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和美國大學的區別
① 中國大學與外國大學有什麼不同
區別復太大了,如果不提那制么幾個名校的話,就我個人經驗來看,中國大部分大學完全不是一個不是一個學習的地方,大部分老師並不熱愛這個工作,拿著錢走個過場,除了那麼幾個優秀的老師,很多時候我都想問一下自己交的錢到底值不值得,完全就是來水課的。
我總結一下國內教育真的問題很大,這真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可能跟體制有關,但這樣的教育質量繼續下去只會成為隱患。
我們都知道大學的老師一般看你是不是博士而錄取進來的,但他們真的會教書嗎?
反正我的課大部分老師機械僵硬的念一下PPT,全程面無表情,一口氣念過去,牛逼啊,交流也莫得,可能是我以前太年輕了吧,小學老師也比這個好吧。
我不得不說中國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權利距離真的挺大的,國外老師還會來學生之間交流一下感情,中國就是全灌輸式教育,簡直無語,難道這就是中國的特色。
如果可以,我真的挺想出國接受一下國外教育的。
② 美國大學和中國大學的區別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美國大學大,中國大學多,這就是區別。
③ 中國大學和外國大學的區別
中國大學和國外大學的區別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一)入學方式
一、本國大學
優勢:1、高考招生制度,比較公平客觀,按考試分數進校,沒有選校的麻煩
2、申請學校手續簡單
3、學生若達一定錄取標准,可依自己喜歡的專業填寫志願。
劣勢:
1、有名額限制
2、學生因為成績與名額限制,未必能依照自己喜好入學就讀,因而會影響日後的學習態度。
3、對專業的不了解,卻要在規定時間內提出申請,並不容易轉專業。
二、國外大學
優勢:
1、採取入學申請方式,比較能依照學生自己喜歡的學校入學,並能依照學生的性向及興趣,自由選擇適合的科系及學校,自主性較大。
2、可依照自己喜歡的科系提出申請。
3、特別是有些專業科系在國內並沒有設立。
4、並無硬性要求大一新生就決定自己的主修。
5、轉專業容易。
缺點:
托福考試、申請學校、填寫表格乖前置作業比較耗時費力。
(二)學習環境
一、國內大學
優勢:
1、學生比較熟悉國內學習方式
2、無語言障礙
缺點:
1、國內的學習環境較為封閉、保守
2、各大學間資源沒有互通交流
3、嚴進寬出的教育讓學生沒有畢業壓力,校園學習氛圍不濃厚
二、國外大學
優勢:
1、國外大學的學習環境及設備普遍較國內先進完善
2、學風較為自由、活潑及開放
3、國外大學資源、師生之間的互動性較強
4、較注重休閑運動設施的提供
5、寬進嚴出的教育讓學生畢業壓力重,校園學術氛圍濃
6、透過與國際同學間的實際接觸,了解不同國籍的人文、風格、政經、文化及習慣等資訊,國際觀自然形成。
7、拓展國際人脈
缺點:
對於被動習性的學生較難適應
(三)教育
一、國內大學
優勢:
1、智育及道德倫理的培養較注重
2、與高中教育方式差異不大,適應較快
3、正確的獨立人格的觀念,可以經由師長、父母或朋友的關懷下而形成
4、外語的讀寫能力較強
劣勢:
1、造成學生過度重視考試成績,而忽略表達與創意的能力
2、因為關懷與保護過多,獨立人格培養不易,缺乏獨立與判斷的能力
3、接觸外語環境較少,故外語的表達能力無法有效加強
二、國外大學
優點:
1、培養學生各方面均衡發展
2、激發個有思考與創意的表現
3、較注重知識與實務的統合
4、各大學及企業機構資源結合緊密,讓學術與研究提供了時代性很強的素材。
5、因為關懷與保護較少,較能夠磨練出獨立的人格
6、因具備外語環境,語言能力的聽說讀寫進步神速。
7、與國際友人溝通無障礙。
缺點:
1、自我意識過高
2、關懷與保護較少,正確的獨立要各要靠自己培養
3、外語基礎較弱的同學難以適應
4、初步學習國際語言比較吃力,自信心易受打擊。
(四)就業
一、本國大學畢業生
優勢:
1、在畢業前就可以先接觸到國內就業市場,並對國內就業市場的動向有更深的了解
2、社會關系能幫襯就業
劣勢:
1、對於任職外企、跨國公司、涉外公司高管的機會少
2、涉外語言類公司的職位缺乏競爭力
二、國外大學畢業生
優勢:
1、畢業後較易直接在國外找工作
2、對於任職外企、跨國公司、涉外公司高管的機會少
劣勢:
必須一段時間適應國內就業市場
④ 美國大學和中國大學差異到底在哪
一本、二本、三本分數線中美學校就讀大比拼
一本,區域不同,分數線也不同,從438-589不等,GPA 3.5-4.0
中國有本科院校幾乎800所,一本分數線基本上可以就讀國內各省的一等大學,一般是納入國家211,985的優秀大學。但是能不能錄取,具體還要看競爭對手的多少,志願報的出入大不大。因為資源少,人口多,競爭很激烈,即使過了分數線,也未必都能進入到一本院校。
