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專業本科5107
『壹』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什麼專業好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的專業比較好和有特色的是: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版、大氣科學、權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商務、信息與計算科學、電子信息工程、數字媒體技術。
國家級卓越計劃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網路工程、自動化、環境工程。
(1)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專業本科5107擴展閱讀: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官網信息顯示,成信大有國家級特色專業7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個、國家級卓越計劃專業8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8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全國氣象科普教育基地1個。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借鑒麻省理工學院等美歐大學倡導並實施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模式,在全校推進以專業建設為主線的教育教學一體化改革。
『貳』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是專科還是本科
請參考,希望採納!謝謝。省屬重點大學,學校也僅自稱是「四川省重點發展的省屬普通高校」,不知道是誰說成信是省屬重點大學(有同學提出異議,但是我確實沒有看到相關資料,所以這一項先保留,歡迎補充)。
省屬高校中排在西南石油、成都理工、川師大、西華大學甚至西華師大之後(隔壁的西南民族大學排名也在我們之前,國家民委直屬,很有錢,川內的同學其實可以考慮,主要根據高校排行榜來說,避免引戰)。至今(2020)年沒有推免資格,沒有一個博士點(2017繼續落選,西華師大獲得四川省唯一的一個推薦名額。然而就18年1月10號得到的消息,西華師大似乎申報的幾個博士點都沒通過)。優勢學科太小眾(大氣科學,開設高校有限,在17年全國學科評估中都沒排上號),其它學科,包括理工科實力也並未形成全國性的影響力(有同學提出異議,我主要針對師資和學科評估情況,最高為C+,不是針對學生就業和各種競賽來討論,不討論是因為提問是問「地位」,學術氛圍之類的。不得不說,學校信息類的各種比賽確實很不錯),目前(2020)有十一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018之前為八個,2018已經新增了三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另外還新增有幾個專業碩士點,會計和漢語國際教育之類的)。教師中博士佔比太少(18年一千多個老師,四百多個博士,這幾年博士佔比有所進步,19年的情況同學可以補充),與同等分數線學校存在差距(如西南科技大學,這個學校川內分數線還低一些)。科研經費超過一億(申報博士點材料上寫的),龍泉校區孤懸海外,校區小,周圍環境也不大好,與同等分數學校(類比西華師大)存在較大差距。
同等分數進入這所學校的同學覺得比較吃虧,因為一些專業的分數已經可以去成都理工和西南石油等更好一點的學校,「雙一流」的抬頭對於部分要升學(推免or考研)和要進好企業的同學來說至關重要,請務必仔細考慮!有人說二本學校都差不多(有新生說是「一本大學」,現在的一本線放水嚴重,現在「一本」只是成了一部分同學滿足內心虛榮感的幌子和遮羞布,畢業後,也沒人會承認的),生源結構入校時可能差不太多,但是在學校資源和學校氛圍的共同作用下,四年後還是有一些差距的。尤其是沒有推免權,很多很努力的學生到了大四才知道不能保研,學院對這些事又三緘其口,我有一個哥們兒平常成績很好,一直以為能保送,大四才知道學校沒有資格,後來考研考了兩次,比較遺憾(有同學提出異議。沒必要誇張,確實當時2016年成信的一些老師都不知道學校不能推免,在現在推免的大環境下,估計大部分老師也意識到了這個缺憾)。在好的學校推免比例比例越來越高的當下,學生考研會越來越難。近來有小道消息穿說即將有推免權,但就目前看,17年才開放過一次推免高校,全國已經有366所可推免高校(說實話已經很多了),五年內再次開放的可能性很低(有人說一定要碩士招夠15年才能拿到推免,這種說法其實缺乏現實根據,可參考17年新增的一批可推免高校)。
另外,學校部分老師對學校缺乏基本認識(注意是「部分」),普遍覺得在川內還可以,有的老師甚至不知道學校沒有推免資格,但是對比各方面數據,無論是硬體還是軟體都已經被人甩了幾條街(軟體可以理解為學生的學術資源人文關懷講座交流;硬體可以理解為相關基礎設施,實驗室條件,師生比,人均校園面積,資金投入等。龍泉校區軟硬體就都不行了,如果不是地理優勢,學校的分數應該不會超過西科大),現在甚至有被成都大學超越的危險。應該說,按照成都市現在的投資力度,超越成信可能是時間問題(注意我只是說有這種「可能性」,相關話題可以去網上找資料,我不想貼,也不想做無謂的爭辯)。
本校很多輔導員老師竟然是本校畢業的本科生(學生幹部留校,很無語的點)……好歹讀個研究生提高下門檻不是?19年根據學校官網的信息公開招聘輔導員的學歷條件提升,應該是在有意識地提高輔導員的門檻。
成信升大成功後就開始了擴招,也新增了一些專業,本科和碩士的擴招程度都比較大,2013年的時候成信航空港全是四人間,大概15開始四人間不夠住了開始改6人間,即便是這樣還不夠住,把網球場拆了修新宿舍樓20棟,現在21棟也快落成了,但是六人間似乎成了新生尤其是男生的常態。
