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本科中關村校區
⑴ 北京可以專升本的學校有哪些
學校:北京服裝學院、北京印刷學院、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北京農學院、首回都醫科大學、答北京聯合大學、首都經貿大學、北京城市學院、北京警察學院、北京聯合大學、北京電影學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北京聯合大學生物化學工程學院等。
在北京專升本至少有四種途徑,分別是自學考試、成人高考、遠程教育、普通高校專升本。就自學考試來說北京市的主考院校至少有20所,成人高考則是有很多高校都可以進行招生考試,北京的遠程教育指定高校是全國最多的有17所。
在普通高校專升本方面,國家規定了985工程、211工程的高校不能夠進行專升本的招生考試,其他的高校則是可以的。
(1)自考本科中關村校區擴展閱讀:
專升本注意事項:
1、及時獲取升本動態
現在的考試實際上是一個信息戰爭,得到一些確切的相關情報不僅可以節省時間和精力,而且還會出其不意地得到一個理想的結果。備考期間要多和同學交流,這樣可以獲得一些信息。
2、方法得當
在備考期間除了勤奮用功、堅持不懈以外,復習方法也非常重要。復習時就要抓住考試這個根本,從分析考試題型和真題入手,確定復習重點,將重要的知識點和題型搞透,不要妄圖面面俱到,否則時間肯定不夠。
⑵ 北京理工大學的校區設置
學校擁有中關村校區、良鄉校區、西山實驗區、珠海校區和秦皇島分校等多個校區 。
中關村校區
中關村校區位於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5號,地處北京市中心地帶(三環以內),交通便利,毗鄰國家圖書館、中關村科技園區,擁有得天獨厚的辦學優勢。中關村校區佔地1063畝(約70.8萬平方米),基礎設施完善,擁有一塊國家級體育場(同時用來舉辦中甲足球聯賽)以及佔地面積達2.1萬平方米的國內一流的體育館(2008年北京奧運會排球比賽場館)。
良鄉校區
良鄉校區位於北京市房山區良鄉衛星城東,距天安門廣場約30公里,距中關村校區約35公里,京廣鐵路和京石高速公路東側,北京西南六環路以內,坐擁環北湖園林,佔地面積202.97公頃(3000餘畝),仍在擴建當中。良鄉校區是校本部的一部分,承擔北京理工大學本科基礎教育階段(大一,大二以及部分大三)的教學任務。
西山實驗區
西山實驗區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冷泉東路16號,毗鄰百望山、京密引水渠,風景優美,遠離城市喧囂。西山實驗區是由原北京理工大學西山分校改建而來。為擴大辦學規模和更合理利用校本部土地資源,學校將校本部西側的實驗區遷建至原西山分校。
房山分校
房山分校坐落於北京市房山區閻村鎮,東接良鄉衛星城和京石高速公路 ,西臨燕山石化工業區,南與燕化星城毗鄰,北靠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院,佔地60餘畝。"十一五"規劃中的北京理工大學建設高標準的教學大樓、學生公寓樓、餐廳等總面積達25000平方米。標准環形跑道,足球場,籃球場及活動游藝區一應俱全。校園建築具有歐式風格,莊重典雅,清新怡人。
秦皇島分校
秦皇島分校建於1984年,是北京理工大學民族預科教育基地。校址地處風景優美的旅遊勝地—北戴河海濱,向東、南步行一公里,即可到達渤海之濱。秦皇島分校是教育部指定的六個國家級少數民族預科教育培養基地之一。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7所全國重點大學培養一年制民族預科生,招生規模每年500餘人。
珠海校區
珠海校區位於廣東省珠海高新區唐家灣金鳳路6號,是珠海市興辦大學科研區計劃的一個組成部分。佔地5000畝。北理工珠海校區內建有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北京理工大學珠海研究生院、北京理工大學珠海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珠海等 。
⑶ 哈爾濱工程大學和中關村聯合定向培養的自考是真的么,靠譜不 有知道的麻煩說說被
是真的,是211名校,校企合作職業教育2+2模式,前兩年在哈爾濱工程大學學習理論,第三年在中關村實踐教學,第四年帶薪實習,畢業後可在中關村工作,或者反鄉工作,如果想知道更多請詳細
⑷ 北京理工大學有幾個校區
北京理工大學有3個校區:
中關村校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5號(郵政編碼100081),可乘專坐地鐵四號線屬魏公村站直達學校東門。
良鄉校區:北京市房山區良鄉東路高教育園區,可乘坐地鐵房山線在良鄉大學城站或良鄉大學城北站下車,換成區域公交車或學校擺渡車抵達。
西山校區:北京市海淀區冷泉東路16號
(4)自考本科中關村校區擴展閱讀:
北京理工大學1940年誕生於延安,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行列。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
學校擁有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重點學科點專業實驗室、3個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實驗室、8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部門開放實驗室、4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另建有國家大學科技園。
師資力量:學校現有教職工3300餘名,匯聚了22名兩院院士、39名「長江學者獎勵計劃」教授、38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2名「萬人計劃」領軍人才、4名國家級教學名師等高層次人才和6個國家級教學團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