美國有幾乎4000多大學,資源非常豐富,因此選擇的機會也比較多。能闖關一本分數線的學生,平時的GPA一定很高,如果能准備上語言,多參加一些課外活動並獲獎,加上好的文書及推薦信等,基本可以讓你榮升美國TOP30\Top50的院校。身價倍增。
二本,379-545不等,GPA3.0-3.5
中國的二本分數線其競爭力不能與一本同日而語,但是如果選擇了一些冷門等,說不定也能進入一本院校的行列——這取決於智慧判斷力。二本院校中國當然也有很多不錯的大學,但是鑒於中國目前就業壓力大,因此,二本的競爭壓力也很大,尤其處於一本邊緣的學生也可能選擇二本院校,為了增加錄取保險系數。
美國教育資源豐富,即使排名100的院校,還同時屬於世界著名院校之列,其競爭優勢可想而知。能沖關二本分數線的學生,學生的GPA大多在3.0-3.5之間,但是如果在留學上准備充分,能進入到美國TOP100大學的希望是非常大的。同樣的分數線,國內可能沒有名校就讀,留學後則截然不同,但是英語一定要好。
三本
中國三本分數線的學生尤其注意,這是中國教育制度下的一種產物。不是說學生沒有能力,而是社會的認可程度相對低。因為很多學生想獲得本科文憑,但是人口多,資源少,所以三本也屬於一種時代的產物,未來我們認為三本會更加完善的,但是目前還有一段路程需要走。
美國進入三本分數線的學生,可能GPA經常集中在2.5—3.0之間,但是正是因為美國大學的錄取權衡標准比較多,所以如果三本分數線的學生如果英文比較好,而且有特長的話,非常適合去美國就讀排名100左右的大學,要知道美國有4000所大學,及時排名100以外,也是非常優秀的大學。你會發現,同等成績,換條路走,上社區學院,之後還可以轉學到排名前30的美國名校,人生精彩大不相同,只要您具備經濟及英語方面的條件。
中美大學錄取的標准到底有何不同?
中國進入大學的途徑就是高考,高考的決定方式就是考試,然後劃分分數線,讓分數高的同學進入到優秀的大學,分數靠後的進入到靠後的大學,總之,是根據分數來決定所上大學的質量。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學生和家長都非常看重分數,也因此忽略了學生的特長及在其他方面的發展。
進入美國大學的考核標准比較多樣化,參考數據包括:GPA,個人陳述,推薦信,標准英語考試成績,課外活動及獲得的獎勵,家庭經濟條件等等。可能你的學習成績不是第一,但是不代表你不能進入一流的美國名校。正是因為兩種教育制度的區別,也導致近幾年去美國讀書的中國學生越來越多。
⑤ 中國大學生與美國大學生的區別是什麼
我們只知道美國的教育非常重視創造性教育,卻不知道他們的教育更重視培養基本的學術思考能力。同時我們也很困惑,為什麼美國的大學教育如此自由輕松,卻培養了眾多各行各業的天才級大師,如比爾蓋茨、沃倫巴菲特等。要解釋這些問題,必須要徹底了解美國大學教育理念以及實踐。 美國的教育大學本科教育在美國被稱作為liberal arts ecation。字面意思為自由教育,但其涵義卻非常豐富。liberal ecation最初指在古希臘時期,給自由男人的教育。這里的「自由男人」指的是相對於奴隸、工匠等那些聽從他人命令進行工作的人。而自由的男人則往往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道路。到了近現代,liberal arts ecation逐漸成為大學教育的代名詞,相對於具體的職業教育,liberal ecation強調對「人」的教育,而不是對「技藝」的教育,它關注的是如何把一個人教育成一個能夠獨立思考、具有價值觀念和道德操守、了解文化差異的健康個體。Liberal ecation是美國高等教育的特色,它通過對學生的全面教育,培養學生表達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一般來說,在liberal arts ecation系統下,學生需要學習藝術、歷史、哲學、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領域內的課程。在接受了足夠廣泛的學習後,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選擇一個專業方向,進行進一步的深入學習。因此,雖然當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新學科、新問題層出不窮,但美國的大學教育依然是緊抱傳統。 與中國的大學教育一樣,美國的大學本科教育一般需要四年時間,也要求學生選擇某一特定的專業。但除此之外,中美大學教育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 首先,雙方對大學教育功能的定位不一樣。就如其名字liberal ecation所表達的一樣,美國人認為大學本科教育是一個自由人最基本的教育,它幫助一個體成長為一個具有理性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健全人。而中國的大學教育,由於歷史和經濟發展水平等諸多原因,還被定位成培養某方面專業人才的專才教育。