學校擴招的厲害,卻不管自己的空間能不能容納那麼多學生,就學生的感受而言,航空港其實也不大,龍泉就更小了(像個中學)。就這樣的發展局限來說,四川省的支持也實在是有限,空間狹小,急需有更多的空間來容納學生。
天府校區快建成的時候又被出讓了——「天府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至今不知原因(打著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天府校區招生的都是騙子,注意甄別)。
學校航空港的圖書館經常有老師吹噓僅次於川大圖書館,一些不明真相的同學信以為真,希望相關個人不要散布類似不實信息。學校藏書並不豐富,與交大、電子科大、成理在很大程度上也沒辦法比較(可查圖書館藏書數據,最好不包括電子數據,當然,學校電子資源也遠不如其它雙一流高校豐富)
——
看到有同學從就業和賺錢的角度來討論這個話題,或者說考研沒什麼用,似乎有點偏離提問者的初衷吧。這個話題也不是用來討論是否應該考研和就業率問題的。不過令我驚訝的是,為什麼都大學生了還有這么惡俗的思維方式,這跟「讀書無用論」的邏輯很相似。
我也很不能明白動輒用「誰誰誰NB」這樣的話能說明什麼問題。
——
我都是通過分析數據和評價學校的一些參考因素來評價的,對於航空港理工科學生,來了就來了,好好學東西,學得好看看能不能升學(其實就業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就業來說信息類應該還可以),西南地區川大、電子科大、重大和西南交大有很多畢業生去,統考生多,歧視少(至少專碩名額多啊);但是如果你要考省外知名985,比如C9還是做好被歧視的准備(一般來說都不知道這些學校的,這不是問題,雙非在它們眼中,都不知道,某些211它們也不知道)。
至於龍泉校區的同學,龍泉校區的一些文科專業真的不應該開,老師太少學生太多,培養質量跟其它同等分數學校存在巨大差距,而老師還喜歡把責任推卸給學生「不努力」。近來龍泉校區大門右側又被改建成自學考試的點「繼續教育學院」,與成信龍泉校區共享資源讓本就局促的教學環境更加拙荊見肘。相關宣傳每到高考就泛濫一次,搞的別人都以為這是個野雞學校,無法理解學校這種敗壞自身名聲的創收手段。
——
回復中有同學就收分等來作為參考依據回答實在是有悖提問者的初衷。另外我想說的是,成信在河北的收分比教育部和地方共建高校河北大學和河北師大都高,在南方某些省份比211川農大都高,這似乎也不能說明成信比他們強。
高中生報考學校有很多盲目的因素,應該避免一輩坑一輩,至於說「什麼分上什麼學校」,還是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這反倒證明了現在的考生不了解學校生態,或者是沒時間來不及了解生態,隨隨便便填志願。西南醫科大學不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改名後分數暴漲,研究生擴招的也厲害(當然,成信的熱門專業計算機、軟體、通信、電子等也不大可能分數低,畢竟都是就業導向)。
總是拿比賽說事,並不代表學生普遍水平更不能證明學校科研實力,看到有同學動輒腳踩川農、拳擊成理,對西南石油不屑一顧,對西南科大嗤之以鼻,對西華大學和西華師大更是彌漫著一股子優越感(竊以為這種對西南科大和西華師大的優越感來源是地理位置而非學科實力),不知是何處來的自信?人必自辱而後人辱之。我們要的是數據,是材料,而非情緒化的YY。
當然,每個人的回答都必然帶有情緒化的因素,絕對的客觀是做不到的,我並不否認有這種「情緒」。
至於說成信走小而精的發展路線,並不認同這句話,可以去查成信開設的專業所涉及的學科和專業性質,最近幾年已經到了什麼熱門上什麼專業的地步,反正是就業導向型,師生比例反倒是不怎麼在意了。如果真是小而精,龍泉校區估計也不用開那麼多專業吧?而且近幾年新增專業也較多(可以從13年開始做一個梳理,大概新開了7—8個專業),不然只可能是其它原因。至於說各大排行榜不靠譜的,不得不說,現在很多高校還是在採用這樣的榜單作為參考,客觀上確實能說明學校的綜合水平(畢竟成信一個ESI1%也沒有)。
——
我還是希望能心平氣和地描述一些事實,不要沒理據就進行人身攻擊,甚至是威脅,這些「同學」往往不願意相信這些實實在在的數據和現實狀況,用一種浪漫主義的情調進行自我欺騙。至於什麼「吃飯砸碗」之類的話,我交了學費來這兒,只能說一些自欺欺人的好話而不能指出問題了么?又如為啥要「匿名」,一是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二是不想過多地陷入到無效交往中。畢竟喜歡攻擊別人的人,往往也無法擁有理性。
這個帖子斷斷續續更新過多次,文中希望同學補充的內容,這幾年攻擊我的人卻沒能提出反駁的證據,希望反對者能提出具體的東西,我也能貼在本帖。
但注意,我們要回答的是「本校在四川的地位」,而不是什麼「競賽戰績」,更不是什麼「你在哪兒工作」、「你工資多少」、「你又混的怎樣」。我記得學校以前有個答主就因為受不了壓力刪除了原答案。
攻擊這個帖子的往往是部分信息類學科的同學,請這極少數同學客觀地去看待這個學校的其它學科,不然怎麼回應學校簡介宣傳里的「理工文法藝管理多學科協調發展」?乾脆就只搞計算機軟體好了。你們的熱火也就是最近幾年起來的,沒有良好的基礎學科作為支撐,這種發展也是不持續的。不要把庸俗當接地氣,也不要把無知當做純潔,更不要把自負當做自信。
謙虛謹慎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最後,祝成信越來越好,希望老師和同學在學校的發展中都更有獲得感,師資力量能有更大的提升,宿舍環境能進一步改善,龍泉孩子不再孤懸海外。
希望同學們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或者進入理想的學校深造。
