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慶美國哪個大學
Ⅰ 王伯慶人物檔案
王伯慶,生於四川成都,擁有深厚的學術背景。在中國獲得材料工程學士和工業經濟管理文科碩士學位,在美國則取得了統計學理科碩士學位和經濟學博士學位。他的職業生涯多元而豐富,從工人、助理工程師到講師,最終成為資深經濟學家。
王伯慶博士是麥可思公司的創始人和總裁,同時還是中國高等教育供需跟蹤評估系統(CHEFS)的創始人。他以其卓越的工作,成為麥可思《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的作者。此外,王伯慶博士還被聘為西南財經大學的特聘教授。
在教育領域,王伯慶博士的貢獻得到了廣泛認可。他被評為新浪十大教育名博,以及騰訊2009「回響中國」三位年度教育專家之一。在搜狐舉辦的「60年60人中國教育成就獎」中,他以高票數脫穎而出。王伯慶博士還獨立承擔了多項國際組織、中國政府、高校的研究項目,並擔任主講嘉賓。
不僅如此,王伯慶博士在就業數據分析領域也有突出貢獻。他設計了江蘇省、四川省大學生就業跟蹤系統,為推動就業指導和就業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據。
綜上所述,王伯慶博士通過其豐富的學術經驗和多方面的貢獻,不僅在學術界樹立了權威,也為教育和就業領域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Ⅱ 哪有麥可思專業調查
在635個本科專業中,最熱門的10個專業半年後的失業人數達到6.67萬人,
占本科畢業生總失業人數的32.9%
「我都快愁死了,分數一下來就要報志願了。到底該學什麼專業呢?」山東省青州市第二中學的楊彩鳳這幾天非常焦慮。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根本不懂志願填報的事情,班主任老師倒是提了一些建議,但是也不是明確的意見。
隨著高考(Q吧)發布分數日期的臨近,如何填報高考志願成了考生和家長最關心的話題。熱門專業年年都吸引大批考生填報,但是熱門專業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嗎?什麼樣的專業才不會「畢業即失業」?
在麥可思公司(MyCOS)新近完成的「2007屆大學畢業生求職與工作能力調查」中,結果顯示,我國最熱門的幾個本科專業都是供大於求,其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法學、英語(Q吧)3個專業的學生在畢業半年後的失業人數都在萬人以上,在10個失業人數最多的本科專業中,熱門專業佔了9個。
這項研究共調查了20萬畢業半年後的學生,結果發現,在635個本科專業中,最熱門的10個專業半年後的失業人數達到6.67萬人,占本科畢業生總失業人數的32.9%。在573個高職/專科專業中,十個熱門專業半年後的總失業人數高達11.6萬,佔了高職/專科半年後失業人群的28.6%。失業人數最多10個高職/專科專業中,就有8個是熱門專業。
熱門專業的失業率如此之高,與高考志願填報有分不開的關系。「班裡很多同學要麼報經濟,要麼報法律。」河南省信陽市關廟高中的黃開祥說,大家覺得熱門專業應該好找工作,就一窩蜂地報了。
麥可思的調查顯示,應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失業人數最多的10個本科專業依次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法學、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漢語言文學、工商管理、電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會計學、數學與應用數學。
調查還表明,畢業半年後,本科專業的平均就業率是91.2%,但是很多熱門專業的就業率並沒有達到這個水平,其中法學專業就業率只有86%,存在嚴重過熱跡象。
麥可思的王伯慶博士認為,考生扎堆學熱門專業,造成今天有生源,明天無就業的狀況。另外,「高校有些新設的專業和招生數量都帶有一定的盲目性,沒有根據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做出相應的調整。」王伯慶說,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才需求的情況每年都在發生變化,再好的專業也有可能出現人才飽和的現象。大學要根據市場需要調整專業結構,控制招生量。
