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升本科到台灣
1. 請問台灣的職業學校可以直接升入大學嗎
可以,以下轉載我的博文:
會寫這篇主要是因為前一陣子在建議報考台灣學校的高中生及家長對於技職院校不太了解,甚至搞不清楚它是本科還專科,也有很多人誤以為與大陸的技職體系差不多,事實上技職院校里還是有很多不錯的學校.可能也是因為台灣才第一年招生所以大家對台灣學制也很陌生,希望透過此文章讓大家對台灣教育能夠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要說明普通大學與技職院校兩者之間的區隔就得先從台灣的教育制度講起.尤其高級職業學校的說明對於技職院校的了解算是很重要,也是為什麼台灣的技職體系普遍來說會比對岸好上不少的原因.
以下是台灣的教育制度概況,並稍微做些說明:
幼稚園小中大班3年-->國民小學6年-->國民中學3年-->高級中學3年/高級職業學校3年/綜合高中3年/五年制專科學校5年-->普通大學4年/四年制技職院校4年/二年制專科學校2年/二年制技職院校2年-->研究所碩士班2年-->研究所博士班4年
幼稚園在大陸就是稱為幼兒園,而國民小學在台灣簡稱國小.
國民中學簡稱國中,也就是相當於內地的初中.從國中要再升學必須要考升學考試,名為基本學力測驗,簡稱基測,相當於大陸的中考.2011年台北、新北、基隆市獨自考試,名為北北基高中職聯合入學測驗,簡稱北北基聯測.根據此測驗成績再依個人志向選擇申請及分發高級中學、高級職業學校、綜合高中或五年制專科學校就讀.也有人是以藝術特長進入高中美術班、音樂班或以運動績優生的身分進入高中體育班就讀,這些學制就與大陸的藝術生、體育生相同了.
高級中學與大陸一樣簡稱高中,台灣有將近一半左右的國中生畢業後會選擇念高中學制,主要在培養基礎學科的能力,對於國中學科底子較好或是家境不錯的同學大部分還是會選擇高中就讀.高中要升學必須要考大學學科能力測驗,簡稱學測,根據此測驗成績可申請普通大學或四年制技職院校,之後還可再考大學指定科目考試,簡稱指考,以此成績進入普通大學.台灣的高中也是念三年,高一升高二時會開始分組,台灣的文科叫社會組(又稱第一類組),理科叫自然組,又分為第二類組與多念一科生物的第三類組.大部分女生會選一、三類組,男生則會選二、三類組.由於台灣重理輕文的觀念也蠻深的,所以近年來選自然組的人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台灣有名的公立高中如台北市的建國中學、北一女中、台師大附中、成功高中、中山女中,桃園縣的武陵高中,台中市的台中一中、台中女中,高雄市的高雄中學、高雄女中,這些學校每年考上台清交成政等頂尖普大和醫學系都是非常多人的.
美術班、音樂班與體育班的高中生要再升學至大學的美術、音樂、體育或其他相關專業,除了必須參加升學測驗外,還需通過術科考試測驗,應就相似於大陸藝術生的高考+統考成績.
高級職業學校在台灣簡稱高職,也就是類似大陸的中專、職高.與大陸的技職體系不同點在於高職有另外的技職院校升學考試,名為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簡稱統測,可根據此成績進入四年制技職院校、二年制專科學校或甄選普通大學,且好的技職院校也可以相當於大陸的二本甚至211、985.
國中畢業生會有超過一半左右的人選擇念高職,早期主要是一些家境不好或是想早點學到技能的同學會選擇就讀此學制,近幾年高職的分數線已大幅提升,能夠吸引很多同時考上不錯高中的同學前來就讀.產生此現象的主因在於讀高職進可攻退可守,暨可早點學到實作技能去就業或是參加技職考試進入技職院校,甚至普通大學.所以高職與大陸的中專、職高比起來水平算是好上很多.