雙方最大的區別在於,前者之目標是為了培養健全的個體,使其成為一個稱職的文明社會公民;而後者之目標在於培養工具式的人才。由於兩者在目標上存在著本質的區別,因此中美大學教育在其他諸多方面也存在著根本性的差別。他們又可以集中地體現在專業選擇和課程設置上。 中國的大學生在入學前,就已經確定了某一專業。並且,從進入大學的第一學期,就開始學習專業課程。並且,中國的大學課程中,專業課程(包括核心課程和相關課程)至少佔到總課程數的60%以上。而美國的大學生在進入大學時並無專業之分,而是按照一定的要求學習一些公共科目。這些科目一般要涵蓋一些幾各大系:文學、藝術、歷史、哲學、人文、社會、數學、科學等幾大領域。學生在經過比較廣泛的教育後,能夠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了解社會以及了解各個學科的內涵。 因此只有到了大學三年級,學生才有機會選擇自己所感興趣的專業,並且一般會有一個學術顧問給學生指導。 在確定了專業後,學生開始學習專業課程。但專業課程的比例一般不超過所有課程的1/3。因此,可以想像,美國的大學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在知識寬度、平衡性方面有著顯著的優勢。基本的歷史、人文和哲學教育能夠保證畢業生至少具備基本的現代公民素質。而對不同領域的廣泛而不深入的涉略,能夠讓畢業生保持對科學的興趣,從而為研究生階段進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基礎。這些,都是我們中國的教育需要好好學習的。
⑥ 中國大學和美國大學的最大差別在哪裡
大學從它產生到現在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上溯到它的產生,它主要是從德國、英國等國家最早發展起來的。中國現代大學源起於西方,現代西方大學又是從歐洲中世紀大學、英國大學、德國大學而到美國大學這樣逐漸演化過來的,無論哪一個時代的大學都是以前大學的創造性繼承而不是否定
⑦ 中國大學生和美國大學生的區別
一提到中國和美國的大學教育,很多人也馬上會想到應試教育、素質教育、創造性等詞眼。但長久以來,普通民眾了解到關於美國教育的情況往往是支離破碎的、模糊的,而得出的結論也往往是模稜兩可甚至是前後不一致的。
例如,我們知道,美國中學生的課程很簡單,大學入學測試的難度和水平更是只及中國的初中水平。但另一方面,我們卻看到美國高中生寫出了足以抗衡微軟IE的瀏覽器Firebox。我們只知道美國的教育非常重視創造性教育,卻不知道他們的教育更重視培養基本的學術思考能力。同時我們也很困惑,為什麼美國的大學教育如此自由輕松,卻培養了眾多各行各業的天才級大師,如比爾蓋茨、沃倫巴菲特等。要解釋這些問題,必須要徹底了解美國大學教育理念以及實踐。
美國的教育大學本科教育在美國被稱作為liberal arts ecation。字面意思為自由教育,但其涵義卻非常豐富。liberal ecation最初指在古希臘時期,給自由男人的教育。這里的「自由男人」指的是相對於奴隸、工匠等那些聽從他人命令進行工作的人。而自由的男人則往往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道路。到了近現代,liberal arts ecation逐漸成為大學教育的代名詞,相對於具體的職業教育,liberal ecation強調對「人」的教育,而不是對「技藝」的教育,它關注的是如何把一個人教育成一個能夠獨立思考、具有價值觀念和道德操守、了解文化差異的健康個體。Liberal ecation是美國高等教育的特色,它通過對學生的全面教育,培養學生表達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一般來說,在liberal arts ecation系統下,學生需要學習藝術、歷史、哲學、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領域內的課程。在接受了足夠廣泛的學習後,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選擇一個專業方向,進行進一步的深入學習。因此,雖然當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新學科、新問題層出不窮,但美國的大學教育依然是緊抱傳統。
與中國的大學教育一樣,美國的大學本科教育一般需要四年時間,也要求學生選擇某一特定的專業。但除此之外,中美大學教育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
