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2017高考本科率
Ⅰ 成都四七九中學分別是哪幾個哪
成都四七九中學分別是成都市石室中學(4中)、成都市第七中學(7中)、成都市樹德中學(9中)。其次它們還有四個新校區,分別是石室北湖、七中高新、樹德光華、樹德外國語。所以四七九就是這「三校七區」。
樹德中學由國民黨陸軍上將孫震將軍創辦於1929年4月4日,以「忠、勇、勤」為校箴,以「樹德樹人」為辦學宗旨而得名。1944年,學校被當時最權威的《大公報》評為「全國最好的四所私立中學之一」。新中國成立後更名為成都市第九中學。
(1)成都2017高考本科率擴展閱讀:
1、成都四中包含的相關學校:
石室中學北湖校區、成都石室中學初中學校、成都石室聯合中學、成都石室外語學校。
2、成都七中包含的相關學校:
成都七中初中公立學校、成都七中高新校區、成都七中育才學校、成都七中嘉祥外國語學校、成都七中實驗學校、成都七中萬達學校。
3、成都九中包含的相關學校:
成都樹德外國語學校、樹德實驗中學、樹德聯合學校。
Ⅱ 說下四川省所有高中綜合實力排名。。。川師大附中和川大附中、仁壽一中、堂湖中學哪個好
01成都七中,不得不承認成都七中這幾年一直在走下坡路,但是,全省最好的生源仍讓他保持全省老大的地位。無論在歷史,名氣,高考成績,還有社會貢獻線,成績斐然,重點本科率高達70%,本科率95%以上。
02.綿陽中學,大量優質的復讀生源讓年輕的綿中近幾年高考震撼全川,全年2400多個重本幾乎是七重的三倍還多,去年上清華北大30餘人,本科4911人,並且保送達到70多人上名牌大學,去年四川省狀元也落在綿中,今年也很可能在綿中,今年聽說學校目標是,清華北大35人,重本2700,佔四川省10%左右,本科高達5500人,的確是名副其實的高考大戶,但是其應屆生普遍偏弱,仍需要大大加強。
03 成都實驗外國語學校 私立學校,是近年來發展迅速的學校,幾乎每年都有四川省成都市的文理課狀元誕生在這個學校,學校的文科居四川省第一名,留學生質量也是全省最好,曾經出現了耶魯男孩、哈佛女孩的傳奇,重點本科率和本科率居四川省前三位,但是學校是私立學校,學生間差距較大,成績兩級分化極大。
04.綿陽東辰國際中學.很多人沒有聽說過這所學校,的確,他是所私立中學,成立於1998年,但成立之初就令世人刮目相看,全年綿陽市前10名(文理共20人)佔8位,清華北大人數全省第三,共24人,拿下綿陽市文科狀元,上重點本科500餘人,重本率50%以上,不含藝術類考生和留學的36人,總體來說,其初中是全省第一,高中發展更快是四川省三所北大校長直薦學校,但是學費是四川省第一,普通人難就讀。
05.成都樹德中學,怎麼說捏,這所由孫震將軍創辦的民國四大中學,歷史悠久,成績一直在成都前列,去年高考本科率超過成都七中,而且重本人數居成都市第一位(注:包括光華校區人數),但學校每年高分段特優生普遍偏少,北大清華人數比前幾所學校少的多,競賽能力更是差的不敢恭維。
06.成都石室中學.這所自稱中國最老的中學,說實話,和七中一樣,也是一年不如一年了,只是2008年高考該校從特殊渠道拿到較多高考原題,奪得四川省文理狀元外,近年起色一般,但是由於人數少,故重本率較高,的確四七九仍就是是四川教育的一大招牌,但四中還需努力。
07.成都外國語學校.私立中學,全國十四所可以自薦學生的外國語學校,今年發展良好,但已經被實驗外國語拋遠了,的確高考本科人數還是蠻高的,成績也很斐然,是四川新世紀出狀元最多的學校。
08.綿陽南山中學.綜合實力可以排進前五,但是規模太大,補習生比重很大,但今年發展比較好,今年報送名牌大學人數達56人,超過綿中,並且是川內第一,應屆生發展已超過綿中,估計今年高考重點本科上線會達到1700~1800人,繼續居於四川省第二位,本科可達4500,也是四川第二,南山是我省培養兩院院士最多的學校,百年南山,前景無限。
09.德陽中學.德中去年高考清華北大人數人數創造歷史,達到18人,也拿下四川省理科探花,實在不錯,對於四川教育綿陽成都長期壟斷局面來說能分得一杯羹實在不錯,規模也上了,質量也上了,但總體競爭力還很弱,補習生難敵綿中南山,甚至那吹的很兄的雙流和堂湖。