高職需要念三年,主要分為高工(高級工業職業學校)與高商(高級商業職業學校),有很多專業,包括工科的機械、板金、鑄造、汽車、資訊、電機、電子、土木、建築、化工等等,商科的會計事務、資料處理、統計、商業設計、廣告設計、室內設計、商業經營、應用外語、國際貿易等等.其他還有一些家事或農業職業學校.較有名的頂尖公立高職如台北的大安高工、士林高商,台中的台中高工、台中家商,及其他地區著名的高職像是傳統八大省工、八大省商等等.這些學校每年考上台灣技職院校前三甲的台灣科大、台北科大、雲林科大都是大有人在,甚至近兩年開放甄選普通大學後,部分高職都有人考上台清交成政四中等國立名牌普大.
還有一種是綜合高中的學制,介於高中與高職之間,屬於台灣近十多年來中等教育的新學制.可以報考高中、高職的升學考試,但因為兩邊都要准備,有點類似甚麼都學但都學不精,反而比較不受到青睞.
五年制專科學校簡稱五專,在早期可以說是最有名的技職體系學制,尤其以省立台北工專(現為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的五專部最為出名,目前已很少專科學校及技職院校有五專這種學制了,所以就不多做說明.
二年制專科學校簡稱二專,學生來源主要是高職生,與五專一樣也已經很少學校有此學制,大部分都是屬於統測分數較低的人才會跑來念二專,只有國立的學校如台中護專、台南護專、台東專科學校比較例外.不然一般高職生都會選擇四年制的技職院校就讀.
二專及五專要升學則為插大考試(轉學考)進入普通大學,技職院校或考二技統一入學測驗進入二年制技職院校,這部分應該類似大陸的專升本考試.
普通大學簡稱普大,主要學生來源是高中生,也有極少數的高職生.這個學制就與大陸的重本、二本、三本的一般大學差不多了,最大差別應在於台灣的私立學校比起大陸的民辦學校層次要好很多,尤其老牌的私立大學都可相當於高出二本許多,最頂尖的私立普通大學如長庚大學、輔仁大學等等更可相當於985、211.
四年制技職院校簡稱四技,主要學生來源為高職生,也有一些高中生會就讀四技,尤其以國立學校比例較高.此學制算是陸生最搞不清楚的,會誤認為與大專的高專、高職差不多,其實四技顧名思義就是要念四年,相當於本科,畢業一樣授予學士學位.技職院校名稱有分科技大學與技術學院,這也是許多人弄不清的,基本上兩者差異不大,只是學校規模較小,如本科、碩士班、博士班數量不多.所以某些技術學院還無法升成科技大學.還有一所例外的稱謂是文藻外語學院,雖然後面叫外語學院但卻不是普通大學.台北護理健康大學和高雄餐旅大學也是如此,這些都一樣是屬於技職院校.
當然大部分稱為技術學院的分數都比科技大學要來的低,只有國立的台北商業技術學院、屏東商業技術學院與私立的致理技術學院、文藻外語學院是比較例外的,因為這幾所打從專科時期的五專部就很出名,所以分數都算是特別高的.
我想這次技職院校會比較冷門主要還是因為只有開放私立學校,且明志科技大學及一些葯學專業也無開放,因此最好的校系專業大概也就是類似高出廣東的二本A一些吧.若是明年有開放國立的學校大概報考技職院校的人就會更踴躍,畢竟台灣每年也有很多高中生會放棄不錯的普通大學而去念國立技職院校.
但是技職體系大部分只有偏向文商工農醫這些專業,文學也只有偏向應用文學,商學則沒有較理論的經濟學,工學算是最完整的,普大有的技職也都有.農學也只有屏科大有,少了昆蟲系.醫學只有一般的醫事及護理專業.剩下的理學,如基礎科學的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和心理,以及法學、歷史、地理、傳媒、社會科學的政治、社會、社工、哲學,這些都是普大才有的專業.當然也有些特色專業是普大沒有的,如中餐、西餐廚藝等餐旅相關專業及化妝美容專業等等.想學習餐旅及化妝美容還是技職體系比較適合的.還有技職院校的設計學比普大豐富很多,普大有設計專業的學校則寥寥可數.