首先,雙方對大學教育功能的定位不一樣。就如其名字liberal ecation所表達的一樣,美國人認為大學本科教育是一個自由人最基本的教育,它幫助一個體成長為一個具有理性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健全人。而中國的大學教育,由於歷史和經濟發展水平等諸多原因,還被定位成培養某方面專業人才的專才教育。雙方最大的區別在於,前者之目標是為了培養健全的個體,使其成為一個稱職的文明社會公民;而後者之目標在於培養工具式的人才。由於兩者在目標上存在著本質的區別,因此中美大學教育在其他諸多方面也存在著根本性的差別。他們又可以集中地體現在專業選擇和課程設置上。
中國的大學生在入學前,就已經確定了某一專業。並且,從進入大學的第一學期,就開始學習專業課程。並且,中國的大學課程中,專業課程(包括核心課程和相關課程)至少佔到總課程數的60%以上。而美國的大學生在進入大學時並無專業之分,而是按照一定的要求學習一些公共科目。這些科目一般要涵蓋一些幾各大系:文學、藝術、歷史、哲學、人文、社會、數學、科學等幾大領域。學生在經過比較廣泛的教育後,能夠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了解社會以及了解各個學科的內涵。
因此只有到了大學三年級,學生才有機會選擇自己所感興趣的專業,並且一般會有一個學術顧問給學生指導。
在確定了專業後,學生開始學習專業課程。但專業課程的比例一般不超過所有課程的1/3。因此,可以想像,美國的大學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在知識寬度、平衡性方面有著顯著的優勢。基本的歷史、人文和哲學教育能夠保證畢業生至少具備基本的現代公民素質。而對不同領域的廣泛而不深入的涉略,能夠讓畢業生保持對科學的興趣,從而為研究生階段進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基礎。這些,都是我們中國的教育需要好好學習的。
⑧ 中國大學生和美國大學生的區別是什麼
1、關於大學
美國學生為了能從大學畢業,上了大學才開始好好學習,中國學生為了考上版大學而拚命學權習,上了大學就不再好好學習。
美國大學「寬進嚴出」;中國大學「嚴進寬出」
2、學習的自主性
在課堂上,美國學生為了裝懂而向老師發問。 中國學生則為了裝懂而不向老師發問。
3、實踐
美國學生更傾向於動手,而中國學生卻局限於理論和格式
4、受教育方式
美國學生的十分輕松,他們大多數喜歡異想天開,想像力無比豐富。
而中國學生的受教育方式是一種「填鴨」,最擅長背書、刷題、死記硬背。
6、零用錢
美國學生大多沒錢了自己掙,中國學生是向父母要。
7、旅遊
美國學生對自己的父母說:「我已經攢夠錢了,我要去旅遊了。」
中國學生對自己的父母說:「我要去旅遊了,請給我一筆錢。」
8、思想觀念
美國學生可以把女朋友帶回家自豪的對父母說:「這是我女朋友。」
中國學生必須背著家長老師,生怕背上早戀的罪名。
⑨ 美國大學與中國大學的區別
天道留學老師為您介紹一下區別,僅供參考:
一、美國考大學不分文理科
要了解美國大學與中國大學的區別,最重要的是明白美國大學教育的本質。
在中國,高考分文理兩科,而文科、理科又「水火不相容」,報考了理科就不能報文科,反之亦然。
而在美國,考大學是不分什麼文科理科的,學生們也沒有這樣的概念,許多學生進入大學時,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上哪個專業哪個系,先入了學再說,等到二、三年級時才確定自己的專業方向。
美國的大學之所以在學生入學時不急於讓學生選擇自己的專業,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個是美國本科十分注重「通識教育」:在現代多元化的社會中,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於不同人群之間的知識和價值觀。在美國,到了研究生才是以專業教育為主。
另外一個就是學生剛從高中畢業,對自己的能力以及將來究竟要學什麼還不是很清楚,所以希望讓學生在進入大學後,有一個適應、學習、了解的過程,然後再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
美國的大學,有公共教育課程與專業教育課程之分。在公共課程方面,數學、英語、寫作等是所有學生都必須修的,其它的就各取所需了。
二、,美國大學沒有「班級」
中國上大學在入學時已經定好了進入哪個系,然後對新生較多的進行分班,比如中文系一班、兩班、三班等。此後的四年大學生活,就以班為基礎,每個班有班長,還有各科代表等,模式與中小學一樣。
所謂同窗,主要就是指同班同學,除了選修課外,大家在四年中上同樣的基礎課與專業課,四年下來,結下深厚感情。所以,班級不但是學生的核心組織,也是大學的基礎。
而美國大學的所謂「班級」,是以學校為單位的,所有同一年進入大學的學生,就是一個「班」,與中文的年級意思相近。所以講到班級,美國大學生的概念只有「某某年班」(相當於某某屆),比如耶魯大學1990年班、哈佛大學2012年班等。
三、美國大學生通過宿舍建議感情
美國的大學沒有「班級」,學生每天與不同的同學打交道,那麼他們又是如何建立感情的呢?