『叄』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是專科還是本科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是本科。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是四川省和中國氣象局共建、四川省重點發展的省屬普通本科院校。學校創建於1951年,1956年改制為中央氣象局成都氣象學校;1978年升格為本科院校——成都氣象學院;2000年學校由中國氣象局劃轉四川省,更名為成都信息工程學院。
2001年原隸屬國家統計局的四川統計學校整體並入;2015年更名為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學校是國家中西部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國家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院校、四川省首批「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建設高校。
學校現有航空港、龍泉兩個校區,佔地面積2000餘畝。學校擁有館藏豐富的圖書館和設施齊備的現代化體育場館,環境幽雅,景色宜人,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場所。
學校大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師資力量不斷壯大。現有專任教師1200餘人,其中博士500餘人,高級職稱近600人,有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省級千人計劃、天府萬人計劃、中科院百人計劃、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省突貢專家等120餘人次。
以上參考: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官網——學校簡介
『肆』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的5107和5507是同一所大學嗎畢業證是樣嗎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的5107和5507是同一所大學,畢業證一樣。
學校創建於1951年,1956年改制為中央氣象局成都氣象學校;1978年升格為本科院校——成都氣象學院;2000年,更名為成都信息工程學院;2001年,原隸屬國家統計局的四川統計學校整體並入;2003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有航空港、龍泉兩個校區,佔地面積2000餘畝;下設17個二級學院,開辦57個本科專業;有2個省級「一流學科建設」學科,5個省級重點學科;有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有21000餘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近2600名研究生 ;有專任教師1200餘人,其中博士500餘人,高級職稱近600人。
辦學理念:
以「讓優秀者更優秀,平常者不平常」為育人目標;以「強隊伍、優課堂、精管理、創特色、鑄品牌」為工作思想;以「凝心聚力抓管理,腳踏實地抓質量」為第一要務,努力提高管理者的「領導力」,教師的「執行力」和學生的「學習力」。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伍』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專升本分數線
統招專生本各復專業招生人數為制當年應屆畢業生的5%,且還需要有對口專業,全日制招生對象僅限於應屆優秀普通全日制專科畢業生,統招專升本只限報考本省本科院校且是和你大專學校對口的本科學校的本科專業,不允許跨省報考。國家教育部政策法規司規定,普通高校統招專升本為國家統招計劃普通全日制學歷,本科為第一學歷。
『陸』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屬於幾本科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屬於本科第二批院校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Che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簡稱「成信大」,由中國氣象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入選中國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2011計劃」,為國際CDIO組織正式成員、中國氣象人才培養聯盟成員、全國CDIO工程教育聯盟常務理事單位,是第一所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部隊培養國防生的一般本科院校,是以信息學科和大氣學科為重點,學科交叉為特色,工學、理學、管理學為主要學科門類的省屬重點大學,先後被譽為「氣象工程人才搖籃」、「統計工作者的搖籃」。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創建於1951年,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空軍氣象幹部訓練大隊,原名成都氣象學院。1980年9月,學校成為首批具有學士學位授予權的高等院校,此後學校與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聯合招收碩士研究生。2000年,更名為成都信息工程學院;2001年2月27日,原直屬國家統計局的國家級重點中專—四川統計學校並入學校;2003年,學校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15年4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更名為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柒』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2020年報考政策解讀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202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以及教育部有關文件規定,特製定本章程。