天津市大港油田實驗中學的段靜估完分,就一直在搜尋與填志願有關的信息。「先是仔細看學校發的《普通高校在津招生錄取統計資料》,又上了好多網站查資料,看每個專業到底學什麼課,就業率怎樣」。
但是做完這些工作之後,對於報什麼專業她心裡還是「沒譜」。然後跑去咨詢老師,又查看各個專業的全國排名,還看了幾個不同版本的大學排行榜。但是大學排行榜令她很失望,「大學排行榜太多了,比較雜,看來看去就不知道該參考哪一個了」。
很多家長和考生填志願時,手裡都有學校發的《報考指南》,但是這一本書的信息量明顯不能滿足學生和家長的要求。近幾年,潛能測試開始介入高考志願填報。
「潛能測試能幫助考生科學地進行自我認知和定位,找到適合自身潛能特徵的專業和職業方向。」北京金帽子潛能測評中心咨詢師李順賦介紹說,潛能測試依據的是職業興趣理論和個性理論。金帽子的完整測試有五套測試題,包括正反向的個性測試、職業興趣測試、日常活動能力測試和潛能測試,最後為每個考生生成一份測評報告。在報告里,列出了110個大學專業與這個考生的匹配程度,匹配分數越高說明這個專業越適合這個考生。這會形成兩個必然結果,一個是進入大學後,學生的專業學習會相對更有興趣,取得學術成就的概率越高;第二個是未來就業時更容易找到感興趣的對口職業。
但是,有調查發現,考生在填報志願時,潛能測試的使用率極低,僅有7.4%。大多數學生(56.7%)選擇和父母一起商量做出決定。與老師商量做出決定的佔20%,另外15.9%的人自己決定。李順賦介紹,學生、家長不認可潛能測試,可能與前兩年潛能測試的泛濫有關系。潛能測試要求極高的專業性,濫用測評工具必然降低大家的信任度。在美國和日本,學生在進大學之前通常都會接受類似的潛能測試,幫助選擇大學專業。
互聯網企業也開始注意到高考志願填報的巨大需求。今年高考期間,搜狐網下屬的網路搜索引擎搜狗推出「高考搜索」服務,除了能搜到一般的報考信息外,還根據考生的預估分數提供報考專業的信息,包括各個專業的就業信息。
「輸入你想報考學校的名字,就能搜到這所高校各個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考生可以了解該專業的基本就業流向。」搜狗搜索的高級副總裁王小川說,一般考生都會拿到關於填報志願的參考書,但這些書不能讓考生對自己想學專業的就業情況有一個很好的了解,網路搜索是一個補充。
高傲的專業都是父母給選的。她聽從父母的選擇,專業填的是經濟管理、土木工程和會計學。「這幾年一直在學校里悶著學習了,對於社會上的情況不太了解。」高傲說,聽爸媽說這幾個專業好找工作。
智聯招聘曾經進行過一項調查。有高達52%的被調查者表示「如果上天再給個機會,我會選擇另外一個專業」,有34%的人希望在原來所學專業基礎上再學第二專業,只有14%的人對當年的選擇不後悔。
「不論是家長、老師還是考生自己,都缺少一個了解相關專業的信息平台。」河北省一所縣級中學的高三班主任趙進存說,高校和招生部門對專業內容、專業要求、專業現狀和發展前景等相關情況所做的宣傳和介紹也不夠到位。學生的選擇、老師和家長的指導免不了就會有些盲目、草率,缺乏一定的科學性。
王伯慶博士認為,考生報考時了解的信息不全,是造成教育資源浪費的原因之一。就業率高的專業沒有人報,就業率低的「熱門」專業扎堆兒報。大部分考生在挑選大學專業時沒有做過職業規劃,加上老師、父母的經驗和知識有限,觀點有時也存在偏差,沒有一個完整的信息系統可供參考。
麥可思的調查顯示,2007屆大學畢業生半年後就業率最高的本科專業依次為:機械電子工程(100%),醫學檢驗(99.1%),醫學影像學(99%),注冊會計師(98.4%),物流工程(98.3%),勘察技術與工程(98.2%),建築學(97.9%),車輛工程(97.7%),信息安全(97.2%)等。
畢業半年後就業率最高的高職/專科專業依次為:發電廠及電力系統(94.9%),土木工程施工與管理(93.5%),機械設計與製造(93.4%),護理(92.8%),應用化工技術(92.8%)等。
Ⅲ 西安歐亞學院是幾本呢
根據教育局規定,已經沒有明確一本、二本的概念。西安歐亞學院(Xi』an Eurasia University)是一所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以管理、經濟為主,藝術、文學、教育、工學等協調發展的國際化應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入選民辦教育領域改革試點單位、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國家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試點單位、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陝西省一流民辦高校建設單位。
