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業名單 » 莫斯科中山大學名單

莫斯科中山大學名單

發布時間: 2022-05-16 08:05:16

⑴ 莫斯科中山大學還在嗎

莫斯科中山大學,是由前蘇聯出資創辦的中國學校,該校曾培養出王明 、博古、張聞天、鄧小平和蔣經國等一些兩大政黨的重要人物。

莫斯科中山大學還在嗎
不在了,1930年底,莫斯科中山大學關門了。莫斯科中山大學俄文全稱中國勞動者孫逸仙大學,是聯共(布)中央在孫中山去世後為紀念他而開辦的,目的是為中國培養革命人才。

莫斯科中山大學的校園特色
莫斯科中山大學成立於1925年10月,地點在莫斯科沃爾洪卡大街16號。校園里有一座三層樓的小別墅,還有花園、籃球場、排球場、溜冰場。這座古建築是十月革命前一個俄國貴族的官邸,屋頂浮雕華美,室內吊燈堂皇,每一間房屋都高大敞亮,一個大廳已改成禮堂,整座宅院已改成具有一定規模的學校。

⑵ 莫斯科中山大學的介紹

莫斯科中山大學是由前蘇聯出資創辦的中國學校,該校曾培養出王明 、博古、張聞天、鄧小平和蔣經國等一些兩大政黨的重要人物。莫斯科中山大學俄文全稱「中國勞動者孫逸仙大學」,是聯共(布)中央在孫中山去世後為紀念他而開辦的,目的是為中國培養革命人才。當時正是國共合作時期,國民黨俄國顧問鮑羅庭於1925年10月7日,在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第66次會議上正式宣布莫斯科中山大學的建立。

⑶ 近代女英雄人物

1、薛紹徽:中國近代第一個女翻譯家。她是近代著名外交官陳壽彭的妻子,1899年,陳壽彭翻譯了《江海圖志》 ,1900年,夫妻合譯了法國科幻小說大師儒勒·凡爾納的《八十日環游記》,由經世文社出版,首版譯者署名是薛紹徽。

5、鄭毓秀:中國第一個女博士。祖父鄭姚,是同盟會會員,她早年也投身革命,曾參與刺殺袁世凱,為躲避追捕於1914年被迫出國留學。1924年,鄭毓秀獲得巴黎大學法學博士學位,成為中國女性第一位博士。

回國後,她在上海創辦了律師事務所,成為中國第一位女律師。她也是集諸多"第一"於一身的女性——民國政府時期第一位省級女性政務官、第一位地方法院女性院長、審檢兩廳廳長、第一位非官方女性外交特使、第一位參與起草《中華民國民法典草案》的女性。

⑷ 廣東有哪些中外合作辦學的大學

廣東中外合作辦學的大學有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中山大學中法核工程與技術學院、中山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聯合工程學院、暨南大學伯明翰大學聯合學院。

1、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

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是中國與以色列的國際辦學項目,坐落於廣東省汕頭市,對於兩國的教育學術交流,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於有志於到中東等地區工作的同學,未來希望從事與以色列等中東地區國家開展國際貿易的考生。

⑸ 1928年蘇聯將莫斯科中山大學與莫斯科東山大學合並並改名原因是什麼

因為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發動了412

順帶和蘇聯也翻臉了,所以1928年9月,蘇聯將莫斯科中山大學與莫斯科東方大學中國部合並,改名為「中國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

⑹ 有哪7位開國上將早年曾被派往前蘇聯留學

李天佑(1914-1970),廣西臨桂人,1939年赴前蘇聯就醫,後入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
劉 亞 樓(1910-1965),原名劉興昌、劉振東,曾用名撒莎,化名王松,福建武平人,1939年到前蘇聯,入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1945年8月隨蘇聯紅軍進入中國東北地區對日軍作戰
閻 紅 彥(1909-1967),原名閻候雁,曾用名周濟、陳一川,陝西安定(今子長)瓦窯堡人,1934年被選派為出席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的代表到前蘇聯莫斯科,入國際馬列學院、蘇聯紅軍陸軍大學學習。
烏 蘭 夫(1906-1988),蒙古族,內蒙古土默特左旗人,1925年10月進前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28年初畢業後在莫斯科東方大學、中山大學做教學翻譯工作,1929年6月回國。
甘 泗 淇(1904-1964),湖南寧鄉人,1927年被派往前蘇聯,入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30年回國到上海,
楊至成(1903-1967),侗族,原名楊序清,貴州三穗人,1938年冬因積勞成疾赴前蘇聯就醫,1939年起先後入蘇共遠東局黨校、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
傅鍾,四川敘永人,1920年赴法國勤工儉學,1926年赴前蘇聯入莫斯科中山大學,翌年轉入列寧格勒軍政大學學習,1930年回國。