第二條 學校全稱為成都信息工程大學,英文譯名Che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四川省人民政府舉辦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學校原隸屬中國氣象局,2000年劃轉至四川省,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地方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學校以信息學科和大氣學科為重點,以學科交叉為特色,工學、理學、管理學為主要學科門類,多學科協調融合發展。學校以本科生教育與研究生教育為主。對達到學校相關畢業與授位要求的普通本科學生,畢業時由學校頒發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畢業證書及學士學位證書。學校共有航空港、龍泉兩個校區。航空港校區位於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經濟開發區學府路一段24號,龍泉校區位於成都市龍泉驛區陽光城幸福路10號。
第三條 學校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工作接受教育紀檢監察部門、新聞媒體、考生、家長及社會各界的監督。
第二章 組織機構及職責
第四條 學校成立由學校主要領導及有關部門負責人、校友代表、教師代表、學生代表組成的學校本科招生委員會,全面負責貫徹落實教育部招生工作的有關政策;成立招生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面執行學校黨政有關招生工作的決定,並負責學校的招生工作;成立由紀檢監察部門負責人為組長的紀檢監察小組,全程監督招生錄取工作。
第五條 學校在招生就業處下設招生辦公室作為學校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工作的常設機構,在學校本科招生委員會的領導下,具體負責普通本科招生工作的日常事務。
第三章 招生計劃
第六條 學校根據發展戰略、辦學條件、社會需求、學科建設規劃等制定每年的招生計劃。招生計劃數以教育部批准下達給各省(市、區)招生管理部門並向社會公布的普通高校招生計劃為准。
第七條 根據各省(市、區)實際情況統籌考慮區域均衡、生源結構、生源質量、社會需求等因素作為主要依據分配招生計劃,並向中西部地區傾斜。
第八條 學校按照規定預留不超過本科招生計劃總數的1%的預留計劃。經主管部門審核後,向社會公布計劃數和使用原則,並在錄取結束後公示使用情況。學校使用預留計劃,優先向生源數量較多、質量較好的地區及中西部地區傾斜。
第九條 學校與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開展的高端技術技能型本科人才培養採取專業專設、計劃單列、單獨錄取,在四川招生代碼為「5507」,錄取後不能轉專業。
第四章 錄取
第十條 學校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擇優錄取合格考生。
第十一條 學校對考生的體檢標准按照《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及有關補充規定執行,對因身體健康狀況致使生活不能自理,無法正常完成學業的考生將不予錄取。新生入學後進行體檢復查,凡體檢不合格者或體檢中弄虛作假者,將取消其入學資格。
第十二條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只招收藝術類美術專業考生,考生文化及專業考試成績均需達到各省(市、區)劃定的美術類本科合格線。
第十三條 學校非外語類專業開設的公共外語必修課程均為英語,非英語語種考生在填報志願時要慎重;英語專業、翻譯專業要求加試口語。
第十四條 學校認可生源所在省份教育主管部門確認的加分政策。
第十五條 學校根據各省(市、區)生源情況確定調檔比例。實行平行志願的省(市、區)原則上控制在招生計劃的105%以內,實行非平行志願的省(市、區)控制在招生計劃的120%以內。
第十六條 學校錄取規則為「位次優先,遵循志願」。對進檔考生有給定排序分的按排序分排序;無排序分的按投檔成績從高到低排序(總分相同者,文科按語文、文綜、外語,理科按數學、理綜、外語的順序進行比較、排序)。確定了每位考生的位次,然後再根據考生的位次和專業志願順序安排專業。對於專業志願不能滿足且不服從專業調配的考生,學校將予以退檔。
第十七條 藝術類「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錄取規則:非平行志願的省份按文化成績加專業統考成績的總分從高到低擇優錄取,總分相同時,專業分高優先錄取;其他實行平行志願投檔的省份按當地招生部門制定的投檔綜合成績演算法及錄取規則執行。四川省實行平行志願投檔,要求報考我校考生文化成績高於省控線30分(含30分),進檔考生按專業成績從高到低排序錄取。
第十八條 學校在內蒙古自治區執行當地 「招生計劃1:1范圍內按專業志願排隊錄取」的錄取規則;江蘇省進檔考生採用「先分數後等級」的排序方法錄取,選測科目和等級要求以江蘇省教育考試院公布內容為准;對實行新高考方案的省份選考科目及錄取規則,以各省(市)的公布辦法為准。
