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業名單 » 美國大學體系

美國大學體系

發布時間: 2021-01-22 22:38:10

A. 美國的教育體系是什麼樣子

多渠抄道經費籌措體制。

美國高等教育形成了多渠道經費籌措體制。從整體看,各級政府的各類撥款,學生負擔的學費,以及學校服務收入,為高等學校三大經費來源。雖然近年這三項收入的合計占總經費的比例稍有下降,但仍佔主導地位。

美國公立教育處於壟斷地位,缺少競爭機制,從而造成了經費使用效率低下。地方引入競爭機制,改革體制弊端,給予家長和學生具有充分選擇學校的權力。學校為能夠吸引更多的生源,採取多種辦法,並提高教育經費的使用效率,從而使教育質量得到整體提高。

(1)美國大學體系擴展閱讀:

美國高等教育體系的主要特點:

1、美國高等院校數量眾多,風格多樣。少數學院在挑選學生時極為嚴格,大部分的申請者都無法最終入圍。

2、公立高等院校主要由各州政府出資興辦,並進行監督。以減少州政府直接援助為條件,爭取能在政府監管中獨立,至少是部分獨立。

3、由於外界的慷慨捐贈,美國少數大學能夠成功積累豐厚的資金,帶來可觀的年收入,以應對其運營支出。美國其他大部分高等院校的資金並不寬裕,教職員工工資偏低,圖書館規模較小,各種校內設施也不夠上檔次。

B. 美國的教育體制及概況是怎樣的

美國的教育是先有教會和私立學校後有公立學校,故傳統的教育體制是地方分權制和公私並舉制。
美國立國時的憲法規定,聯邦政府無權干涉各州的教育。1865年南北內戰結束後美國開始感到設立中央教育領導機構的必要性。
1868年才在內政部中設教育總署,也只是管理很少的聯邦教育經費,為各州的學校提供幫助和咨詢,直到1979年才正式建立了聯邦教育部。 各州的教育委員會和下屬的地方學區委員會,與基層學區委員會仍然分別掌握各地的教育大政,發展計劃,經費分撥等實權。 但聯邦政府由於教育經費的不斷增加和1958年以來幾部教育大法(如<國防教育法中小學教育法天才教育法;成人教育法;等)的頒布實施,使中央政府的教育政策逐步滲透到州和地方, 對全國施加有力的影響。
教育既以全民為對象,並涉及到每個家庭和個人的未來,故教育既是國家的大事, 又是各州和地方政府及社會團體的大事,大家都把人力,物力,財力,精力投到教育上,使形成教育多軌制,調動起多方面辦教育的積極性,運用市場經濟的規律辦" 三全"(全民,全面,全程)教育,這是美國教育體制的最大特色。這比單純靠政府出資(單軌制)辦學,按計劃經濟規律去辦教育有更高的效率和良好的效果。美國眾多的社會團體(宗教,工會,企業)和教育團體(教育基金會,協會,研究會)對推動美國的教育改革起了巨大的作用,如天主教,卡內基,福特,洛克菲勒等基金會,以其雄厚的資金和強大的輿論來推動教育的各項實驗,教改,科研及設立新專業,傳播先進經驗,提出教育宗旨與政策建議等,其影響力和潛能往往超過政府部門。
美國教育的多元文化主義是美國教育的國策,多元文化教育是使多民族移民融入美國主體文化的最大途徑。" 歸化主義" 是用占統治地位的文化去壓迫,消滅或混合別的文化。而" 多元文化主義" 則是把一國中的多種民族文化接受為特色的,獨立的成份,在平等的基礎上認同與互補。
美國文化教育的高水平也決定了美國在世界科技方面的領先地位。在美國人看來,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美國的法律規定兒童6-16歲必須入學。美國的公立學校由政府稅收支持,學生免費入學;私立學校多由教會支持。美國的學校按年齡階段分為以下四類:
1。初級學校:1-6年級(6-12歲)
2。初級中學:7-8年級(13-14歲)
3。中學:9-12年級(15-18歲)
4。大學(學院):一般為4年制(18歲以上),另有「研究院」或「專業學院」,為大學畢業學生從事研究而設立。
美國大學目前實行准學士、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制,分別代表本科和研究生兩大類教育4級不同的學術水平。此外美國大學還頒授榮譽學位,此種學位並不反映學術成就,而是對於社會有傑出貢獻者的承認。

