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美國上大學
⑴ 如何才能去美國上大學具體需要怎麼做
途徑一:直接申請
適合對象:成績優異的高三、大一學生
這是申請美國大學的常規方式,學生必須參加各種標准化考試,主要包括SAT、TOEFL或IELTS。所有的美國大學均接受此種申請方式。
美國大學錄取標准包括學術成績、課外活動及個性修養三方面。學術成績只佔錄取決策的一部分,主要包括如SAT及單項成績、AP分數、學業排名、課程平均分GPA等;課外活動主要包括科研、文學、藝術、領導才能、社區服務、競賽得獎等;個性修養方面主要從個人陳述、老師/校長推薦信、面談等方面來考察。美國大學希望招收全面發展的學生,而不是只有一技之長的專才,三方面的能力缺一不可,因此准備採用常規申請方式的學生,不僅要注重學習成績,還要多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注重全方面發展。
美國名校申請通常要提前一年,因此高二時學生就必須參加標准化考試,還要准備好各種文書資料,包括個人短文、推薦信等,要體現出上述三方面的能力,同時學業方面還要確保有一個好的GPA。這種申請方式對學生各方面的壓力都很大,因此難度不小。
途徑二:條件式錄取(雙錄取)
適合對象:無標准化考試成績的高三、大一學生
標准化考試是每一位想赴美國留學的學生所面臨的巨大挑戰,部分美國大學針對無標准化考試成績的學生,提供免SAT、TOEFL或IELTS的有條件錄取;學校發出兩份錄取通知書:一份是該校語言中心的錄取書,另一份是該校本科有條件錄取書,因此又稱「雙錄取」。這里的「有條件」指的就是學生入學後,須先進入語言中心學習,語言通過後,無需另外申請可直接入讀本科。條件式入學為這些學生提供了一條申請美國大學的便捷途徑,同時也能申請到眾多獎學金。
與直接申請相比,選擇此途徑的學生免去了標准化考試,只需提供學術成績,同時申請周期短,開學時間靈活,簽證成功率高,還可讓學生先到美國,在美語氛圍下學習語言,更有利於語言的通過。
有些大學本身設有語言中心,學生可進入該校語言中心學習,在讀語言的同時還可選修大學課程。
途徑三:社區大學――名校直通車
適合對象:工薪家庭、無標准化考試成績的學生
美國是世界上大學學費最昂貴的國家之一。公立大學每年學費在1-2萬美元左右,私立大學則高達2-4萬美元,還要再加上生活費、保險費等費用。相比每年學費動輒幾萬美元的綜合大學,美國社區大學學費低廉,一年學費在6000美元左右。學生若選擇在社區大學讀完前兩年再轉入綜合大學讀後兩年的課程,比起直接進入綜合大學讀四年,至少可以節省10000到70000美元,而獲得的學位卻是一樣的。
此種方式「2年社區大學+2年四年制大學」,即在某一社區大學錄取你的同時,根據個人選擇,社區大學也會同時向你頒發來自四年制綜合大學的有條件錄取通知書,這里的「有條件」指的是:首先在社區大學完成大學本科學位的前兩年學習(副學士學位),之後學生轉入四年制大學完成後兩年的學習(學士學位),大學本科文憑由轉入的四年制大學頒發。由於轉入的四年制綜合大學卻往往都是名校,因此此途徑又稱作社區大學「名校直通車」。
如美國華盛頓州內最好的社區學院――北西雅圖社區學院就與多所頂級名校直接對接,如康奈爾大學,普度大學,華盛頓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紐約大學,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印第安納大學,德克薩斯大學,密歇根大學,西雅圖大學,等等。由於轉入的大學均為名校,社區大學被譽為「升入名校的橋梁」。
途徑四:轉學
適合對象:國內在讀大學生
美國大學接受轉學學生,每年都會錄取一定數量的國外轉學生,因此目前國內的在讀大學生可以通過轉學的方式進入美國大學,同時學分也相應轉入,學生只需修完轉入大學規定的其他學分即可畢業,畢業時能夠獲得轉入大學的學位。
此種方式比較適合理工類專業的學生。由於中美兩國的教育系統及課程設置不同,人文類學科轉學分相對較難,而理工類課程如高等數學、統計學、物理、化學等相對容易實現對接,學分轉換也相對容易。
學生在轉學時還要考慮所申請的專業和國內的專業背景是否相吻合,以便盡可能多地進行學分轉換。
途徑五:在美國上高中然後升入美國大學
適合對象:計劃送孩子去美國讀高中的家庭
眼下越來越多的家長以全球化視野來審視孩子的教育,送孩子去美國讀高中,正是讓孩子在起點上能站更高,距離世界頂尖大學更近。