第十九條 經教育部批准,學校在部分省(市、區)招收定向氣象部門就業學生,凡有意向報考者,需按各省的報考要求填報。單獨設定定向招生批次的省份,考生需在相應批次正確填報我校定向招生專業的代碼;未單獨設定定向招生批次的省份,考生需按要求在我校錄取相應批次中填報有定向招生的專業代碼,或選填「服從定向調配」的選項。有以上填報情況的考生均視為願意報考定向專業,學校將在各省(市、區)招生部門劃定的分數線上,從已投檔考生中按總分從高到低擇優錄取。被錄取的定向考生在入學報到前,須按規定與相關定向單位簽訂定向就業協議書,若拒簽協議,視為考生自動放棄錄取,按教育部相關規定取消其入學資格,不得轉入普通專業就讀。
第二十條 新生進校後,學校將根據招生政策和錄取標准進行資格復查,凡不符合錄取條件或徇私舞弊者,一律取消入學資格。
第二十一條 對家庭經濟困難的考生學校將按教育部規定提供相應獎、貸、助學金支持。
第五章 收費標准
第二十二條 按照《四川省物價局、四川省財政廳、四川省教育廳關於在我省高等院校實行學分制收費改革試點的通知》(川價費[2004]118號),我校的收費標准為:
理工類專業:4900元/生·年;文管類專業:4400元/生·年
藝術類專業:7200元/生·年
住宿費:1200元/生·年(四人間),900元/生·年(六人間)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三條 學校招生部門聯系方式為:
辦公電話:(028)85968271 85966857
傳 真:(028)85966857
學校網址: www.cuit.e.cn
招生信息網址:zjc.cuit.e.cn
E-mail:[email protected]
第二十四條 學校不委託任何其它機構和個人辦理招生相關事宜,對假冒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名義進行非法招生宣傳等活動的機構和個人,學校保留依法追究其責任的權利。
第二十五條 本章程適用於本年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工作。
第二十六條 本章程若與國家法律、法規、規章、規范和上級有關政策相抵觸,以國家法律、法規、規章、規范和上級有關政策為准。
第二十七條 本章程由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招生辦公室負責解釋。
『捌』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是幾本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屬於一本大學,該校是一所以信息學科和大氣學科為重點,學科交叉為特色,工學、理學、管理學為主要學科門類的四川省屬重點大學,被譽為氣象工程人才搖籃。
學校現有航空港、龍泉兩個校區,佔地面積2000餘畝。學校擁有館藏豐富的圖書館和設施齊備的現代化體育場館,校園環境幽雅,景色宜人,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場所。
學校全面加強學科建設,學科特色與優勢日益凸顯,學校以信息學科和大氣學科為重點,以學科交叉為特色,以工學、理學、管理學為主要學科門類。
工、理、管、經、文、法、藝多學科協調融合發展。現有5個省級重點學科,1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形成了大氣、信息、經濟管理三大學科群。
『玖』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的王牌專業
成都信息工來程大學的王牌專業為大自氣科學、信息技術、管理經濟專業,其中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統計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等均位列四川省省屬高校前列。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現有2個省級「一流學科建設」學科,5個省級重點學科,1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8個專業獲批國家級、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其中國家級8個,有8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和9個省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
(9)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專業本科5107擴展閱讀: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是四川省和中國氣象局共建、四川省重點發展的省屬普通本科院校。學校創建於1951年,1956年改制為中央氣象局成都氣象學校;1978年升格為本科院校——成都氣象學院;2000年學校由中國氣象局劃轉四川省,更名為成都信息工程學院;
2001年原隸屬國家統計局的四川統計學校整體並入;2015年更名為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學校是國家中西部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國家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院校、四川省首批「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建設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