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2+2項目、美國杜肯大學「卓越教學中心、大學生赴美帶薪實習項目、美國穆斯靜崗學院課程合作項目、新墨西哥大學交流合作項目、英國卡迪夫城市大學校際交流、學生交流、互派教師、合作辦學項目、法國勒阿佛爾美術學院師資交流、學生交換合作項目、澳大利亞科廷大學合作辦學、學術交流項目、馬來西亞科技大學學術交流項目
科研機構
西安歐亞學院教育空間研究所、西安歐亞學院高校質量評鑒研究所、西安歐亞學院高校財務管理研究所、西安歐亞學院教育信息化研究所、西安歐亞學院應用型教育&質量體系建設研究所、西安質量管理研究院、陝西省教育新媒體研究院、知行領導力研修中心
學術資源
館藏中外文紙本書刊443.5萬冊,其中紙質圖書204.9萬冊,中外文電子圖書238.6萬冊。館藏文獻以英語、經濟管理、新聞傳播、法律、藝術、建築工程、電子信息、計算機等專業為主體的藏書體系和多元化的文獻載體,完全適應學校專業設置和學科發展的需要。另外還訂購萬方全文資料庫、中國知網CNKI系列全文資料庫、超星電子圖書和金圖英語資料庫。
圖書館建設具有本校特色的數字信息資源,購買騰訊閱文集團基於微信閱讀的「易讀書」電子書、超星電子圖書、博圖外文原版數字圖書、Springer數字期刊資料庫、萬方全文資料庫、中國知網CNKI系列全文資料庫(電子期刊、博碩士,會議等)、讀秀知識庫、新東方多媒體學習庫、美國探索教育視頻資料庫、國研網資料庫、網上大學堂、龍源期刊網、正保會計建築視頻庫、非書資源管理系統、起點考試系統及自建庫。
Ⅳ 哪些名人在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就讀過
中國證監會主席 尚福林(2006 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國家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 庄心一
中國證監會主席助理劉新華
中國證監會主席助理姜洋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段應碧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唐仁健
中央匯金公司總經理 謝平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中國金融學會秘書長: 唐旭
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 王益
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行長李若谷
廣發證券現任總裁 --李建勇 現年50歲、經濟學博士、曾任西南財經大學教授
招商銀行行長 馬蔚華 (2001 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交通銀行董事長 蔣超良
前華晨集團總裁 仰融
光大銀行集團副董事長、光大永明人壽董事長 許斌
深圳證券交易所總經理 張育軍
北京銀行董事長 閻冰竹
四川省委副書記、省紀委書記 李崇禧
四川省副省長 黃小祥(南財經大學經濟學碩士研究生,畢業留校任教)
四川省副省長 原樂山市委常委、峨眉山市委書記、原資陽市委書記 鍾勉(西南財經大學經濟
學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專業研究生畢業,經濟學博士)
四川省副省長 原四川省財政廳廳長、南充市委書記 王寧 (西南財大財政學專業博士研究生)
四川省副省長 原民建中央常委、四川省委主委,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陳文華(西南財經大
學會計系會計理論專業研究生畢業,經濟學碩士)
江西省副省長趙志勇(西南財經大學貨幣銀行學博士畢業)
四川省副省長 魏宏
重慶市副市長 吳家農 (四川財經學院政治經濟學系政治經濟學專業)
重慶市副市長 周慕冰 (西南財經大學金融系貨幣銀行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重慶黔江區副區長洪天雲(西南財經大學經濟系)
重慶長壽區副區長 陳大奎(西南財經大學工業經濟專業)
2005年胡潤中國富豪榜榜單人物,銀河集團董事長 潘琦
《福布斯》中國富豪榜61位,原朝華集團董事長 張良斌
中國金融出版社社長: 林鐵鋼
中國地產界「鬼才」,國內著名房地產專家: 馮佳(萬科三進三出、王石三顧馮佳)
美國華盛頓州政府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華裔經濟學家 王伯慶
.......
