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機械本科就業
1. 我進入了東南大學的機械工程專業,有人說這專業不好,請問東南大學這個專業出來有前途嗎還是要轉專業
東南大學機械工程屬於國家優勢學科,就業率絕對高,畢業生聲譽好,可以說相當不錯。因此東南大學機械專業未來就業還是很多錯的,來自宏韜東南大學研友的答案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2. 東南大學機械類專業怎麼樣
說實話,現在變得很一般啦
不過不管你讀東南大學機械類專業的本科還是研究生,以後找工作都會很簡單
3. 機械設計專業的就業方向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就業方向是什麼?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是研究各種工業機械裝備及機電產品從設計、製造、運行控制到生產過程的企業管理的綜合技術學科。培養具備機械設計製造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工業生產第一線從事機械製造領域內的設計製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機械設計與自動化的就業方向,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幫助!
專業基礎課
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大學物理、大學物理實驗、普通化學及實驗、工程圖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電路基礎、機械原理、機械零件、電子技術、互換性與技術測量、工程材料、金屬工藝學、測試與感測技術、製造技術基礎、液壓與氣動技術、機電傳動控制、機械工程綜合實驗、微機原理與結構技術、CAD/CAM、單片機原理及應用。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課
機械製造工藝學、機械繫統設計、機電控制系統分析與設計、機械製造裝備設計、數控技術及應用。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選修課
機械動力學、軟體工程、網路技術、多媒體技術及應用、資料庫原理及應用、機械創新設計、工業機器人基礎、機械故障診斷學、文獻檢索、專業外語、有限元方法、機械優化設計、工藝過程自動化、先進製造技術、特種加工、成組技術與CAPP、智能機械概論、微小機械概論、虛擬樣機技術、市場營銷學、在線檢測與控制、實用控制系統設計、數控機床與編程。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實踐教學
包括軍訓,金工、電工、電子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社會實踐,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等,一般應安排40周以上。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實驗
現代製造技術綜合實驗、測試與信息處理實驗、數控機床實驗、機械零件與機械設計實驗等。
開設院校
開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全國有500多所,是最為普遍的高校專業。主要院校有: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排名 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 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 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 1 華中科技大學 A+ 23 東南大學 A 45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A 2 西安交通大學 A+ 24 哈爾濱工程大學 A 46 廣東工業大學 A 3 上海交通大學 A+ 25 北京理工大學 A 47 長安大學 A 4 清華大學 A+ 26 東華大學 A 48 西南石油大學 A 5 哈爾濱工業大學 A+ 27 太原理工大學 A 49 哈爾濱理工大學 A 6 西北工業大學 A+ 28 湖南大學 A 50 北京化工大學 A 7 重慶大學 A+ 29 南京理工大學 A 51 北京工業大學 A 8 東北大學 A+ 30 武漢理工大學 A 52 安徽理工大學 A 9 吉林大學 A+ 31 四川大學 A 53 天津工業大學 A 10 浙江大學 A+ 32 同濟大學 A 54 河南科技大學 A 11 大連理工大學 A+ 33 華東理工大學 A 55 中國農業大學 A 12 山東大學 A+ 34 上海大學 A 56 山東理工大學 A 13 西南交通大學 A+ 35 青島科技大學 A 57 湘潭大學 A 14 中南大學 A+ 36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A 58 中國石油大學 A 15 燕山大學 A+ 37 蘭州理工大學 A 59 華僑大學 A 16 中國礦業大學 A+ 38 河北工業大學 A 60 福州大學 A 17 天津大學 A 39 江南大學 A 61 昆明理工大學 A 18 合肥工業大學 A 40 大連交通大學 A 62 天津科技大學 A 19 北京科技大學 A 41 江蘇大學 A 63 武漢大學 A 20 華南理工大學 A 42 西安理工大學 A 64 貴州大學 A 2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A 43 長春理工大學 A 65 南京工程學院 A 2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A 44 沈陽理工大學 A上表僅列出評級為A等以上院校。
培養方向
機自專業培養方向眾多,各個學校不盡相同,部分高校按以下專業方向培養:機械製造及自動化、製造自動化與測控技術、微電子製造裝備及自動化、機電、 模具、數控、機電控制、機械電子、機械製造、汽車工程、設計製造、數控技術、職教師資、機電一體化、機械自動化、 機械電子工程、機械工藝技術、先進製造技術、機電傳動與控制、機械設計與製造、流體傳動及控制、模具設計與製造、數字化設計製造 。
全國報考碩士較集中的專業:機械工程、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及理論。
所以該專業主要分為以下三個方向:
機械電子工程方向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機械工程技術、計算機技術、測試技術、機電控制技術等基礎理論,受到嚴格的工程實踐訓練和科學研究初步訓練,從事機電一體化產品的設計、製造、研究開發以及設備運行和技術經濟管理等方面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工程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機械製造基礎、機械製造裝備設計、工程材料、電工電子技術、液壓與氣壓傳動、控制工程、微機原理及應用、工程測試技術、機電傳動與控制、數控技術、機器人技術、生產管理、先進製造技術、成型技術與模具、CAD/CAM技術。
就業方向:可在各行各業從事與機電工程有關的產品設計、製造、研究與開發;也可從事管理、經營、質量檢測及控制、教育與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方向
培養目標:具有制圖、機電信號採集轉換與檢測、機電系統微機與PLC控制、文獻檢索等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數控機床操作、調試、維修、維護等實際操作技能。具備運用現代技術手段測試機電參數、合理運用機電設備的能力具有機電產品的開發運用能力。具有機械、電子、數碼等產品結構研發設計的能力。具有機械、電子相關生產企業及研發機構的管理能力。
主要課程:主要課程:機械設計、機械原理、機械制圖、互換性與測量技術、氣壓與液壓傳動、數控技術、工程力學、機械工程測量與測試技術、電工與電子技術、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機械工程材料、機械製造技術基礎。
就業方向:本專業培養具備機械設計製造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工業生產第一線從事機械製造領域內的設計製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機械設計及理論方向
培養目標:以復合材料構件設計與製造、計算機輔助工程、輕工自動機械設計及理論研究為目標,將計算機輔助設計、現代檢測技術等應用於機械及其產品的設計過程中,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了解學科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具有工程設計和管理的綜合素質及知識結構。
主要課程:彈性力學、測試技術、有限元及程序設計、現代設計理論、機械優化設計、智能控制系統、仿生學、模態分析。
就業方向:適合從事工程技術、教學科研及管理等工作。為輕工機械及食品機械行業中培養輕工行業高級科技。
就業方向
(1) 從事機械設計與製造加工工藝規程的編制與實施工作;
(2) 從事機械、電氣、液壓、氣壓等控制設備的維護維修工作;
(3) 從事工藝工裝的設計、製造工作;
(4) 從事數控機床、加工中心等高智能設備的編程及操作工作;
(5) 從事機械CAD/CAM技術的應用工作;
(6) 從事機械設計與製造的現場技術管理工作;
(7) 從事機電產品的銷售和服務工作。
(8) 在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和國家機關從事教學、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
(9)從事機械模具設計生產及製造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