⑺ 莫斯科中山大學的簡介

在波瀾壯闊的中國現代史上,對其影響最大的「洋學府」恐怕要數莫斯科中山大學了。這所由俄國人出資創辦,並冠以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之名的異國學校在上個世紀20年代後期聚集了一大批中國青年之精英,中國政界要員也在這里頻頻亮相,從這里走出的驕子,陸續成為國共兩大政黨的風雲人物,曾任國共兩黨要職的王明 、博古、張聞天、鄧小平和蔣經國就是從這個學校里走出來的。

⑻ 莫斯科中山大學現在還有嗎

沒有了,在1930年關門了

⑼ 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的誕生日期

1925年秋成立的莫斯科中山大學,是孫中山聯俄政策的產物之一。因此,這所大學才會以孫中山的名字出現。盡管這所學校以孫中山的名字命名,但其招生的對象並不僅限於國民黨人,而是包括更多的共產黨人在內的中國學生。可以說,中山大學是為當時國共合作的中國大革命培養政治理論骨乾的特殊學校。比如,在中山大學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學生名單中,就有如下一些人的名字:
蔣介石之子蔣經國; 馮玉祥之子馮洪國; 馮玉祥之女馮弗能、馮弗伐; 邵力子之子邵志剛;葉楚傖之子葉楠; 於右任之女於秀芝。
當然,與一般人不同,這批國民黨要人的子女都是以「保送」的方式被送進中山大學的。與這些「幸運兒」相比,其他人則只能通過另外兩種方式實現去中大的願望:報名考試,接受選拔;或由組織上秘密推薦選派。
從1925年開始,到1929年,每年都有一批人由中國遠涉重洋,輾轉趕赴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在那幾年裡,莫斯科成為當時中國的革命精英薈萃的地方。 1927年7月26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發表聲明:「取締」中山大學,並與之斷絕一切關系,同時命令各級組織嚴禁再向莫斯科派遣學生。1930年夏,莫斯科中山大學宣布解散,走完了短短5年的歷程。但是,中山大學對中國現代史的影響卻是相當深遠的,其中「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就是在中山大學誕生的。
根據普遍的說法,都認為「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是在1929年夏召開的中山大學「十天大會」上誕生的。正是在那次會議上,有28個人投票贊成黨支部局的意見,還有一個「搖擺不定的人」,忽而贊成,忽而不贊成,「二十八個半」便由此而來。
這種說法,基本上是可信的,但還存在一些錯漏之處。
最明顯的一點就是,被稱為「二十八個半」頭頭的王明,其實那時候並沒有出席「十天大會」。早在1929年3月,王明就被共產國際派回了中國。 因此,可以這樣說,「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這一專用名詞是在「十天大會」上產生出來的,但其具體人物則不是在那次會議上確定的。
也就是說,在大會上投贊成票的人,不一定就是「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中的人;沒有參加那次大會的人,也不一定就不是「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中的人。
事實上,人們是藉助於「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這一專用名詞,來譏諷和嘲笑當時以「百分之百正確的布爾什維克」自居的王明和他的追隨者。
一般來說,在所有的名單中,至少有兩個人是可以確定的:一個是「二十八個半」的頭頭王明,另一個是被稱為「半個」的徐一新(原名徐以新)。當然,根據各種資料來看,另外27個人的名單也是不難確定的。這個名單是比較通行也比較可信的說法,盡管其中有些人和王明一樣,也沒有參加當時召開的「十天大會」,如張聞天、王稼祥當時也不在場,但是,從他們當時的思想狀況、與王明在觀點和行動上都有某些程度的相同之處或曰大致一樣這些方面看,他們仍然屬於「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

⑽ 從蘇聯回來的28個半,是誰,名單28個人名單

1925年秋成立的莫斯科中山大學,是孫中山聯俄政策的產物之一。因
此,這所大學才會以孫中山的名字出現。盡管這所學校以孫中山的名字命
名,但其招生的對象並不僅限於國民黨人,而是包括更多的共產黨人在內
的中國學生。可以說,中山大學是為當時國共合作的中國大革命培養政治
理論骨乾的特殊學校。

