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專科比本科難
① 大學生相當值錢,專科生都是「香餑餑」 ,80年代高考難度有多大
而且很多上大學後的過來人表示,即便是上了大學,將來也未必有好的發展前景,因為大學生數量越來越多了,大學生出現了「貶值」。
不管怎麼說,讀書肯定是對同學有好處的事情,學生的天職也應該是好好用功讀書,努力學習,將來才能有更好的發展機會。
② 八十年代專科比本科更好找工作嗎
等你真正投入到找工作中去時,你就會發現不但專科和本科有差距
就是本科是否是211的也很有差距滴.
所謂的專科和本科沒大區別甚至本科不如專科好找工作是有條件的
在大部分皮包公司是這樣.但如果你真正想找一個好單位,真正值得你干住的單位時
你就會發現這些單位的學歷要求都相當苛刻.
所說的什麼本科還不如專科好找這種現象很正常
因為人才市場招聘的單位中有9成是沒什麼學歷含量的職位
要的是個人能力和經驗.而本科生不是不如專科好找工作
而是讓你這個本科生去找那種沒學歷含量的工作你願意去做嗎?
很多專科生就願意去做,這是個心理差距.不是聽說的那麼簡單.
本科雖然擴招的厲害說什麼本科生是垃圾之類的
但,是個人能上本科的就絕對不會上專科.問有什麼出路
我只能說沒出路,到時候得靠本事,學歷是個墊腳石
學歷越高站的就越高,具體怎麼走還得靠自己,學歷再高也不是飛行器.
③ 二十年前的大專和現在的二本,同省考試,哪個難度大
二十年前的中專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你是二十年前的中專生嗎?看看下面這八個回答。
(一)
中專最牛逼的時候,應該是整個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最初的兩年。
那個時候,大學的錄取率是極其低的!主要教育條件較好的大城市孩子上。而中專則成為廣大農村孩子的首選。考上中專便是一步登天,上城市戶口、分配工作、幹部編制。直接一步到位,從此人生開掛!
但是,那時候中專真心不好考。全縣上萬考生,前50名才有希望考上!可見那時候的中專生有多強悍!
如果拿現在的學歷參考,本科已經不足以形容他們了。他們如果放在現在,基本都可以上985、211高校。
事實上,當年那批中專生,大多是單位的領導了。有的能夠與時俱進進修高學歷的,都已經是高級領導幹部了!
致敬芳華已逝的一代中專生!
(二)
中專的價值,有一道分水嶺——在26年前,也就是1992年之前,初中畢業生考上中專的難度,不比現在的高中生考上985大學的難度低。而在1992年之後,考上中專的難度就急轉而下,甚至呈現出「自由落體式」的「大翻轉」,中專的價值一下子出現嚴重「貶值」的狀況。
二十年前的中專,准確來說應該是26年前的中專,在英語課程方面比現在的本科課程要「小兒科」得多,但其他課程卻和當下的本科課程旗鼓相當。
26年前的中專,在學歷層次上雖然比不上現在的本科,但在「性價比」上卻介乎985大學和211大學之間——只要考上了,就相當於捧上了「鐵飯碗」,甚至是「金飯碗」。據了解,當年每個縣區前
④ 80年代考上大中專算是考上了嗎
就是考上啦,從大中專畢業後就變成了國家幹部,包分配。大專就是指大學,包括現在的本科和專科;中專就是現在的中專。上世紀80年代,大、中專入學考試是國家統考,每年由教育部命題考一次,不管大專還是中專,一經錄取畢業後國家包分配工作,自帶公務員、事業編、國家幹部身份指標,和現在考上公務員是一個道理。但是當時考個中專也比現在一本難考,現在這批人以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⑤ 本科生可謂「萬里挑一」,專科生也是香餑餑,80年代大學有多難上
據不完全核算,現在大專以上學歷的人口占我國總人數的14%。
許多人說:「現在的大學生越來越不值錢了」、「大學生遍地都是」,盡管實際沒有描繪得這么誇張,但是現在大學生的佔比的確越來越高。
⑥ 八十年代高考是不是本科高大專一級,大專又高中專一級考上本科基本上是很了不起的樣子
80年代不管是中專大專還是本科,只要你考上就能改變命運。那時候大專和本科在人看來都沒有多大的區別,只不過之後才有本科大專的區別。
中專是到;了95年取消報考中專限制之後才完全沒落和職校技校一個級別。80年代大學生是全國按需分配,很多上海人擔心考上大學畢業被分配出上海,寧願去讀中專,工作後讀個電大或者考個自考解決學歷問題。
時代不同需求不同,對於同一個事物的看法不一樣,產生不同的做法看法。所以說一個人的眼光很大程度決定人生未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