兩年制學院,又稱初級或技術學院,大部分為公立,多半為地方社區所舉辦,故一般稱為社區學院。
四年制學院,大體有兩類:一類是文理學院或文科學院,另一類是獨立的專科學院。
上述兩類學院學制一般為4年。文理學院和文科學院向畢業生頒授的最普遍的學位是文學士和理學士,專科學院則授予專業學位。
綜合性大學,進入這些專業學院學習,往往需要有4年制大學的本科學歷,學制通常為3-4年,時間長費用高。綜合性大學頒授學士、碩士和博士3種學位。

C. 美國iss教育體系和ccss教育體系的區別

CCSS是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共同復核心州立標准)的縮寫制。
是由美國教育部以及佛、哥倫比亞大學等名校提出的,按照美國大學招生要求制定的教學大綱。
該標准於2010年起在全美各州推行,旨在改變全美各州課程、教學各成體系,彼此之間難以匹配協調的問題。
CCSS涵蓋了幼兒園到G12(相當於國內高三)各個年級,包括了數學與英語通識兩個基礎學科的課程標准體系。
其目的在於培養有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21世紀美國公民 ,讓孩子們在高中畢業時為上大學和就業做好充分的准備,這一標准還將確保學生在一個校區轉學到另一校區時,可以順利銜接。

D. 美國大學招生體系是什麼

美國的多元招生體制
美國是典型的教育分權制國家,教育權力歸地方所有,故不設全國統一招生制度,招生的自主權在各大學,高校完全按照自己的條件和需要確定招生計劃與錄取標准。按照招生標准不同,我們可以把美國高校分為兩大類:有條件招生(細分為競爭性、選擇性和最低篩選性三種) 和無條件招生(即開放式入學)。實行開放式入學招生政策的大多為兩年制的社區學院,即對社區學院所在地所有申請入學的中學畢業生和18 歲以上的任何公民全部錄取,適齡青年只要有中學文憑就可以入學,對學習能力傾向測試(SAT) 和美國大學考試(ACT)等考試不作要求,對申請者可以說是來者不拒。對於有條件招生的高校,一般都堅持綜合考察的原則。即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傾向測試(SAT) 、美國大學考試(ACT)等一系列規定的大學入學考試成績和中學成績、教師評語、校長推薦信、論文寫作、個人申請材料、藝術、體育特長、社會實踐、面試表現甚至種族等諸因素綜合考慮決定是否錄取。其中,中學成績是絕大多數美國大學入學標准中最重要的一條指標。但是大學在評估此項指標時,並非片面追求高分數,而是將其放置到學生的中學條件和家庭背景中綜合評價,注重學生追求上進、挑戰自我的精神。此外,大學還很看重學生選擇課程的難度,鼓勵學生在可能的情況下多選修高級課程或大學預修課程,修習並通過了這些高難度課程的統一考試,可以為申請大學成功增加不少籌碼。對於SAT和ACT分數則是僅次於中學成績的另一條主要指標,近年來一些學校開始把它列為可選條件,或者乾脆取消這一入學要求,但四年制公立大學和非營利性私立大學極少有放棄這一要求的。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也是大學比較重視的指標,幾乎所有的高校都要求考生提供課外活動及社會志願活動情況的材料。推薦信在入學申請中亦佔有一定份量,一般要求申請者提供至少兩封教師或輔導員的推薦信,需對學生進行准確評價。由於希望選拔到全面發展的學生,一些大學還鼓勵申請者提交自己在藝術或體育方面的才藝證明。面試也是一些大學錄取評價的內容之一。多數大學一般都提供面試的機會,方便的考生可以直接到大學來進行面試,不方便或國外的考生委託校友會進行面試。此外,學生的個性品質通常也是招生人員所關注的內容,主要從推薦信、中學報告以及學生所寫的短文或個人自述等材料中考察,使學校在冰冷的考試分數與學業成績之外,了解學生的思想、觀念、態度、愛好、興趣、生活經歷等活生生的另一面。
總之,美國高校考慮的是考生的綜合素質,既要求考生有較好的學習成績等智力因素,也要求考生擁有較強的非智力素質;既考慮考生的個人條件,也考慮班級乃至年級甚至學校整個集體的互補性。

