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大學名單
㈠ 985大學名單有多少所
985大學名單有多少所?中國985學校有39所。
「985工程」一期建設率先在北京大學和清華回大學開始實施。答2004年,根據《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教育部、財政部印發《教育部、財政部關於繼續實施「985工程」建設項目的意見》,啟動二期建設。
2010年,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教育部、財政部印發《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加快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建設的意見》。
(1)所大學名單擴展閱讀
985工程全國共39所大學,分別是:
清華大學、廈門大學、南京大學、天津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東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山東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吉林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四川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蘭州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復旦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南開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湖南大學、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中山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東北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南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國防科技大學、華東師范大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985學校
㈡ 中國100所大學排名
中國100所大學排名那最好的還是清華北大了,因為等等他們都是最好的大學了,排名也是最前面的
㈢ 中國39所985大學名單
截止到2020年10月1日,一共有45所985大學,不是39所。學校分別是: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中南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四川大學、南開大學、同濟大學、山東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東師范大學;
吉林大學、湖南大學、重慶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中國海洋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北京大學醫學部、中央民族大學、中國農業大學、東北大學、蘭州大學、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
(3)所大學名單擴展閱讀:
985學校歷史:
1998年5月4日,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代表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向全社會宣告:「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1999年,國務院批轉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985工程」正式啟動建設。
2019年11月28日,教育部官網發布聲明:已將「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點建設項目統籌為「雙一流」建設。
㈣ 西安所有大學名單
根據教育部最新發布的2015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名單,西安共有63所大學,其中一本、二本、三本大學共所,專科學校21所,以下是西安所有大學名單,排名不分先後!
1、西北大學(一本)
2、西安交通大學(一本)
3、西北工業大學(一本)
4、西安理工大學(一本)
5、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一本)
6、西安工業大學(一本)
7、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一本)
12、長安大學(一本)
13、陝西師范大學(一本)
8、西安科技大學(二本)
9、西安石油大學(二本)
10、陝西科技大學(二本)
11、西安工程大學(二本)
14、西安外國語大學(二本)
15、西北政法大學(二本)
16、西安體育學院(二本)
17、西安音樂學院(二本)
18、西安美術學院(二本)
19、西安文理學院(二本)
21、西安財經學院(二本)
22、西安郵電大學(二本)
23、西安航空學院(二本)
24、西安醫學院(二本)
42、陝西學前師范學院(二本)
20、西安培華學院(民辦三本)
25、西安歐亞學院(民辦三本)
26、西安外事學院(民辦三本)
27、西安翻譯學院(民辦三本)
28、西京學院(民辦三本)
29、西安思源學院(民辦三本)
30、西安交通工程學院(民辦三本)
31、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三本)
32、西北大學現代學院(三本)
33、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華清學院(三本)
34、西安財經學院行知學院(三本)
35、西安工業大學北方信息工程學院(三本)
36、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三本)
37、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長安學院(三本)
38、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三本)
39、長安大學興華學院(三本)
40、西安理工大學高科學院(三本)
41、西安科技大學高新學院(三本)
43、西安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專科)
44、陝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專科)
45、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專科)
46、陝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專科)
47、陝西職業技術學院(專科)
48、西安高新科技職業學院(專科)
49、西安城市建設職業學院(專科)
50、陝西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專科)
51、西安海棠職業學院(專科)
52、西安汽車科技職業學院(專科)
53、西安東方亞太職業技術學院(專科)
54、陝西警官職業學院(專科)
55、陝西經濟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專科)
56、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專科)
57、西安職業技術學院(專科)
58、陝西青年職業學院(專科)
59、陝西工商職業學院(專科)
60、陝西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專科)
61、陝西旅遊烹飪職業學院(專科)
62、西安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專科)
63、陝西藝術職業學院(專科)
㈤ 全中國有多少所本科大學
在教育部發布的我國有普通高校2914所(含成人高等學校283所)名單中,其中公辦本科院校所,民辦本科院校(含獨立學院)417所。在2631所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名單中,本科學校共有1243所,專科學校1388所。
1現在有多少所本科學校
1、截至2017年5月31日,中國有1243所本科高校。
2、教育部公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名單》中,全國本科院校一共有1243所,其中公辦本科大學有817所,民辦本科學校有417所,中外合作辦學學校有7所,內地與港澳台地區合作辦學學校有2所。
3、全國高等學校共計2914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2631所(含獨立學院265所),成人高等學校283所。
2中國竟只有4%的人有本科學歷
以2018全國本科錄取率44.3%來算,結合2018的報考人數,將有500多萬考生無緣本科!而報考研究生的820萬大學生,能考上再順利畢業拿到研究生學歷的人數更加的少了。
從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40年累計畢業的大學生,總共是11518.2萬人,粗略按照其中三本以上佔一半,專科生佔一半,也就是說,本科生有5759.1萬人左右。
看起來的確是很多,但是中國的人口總共是13億人,大學生占據總人口的比例是8.86%,本科生只佔4.43%,換句話說,只要你是本科生,你就碾壓了95%的中國人,絕對是稀缺資源啊!
