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本科類型 » 中國政法大學本科生轉專業實施辦法

中國政法大學本科生轉專業實施辦法

發布時間: 2023-10-29 12:51:50

① 中國政法大學可以轉系嗎轉到法學專業容易嗎

作為政法大學的學生,我很明確地告訴你,中國政法大學是不可能轉系的..從別的專業轉法學,自建校以來就沒有這種事情..

當然,你可以讀雙學位,即自己的專業加法學專業你都學,兩個專業,學習時間是5年。但是據畢業的人普遍反映雙學位實際上學不到什麼東西,文憑也沒什麼大閃光點

同學,歡迎報考中國政法大學

② 中國政法大學進校後可以轉專業嗎

一、中國政法大學進校後可以轉專業,參加轉專業考試。
二、教育部的規定,大學生進校後,符合條件的可轉專業(系)。
(一)申請轉專業(系)的條件:在校本科生在完成大學一年級課程,進入二年級之前,符合以下條件之一者,可以申請轉專業:
1、在某一學科方面確有特長的學生。
2、因為身體健康原因,經學校指定的醫療單位檢查證明不能在原專業學習、但尚能在本校其他專業學習者;
3、通過轉專業能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成材,且參加學校的選拔,選拔合格者。
(二)以下情況之一者不能申請轉專業:
1、新生入學未滿一年者;
2、二年級及以上者;
3、各類委培,代培生未經委託單位同意轉專業者;
4、藝術類、體育類考生,跨文、理科類別轉專業者;
5、跨高考錄取批次轉專業者;
6、已辦理試讀手續者;
7、曾轉專業或轉學者;
8、專科升入本科者。

③ 關於中國政法大學轉專業的問題

網上已經說了很多了你怎麼還是不死心...作為政法大學的學生,我很明確地告訴專你,在政法轉專業,是屬中國政法大學50多年建校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事情...
工管專業是管理學,學習內容無非是管理學,企業制度什麼的,等你來了自然知道。
如果你很想讀法學,你兩條路,1,雙學士,就是用5年的時間,攻讀法學和工管兩個專業的學士學位(學校里有制度安排,但是我不推薦你讀)2,讀完4年本科,考法學的碩士研究生(但是這種研究生自然沒有本科是法學的研究生要好)
既來之則安之,學好本專業,再想其他的事
同學,歡迎來到中國政法大學