二年制技職院校簡稱二技,是一個很冷門的學制,因為它的學生來源也是很冷門的五專、二專,且二技也是不斷減招,大部分學校都寧願把名額增加到四技去,還有最優秀的二專、五專生會選擇插大考試進入頂尖普通大學,而不會選擇念二技.
普通大學、四年制及二年制技職院校要升學可再參加研究所甄選或一般考試進入碩士班就讀,研究所碩士班要升學再考研究所博士班就讀.整個台灣的教育制度概況簡單來說就是如此.
其實台灣的普通大學與技職院校之間的差異已經越來越模糊,高中生與高職生都可進入這兩種學制,且兩種學制都有再設立研究所碩士班、博士班.到了研究所這個層次兩者之間更是幾乎完全沒有區隔,皆以學術研究為主.台灣的教育改革把技職教育都偏向學術路線了.
至於想了解普通大學與技職院校有哪些較好的學校可以看我另外寫的國立、私立普通大學及技職院校概況.最近把大部分較好的學校概況都補上了.
這邊要再補充一下,台灣因為是以科技製造業、生醫產業為經濟主體,因此會比較重理輕文,且理科生要跨考文科生的科目比較容易,許多采計文科生科目的商學專業很容易被理科生跨考.就我了解,大陸應該是理科生比較多,雖然在高考不像台灣能夠文理彼此互跨,但很多專業都放在理科招生,包括商學的財金、會計、國貿及管理等專業.所以與台灣一樣,理科生的選擇會比較多.還有最近觀察大陸各大學以往的專業分數線,發現無論是文科還理科都是商學專業比較熱門,分數比較高,不像台灣的理科生還是會優先選擇電資類的工學與生醫專業,這絕對與兩岸重視不同的產業發展也有關系.因此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文科與理科的陸生報考台灣高校,大多數所挑選的專業都是財金、國貿、企管、傳媒類專業.反而台灣最好的電資類工程與生物醫葯專業鮮少人報名.
2013/5/31小記
近來有感而發,其實台灣技職院校應是像明志科大這樣的工讀實習制,強調實作技能,並在大學其中一年去強制實習.但多數技職院校都是升學導向,偏向理論教學,大家念完本科還會再攻讀研究生.尤其台科、北科之所以會吸引很多優秀高中生就讀,不是為了學習實作技術,而是把它們看作類似國立中字輩普大的學術型科大.
這些觀點最近台灣的論壇也有在討論.從台科、北科錄取的高中就可看出多數是集中在北部明星高中,尤其台北市居多.代表這些同學認為既然考不上台清交成政,不如選擇離家近的台科、北科,而不願意到外縣市的四所中字輩普大.當然台科、北科的設計專業就沒話說,本來就很強調設計實作能力,但其他工學、商學就是學術理論導向為主了.
備注:
國中基本學力測驗:一共考六科,分別為國文、英文、數學、自然、社會、作文,目前新制度為一科80分,作文12分,滿分為412分,難度中間偏易.此測驗成績可作為高中、高職、五專的申請入學(類似大陸自主招生如基北區的高中職申請入學可報公私立高中各一所、公私立高職各一所.)和聯合登記分發入學(類似大陸的投檔).
大學學科能力測驗:高中職都可報考.主要有五個科目,為國文、英文、數學、自然、社會,分數稱為級分,一個科目為15級分,滿分為75級分,難度適中,算是台灣所有考試中分數區隔最模糊的,畢竟主要是拿來申請大學或作為登記分發入學的篩選門檻,學測成績也只佔申請校系一小部分的分數.