西南財經大學是原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直屬院校的老大,在銀行金融界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今天很多金融機構的一把手都是西南財大的畢業生。在全國金融系統(含證券保險)都非常認可西財。1995年,西南財經大學(人民銀行老大)、上海財經大學(財政部老大)、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外經貿部老大)3所財經院校首批進入了211工程建設。西南財經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首批211工程重點院校(原人行院校的老大)、東北財經大學是省屬一般院校(原財政部院校的老三)
就業的話西南財經大學在東南沿海的影響力是最大的(特別是在深圳,被列為可以個人身份落戶深圳的創新人才院校。深交所就是西財人一手建立的,被深圳市長稱為對深圳貢獻最大的幾大高校之一。),另外就是西部地區幾乎壟斷了西部的金融系統。
本科階段在財大(52年起算)就讀,在位的正部級及正部級以上沒有.
本科在財大就讀,在位的副部級有:
李崇禧:現任四川省委副書記,省紀委書記,
吳家農:現任重慶市副市長
段應碧:現任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全國政協委員,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研究員。 研究生階段在財大就讀,在位的正部級部有:
尚福林:中國證監會主席,歷任央行副處長、處長、副司長、司長。1994年尚福林擔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1996年擔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期間獲得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博士學位。後任農業銀行行長。
研究生階段在財大就讀,在位的副部級有:
黃小祥:現任四川省副省長,1982.07 —1986.02 在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碩士研究生班學習。
謝平:現任中央匯金公司總經理,1984年獲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系經濟學碩士學位。
庄心一:現任中國證監會副主席,西南財經大學碩士學位,曾任深圳市副市長。
現任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獲我校經濟學博士學位
現任深圳證券交易所總經理張育軍,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
我校去職校友:前四川省政府副省長李達昌,前南京市副市長,前華晨集團總裁仰融,前成都市委常委高勇,均因經濟犯罪去職。 另,本人認為身居高位的校友應該至少在省部級,各校提到的傑出校友也都是這個級別以上,省市級金融機構的正副職不能算。
閻冰竹 北京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畢業於西南財經大學,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閻冰竹現為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中國金融學會常務理事。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中國金融學會秘書長:唐旭
1983年從西南財經大學本科畢業後考入央行研究生部,從1994年5月就任研究生部主任算起,唐旭已經執掌「五道口」十年有餘。後就任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研究局局長至今,兼任全國金融學會會長,是金融領域卓有成就的中青年經濟學家。
2005年胡潤中國富豪榜榜單人物,銀河集團董事長:潘琦
潘琦,生於1963年4月,1988年7月,潘琦從南京大學碩士畢業,隨後就讀於西南財經大學,1991年7月獲博士學位。
蔣超良:交通銀行董事長、黨委書記。1957年出生, 蔣超良曾當選為「2004年度國際金融風雲人物」(《國際金融報》、人民網主辦)、「2005中國十大金融人物」(《銀行家》雜志主辦)。近年來,在全國性學術刊物和財經報刊上公開發表論文數十篇。
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王益
1956年4月生,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1992年9月起任國務院證券委辦公室副主任,1995年10月起任中國證監會副主席。1999年1月至今任國家開發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唐仁健
1983年本科畢業於西南財經大學經濟系,以後獲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農村組局長,兼任國務院農村稅費改革工作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馮佳:中國地產界「鬼才」,國內著名房地產專家。萬科獨立董事及深圳市國際企業服務有限公司(簡稱SIMS)董事長兼總經理。馮佳一個傳奇式的人物,在萬科三進三出。王石三顧馮佳的故事業界流芳。
李若谷: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行長
在北京大學獲得法學碩士學位之前,李若谷就讀於西南財經大學,那時的他就是一個刻苦上進的好學生。
林鐵鋼: 中國金融出版社社長
林鐵鋼,1954年出生,西南財經大學貨幣銀行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從1983年起,先後在中國人民銀行人事司、政策研究室、辦公廳工作。
王伯慶:美國華盛頓州政府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西南財經大學海外校友會會長
華裔美國經濟學家,1983年,進入西南財大讀研究生。工業經濟管理碩士, 統計碩士,留美經濟學博士。
唐瑞亭,男,25歲,保定三中1996屆畢業生。2003年西南財經大學畢業後到中央外交部工作,2004年5月18日離開北京,到中國駐模里西斯大使館任外交官,常駐模里西斯使館和駐塞席爾使館,獨立負責兩個使館的預算決算等所有的財務工作及其它的工作。綜合素質使他成為外交部在本校錄取的唯一一個人。
溫宇峰先生,1991年畢業於西南財經大學,獲經濟學學士學位;1994年畢業於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研究生部,獲經濟學碩士學位;1999年年畢業於芝加哥大學,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CFA。1994年至1997年,在中國證監會發行部工作,任主任科員;2000年2月至8月,任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投資銀行部副總裁;2000年10月加入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研究部研究員,並於2002年11月起擔任研究部副總經理;2004年6月到2005年2月,任上投摩根富林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總監;2005年4月,加入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研究部副總經理。