④ 中國政法大學2020年報考政策解讀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進一步規范學校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工作(以下簡稱「招生工作」),提高生源質量,維護學校和考生的合法權益,保證招生工作的順利進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關規定,貫徹教育部「依法治招」的工作要求,結合學校具體情況,制定本章程。
第二條 本章程適用於中國政法大學普通本科招生工作。
第三條 中國政法大學招生工作貫徹「公平、公正、公開、嚴格程序、擇優錄取、接受監督」的原則。
第二章 學校概況
第四條 學校全稱:中國政法大學。
第五條 招生代碼:10053。
第六條 辦學性質: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2011計劃」和「111計劃」(高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重點建設高校,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第七條 辦學層次:本科、研究生。辦學類型:普通高等學校。
第八條 學習形式為全日制。基準學制為四年。學生入學後,實行學分制和彈性學習年限,學生可以在三至六年內完成學業。
第九條 頒發證書:在規定年限內達到所在專業畢業要求者,頒發中國政法大學本科畢業證書;符合學校學位授予有關規定者,頒發普通高等教育學士學位證書。
第十條 辦學地點:北京市昌平區府學路27號。
第三章 組織機構及其職責
第十一條 學校招生委員會是招生工作的咨詢和監督機構,學校本科招生工作領導小組是本科招生工作的決策機構。
第十二條 學校本科招生辦公室是組織和實施招生工作的常設機構,具體負責學校普通本科招生的日常工作。其主要職責是:組織招生改革前期調研;做好人才需求和培養的預測工作;根據學校發展規模,擬定招生計劃草案;開展招生宣傳活動;組織和落實新生錄取、復查工作。
第十三條 學校招生工作實施「陽光工程」。學校紀委、監察處對招生工作實施監督。學校成立由紀委書記和有關部門負責人組成的招生工作監察領導小組,負責監督招生工作各項政策和規定的落實,維護廣大考生和學校的合法權益。
第四章 招生計劃
第十四條 本科招生辦公室根據學校發展規模、辦學條件、人才需求、學科發展等因素制定本科年度招生計劃,經學校本科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定後,報教育部批准。
第十五條 本科招生辦公室依據教育部下達的年度招生計劃和國家有關招生政策,堅持科學發展,協調發展,按照「以發展促公平」的原則,結合學校辦學條件,考慮各省報名考生人數佔全國報名考生總數的比例、生源質量和畢業生就業情況等因素,做好招生專業結構、區域結構的調整,科學、合理地編制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計劃經學校本科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定後,報教育部批准。
第十六條 學校將計劃總數的1%作為預留計劃,主要用於生源質量調控及解決同分考生的錄取問題。
第五章 錄取
第十七條 學校調閱考生檔案的比例原則上為105%以內,考生所報專業志願不能滿足且服從調劑時,學校將根據各專業的錄取情況進行專業調劑。如果考生不服從調劑,則作退檔處理。
學校對於未完成計劃的實行平行志願的省份(直轄市、自治區),按照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的統一安排在本科第一批次線上徵集志願。如徵集志願仍不能完成計劃,則將剩餘計劃調整至生源充足省份。實行順序志願的省份(直轄市、自治區),若第一志願考生生源不足,按照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的統一安排在本科第一批次線上從高分到低分錄取非第一志願考生,直至完成招生計劃;若符合條件的非第一志願考生生源仍不足,將徵集志願。如徵集志願仍不能完成計劃,則將剩餘計劃調整至生源充足省份。
第十八條 學校所有專業均無往屆生與應屆生區分與限制。在進檔考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身體健康狀況檢查合格的情況下,學校按照分數優先、不設專業級差的原則,根據考生的投檔成績和專業志願的順序,綜合考慮,擇優錄取。在投檔成績相同的情況下,依次參考考生高考原始分、專業志願順序和相關科目的高考成績(上海考生按照上海市相關規定執行)。
相關科目的高考成績比較順序如下:經濟學、金融工程(成思危現代金融菁英班)和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法治信息管理方向)依次比較數學、外語、語文;英語、德語、翻譯專業依次比較外語、語文、數學;其餘專業依次比較語文、數學、外語。
根據江蘇省相關錄取辦法,學校對江蘇省考生選測科目最低成績要求為B+B+,對該省高校專項計劃招生及高水平藝術團招生入圍考生選測科目最低成績要求為BB。根據內蒙古自治區相關錄取辦法,學校在內蒙古實行「招生計劃1:1范圍內按專業志願排隊錄取」的錄取規則。浙江省和山東省考生由考生所在省招辦依據其相關規定直接投檔到專業。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和海南省考生由所在省(直轄市)省招辦依據其相關規定按專業組投檔,學校按照本章程規定的錄取原則進行專業安排。綜合改革省份考生的選考科目須符合學校要求。
第十九條 我校招生體檢標准按照教育部、衛生部和中國殘疾人聯合會聯合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及有關補充規定執行。新生入校後,學校將按照教育部有關規定進行復查和入學體檢,對不符合錄取條件的學生,取消入學資格。
偵查學專業在提前批錄取,學校不單獨組織或參加公安類院校的政審、體檢和面試,考生須符合下列條件方可錄取:(1)五官端正、面部無明顯特徵和缺陷,身體無各種殘疾;(2)無色盲、色弱,單眼矯正視力不低於4.7;(3)兩耳聽力正常;(4)無口吃;(5)無傳染病。