此測驗成績的用途很廣,包括普通大學繁星推薦入學(最看中在校成績+大學學測成績+具備高中、綜合高中普通科應屆生資格.只能報一所大學或一所大學內的一個學群,且各高中最多隻能推薦2名同學至同一所大學)、普通大學申請入學(應屆或往屆生皆可參加,至多可申請6個校系.第一階段主要看大學學測成績篩選,通過第一階段才能進入第二階段書面查料審查或至各校面試、筆試的復試,這時總成績一般包含高中職在校成績單+大學學測成績+書面材料+面試、筆試成績)、四技申請入學(與普大申請入學類似,但綜高普通科、高中生才可申請,至多可申請5個校系),不少高職生也會報考大學學測以增加升學管道.
大學指定科目考試:高中職都可報考,但幾乎沒有高職生會參加此考試,畢竟測驗內容的深度完全不適合高職同學.算是可以報考最多科目的考試,一共有國文、英文、數學甲(理科數學)、數學乙(文科數學)、歷史、地理、公民、物理、化學、生物十個科目.各科滿分為100,答錯會倒扣分數,所以也是台灣最難的升學考試(從2011年開始多數題目不倒扣).不限文科、理科生都可隨意報考,因為每個學校與專業都有指定采計哪些科目,所以報考越多當然能選擇的學校與專業也越多,與大陸高考只看總分的分數線明顯不同.此考試成績用途就是普通大學的聯合登記分發入學.
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綜高生與高職生才可報考,普通高中生需畢業一年以上才可報考,不少重考(復讀)的高中同學也會參加統測.主要考五科,但會根據所報的專業類別而有不同的考試科目.目前一共有二十個類別,算是考試科目種類最多的升學考試.通常有國文、英文、數學A(護理類)B(商科類)C(工科類)、專業一(如電子學、機械力學、設計概論等等)、專業二(如電路學、商業概論、計算機概論等等).舉一個報考專業類別的例子,如報考第八類別的工程與管理類,五科分別為國文、英文、數學C、專一(物理、化學)、專二(計算機概論).國英數每科滿分為100,專業科目考試時滿分也是100,但實際上參加登記分發時需要加權兩倍的原始分數,因此五科總分為700分,難度相較於大學學測與指考實在容易得多.
此測驗成績可作為四技二專甄選入學(類似高中生的普大申請入學、四技申請入學,只是第一階段篩選改成統測成績的級分換算.無論應屆和非應屆生皆可參加,惟綜合高中應屆畢業生截至高三上學期需修畢專門學程科目25學分以上才可參加)和四技二專聯合登記分發入學(與普通大學聯合登記分發相似,專業一和專業二科目成績固定x2)之用.
其他還有不少高職生專有的升學管道如下:
科技校院繁星推薦入學:與普通大學繁星推薦入學類似,但不看統測成績,更加看中在校成績(高一至高三上校內成績須排各科前20%以內),需具備高職或綜合高中職業學程應屆生資格.每位考生須依其就讀專業類科組、學程歸屬之高職15群科之一群,選填登記各科技校院於該招生群別及不分群之系組、學程志願至多20個志願,且各高職至多隻能推薦8名考生.
四技二專技優保送入學:不看統測成績,凡取得國際技能競賽或全台竟能競賽前三名,無論應屆或非應屆畢業生,均符合技優保送入學資格,可直接填寫保送分發志願,最多可以填寫50個志願.
四技二專技優甄審入學:不看統測成績,凡取得認可之競賽獲獎者或持有乙級以上技術士證者,符合資格之高職生或高中生,無論是應屆或非應屆畢業生均可報名,可選擇五個志願參加招生學校辦理之指定項目甄審,評量方式可包含面試、實作、作品集、書面資料審查等,由各校訂定,但皆不採筆試,亦不採計統一入學測驗成績.