美國大學生之間建立感情的主要基地之一是學生宿舍,住在同一個房間的,往往以後就是好朋友。由於沒有班級,所以住在同一宿舍中的人,選擇專業往往各不相同,可以是學化學的,也可以是學音樂的。
由於大多數大學的學生宿舍只給一、二年級學生使用,所以住在同一宿舍中的人,基本上在第三年就分手了,有些可以繼續結伴在校園外面找房子住,有些就回家住。
也有不少學校的住宿規定是每年重新組合,因為一到暑假,學生必須全部搬出宿舍,到暑假過後再回到學生宿舍時,就不一定是原來的宿友了。
除了宿舍之外,參加各種學生社團也是加強同學間相互聯系的重要途徑。校園內的兄弟會、姐妹會及各種興趣團體五花八門,參加這些學生團體不但能夠滿足課外活動的需求,也是聯誼的重要方式。
四、學校通過學業和學費管理學生
美國的大學沒有「班級」,那麼學校是如何對學生進行管理呢?
簡單說來,學校主要從學生的學業以及學費方面管理學生。美國的大學絕大多數實行學分制,學生修完規定學分即可畢業,學校會根據學生每年取得的學分情況,監督學生是否在規定的期間內選擇專業並按時畢業。
一般來說,學生最遲必須在第三年時將專業定下來,也就是將自己歸屬到某一個系或學院,如果到第三年學生還沒有將專業定下來的話,就很難在最後一年裡完成規定的學分,也就是說不能按時畢業。
五、美國大學不考核就業率
至於「美國大學不考核就業率嗎?」這個問題,從理論上說,學生的就業率根本不是大學教學的考核指標,也沒有任何教師或學系、學院會因此受到壓力。
但美國有不少大學評級機構,這些機構在對大學評分時,是會考慮每所學校畢業生的就業率的,就業率越高,對學生的吸引力就越大,這是毫無疑問的。
在選才過程中,大學把社會和家庭因素當作衡量學生「品格」的一項指標。你以後在一生的事業中是否有克服艱難險阻的品格,是你成功的關鍵。而這種品格,從你上大學前如何「克服生活的挑戰」,能非常明顯地體現出來。
有些人誤傳,沒聽說過的大學一定不是好大學。這不是事實。美國有很多大學,有的大學曝光率比較高,例如排行榜、體育比賽等,所以這些大學常被人們所熟知。但也有很多大學,學術非常優秀,由於曝光率不高,人們對它的了解相對少些,既便如此,這些大學仍然是好大學。
小結:
中美大學現階段的差別的確很大,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雖然中國的高等教育在近年來雖然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北大清華等國內頂尖名校在世界排名也越來越靠前,但中國教育資源分配(特別是優質教育資源)極度不均衡也是不容忽視的事實。
我們無意崇洋媚外,只是從客觀評價的角度來說: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大學無論從教學質量、學術水平、軟硬體設施等方面都比國內大部分大學要好的多。如果有條件,可以一試。
⑩ 中國的大學與美國大學的區別
首先,雙方對大學教育功能的定位不一樣。就如其名字liberal ecation所表達的一樣,美國人認為大學本科教育是一個自由人最基本的教育,它幫助一個體成長為一個具有理性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健全人。而中國的大學教育,由於歷史和經濟發展水平等諸多原因,還被定位成培養某方面專業人才的專才教育。雙方最大的區別在於,前者之目標是為了培養健全的個體,使其成為一個稱職的文明社會公民;而後者之目標在於培養工具式的人才。由於兩者在目標上存在著本質的區別,因此中美大學教育在其他諸多方面也存在著根本性的差別。他們又可以集中地體現在專業選擇和課程設置上。有時間你可以多關注嘉華世達留學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