選擇這種方式,需要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盡早作出合理的規劃,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長及家長的期望,最起碼要規劃10年:4年美國高中,4年美國大學,2年碩士。一旦確定留學目標,最好在初中、甚至小學時就要開始准備,因為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培養尤其是語言能力並非一日之功,家長在孩子小學時就要注重培養他的自理能力、學習能力尤其是語言能力,從初一開始就要全面進入備戰狀態,從語言及各門成績著手,尤其是強化英語聽說讀寫能力。
⑵ 如何去美國上大學
有點晚,除非你決定放棄高考,必出國。一個辦法就是你現在拼高考,考上專一所大學後,申請屬休學一年,一般的學校都會為學生保留一年學籍,在這一年裡你可以從國內學語言考試(有國外朋友親人,在國外語言學校申請學習跟有利)。一年內你考上了就去,考不上你可以看你當時的情況,要是認為自己是實力為發揮好就在准備,(但這是也學你在國內考的大學就不能要你了)就再拼一回。要使不行就去上大學,考研再出國。而你這一年的英語學習經驗對你以後一定會很有幫助
⑶ 美國學生怎麼上大學——美國生活
每年的四五月份,都是美國人最忙碌的時候。忙著投票,忙著報稅,家裡有中學生的,又要忙著挑選大學。因為四月十五日不僅是報稅截至日,同時也是美國很多大學錄取秋季入學新生的最後期限。其實嚴格說起來,美國沒有高考,所謂的「高考」其實是定期的標准化考試,每年有7次,就像「托福」、GRE、GMAT一樣。學生可以隨時參加考試,沒有次數限制,甚至可以每次都考,然後用自己最高的一次分數去申請大學。由於SAT成績兩年內有效,許多高中生上高三時就開始考SAT,一直考到自己不願考為止。所以說,美國的高考招生不像中國的「一考定終身」,因此,美國高中生心理壓力相對中國來說小得多。中學生在申請大學時,有特長的學生更有優勢而且,考分高並不一定能上名校,各校更注重的是綜合素質的選拔。另外美國的大學挑選學生的時候,也會有一些「偏心」,對於一些特殊的學生,會有一些「加分」政策。不過,美國的高校自己掌握「加分」等權力,各高校可以根據自身需求而開辟一些優秀特長生專用通道。首先,對於一些在體育方面有特長的學生,大學會優先考慮。除此之外,大學在考量學生的時候,還會看重平時的表現。在美國中學,學生們平時作業算分,做實驗算分,課堂討論算分,有的老師甚至連孩子出不出勤都算分。平時成績日積月累,到了高校招生時,很多學校就用這個成績來衡量學生的學習態度。 美國中學生校外活動分成體育活動、文娛活動、科技活動、校內活動、校外活動、個人興趣愛好……大學錄取時,還會考察學生是否有特別的地方,有無完成中學規定的公益活動(內容由學生自定)時間,也看你有無打零工經歷,以及你是否有被社會認可的經歷。美國許多大學在招收學生時,不僅要看學生的成績和專長,而且要看學生是否參加公益活動,做義工(社區服務)的情況。比如,有的學生每年暑假都到非洲或南美洲一些不發達國家去為窮人蓋房子,最終獲得加分,進入名校。在美國,中學生的義工活動多種多樣,他們可以去敬老院為老人讀書,到圖書館管理書籍,或在紅十字會為獻血者服務。另外,做義工在美國是很平常的事情,不管是家長還是學校,都非常鼓勵孩子做義工。但是,這並不能成為一個加分的籌碼。你做了,會得到表揚,也許會因此而在升學時加分,也許不會。所以,並不會有孩子為了加分而去做義工。與國內不同的是,在美國,人們從小就教育孩子,要學會保護自己,如果在街上看見有人行凶,不能逞英雄,首先要報警,然後在確保自己的安全的前提下,幫助別人。所以從這一點來說,美國人其實是不提倡孩子見義勇為。美國式的「見義勇為」強調量力而行。所以,在美國,對於未成年來說,「見義勇為,奮不顧身」大多是反面教材因為,在美國認的觀念里,未成年人是被保護的重點對象,他們自我保護能力很弱,沒有什麼見義勇為的能力,「奮不顧身」是非常危險的,很可能自己失去生命,所以這種行為是絕對不能鼓勵的。另外,美國警察也常常教育美國公民,一旦碰到他人遭劫,旁觀者不要去做無畏的舉動,只要記住嫌疑犯的模樣,將來在法庭上做一位好證人,就可以了,與任何的財物相比,生命的尊嚴與安全是至高無上的。
⑷ 你好,怎樣才能在美國上大學
如果要申請美國排名前50名的學校,是必須要提供SAT的,如果申請50名之後的學校,也是有不需要提交SAT成績的學校。
⑸ 美國學生怎麼上大學的
一個美國孩子上來大學必須滿足自的要求:
1、SAT成績
2、高中所有課程的成績單
3、PS (Personal Assessment)自我陳述
4、申請表、申請費
5、80-100小時的義工/社區服務
6、高中學校對該生的評述
7、各種獎學金、經濟資助、學生貸款等的申請
這樣的要求可不是傻冒兮兮的吧?
