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本科生每年招生人數
『壹』 重慶26所本科高校2022年招生計劃出爐 快看看有哪些變化
詳細變化如下:
1、重慶大學
歷史類計劃招生90名,分別在人文科學實驗班(法學新聞類)招生48名,外國語言文學類35名,人文科學實驗班(博雅類)7名。物理類計劃招生1442名,今年增加了預科班(邊防軍人子女)、 中外合作(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從計劃招生人數來看,排名前五的專業是:工科實驗班(工程能源類)538名,工科實驗班(電氣信息類)510名,工商管理類70名,工科試驗班(環境類)66名、理科實驗班(數學物理類)60名。
2、重慶郵電大學
歷史類計劃招生16名,包括外國語言文學類13名,法學類3名。
物理類計劃招生2374名,增加34人。招生排名前五的專業為:計算機類(計算機與智能科學類)285名、自動化類(自動化與電氣工程類)276名、電子信息類(集成電路與電子工程類)274名、軟體工程239名、電子信息類(通信與信息類)192名。
3、重慶交通大學
歷史類計劃招生245名,減少66人。招生排名前三的專業是:工程管理類40名、外國語言文學類39名、旅遊管理35名。
物理類計劃招生2290名,減少45人。招生排名前五的專業為:水利類173名、機械類246名、交通運輸類167名、土木類330名、管理科學與工程類113名。
4、重慶醫科大學
歷史類計劃招生452名,減少20人。其中,護理學招生188名、針灸推拿學招生52名、中醫學招生50名。
物理類計劃招生1709名,增加35人。招生排名前五的專業為:臨床醫學327名、臨床醫學(5+3一體化)80名、護理學150名、醫學影像學92名、兒科學91名、麻醉學88名。
5、西南大學(北碚校區)
歷史類計劃招生225名,減少17人。其中,招生排名前三的專業是:中國語文文學類、植物生產類、公共管理類分別計劃招生30名。
物理類計劃招生1297名,增加7人。招生排名前五的專業為:植物生產類100名、機械類66名、材料類60名、軟體工程60名、電子信息類60名。
6、西南大學(榮昌校區)
歷史類計劃招生26名,新增國際經濟與貿易、公共事業管理兩個專業招生。其中,市場營銷招生12名,國際經濟與貿易、公共事業管理分別招生5名、物流管理4名。
物理類計劃招生164名,排名前五的招生專業為:動物醫學(五年制)、動物科學均為40名,水產類23名,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22名,動物醫學類13名。
7、重慶師范大學
歷史類計劃招生886名,減少154人。招生排名前三的專業為:中國語文文學類199名、思想政治教育(師范類)99名、歷史學(師范類)97名。與去年相比,中國語言文學類少57人,思想政治教育師范少33人,英語師范少了32人,新增金融工程專業。
物理類計劃招生1576人,減少6人;招生排名前五的專業為:計算機類210名、化學(師范類)81名、教育學類(師范類)80名、生物科學(中外合作辦學、師范類)82名、地理科學類75名。
8、重慶文理學院
歷史類計劃招生524名,減少177個。招生排名前三的專業為:漢語言文學67人、會展經濟與管理61人、物流工程46名。
物理類計劃招生2559名,增加286人。招生排名前五的專業為:計算機類224名、電子信息類183名、材料類179名、機械類234名、電氣類151名。
9、重慶三峽學院
歷史類計劃招生813名,少165人。招生排名前三的專業為:漢語言文學(師范類)計劃104名,英語、漢語言文學分別為70名。
物理類計劃招生2087名,增加277人。招生排名前五的專業為:工商管理類100名、土木類152名、會計學113名、旅遊管理類108名、大數據管理與應用83名。
10、長江師范學院
歷史類計劃招生669名,少164人。其中,歷史學、漢語言文學(師范類)招生最多,分別為100人,思想政治教育(師范類)70名。
物理類計劃招生1887名,減少244人。排名前五的專業為:數學與應用數學(師范類)127名、計算機類247名、物理學(師范類)121名、化學(師范類)126名、生物科學(師范類)111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重慶郵電大學;網路-重慶大學
專業老師在線權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貳』 重慶大學的錄取分數大概是多少
重慶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的985與211工程全國重點大學,重慶最好的大學,屬於國內理工科領域的一流大學,它也是建築老八校之一,建築學的聲譽很高,然後土木工程、機械工程、電氣工程等傳統的理工科實力都很強的。
錄取批次的安排提前批:①影視類、美術類、舞蹈、體育等專業②國防生(多數省);一本批:文理科各專業、國防生(個別省);一本批與二本批之間:少數民族預科(僅在雲南、貴州、新疆、湖南、湖北、重慶招生)。對藝術類招生的錄取辦法美術與設計學類專業錄取原則:高考成績達到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控制分數線,按100分折算,校考專業成績佔60%(各省級招辦有專業要求的需達到省控線),高考成績佔40%所得的綜合成績由高分到低分排序,德、智、體全面考核,擇優錄取;對各省校考專業成績前三名的考生,高考成績達到所在省最低控制分數線者,在各省招生政策許可的情況下,我校將按照校考專業成績予以優先錄取。戲劇與影視學類、舞蹈表演、音樂表演專業錄取原則:高考成績達到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控制分數線(其中: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戲劇影視文學、戲劇影視導演、影視攝影與製作、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的考生高考成績須達到所在省"一本線"的70%且不低於省控最低線;表演專業的考生高考成績須達到所在省最低控制分數線上20分),按照校考專業成績(各省級招辦有專業要求的需達到省控線)從高分到低分全國排序,德、智、體全面考核,擇優錄取。
