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2018招生本科
❶ 香港大學錄取分數線
根據年錄取分數線,香港大學分數線文科612分,理科653分。
在香港食宿費用大概每月約5000元港幣左右,一年生活費約在5萬到6萬港幣左右。總體而言,港大學生每年的花費在16萬-18萬港幣左右,在港念書3年,大概需花48-54萬,但是如果獲得港大提供的全額獎學金,基本能夠抵消這一項支出。
❷ 香港大學的預科班或本科招生條件
1、英語水平
良好的英語水平也是港大招收內地高考應屆生的要求之一。港大要求考生的外語考試語種必須是英語。高考中,以150 分為標淮滿分計算,考生必須達到120 分或以上,而135 分或以上的英語成績是港大獎學金的敲門磚。
2、高考總分
內地高中應屆畢業生申請港大本科需憑國家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高考)成績申請入讀港大,要求在高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績。一般來說,考生實際高考成績(不含任何加分)至少要達到本科第一批重點大學錄取分數線(「一本線」) 。
3、通過港大面試
獲得港大錄取通知書,考生還須通過港大面試關。港大採用英語為面試語言,考察考生綜合能力,要求考生在溝通表達、組織協調、人際交往等多方面有不俗的表現。考生僅有數周時間准備港大面試,據歷屆申請港大學生評價,面試環節是內地學生入讀港大的最大難關。
(2)香港大學2018招生本科擴展閱讀
澳高校內地招生方式有兩種
1、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採用內地高校統一招生方式,即由省招生辦統一公布招生計劃、統一安排考生填報志願、統一實行遠程網上錄取。兩所高校參加提前批次錄取。
2、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嶺南大學、香港教育大學、香港樹仁大學、香港公開大學、香港演藝學院、珠海學院、恆生管理學院、東華學院和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等13所高校採用獨立招生方式,招生計劃不分到省。
3、考生須參加高考,並按照港校的要求報名,參加學校單獨組織的筆試和面試,由學校根據考生高考成績和其他要求錄取新生。凡被香港13所獨立招生院校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內地高校遠程網上統一錄取。
❸ 港大本科生申請要求
香港大學入學的四個基本條件:
1、高考總分
內地高中應屆畢業生申請港大本科需憑國家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高考)成績申請入讀港大,要求在高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績。一般來說,考生實際高考成績(不含任何加分)至少要達到本科第一批重點大學錄取分數線(「一本線」) 。
2、英語水平
良好的英語水平也是港大招收內地高考應屆生的要求之一。港大要求考生的外語考試語種必須是英語。高考中,以150 分為標淮滿分計算,考生必須達到120 分或以上,而135 分或以上的英語成績是港大獎學金的敲門磚。
3、面試表現
獲得港大錄取通知書,考生還須通過港大面試關。港大採用英語為面試語言,考察考生綜合能力,要求考生在溝通表達、組織協調、人際交往等多方面有不俗的表現。考生僅有數周時間准備港大面試,據歷屆申請港大學生評價,面試環節是內地學生入讀港大的最大難關。
4、其他要求
申請人如在其他學術領域有出色的表現,例如在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獲一等獎,港大在甄選時將作適當加分。另外,個別專業要求申請人提交作品集、附加文件作為甄選參考,申請人可於申請期間瀏覽網上入學申請系統查看有關安排。
註:香港大學每年4月30日開始接受申請,書面申請截止日期是每年6月15日, 網上申請截止日期是每年6月底,英語面試是每年7月初。香港大學將考生的實際高考總分、英語水平、面試表現以及配合相關課程的具體要求作為錄取的評判標准,並擇優錄取。
(3)香港大學2018招生本科擴展閱讀:
香港大學簡介:
香港大學(簡稱港大;英語: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HKU)是香港最早且最重要的大學,也是香港學術排名最高的大學,在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發布的「世界一流大學競爭力排行榜「中,香港大學全球排名第149位。
不僅位於香港地區院校首位,而且超過我國內地所有大學,為世界百強大學之一。港大一向推崇高素質教學,學生都是以小組的形式學習,採用英語教學,特別鼓勵學生參加對外交流,讓其接觸外國及外面文化。港大畢業生就業率、升學率及薪酬水平均為全港高校之冠。
香港大學現有建築學院、文學院、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牙醫學院、教育學院、工程學院、法學院、醫學院、理學院、社會科學學院10個學院,其他教學單位包括研究生院、專業進修學院、數碼港學院及其他不屬任何學院的教研單位,如亞洲研究中心、佛學研究中心等教研機構。
❹ 香港大學如何報考
港校在內地本科生招生主要有兩種形式:
1.考生參加高考,在提前批錄取,不需要參加面試。目前,只有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列入提前批錄取,且面向25個省(區市)招生。因為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隨高考志願填報,所以兩校將依據考生的高考成績擇優而錄。考生只須按統招選填高校志願一般程序報考,不須另行向學校報名,更不須參加面試。考生在填報兩校的同時,亦可填報其他本科一批的內地重點高校。若考生未被兩校錄取,則不影響本一批的錄取。