E. 美國大學課程體系介紹

學分要求美國大學畢業學分要求一般為120個學分左右,個別學校會有不同。學分分類 General Courses(全校必修課),一般為30個學分左右,涵蓋人文、社科、理科、藝術等,范圍很廣,但涉獵都不會太深,不管什麼專業,都會學習這些課程,一般是大學課程的基礎。Major Core Courses(專業必修課),一般為45個學分左右,主要涉及同學拿到一個專業的學位必須要學習的課程。會有一定的梯度,從易到難。 Major Elective Courses(專業選修課),一般為30個學分左右,主要涉及一個專業細分小的分支或方向的課程,基本上也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根據自己感興趣的方向進行選擇。Minor Courses(輔修課程),一般為12-20個學分,在美國大學里,除了主修專業外,學生都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及學習的方向,利用補充課程的機會,輔修一個專業或者雙修一個別的專業。最低學分要求在學校里也規定了最低的學分要求,以及最高學分限制。也就是說,作為一個International Full-time Student,同學每學期必須修夠一定數量的學分,才能保證同學F-1學生簽證的身份。一般學校規定的本科生基本上都是3-4門課程或是12-16個學分,研究生為3門課程,9-12個學分左右,這里學生們要關注學校關於國際生的要求,選課時要根據相關規定來選課。 當然,如果一個學期想修更多學分,同學必須向學校證明同學的優秀及能力,向學校提前申請才行。比如,在第一個學期同學能夠修3門課程並保持全A,就能證明同學的學習能力,在接下來的學期就能申請修更多的課程。其實在美國人的眼裡一般是不建議學生加速學習的過程。他們認為學習是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時間的,只有循序漸進穩扎穩打,才能將知識學得更牢固,才能將所學知識吸收並應用到實踐。因此,如果同學去找Advisor申請多修學分,也會比較困難些,但只要留學生們有實力,也是可以實現的。教學內容美國大學的專業設置非常廣泛,他們非常鼓勵學生們在大一、大二基礎學習階段,廣泛涉獵多種類型的課程,相對而言,美國大學對於基礎知識的學習也要更精更細。美國的大學教育提供了這樣一個絕佳的機會,讓學生在不同的領域進行探索,而這也正是美國大學教育的特色之處。

F. 美國教育體系是怎樣的

美國的教育分為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兩大系統。

公立學校從小學(某些地區專從學前班開始)到高中學屬費全免,大學的學費比私立大學便宜一半以上(但對外州居民則無此優惠)。

私立學校學費昂貴,遠遠超過歐洲發達國家和同屬於北美的加拿大,但一般師生比例等都占優勢,教育質量比較高。

美國的教育沒有統一的教學大綱,學校和老師有很大的自主權,最近某些州開始設立標准化考試,所以等於有了教學大綱,這受到了許多老師、學生和家長的抵制。

美國的小學各地的定義不同,大部分和中國相同,指一到六年級,但是也有五年級甚至四年級就算中學的。所謂高中,一般是指9-12年級這四年。

美國的大學除了可以從公立和私立劃分外,還可以按性質分為綜合性大學(包括本科和研究生)、文理學院(只有四年本科,沒有研究生)和社區大學(學制不等,類似中國大專)。

美國的碩士研究生常常只需要一到兩年的時間完成,比中國短,但是博士研究生文科常常要讀六年。另外,醫學、法律等專業在美國屬於研究生階段而不是本科專業

G. 美國大學,實行什麼樣的管理制度

第一種是全開放選修 ( 也稱自由選修 ) 。 這是美國大學學分制實行初期的一種選課形式,目前只有少數高校仍在實行。這種形式除了一般只規定英語和現代外語為必修課外,其餘均為選修課。
第二種為半開放式選修。 這種形式一般在美國工科院校實施,通常規定選修課比例在 20% ~ 40% ,其比例相對於自由選修學分制要小得多。
第三種為主輔修課程並行式學分制。 這種形式將學生應選修的課程劃分為主修課與輔修課,且主修課所佔比例大於輔修課。例如,加州大學規定的主修課比例為 70% ~ 75% ,輔修課則為 25% ~ 30% 。
第四種是分組選修學分制。 這是一種專業課與基礎課並舉的方法,強調低年級學生要通選不同系、專業的基礎課程,廣泛涉獵,其目的在於拓寬學生視野,使學生接受不同思維的訓練。目前,美國大多數高校都實行這種選課方式,反映了其重視基礎知識及培養通才的教育理念。
學校對學生沒有嚴格的年級與班級劃分,一般按照所修學分數決定所屬年級。 24 學分為一年級, 25 ~ 55 學分為二年級, 56 ~ 89 學分為三年級, 90 學分或以上為四年級。
與美國大學學分制配套的是,美國大學入學時間具有彈性,可在一、六、七、九月申請辦理入學手續,但因為假期最長的是暑假和聖誕節假
( 也可視為寒假 )
,因此最常見的是秋季入學和春季入學。不過,不同學校可根據諸如課程設置之類的具體情況有所區別,這些在申請美國大學的網站上都可以查到。
此外,美國大學的教學計劃也富有彈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水平等安排個人的學習計劃,即允許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延長畢業年限,也允許學生提前畢業。

