學校被列入新增碩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
2011年,學校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成為全國首批審計碩士專業學位授權單位;
2011年,教育部、財政部、審計署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南京審計學院;
2013年,學校正式獲批為碩士學位(學術學位)授予單位,工商管理、應用經濟學、理論經濟學3個一級學科被批准為授權學科;
2014年,學校獲批為金融、會計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單位;
2014年3月,學校設立書院,探索書院和學院「雙院制」育人模式。
2015年11月17日,教育部批准同意,南京審計學院更名為南京審計大學。
Ⅵ 南京審計大學是幾本
南京審計大學是一本類院校。
南京審計大學(Nanjing Audit University),簡稱南審,是中國唯一以「審計」命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學校與國家審計署同時誕生,與中國審計事業同步發展,是中國審計高等教育發源地之一。2011年學校變更為三部一省共建高校(審計署、教育部、財政部和江蘇省)。
南京審計大學起源於1983年的南京財貿學院。1987年更為南京審計學院,由審計署和南京市人民政府聯辦。1991年轉制為審計署直屬。
2000年辦學體制調整為江蘇省人民政府與審計署合作共建,以江蘇省人民政府管理為主。2002年南京金融高等專科學校並入,組建新的南京審計學院。2015年11月更名為南京審計大學。
(6)南京審計大學單設本科陝西擴展閱讀:
南京審計大學是唯一以「審計」命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為我國審計高等教育發源地之一,因審而立、為審而存、依審而興、靠審而強。
學校始建於1983年,1987年更名為南京審計學院,2002年原南京金融高等專科學校並入,2007年以「優秀」等級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11年獲批為全國首批審計碩士專業學位授權單位,成為教育部、財政部、審計署和江蘇省共建高校。
2013年獲批為碩士學位(學術學位)授權單位,2015年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南京審計大學。經過35年的建設,學校已發展成為以審計為品牌、經管法工文理等學科相互支撐、協同發展的特色高校。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共1.6萬余名。專任教師970餘人。其中,正高職稱150餘人,具有博士學位480餘人。擁有浦口、莫愁兩個校區,佔地145公頃。中共審計署黨校、審計署審計幹部教育學院位於浦口校區。
學校設有政府審計學院、會計學院等16個專業學院(教學部),審計科學研究院、瑞華審計與會計學院等19個特色學院(研究院);設有35個本科專業,其中,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3個,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項,江蘇省「十二五」重點專業(類)5個。
江蘇高校品牌專業3個,江蘇省特色專業5個;建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江蘇省高校優秀教學團隊2個;現有江蘇省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基地1個。
Ⅶ 南京審計大學分數線是多少
你好,你是哪個省份的呢,2020年各高校的錄取分數線還沒有公布,你可以參考一下南京審計大學在你們省份歷年的錄取分數線,一般分數差距不會太大。
如果你是南京本地的話可以參考下圖:
Ⅷ 南京審計學院在陝西招生是幾本
南京審計學院是一所以審計為品牌,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文學、理學、工學等學科相互支撐的財經類本科院校。學校前身是始建於1983年的南京財貿學院,1987年更為現名,由審計署和南京市聯辦;1991年轉制為國家審計署直屬;1993年升格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1999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價;2000年辦學體制調整為江蘇省政府與審計署合作共建,以江蘇省管理為主;2002年南京金融高等專科學校並入,組建新的南京審計學院。
學校面向全國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4400多人(含獨立學院),擁有浦口、莫愁兩個校區,佔地面積2200畝。校園環境優美,教學設施先進,現有校舍建築面積47萬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8000多萬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6000多萬元,圖書館藏有紙質圖書110餘萬冊,電子圖書53萬冊,中外文報刊、雜志3000多種。
學校現有教職工1160人,專任教師688人,其中,正高職稱80人,副高職稱211人,博士125人,在讀博士80人,碩士264人。教師中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0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2人,省級高校教學名師2人,省高校優秀學術帶頭人1人,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項目資助1人,省「333工程」培養人選16人,省普通高校「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培養人選13人、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34人,省級優秀學科梯隊2個、科技創新團隊1個。