第二十條 學校各招生專業均不限制男女生比例。
第二十一條 除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及高校專項計劃招生等特殊類型招生外,學校按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考試機構提供的投檔成績(含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或招生考試機構確認的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提檔、分專業錄取。對有多項加分項目的考生,只取最高分的一項計算。所有高考加分項目及分值不適用於不安排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的招生項目。
第二十二條 學校根據各學院的師資規模、學生規模,將法學專業的學生隨機分配至民商經濟法學院、國際法學院和刑事司法學院學習,適用同一培養方案,不分方向。法學專業學生報考研究生時,不受所在學院的限制,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不同的研究方向進一步深造。
法學(法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驗班)的學生在法學院學習,分為兩個階段貫通培養。第一階段為四年基礎學習階段,按照培養方案完成教學進度,必修課成績排名前90%且考核合格的學生,經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方可進入第二階段即兩年應用學習階段的學習,應用學習階段合格後准予畢業並授予法律碩士學位。
第二十三條 英語、翻譯專業只招收外語語種為英語的考生,德語專業只招收外語語種為德語、英語的考生,其他專業外語語種不限。省級招生辦統一組織外語口試的,報考英語、德語和翻譯專業的考生應參加。
第二十四條 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國家專項計劃、高校專項計劃、少數民族預科班、南疆單列計劃、新疆協作計劃、內地西藏高中班和內地新疆高中班的錄取按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執行。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及高校專項計劃等特殊類型招生,學校按照教育部特殊類型招生工作要求制定具體的招生簡章。考生的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作為高校專項計劃招生等特殊類型招生的考生報名材料參考使用。
第二十五條 錄取結束後,學校將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在學校本科招生信息網(http://zs.cupl.e.cn/)公布錄取結果。
第六章 收費標准及其它
第二十六條 根據《北京市物價局、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於調整普通高校學費標準的通知》(京價(收)字[2000]第217號)的規定,我校德語、英語和翻譯專業每人每學年學費為6000元,其他專業每人每學年學費為5000元。選擇雙專業雙學位培養模式的學生,從第五學年起,學校參照基本培養成本收取學費。選擇雙學位加碩士連讀培養模式的德語、英語和翻譯專業學生從進入研究生學習階段起,學校參照當年研究生的收費政策及實際培養成本確定收費標准。法學(法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驗班)的學生在應用學習階段,學費按法律碩士研究生收費標准收取。學生在校學習期間赴國(境)外交流學習的費用視具體項目確定,由學生自行承擔。
根據《北京市物價局、關於北京市學生住宿收費標准及管理的通知(試行)》(京價(收)字[1999]第014號)和《關於2003年北京市高校校內新建學生公寓收費標準的函》(京價(收)字[2003]348號)的規定,本科住宿費為每人每學年650/750/900元。學生住宿須遵守《中國政法大學學生公寓管理辦法》的規定。
第二十七條 學校設校長獎學金、本科生學業獎學金、科研創新獎學金、競賽優勝獎學金和志願服務獎學金等多種獎學金,獎勵品學兼優的學生。
學校建立包括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社會獎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退役士兵教育資助、基層就業學費補償、助學貸款代償、服義務兵役國家資助、綠色通道、勤工助學、困難補助等多種政策在內的學生資助體系,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第二十八條 本科生可於第一學年的第二學期申請轉專業,具體條件和程序參見《中國政法大學本科生轉專業實施辦法》。
第二十九條
學校本科招生信息網網址:http://zs.cupl.e.cn
咨詢電話:010-58909122
自動傳真:010-58909922
通訊地址:北京市昌平區府學路27號中國政法大學本科招生辦公室(郵編:102249)
紀委監督電話:010-58909069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條 學校以往有關招生工作的政策、規定如與本章程相沖突,以本章程為准;本章程若有與國家或上級有關政策不一致之處,以國家和上級有關政策為准。
第三十一條 本章程公布後,如遇教育部和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辦高考招生政策調整,學校將依據相關政策適時調整相應內容,並另行公布。
第三十二條 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生效。本章程由中國政法大學本科招生辦公室負責解釋。