H. 美國教育體系是怎樣的

美國的6~18歲是屬於中小學義務教育的部份。教育大概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學前教育、小學 、中學及高等教育。在高中畢業前是屬於通才教育,到高等教育(學院、大學和研究所)才分職 業教育和一般教育。美國學制沒有學力測驗、大學聯考,學生憑著在校成績及SAT/ACT分數, 自行申請大學入學。 和許多國家不同的是,美國沒有國立大學這種名稱,義務教育由州政府來承擔。且在義務教育 的部份,只要你是合法居留人(Green Card),就有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且在美國受義務教育都 是免費的,不必繳交學雜費、課本。美國所有的中小學都為學生提供免費的課本,多數的課本 都是上屆學生傳給下屆學生,一直到不能用為止。此外,還有些學校練習本、作業本也不用買 ,而是由學校發的。不過,學生就要自己買鉛筆、橡皮擦、計算器...等等,可是這樣相較之 下,真的省了很多錢呢! 高等教育則分州立和私立。『州立』大學─州民可以享受較低的學費,外州學生&國際學生學 費較高。『私立』大學─則不分州民或外地生,學費都是一樣的。此外,美國大學生在入學後 前兩年,就如大一、大二時修讀通識課程,到大三才會決定主修課程。另外,攻讀醫科、法律 等專業課程要等大學念完畢業後,考到相關考試,才可申請。

I. 美國的高等教育體系有幾種大學和學院

有三個層次,社區大學,公立和私立的本科大學,研究型大學!望採納哈,謝謝!

J. 體制解讀:美國大學和加拿大大學體系有何差別

近年來留學、移民加拿大的熱潮方興未艾,但是,由於加拿大教育體制與國內有很大不同,致使許多人望「門」興嘆,不得要領。其實加拿大的大學體系並不復雜,筆者就其與美國的差別予以比較,以期說明加拿大大學體系的特點。美加研究生院的差別一、學校體制的差別: 美國有1000多所大學,有公立私立之分,差異性很大,而且排名居世界前列的美國大學中多數為私立大學,其經費主要來源於個人及公司或校友會捐贈。而加拿大隻有90多所大學,絕大部分為公立大學,差異性很小,經費主要來源於政府撥款。這就導致美國碩士專業申請比較靈活,而且入學條件也千差萬別;而加拿大大學對碩士申請的要求就顯得比較僵化,入學條件也比較統一。學費及獎學金的差別 加拿大大學的學費一般比美國低50%,平均每年在8000加元左右,正因為如此,美國有許多學生在加拿大留學。關於獎學金,加拿大大學對國際學生基本沒有類似美國大學的「全獎」、「半獎」,這一點主要因為加拿大以公立大學為主,大額的獎學金主要針對本國居民。但是,從獲得獎學金與所交學費的比例來說,卻是加拿大比美國高。因為加拿大除給國際學生提供部分獎學金以及助教( T eacher Assistant)、助研( R esearch Assistant)機會外,還有獨特的 C o-op課程( C o-operative Ecation的簡稱,俗稱「帶薪實習課程」),學生在實習中可獲得相應報酬。英文入學考試的要求 美國的研究生院一般需要申請人提供 G RE、GMAT、LSAT等考試成績,並且將該考試成績作為是否錄取與發放獎學金的一個重要參考標准,而加拿大的研究生院一般只需要申請人提供 T OEFL或IELTS成績,除申請 M BA需要GMAT成績外,只有部分學校的理工科和文科專業需要 G RE成績。具體申請時,要詳細查閱該學校專業的要求。 (於麗莉) 相關文章: ·如何識別正規美國大學·經不起利誘的美國大學取消教育部貸款(圖)

熱點內容
女大學生應急艙門 發布:2025-05-01 01:44:43 瀏覽:403
想砍死博士導師怎麼辦 發布:2025-05-01 01:18:57 瀏覽:755
西南政法大學徐教授 發布:2025-05-01 00:20:29 瀏覽:285
大連外國語大學俄語復試名單 發布:2025-05-01 00:05:50 瀏覽:464
大學生離省 發布:2025-04-30 23:36:15 瀏覽:78
東南大學研究生院薪酬 發布:2025-04-30 23:32:24 瀏覽:138
大學生嚴進嚴出 發布:2025-04-30 22:52:20 瀏覽:527
2015年遼寧大學研究生專業目錄 發布:2025-04-30 22:17:55 瀏覽:461
大學生有必要遷戶口嗎 發布:2025-04-30 22:15:42 瀏覽:579
貴陽醫學院研究生部導師 發布:2025-04-30 22:14:22 瀏覽: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