10.南充高級中學.老一輩革命家張瀾先生創辦的學校,是川東北最好的中學,去年高考,北大清華人數逐漸下降,但仍達14人,重點本科達到近700人,但是競爭力太弱,人數也多,一屆3000餘人,總題來說,沒什麼可說,和以上學校差距較大,畢竟川東北經濟受限導致。
11.仁壽第一中學 12.江油中學 13.四川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14.內江第六中學 15.自貢蜀光中學 16.簡陽中學 17.雙流中學 18.三台中學 19.德陽外國語學校 20.瀘州高中
Ⅲ 中國各種學歷人口比例
網友一:雖然我自己也是本科生,但是我從來沒把自己當回事兒,因為身邊的學霸太多了,感覺自己走到哪真的都很普通。說到本科學歷只佔4%的數字的時候,我嚇了一跳。我05年參加高考,我們班88個人(在我們年級是大班,普班72個學生)。
其中考上重點大學的22人(包括211,985院校),考上普通本科的16人,三本院校的6人(我們那一年好像是剛開始有三本,都是家裡條件還比較不錯的,花錢上的),大專院校的有11個(正規學校的大專專業或者是正規的大專專科),高職類6個(也就是現在俗稱的野雞學校)!
看到官方這個數字我自己默默的算了一下。作為80後的第一代,我們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學!以後每一個階段都會刷下一半的人。假設從小學開始有100個同學的話,那麼最後走到大學里邊的也只有25個。這25個裡面,有本科生應該在5個左右。讓我覺得4%這個數字應該還算是比較准確的。
網友二:
21世紀,大學擴招,這十來年,大學生突然多了起來。導致畢業生感覺大學生遍地都是。其實就全體國民來看,並不多。主要是四十歲以上的國民里,存量大學生太少。擴招的後果是,八成大學生集中在22--40歲年齡段。特別是30歲左右的。這是一種短期爆發的結果。
我們那時候,一百個學生一年級學生,能到五年級的,能有90個,剩下10個不是留級了,就是中途退學了。因為那時候,期末考試不及格就不能升年級,有的人一個小學要讀七八年。
網友三:
從公開數據來看,2018年我國總人口13.95億,目前僅查到2017年我國勞動人口為90199萬,計算出目前我國大學畢業生數量佔全國勞動年齡人口比例為11.87%,可以說這個比例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換句話說,十個求職者中,就有一個是大學生。當然了碩士畢業生和博士畢業生的比例還沒有達到1%,擁有研究生學歷的依然是社會最稀缺的人才。
坦白說我並不喜歡「遍地都是」這個形容,雖然國內大學生人數達到10%左右的比例,但是畢竟是接受了國家的高等教育,國家的未來是要交在這些人身上的,只有這一大批人發揮出應有的能量,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能早一天到來。
網友四:
其實原因很簡單,基本上就這幾點。:第一,5%這數據是全體中國人,也就是說中年人,老人,和沒到18歲的孩子也包括。你平時不會傻到去問一個10歲小孩讀大學沒,而中國,中老年人因為時代的原因讀大學的很少,比例自然就被沖下來了。
第二:大學擴招,年輕一代人讀大學的比例大幅度上升,你都在與你的同齡人競爭自然感覺本科不如狗。
第三:現在渠道多了統招,自考,留學,大專,成教,運程等等大把渠道拿證書也都叫大學生。
網友五:
起初,看到這個數據,有點不太相信,因為,滿大街都是大學生啊,我們單位將近400人,入門門檻就得是本科,但查看數據,發現還真是不到4%!
官方數據顯示,從恢復高考到2017年,40年間累計畢業的大學生,總數達11518.2萬人,粗略按照其中三本以上佔一半,專科生佔一半,也就是說,本科生有5759.1萬人左右。 看起來的確是很多,但是中國的人口139008萬人,大學生占據總人口的比例不到9%,而本科生只佔4.43%
Ⅳ 四川升學率排名
2020高考升學率 - 高考之家
1. 成都市 成都七中本科率99.96%,成都四中本科率99.4%,川師附中本科率99.3%。
2. 綿陽市 綿陽中學99.09%,南山中學90.23%,科學城一中85%。
3. 內江市 內江六中96.2%,威遠中學82%,隆昌一中73%
www.gaokaobb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