2.考生參加高考,學校參考高考成績,有其獨立的報名程序,且獨立招生。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嶺南大學等院校實行這樣的招生形式。
報考的申請的辦法:
用網上申請系統或以書面方式遞交申請表格。考生需要填申請表格(須以英文填寫),交納申請費(港幣450元,逾期報名申請費為港幣550元),高考成績(於高考發榜後立即將其成績以傳真方式或網上填報通知本校)。
第二種形式的獨立招生。大致上可以歸納一下幾點:
1.高考成績與英語成績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要求,考生高考成績應達所屬省(區市)一本線,單科成績原則上應達到及格水平,英語成績須達120分或以上(以150分為滿分計算)。其中,香港中文大學獎學金基礎班則須達130分或以上。
2.面試除了列入提前批錄取的高校外,大多數港校都會組織面試,而且面試安排在高考後。對於很多港校來說,高考成績雖然是很重要的標准,但最終決定錄取的,還是考生的綜合表現。其中,面試環節至關重要。
有學校表示,不參加國內的統招,是因為學校不想放棄面試這個環節。因為學校需要的是除了能考高分外,還有表達、應變、統籌等各方面能力的學生,這就需要通過面試這個環節來考查學生。不同於內地高校自主招生的面試,港校面試主要以英語交談為主,部分面試教授或輔以普通話與考生交談。
(4)香港大學2018招生本科擴展閱讀:
考取香港大學准備:
1、考取香港大學可以通過高考提前批次招生,像內地大學一樣只看高考成績(對英語考試成績有一定要求)。
2、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高考成績能有多高就有多高。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收生的高考分數基本都在人民大學線以上,獎學金生分數線超過清華北大分數線。城市大學相對比較低,但一本線上幾十分也是有的。理工大學不清楚,估計和城市大學差不多。
3、好好學英語,聽說讀寫。特別注意口語,能表達自己非常重要。如果要報考港大科大,英文面試要至少要基本過關。(我當時沒報港大就是對自己的口語非常陰影,不想去面試。)雖說大家普遍覺得面試都是浮雲實際上還是高考成績王道,但如果面試太爛絕對大大減分。
4、心理上准備。香港是非常不同的環境,簡單來說,到這兒之後活得比在內地要沉重,畢竟內地生是少數群體,跨越文化差異這玩意兒沒有我以前想得那樣輕而易舉。 最後,如果真確定要來香港了,努力學好廣東話。
5、通過自主招生錄取,需要學生關注招生信息,自己報名,第二種方式雖然看來自主,但高考成績仍然是校方錄取的重要參考。
6、經濟上准備。(富二代們請忽略這條)除非你高考分高到令人發指被獎學金一口咬住不放,家庭經濟能力都是要慎重考慮的問題。在香港讀書對一個中產家庭來說可以承受但很不輕松。學費很大筆,住宿費很大筆,生活費省省還好,但絕對比內地高出一截。
香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簡稱為「港大(HKU)」。是一所位處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國際化公立研究型大學,通常被認為是亞洲最具名望的大學之一,有亞洲「常春藤」之稱 。其奠基於1910年3月16日,次年3月30日正式注冊成立,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機構。建校初期,香港大學規模極小,自1912年3月11日正式開學,到1916年12月舉行首次畢業典禮,僅有23名畢業生。1948年4月9日後,學校秩序重建與結構轉型並舉,步入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❺ 香港大學內地招生標准
香港大學,簡稱港大,是一所於1910年於香港島成立的大學,其前身為香港西醫書院,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港大中文校訓為「明德格物」,大學以英 語作為教學語言。自2007年開始,港大被英國THES-QS持續評為全球前30名的頂尖大學,位列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
香港大學入學條件
1.本科成績單:中英文的各一份,並且需要經過原學校的證明,即蓋章確認。
2.英文水平證明:一般應具有托福或ETS的成績。寄送成績,有些大學如甚至不一定要托福成績,大陸的四、六級證書也可接受。
3.GRE成績:隨著競爭的激烈,香港的大學現在又要求GRE成績,與托福一樣,只需復印件即可。
4.申請表格:發一個電子郵件給招生辦公室或者系裡,對方便會寄來有關表格。香港的大學會要求你說明自己的研究意向,只要一個很寬泛的范圍即可,無須非常具體。材料是免費的,可以從網上下載。
5.研究計劃:(RESEARCH PROPOSAL)是純學術的。它要求申請者要有一個明確的研究方案並對此有較好的掌握。這個計劃必須是非常具體的,不能太寬泛。
香港大學內地招生的基本條件解讀是學生和家長必做的工作,並且這也是基礎條件。所以學生應該將上述有關內地招生的基本信息進行了解並且熟記於心。
❻ 中國內地如何申請香港大學的本科生
大學一年級學生申請香港的大學本科是有機會的,最好給ADMISSION的部門發個郵件諮詢一下,然後回相當於轉答學過去,從一年級讀起,目前香港的大學還是三年制。其實知道這種途徑的人不多,所以競爭相對於高考會小一些,我就認識好幾個在內地讀大一的時候轉過來港大的,中文大學應該也有類似的情況吧?一般學校會有統一的面試,會讓你提供資料的。如果你大一的成績優秀,那機會會更大!