『叄』 強基招生大數據!36所高校錄取人數、分數線透析,2022備考點撥
「強基計劃」招生,只在36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試點。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一度遭遇「寒流」,包括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在內的頂尖大學,均未能完成招生計劃。
不過,2021年,「強基計劃」招生揚眉吐氣,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清華大學「強基計劃」招生1026人,北京大學招生939人,均超額完成招生計劃。其他高校也達到了預期目標,實現「強基計劃」招生的初衷。
下面,我們共同來分析2020、2021年36所「強基計劃」試點高校的招生情況,以期給2022屆學子,提供最有價值的參考信息,助力學子們精準備考。
第四,要適應了解「強基計劃」招生報考的一些基本要求。
比如:「強基計劃」校測要筆試高校,筆試的學科、試題內容、試題難度各有哪些不同?校測要求面試的高校,如何應對?如何提升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等等。
第五,要做好長期坐「冷板凳」的思想准備。
「強基計劃」招收的學生,都是基礎學科領域拔尖的人才。這些專業立足於基礎學科,沒有十年八載的錘煉,是難以達到頂尖科學家的水準的。要有長期坐「冷板凳」的思想准備,還要有堅持不懈、發憤圖強的精神,才有可能在基礎學科領域出人頭地,創新出一片天地來。
「強基計劃」招生試點已經實施了兩年。但是,很多老師、家長、學生對「強基計劃」還是缺乏充分的了解。甚至有的人對「強基計劃」的招生專業「嗤之以鼻」,這是嚴重誤解了「強基計劃」實施的初衷。
2022年「強基計劃」招生是否擴招?2022年「強基計劃」試點高校的陣容是否擴大?這些未解之謎,將會在2022年4月揭曉。還是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肆』 重慶大學2021高考西藏生錄取分數線
重慶大學2021高考西藏生高校專項工科實驗班是370分。
2021年是重慶市實施新高考的第一年,也是重慶大學本科招生改革的首年,學校80%以上的本科新生劃進本科生院,進行大類招生、培養和管理;一年後,根據學生興趣愛好,再重新選擇專業。
2021年,重慶大學面向全國各省份共錄取本科新生6489人,其中生源人數排名前五的省份為重慶、四川、河南、安徽和湖南;那麼,對於四川、重慶的考生來講,官方的分數也已經下發了。
重慶大學學科
重慶大學,這所大學是重慶市最好的一所綜合性大學,每年在四川、重慶兩省市錄取人數比較多,也是四川、重慶考生比較喜歡報考的大學之一。
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重慶大學獲評3個「A-」學科(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29個B類學科(含15個「B+」學科)和8個C類學科;雖然沒有「A+」學科上榜,但學校整體實力還是比較強的。
『伍』 重慶大學2020年高校專項計劃招生簡章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的有關部署和《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20年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工作的通知》(教學司〔2020〕1號)精神,提高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學生比例,制定本簡章。
一、招生計劃
130名,招生科類:理工類(其中浙江省、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山東省、海南省考生不分文理,但考生的選考科目須符合選報專業(類)的選考科目要求)。招生專業(類)如下。
科類
招生專業(類)
包含專業
選考科目
要求
招生
計劃
理科
機械類
工業工程、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工業設計
物理
10
電子信息類
測控技術與儀器、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通信工程、物流工程、自動化
物理
10
土木類
測繪工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土木工程
物理
10
能源動力類
能源與動力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核工程與核技術
物理
10
材料類
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冶金工程
物理
35
礦業類(礦業與安全)
安全工程、采礦工程
物理
55
註:①2020年高校專項計劃按大類招生,入學後進入所在的專業(類)進行大類培養,大類培養結束後根據大類的分流原則分流到大類內的專業繼續學習。
②學校將根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下簡稱省)通過報名審核的考生情況、歷年生源情況等因素,制定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並於6月底在「重慶大學本科招生網」公布。各省具體招生專業(類)及計劃以我校發布的高校專項計劃分省分專業目錄為准。