馬蔚華
中國招商銀行行長 男,吉林大學經濟系本科畢業,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美國南加州大學榮譽博士,高級經濟師
鍾勉,男,漢族,1963年5月出生於四川省犍為縣,1984年7月畢業於西南財經大學,同年參加工作。198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95年獲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樂山市委常委、峨眉山市市委書記、樂山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常務副市長。2000年5月四川省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2003年2月任中共資陽市委書記。2007年2月任中共四川省委秘書長、辦公廳主任. 中共四川省委第八屆委員會候補委員。
李繼郁,男,漢族,1957年5月生(49歲),四川巴中人,1987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6年10月參加工作,西南財經大學工業經濟專業研究生畢業,經濟學碩士。現任瀘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李繼郁同志是六屆市委委員,市六屆人大代表。
魏革川,經濟學碩士,深圳深遠顧問機構高級顧問,四川駿東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畢業於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主要從事房地產項目開發,企業管理、知識產權、營銷與管理咨詢等方面的研究。
孫孚凌
孫孚凌,現任信誠基金管理公司首席投資官。
李建勇,西南財經大學81級碩士,84級博士。
西南財經大學廣東校友會首任會長。曾任西南財經大學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經濟學家》雜志創刊者之一。 現任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常務副總裁。
葉俊英,西南財經大學2000級博士。
曾任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現任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裁。
現任西南財經大學廣東校友會副會長。
姜洋,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
曾任中國證監會期貨證券部主任,上海期貨交易所總經理。
現任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助理。
劉新華,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
曾任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辦公廳主任,
現任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助理。
王華慶,
西南財經大學82級金融幹部專修科學生,
西南財經大學93級經濟學博士。
曾任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副行長,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上海監管局局長。
高煥利,西南財經大學校友。 新華人壽保險山東分公司總經理。
張廣宏,西南財經大學校友。 青島市市商業銀行董事長。
王暉,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碩士,成都市商業銀行行長。
岳愛群,西南財經大學1986級統計經濟學碩士。 歷任美國大聯資產管理(倫敦)公司研究員,基金經理,(新家坡)發展證券(香港)公司副總裁,中國國際金融(香港)公司高級證券分析員,副總經理。縣任信誠基金管理公司首席投資官
李建勇,西南財經大學81級碩士,84級博士。 西南財經大學廣東校友會首任會長。曾任西南財經大學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經濟學家》雜志創刊者之一。現任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常務副總裁。
葉俊英,西南財經大學2000級博士。 曾任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現任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裁。
羅繼東,西南財經大學94級金融學碩士。 曾任人民銀行貴陽市分行行長、人行廣州市分行副行長,招商銀行廣州分行行長。現任廣東省金融服務辦公室主任,省農村信用聯社理事長
朱志宏,男,漢族,1960年11月生,四川榮縣人,1986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9月參加工作,電子科技大學光電子技術系真空電子技術專業畢業,大學學歷;西南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碩士學位,高級工程師。
現任成都市委常委、副市長,市石化管委會黨工委書記,市投促委主任、黨組書記。
孫平,男,漢族,1957年8月生,四川彭州人,1985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5年7月參加工作,西南財經大學工業經濟系工業經濟專業畢業,博士研究生,教授。現任成都市委常委。
張小南,男,1954年12月生,四川南充人,1983年4月入黨,1971年4月參加工作,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博士,教授。1981.01-1997.03在西南財經大學任教,先後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教務處副處長、處長、校黨委委員;1997.03-2001.09任四川商業高等專科學校黨委書記、校長;2001.09-2003.09任成都理工大學黨委書記;2003年9月起任西華大學副校長。
焦偉俠,男,漢族,1957年3月生,山東招遠人,1983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5年3月參加工作,哲學學士、西南財經大學在讀經濟學博士、高級經濟師。 2003年4月--任中共宜賓市委副書記、政府副市長、代理市長、市長、黨組書記。現任四川省招商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