八大省工:八大省工是指八所台灣著名的工業職業學校。1955年台灣教育部接受美國金錢援助購買先進儀器並引進美國「單位行業訓練制」與「行業單位教學法」,並指定八所學校辦理示範工業教育,實施單位行業訓練制,這八所學校便稱為「示範工職」。這八所學校為:
台北市立工業職業學校,現改制為台北市立大安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簡稱大安高工
台灣省立新竹工業職業學校,現改制為國立新竹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簡稱新竹高工
台灣省立台中工業職業學校,現改制為國立台中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簡稱台中高工
台灣省立彰化工業職業學校,現改制為國立彰化師范大學附屬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簡稱彰師附工
台灣省立嘉義工業職業學校,現改制為國立嘉義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簡稱嘉義高工
台灣省立台南工業職業學校,現改制為國立台南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簡稱台南高工
台灣省立高雄工業職業學校,現改制為高雄市立高雄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簡稱高雄高工
台灣省立花蓮工業職業學校,現改制為國立花蓮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簡稱花蓮高工
八大省商:八大省商是指八所台灣著名的商業職業學校,是相對於八大省工的台灣八所省立或直轄市立高商學校,源頭是出自於眾多補習班所列出全台競爭力較強的八所優秀商職名單,以刺激應屆考生們用功讀書。這八所學校,皆為省級或直轄市立學校,所以習慣上通稱為八大省商。
由北至南排列如下:
台北市立商業職業學校,現改制為台北市立士林高級商業職業學校,簡稱士林高商
台北市立松山商業職業學校,現改制為台北市立松山高級商業家事職業學校,簡稱松山家商
台灣省立新竹商業職業學校,現改制為國立新竹高級商業職業學校,簡稱新竹高商
台灣省立台中家事職業學校,現改制為國立台中高級家事商業職業學校,簡稱台中家商
台灣省立彰化商業職業學校,現改制為國立彰化高級商業職業學校,簡稱彰化高商
台灣省立嘉義商業職業學校,現改制為國立嘉義高級商業職業學校,簡稱嘉義高商
台灣省立商業職業學校,現改制為國立台南高級商業職業學校,簡稱台南高商
台灣省立高雄商業職業學校,現改制為高雄市立高雄高級商業職業學校,簡稱高雄高商
2. 我現在在大陸上大專,想轉學去台灣,要什麼條件
目前台灣不開放在大陸求學的陸生轉學去台灣,只有已在台灣院校求學的陸生才能轉學至其他台灣學校.
大陸學生想赴台求學,共有以下管道:
1.高中生透過陸生聯合招生委員會(簡稱陸聯會)網站申請台灣本島私立院校和外島公立院校的本科(2011-2013年台灣本島公立學校的本科尚未開放供陸生就讀,2014年起將開放公立大學招收大陸本科生,原則上每校5個招生名額),戶籍需符合八
省市之一(分別為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和2013年新增加的湖北、遼寧),且高考分數線至少在二本以上才有資格錄取.
2.持有211院校在內的111所大學或台灣教育部所承認國外學校的學士、碩士學歷,可報考台灣公立、私立學校的碩士班、博士班,需同時符合戶籍在八省市的條
件才可報考,與本科一樣透過陸聯會申請.目前戶籍的限制為大陸官方所為.
2014年4月擴大為129所學歷,擴大采認的18所學校包括:中國音樂學院、北京舞蹈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國戲曲學院、北京服裝學院、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魯迅美術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上海戲劇學院、上海體育學院、南京藝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武漢體育學院、廣州美術學院。
3.大陸專科生可報考台灣的科技大學、技術學院二年制學士班,等同於大陸的專升本,需持有大陸的專升本考試成績、專科在校成績單與符合台灣所承認191所高專、高職
或985、211中111所院校的專科學位才可申請.而2013年台灣的專升本屬於試辦性
質,只開放戶籍在閩粵的學生且為當地18所專科的應屆畢業生才可報考.招生院校中包含公立的科技大學,
18所院校為:福州大學、福建船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漳州職業技術學院、福建林業職業技術學院、閩西職業技術學院、華南師范大學、廣州
番禺職業技術學院、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
院、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及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
2014年的專升本招生除了戶籍無限制外,基本上都與2013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