二、報考條件
招生對象為邊遠、貧困、民族等地區縣(含縣級市)以下高中勤奮好學、成績優良、品行端正、自強不息、身體健康的農村學生,具體實施區域由有關省(區、市)確定。報考考生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符合2020年統一高考報名條件;
2.本人及父親或母親或法定監護人戶籍地在實施區域的農村,本人具有當地連續3年以上戶籍;
3.本人具有戶籍所在縣高中連續3年學籍並實際就讀。
三、報名程序
網上報名,不接受紙質和現場報名。
1.網上注冊:符合報名條件的考生,即日起至2020年5月25日登錄「特殊類型招生報名平台高校專項計劃報名系統」(以下簡稱「報名系統」,網址:http://gaokao.chsi.com.cn/gxzxbm/),按網上要求注冊、填寫各項申請信息,生成「報名申請表」。
2.上傳報名申請表:列印「報名申請表」,本人簽字(如家長或其他人代替簽名的將視同為弄虛作假),並經中學加蓋公章後,掃描上傳至報名系統。
3.上傳成績單:學籍所在中學教務部門出具的高中每學期學業成績單、高三歷次模擬考試成績(含單科和總分排名)、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均須加蓋中學教務部門公章),掃描上傳至報名系統。
4.上傳其它材料:思想品德、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等方面相關證明材料,掃描上傳至報名系統。
網上報名注意事項:
①考生需在「報考類型」中選擇「高校專項計劃」。
②考生網上報名時的專業名稱暫統一為「高校專項計劃」,具體專業(類)在高考填報志願時根據我校發布的高校專項計劃的分省分專業目錄選報。
③上傳至報名系統的申請材料務必真實、詳盡、准確、清晰,相關證明材料復印件須加蓋中學公章。未按要求完成報名、報名申請材料不合要求者,報名無效。
四、審核及錄取辦法
1.經生源地省級招生考試機構戶籍、學籍資格審核通過的考生,學校結合招生計劃確定入選資格。入選資格考生名單將於6月底在重慶大學本科招生網、陽光高考平台、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網站公示。
2.公示無異議的入選資格考生須參加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按生源地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的相關規定填報我校志願,投檔分(含加分)達到生源省份第一批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合並本科批次的省份,以及實行綜合改革的省份,高考成績須達到生源所在省劃定的相關最低錄取控制參考分數線)後,我校將依據公布的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按照投檔分從高到低擇優錄取。錄取時,學校可根據各省入選資格考生志願填報情況及生源質量,對招生計劃在省份間進行適當調整。
五、附則
1.重慶大學本科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為高校專項計劃招生領導和決策機構。高校專項計劃招生工作接受紀檢監察部門、考生、家長以及社會各界的監督。在高校專項計劃招生過程中,若發現違規違紀行為,請聯系紀檢監察辦公室,聯系方式:023-65103501,[email protected](僅限投訴舉報)。
2.重慶大學執行教育部、各省招生考試機構關於高校專項計劃合格考生的錄取規定。本簡章公布後,若教育部、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相關政策有調整,學校將按照調整後的政策執行。
3.高校專項計劃招生工作嚴格按照教育部要求,加強規范管理、信息公開和監督制約。入選資格考生名單、錄取名單均實行三級信息公開。
4.在專項計劃報名、考試、錄取過程中出現的違法違規行為,嚴格按照有關法律規定嚴肅處理,依法依規追究當事人及相關人員責任。對偽造、變造、篡改、假冒戶籍學籍等虛假個人信息和提供虛假申請材料的考生,均認定為在國家教育考試中作弊,取消專項計劃報名和錄取資格,已經錄取的則取消入學資格或學籍。同時通報有關省級招生考試機構或教育行政部門做進一步處理;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處理。
5.學校在考生申請、錄取環節嚴格開展考生資格審查,取消不符合實施區域、學籍、戶籍等要求的考生資格。並在新生報到時,對高校專項計劃錄取的新生的資格進行復查,復查不合格者取消入學資格。
6.本簡章解釋權歸重慶大學招生辦公室。
7.本簡章從公布之日起執行。
咨詢電話:023-65102370,65102371 傳真:023-65105206
郵箱:[email protected]
重慶大學本科招生網:http://zhaosheng.cqu.e.cn/
重慶大學招生辦公室
2020年5月
『陸』 重慶大學計算機學院每年招生人數
重慶大學計算機學院每年招生人數65人。
重慶大學2021年錄取64人,2020年錄取64人,2019年錄取67人。重慶大學計算機學院我國高校最早開展計算機研究的基地之一,同時重大計算機學科為雙一流骨幹學科、市一級重點學科,其中計算機軟體與理論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擁有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重大科研平台以及省部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017年1月計算機科學學科進入ESI排名前1%。且近年一直保持該排名,尤其是人工神經網路研究領域的ESI排名處於世界十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