7月19日,教育部發布的《2017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我國全國各類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包括研究生、普通本專科、成人本專科、網路本專科、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專科等各種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學人數)達到3779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5.7%。
成人本專科招生217.53萬人,比上年增加6.30萬人,增長2.98%;在校生544.14萬人,比上年減少40.25萬人,下降6.89%;畢業生247.04萬人,比上年增加2.57萬人,增長1.05%。
㈥ 100所211大學名單
211大學,即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那到底有哪100所學校入圍了國家「211工程」呢,下面為大家整理了相關信息,供大家參考。
全國100所211大學
211大學入選條件
遴選進行重點建設的高等學校和重點學科點的原則是「水平是基礎,投資是條件,目標要明確,措施要落實,公平競爭,擇優遴選」。遴選「211工程」重點建設的高等學校和重點學科點,其前提條件是辦學思想端正,領導班子團結有力,改革取得一定成效;教學、生活等基本設施已經達標,本科教育水平較高;學校所在部門、地區有統籌合理的教育發展規劃。
並且有一支相對穩定、素質較高的師資隊伍;有較先進的教學科研水平和條件;具備一定數量的博士點和重點學科點,高層次專門人才的培養數量較多、質量較好;科研經費較多,成果顯著,對國家建設貢獻較大,辦學效益較高;在國內外有較大的學術影響;學校建設目標明確,並有自己的特色,建設經費落實有保障等。
重點建設的重點學科點的遴選條件是:學科發展方向對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意義重大,具有特色和優勢;有國內公認、國際上有一定影響的學術帶頭人和結構合理的高水平學術隊伍;教學、科研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在國際上也有一定影響,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成績突出;有良好的教學科研條件和國內外學術交流基礎。
㈦ 中國一本大學有多少所學校
全國各省市一本大學名單:
北京市:
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中央音樂學院 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北京語言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中央戲劇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北京中醫葯大學 北京體育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 國際關系學院 中央民族大學 石油大學。
上海市:
復旦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 上海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東華大學
天津市:
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天津醫科大學
河北省:
中央司法警官學院 華北電力大學燕山大學河北工業大學
山西省:
太原理工大學 山西農業大學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大學
遼寧省:
大連理工大學 東北大學 遼寧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沈陽農業大學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吉林省:
吉林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延邊大學
黑龍江省: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 大慶石油學院
江蘇省:南京大學 東南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蘇州大學 中國葯科大學 河海大學 江蘇大學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江南大學
浙江省:
浙江大學
安徽省: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大學合肥工業大學
福建省:
廈門大學 福州大學
江西省:
南昌大學 江西農業大學
山東省:
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河南省:
鄭州大學
湖北省:
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湖南省:
中南大學 湖南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 湘潭大學
廣東省:
中山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 暨南大學 華南農業大學
廣西壯族自治區:
廣西大學
重慶市:
重慶大學 西南政法大學 西南師范大學 西南農業大學
四川省:
四川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雲南省:
雲南大學
陝西省:
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西北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陝西師范大學 長安大學 陝西科技大學
甘肅省:
蘭州大學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疆大學
㈧ 中國有多少所大學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國高等學校共計3005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回2740所,含本科院校1258所、高職(專科)院答校1482所;成人高等學校265所。其中未包含港澳台地區高等學校。
我國的高等教育資源集中在東部發達區域比較多,而西部省份卻很少,由於我國區域發展不均勻,導致東西部發展存在很大差異,所以在東部地區的發達省份是高校最密集的地方。
(8)所大學名單擴展閱讀:
大學公辦與民辦的區別
組織者不同:民辦主要是指事業由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舉辦,而公辦主要是指事業由國家或集體舉辦。
資金來源不同:民辦資金主要來源於個人或者社會組織,而不是國家財政性經費,而公辦基金基本全部來源於國家政府財政撥款。
另外,民辦學校一切都是獨立的,一切都可以獨立自主,校長說了算。公立學校卻不能獨立,要受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上級要求做什麼就做什麼,一個學校的校長不一定說了算。
㈨ 211大學名單
211大學名單:
北京(23所):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中央音樂學院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中醫葯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北京體育大學
上海(9所):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並) 復旦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東華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同濟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上海大學
天津(3所): 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天津醫科大學
重慶(2所): 重慶大學 西南大學
河北(1所) 河北工業大學
山西(1所): 太原理工大學
內蒙古(1所): 內蒙古大學
遼寧(4所):大連理工大學 東北大學 遼寧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吉林(3所):吉林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延邊大學
黑龍江(4所)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
江蘇(11所) 南京大學 東南大學 蘇州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中國葯科大學 河海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江南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浙江(1所) 浙江大學
安徽(3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福建(2所) 廈門大學 福州大學
江西(1所) 南昌大學
山東(3所) 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石油大學
河南(1所) 鄭州大學
湖北(7所) 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湖南(3所) 湖南大學 中南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
廣東(5所) 中山大學 暨南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 廣州中醫葯大學
廣西(1所) 廣西大學
四川(6所) 四川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西南科技大學(綿陽科技城)
雲南(1所) 雲南大學
貴州(1所) 貴州大學
陝西(7所) 西北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長安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陝西師范大學
甘肅(1所) 蘭州大學
新疆(1所) 新疆大學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所)石河子大 學
寧夏(1所)寧夏大學
青海(1所)青海大學
海南(1所) 海南大學
西藏(1所)西藏大學
軍事系統(3所) 第二軍醫大學 第四軍醫大學 國防科技大學
(9)所大學名單擴展閱讀
211工程(英語:Project 211),俗稱「211院校」,是指1990年代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針對中國高等教育發展所策劃、實行的一項戰略性政策。「211」的含義是「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
2011年3月7日,中國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列席第十一屆全國政協第四次會議教育界別聯組會時表示,985工程、211工程已經關上大門,不會再有新的學校加入這個行列。
自2014年以來,211計劃已被較少提及,逐步被新的「111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 所取代。
2016年6月29日,教育部宣布將「985工程」、「211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特色重點學科建設」等重點建設項目,統一納入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