⑤ 中國政法大學可以轉系嗎/從公共管理學院到商學院

原本是不可以的,不過今年新政策除了四大法學院其他都可以互轉

中國政法大學本科生轉專業實施辦法
第一條 為尊重學生個性發展,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創造性,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和《中國政法大學本科生學籍管理規定》的有關規定,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轉專業遵循以下原則
(一)尊重學生專業興趣原則。
(二)學生自願申請原則。
(三)同等條件下擇優選拔原則。
(四)公開、公平、公正原則。
第三條 申請轉專業需要具備以下條件
(一)大學一年級的普通本科生。正在休學的一年級學生和國防定向生除外。
(二)學生對轉入專業確有興趣且具備專業潛質潛能。
(三)在校期間無任何違法違紀行為,未受過任何處分。
(四)必修課成績全部合格且績點在3.0以上。
第四條 學校現有專業除法學和德語專業外,其他專業均可以接收學生轉專業。
各專業轉出和轉入學生人數均不得超過本年級本專業人數的10%。
第五條 每個學生只能申請轉入一個專業。
第六條 轉專業工作於第一學年的第二學期開始啟動。
第七條 轉專業工作程序
(一)學生申請。符合條件的學生自願向所在學院提出轉專業申請。
(二)所在學院審核。學生所在學院對申請轉專業學生進行綜合審查,如申請人數超過本專業學生人數的10%,則依據必修課成績進行擇優選拔並公示,公示期為三個工作日。
(三)接收學院考核。擬接收學院按專業成立5—7人的專家工作組,依據專業特點,對申請轉入學生進行面試考核,重點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專業潛能,並提出擬接收學生名單。
(四)公示及異議處理。教務處將接收學院擬接收學生名單統一公示七個工作日。學生如有異議,需在公示結束之前以書面形式向教務處提出,教務處應在五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
(五)學籍變更。轉專業學生名單經公示無異議後由教務處統一進行學籍變更。
第八條 經批准轉專業的學生未在規定時間內辦理轉專業手續,視為放棄轉專業。
第九條 接收學院要在學生轉入後安排好轉入學生的課程銜接和學習指導工作。
第十條 批准轉專業的學生適用入學當年轉入專業的本科培養方案。
第一學年已經取得的學分可以記入轉入專業相同課程學分,轉入專業沒有相同課程的,記為任選學分。學生畢業時按轉入專業學分要求進行畢業資格審定。
第十一條 轉專業的學生參加原專業第一學年優秀學生獎學金的評定。
第十二條 學生轉專業後應按照轉入專業收費標准繳納學費。
第十三條 對於本辦法第三條規定之外的,學習確有困難且不能順利完成學業申請轉專業的,由所在學院出具意見,報教務處審核並經主管校領導批准可轉入法學和德語以外其他專業學習。
第十四條 本辦法由教務處負責解釋。
第十五條 本辦法自2011年6月8日起施行。

⑥ 請問中國政法大學本科階段是否可以換專業

原則上是不可以的,但是不排除特殊情況。我以前一個朋友就是中國政法大學的,她的一個寢室的最後在大二就換了專業,從哲學到法學了,但聽說花費了很大的勁。
如果你特別想換,要多和校領導溝通下,應該還是可以的,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祝你天天好心情:)

熱點內容
浙江大學教育學院楊明教授 發布:2025-09-11 05:42:01 瀏覽:331
電子科技大學自動化教授 發布:2025-09-11 05:37:00 瀏覽:230
研究生導師推薦意見短語 發布:2025-09-11 05:36:59 瀏覽:909
大學生辱罵外賣小哥評論 發布:2025-09-11 05:27:50 瀏覽:655
汪德根教授蘇州大學 發布:2025-09-11 05:13:23 瀏覽:169
成都大學博士老師待遇 發布:2025-09-11 05:08:45 瀏覽:181
東北大學考研實習 發布:2025-09-11 04:50:17 瀏覽:123
大學生近視可以參軍嗎 發布:2025-09-11 04:24:47 瀏覽:605
大學生為Q 發布:2025-09-11 04:20:31 瀏覽:995
本科生薪酬榜 發布:2025-09-11 04:09:52 瀏覽: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