學校設有11個教學院系(部),擁有21個本科專業。其中,審計學為江蘇省高校品牌專業,金融學為江蘇省高校品牌專業建設點,財政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為江蘇省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
學校以學科建設為龍頭,現有會計(審計)學、金融學、國民經濟學、行政管理4個江蘇省重點建設學科。2003年,經教育部批准,與南京大學聯合培養會計(審計)學、國民經濟學碩士研究生。學校重視科學研究,現有江蘇省審計信息工程重點建設實驗室、中國內部審計發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與績效評估研究院、國民經濟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等11個研究機構。「十五」以來,承接了國家「863」、「973」、國務院「金審工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共17項,省部級科研項目53項,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782篇,出版著作107部,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獎23項、省廳級科研成果獎32項;審計基礎理論、固定資產投資審計、內部控制等領域的研究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多位教師參與了國家審計法規的研究和起草工作,成為國家審計署的專家庫成員。
二十多年來,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凝煉形成了「誠信、求是、篤學、致公」的校訓和「特色、質量、國際化」的辦學理念,自強不息,艱苦奮斗,與時俱進,銳意創新,成功地把握了歷次重要發展機遇,實現了上層次、上規模、上水平的歷史性跨越。
學校堅持特色辦學。依託行業優勢,構建「大審計」平台,增強審計學在整體學科專業建設中的示範性、輻射力和滲透力,提高審計教育和審計研究的社會服務功能,形成了審計人才培養規模最大、審計師資隊伍結構合理、審計學科專業方向齊全、審計教學實踐基地穩定、審計科研立足前沿、審計信息資源充裕、審計國際學術交流活躍、服務審計事業成效顯著、審計教育社會影響廣泛、審計人才培養質量優良的辦學優勢,成為培養審計人才的搖籃、探索審計文化建設的陣地、開展中國審計理論研究的前沿、推動國際審計學術交流的橋梁。
學校堅持質量辦學。牢固確立教學中心地位,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作為學校的生命線和永恆主題;堅持以系統的方法控制質量,以精益求精的精神鍛造質量,以戰略的眼光提升質量;構建了全員參與、全方位建設、全過程監控的質量管理體系。學校領導重視教學,制度規范教學,經費保證教學,教師潛心教學,科研促進教學,管理服務教學;全面推進教學改革,深入開展教學研究,穩步提高教學質量。「十五」以來,承擔國家和省級規劃教材、立項建設精品教材9項,省部級教育教學改革課題21項;獲得國家級教材獎1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6項,省級精品(優秀)課程11門,省級精品(優秀)教材獎2項,省級多媒體教學課件獎21項。學生在全國和全省高校大學生各類知識大賽和文體比賽中屢創佳績;畢業生考研錄取率、公務員錄取率穩步增長,就業率、就業層次高,就業去向穩定。
學校堅持國際化辦學。跟蹤教育國際化的發展趨勢,把握國際商科教育主流方向,積極推進國際教育交流合作,與美、英、法、加、澳、韓等十多個國家及台港澳地區的審計監察機構、高校和行業組織建立了學術交流與合作關系;以培養具有全球化意識、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國際化人才為目標,建立開放的辦學機制,營造開放的文化氛圍;加快引進國外先進課程和教材,更新教學內容,促進國際教育資源本土化;創辦「本科學歷教育+國際執業資格教育」、引入「國內學歷教育+國際學歷教育」等多種中外合作培養模式。與當今最知名的國際性會計師組織—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簡稱ACCA)合作,開展國際注冊會計師執業資格培訓,設立了江蘇省唯一的ACCA培訓中心和考試中心,2002年3月被ACCA總部授權為「全球推薦級ACCA培訓機構」,學生課程統考成績大大超過全球平均通過率,有14名學生分別榮獲全球第一名或中國大陸地區第一名,培養的學生具有很強的就業競爭力。
學校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准確把握高等教育規律,科學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動態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努力培養基礎扎實、視野開闊、適應性強,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性人才。二十多年來,學校為全國審計機關、金融系統、政府其他部門、世界四大會計事務所和企事業單位培養輸送了20000多名高素質人才,許多畢業生已成為用人單位的業務和管理骨幹。
展望未來,學校將以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為契機,堅持「鞏固、深化、提高、發展」的方針,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化改革,優化管理,提高質量,增強特色,全面落實學校「十一五」規劃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推進學校辦學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為創建有重要影響的特色名校而努力奮斗!
Ⅸ 南京審計學院的審計學專業怎樣
非常好,想學審計專業就去南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