比如,在中山大學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學生名單中,就有如下一些人的
名字:

蔣介石之子蔣經國;

馮玉祥之子馮洪國;

馮玉祥之女馮弗能、馮弗伐;

邵力子之了邵志剛;

葉楚傖之子葉楠;

於右任之女於秀芝。

當然,與一般人不同,這批國民黨要人的子女都是以"保送"的方式
被送進中山大學的。與這些"幸運兒"相比,其他人則只能通過另外兩種
方式實現去中大的願望:報名考試,接受選拔;或由組織上秘密推薦選
派。

從1925年開始,到1929年,每年都有一批人由中國遠涉重洋,輾轉趕
赴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在那幾年裡,莫斯科成為當時中國的革命精英薈
萃的地方。

1927年7月26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發表聲明:"取締"中
山大學,並與之斷絕一切關系,同時命令各級組織嚴禁再向莫斯科派遣學
生。1930年夏,莫斯科中山大學宣布解散,走完了短短5年的歷程。但
是,中山大學對中國現代史的影響卻是相當深遠的,其中"二十八個半布
爾什維克"就是在中山大學誕生的。

根據普遍的說法,都認為"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是在1929年夏召
開的中山大學"十天大會"上誕生的。正是在那次會議上,有28個人投票
贊成黨支部局的意見,還有一個"搖擺不定的人",忽而贊成,忽而不贊
成,"二十八個半"便由此而來。

這種說法,基本上是可信的,但還存在一些錯漏之處。

最明顯的一點就是,被稱為"二十八個半"頭頭的王明,其實那時候
並沒有出席"十天大會"。早在1929年3月,王明就被共產國際派回了中
國。

因此,可以這樣說,"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這一專用名詞是在
"十天大會"上產生出來的,但其具體人物則不是在那次會議上確定的。

也就是說,在大會上投贊成票的人,不一定就是"二十八個半布爾什
維克"中的人;沒有參加那次大會並投贊成票的人,也不一定就不是"二
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中的人。

事實上,人們是藉助於"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這一專用名詞,來
譏諷和嘲笑當時以"百分之百正確的布爾什維克"自居的王明和他的追隨
者。

筆者曾經看到過六七份關於"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的名單,其中
涉及到52個人。在不同的人所開列的不同名單中,具體人選各有不同。但
耐人尋味的一點是,所有開列名單的人幾乎都是當時就讀於中山大學的實
地見證人。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眾說不一的情況,原因即在於"二十八個半"並不
是完全根據"十天大會"的表決情況而確定出來的。

那麼,"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究竟具體指誰而言呢?

一般來說,在所有的名單中,至少有兩個人是可以確定的:一個是
"二十八個半"的頭頭王明,另一個是被稱為"半個"的徐一新(原名徐
以新)。

當然,根據各種資料來看,另外27個人的名單也是不難確定的。

比較通行的說法,"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是指以下29個人而言
的,他們是:

王明、博古(秦邦憲)、張聞天(洛甫)、王稼祥、盛忠亮、沈澤
民、陳昌浩、張琴秋、何子述、何克全(凱豐)、楊尚昆、夏曦、孟慶樹
(緒)、王保(寶)禮、王盛榮、王雲程、朱阿根、朱自舜(子純)、孫
濟民(際明)、杜作祥、宋潘(盤)民、陳原(源)道、李竹聲、李元
傑、汪盛荻、肖特甫、殷鑒、袁家鏞、徐以(一)新。

熱點內容
華南師范大學考研都需要考英語么 發布:2025-05-03 00:50:51 瀏覽:740
山東科技大學藝術考研 發布:2025-05-03 00:36:57 瀏覽:739
北京大學法學院高教授 發布:2025-05-03 00:25:05 瀏覽:951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女教授 發布:2025-05-03 00:25:01 瀏覽:567
都靈大學考研 發布:2025-05-03 00:24:49 瀏覽:448
清華大學建築系歷年教授 發布:2025-05-03 00:24:13 瀏覽:268
南京大學會計考研 發布:2025-05-03 00:24:07 瀏覽:997
太原理工大學考研官網 發布:2025-05-03 00:23:14 瀏覽:665
寧波大學作息時間 發布:2025-05-03 00:21:04 瀏覽:379
蘇州大學數學考研難嗎 發布:2025-05-03 00:16:36 瀏覽: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