❼ 內地學生怎麼考香港大學
以2018年香港大學內地本科生入學計劃為例講解:
1、申請資格:
根據國家教育部規定,內地2018年高考生均可申請報讀香港大學。港大的內地招生計劃不同於內地高校統一招生機制,有其獨立的報名程序。在錄取過程中,港大會優先考慮以下因素:
申請人的高考總成績
申請人的高考英語成績
申請人在面試中的綜合表現(如獲面試資格)
註:面試以全英語進行,面試的日期和地點會於二零一八年六月中旬公布,請密切留意。面試將於內地多個城市同時舉行,學生無須赴港參加。
2、申請資料:
填妥網上申請表格
申請費港幣450元整
高考成績(請於高考發榜後立即將成績輸入在網上申請系統,並上傳高考成績單副本)
3、申請辦法:
申請人須登錄港大內地本科生入學計劃網上申請系統填報申請表格,成功申請者將收到港大發出的確認電郵。
登入申請網頁並依照網頁指示進行網上申請手續。
申請者可使用MasterCard、VISA或銀聯等信用卡進行網上付款。若網上支付失敗,亦可選擇到銀行以匯票、匯款或直接存款的方式支付申請費用,隨後將付款證明正本寄交本處,來件須註明申請人姓名、申請編號(例BJN123456)及聯系電話,以免延誤申請。
收件地址為:香港薄扶林道香港大學本部大樓地下MG14室入學事務處。請於信封註明「內地本科生入學計劃」,亦請申請人妥善保管匯票等單據復本以作備用。
4、面試安排及申請結果:
面試安排將於二零一八年六月中旬於網上公布。經過第一輪篩選並取得面試資格的學生將在二零一八年六月下旬於網上申請系統獲知面試安排。最終申請結果亦將於二零一八年七月初公布在網上申請系統中。獲錄取的學生須在指定日期內辦妥入學手續,否則將取消其入學資格,所繳費用亦不會退還。
(7)香港大學2018招生本科擴展閱讀:
香港大學創立於1911年,是香港的首間大學,亦是香港的第一學府。港大的前身為1887年設立的香港西醫書院,國父孫中山先生是其首屆學生。早年香港大學的招生對象除本地華人和外國人外,還包括來自中國各地和東南亞的學生。當時很多華人也經香港移居歐洲、美國和世界各地,所以香港雙語教育的影響力足以延伸到海外。
❽ 香港大學的錄取分數線和內地招生人數是多少
時效性很大,每天都不一樣,可以大致給你一個參考,香港大學每年向外省招5個人左右, 分數要到達650分上 如果英語上了140分, 給你獎勵40W 基本上 也就夠你4年的消費了。
❾ 香港大學入學條件和費用
香港大學入學條件
1. 高考總分
內地高中應屆畢業生需憑國家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高考)成績申請入讀港校,要求在高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績。
一般來說,考生實際高考成績(不含任何加分)至少要達到本科第一批重點大學錄取分數線(「一本線」) 。去香港讀本科卻也不是成績拔尖考生的專利,考生高考分數達到「二本線」,也有資格申請如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學院、恆生管理學院等港校。
2. 英語水平
良好的英語水平也是港校招收內地高考應屆生的要求之一。港校要求考生的外語考試語種必須是英語。高考中,以150 分為標淮滿分計算,考生必須達到120 分或以上,而135 分或以上的英語成績,是港校獎學金的敲門磚。
3. 面試表現
獲得港校錄取通知書,考生還須通過港校面試關。港校採用英語為面試語言,考察考生綜合能力,要求考生在溝通表達、組織協調、人際交往等多方面有不俗的表現。考生僅有數周時間准備港校面試,據歷屆申請港校學生評價,面試環節是內地學生入讀港校的最大難關。
推薦專業:建築、金融、精算、土木工程、語言學、測量學、數據分析、能源工程等
香港大學學費一年要多少
網友一:香港高校的學費有所上漲,考生在報考時需要考慮家庭經濟狀況。香港大學收費最高,在內地高校委培的第一年預科期的學費為3萬元人民幣,而在港進行本科學習期間,學費則上漲至10萬港幣。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一年學費接近8萬港幣,這還只是一般課程的學費。學費向10萬港元看齊。
網友二:內地學生在香港大學就讀本科課程的學費為每年16100港幣,住宿費及生活費為每年40000港幣左右。研究生學費根據學科不同,學費也會有所差別,一般在12萬-30萬港幣一年。
香港院校大部分課程採用全英授課,學校設置獎學金,獎勵成績優異者。香港院校的畢業文憑在許多國家都能得到認可,並且可以進行學分轉移,含金量非常高。
以自己的水平能申請到什麼層次的大學,可參考留學志願參考系統:把你的GPA、語言成績、專業名稱、院校背景(211/985/雙非)等信息輸入到系統中,系統會自動匹配出與你成績情況類似的同學案例,可以依據自己的條件看看有沒有適合自己的留學案例,了解一下與自己情況類似的人,他/她們都去了哪些院校,作為自己選擇院校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