⑹ 美國人是怎麼上大學的
美國不實行全國大學入學統考,但中學生申請上大學影響最大的考試是版SAT(學業能力評估考試權)和ACT(美國大學測評系統),我們通常說的美國高考一般指的是SAT。目前SAT考試一年舉行7次,考試時間3小時。
SAT考試成績是美國大學所能夠得到的,唯一可以比較來自不同地區和學校的學生的成績,所以它對錄取與否及獎學金多少的影響非常大。中國高中生若僅有托福成績,根據往年的美國留學申請經驗,幾乎不可能被美國前30名頂尖大學所錄取,大部分美國名校要求中國留學申請人同時提供SAT、TOEFL考試的成績。
⑺ 如何去美國上大學
好好學習啊,不過不能按照中國的教育的模式學習。要自主,創新等等能力。
⑻ 怎樣才能去國外上大學
不同的國家,上大學的途徑要求不同:
▲澳大利亞
目前澳大利亞接受我國中學生留學的學校有五種:語言學校、中學、技術學院、大學預科和大學。申請赴澳學習高一、高二課程者(18歲以下)不要求雅思成績,在讀高三(或已滿18歲)學生要求雅思5.0的英語成績。
澳大利亞公立高中學費每年7000-9000澳元,私立高中一般每年學費在11000澳元以上,大學的學費根據學校和專業的不同,每年9000-20000澳元不等。醫療保險費每年285澳元。高中生一般每年生活費為8000-12000澳元,大學生一般為6000-12000澳元。
▲英國
英國讀高中(A-Level)的費用比較高,全部費用(包括學費、住宿費、生活費和其他住宿生活所需)每年在20萬元人民幣左右,學制兩年,比較適合已完成高一或高二課程的在讀中國高中生。
英國的本科課程學制3年,每年的全部費用在人民幣15萬左右,但倫敦地區由於生活費用較高,所以總費用可能也會高一些。
鑒於中英兩國教育體制的不同,絕大部分中國高中畢業生在進入英國的大學課程之前必須進行一年的預科學習,對於預科學校的選擇,提請家長和學生要特別注意。因為不同預科的認可程度不同,所以預科的院校和成績將直接影響將來大學的申請。一個最簡單有效的辦法是申請大學本身的預科,但問題在於不是每個大學都有預科,所以具體的情況請咨詢有關的機構。
▲紐西蘭
不同中學的學費不同,一般一年的學費從7000-24000紐西蘭元不等,合人民幣2-8萬。一般私立學校收費較高,典型的公立中學一年的學費為8000多紐西蘭元,合人民幣近3萬。選擇不同的住宿方式,對生活費用有較大的影響。一般來說,一年大致需要7000-11000紐西蘭元,合人民幣2-3萬。學生保險費(包括旅行/醫療/財產)大約每年為500-800紐西蘭元,合人民幣2000-3000元。
▲加拿大
近兩年我國中學生到加拿大留學的不太多,留學中介機構主要辦理就讀加拿大大學預科和社區學院。加拿大中學也接受外國留學生,每年收取學費約6000加元,比一般大學學費要高。在加拿大讀完中學,很容易進入加拿大的大學,不需要很高的托福成績,但需要較雄厚的經濟實力。
要直接到加拿大讀大學,必須接受完全部中等教育,並有良好的學業成績和托福成績,同時有較強的經濟能力。如果由於語言障礙不能直接上大學,可以選擇先在私立學院念英語或同時進修一兩門以後可轉成大學學分的科目,等考了TOEFL再申請入大學學習。但這些私立學院收費昂貴,一年學費和生活費大概要2萬多加元。
⑼ 怎樣能去美國讀大學
首先要准備托福,如果好學校還需要SAT .申請學校的同時期要准備80W的擔保版金,還要有中學成績畢業證權 要很多錢這是肯定的 家庭不富裕的不建議去 個人認為美國留學 就是看錢和你的英語水平 當然要申請到前100的學校 就得看你的能力了和運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