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業名單 » 美國的大學教授如何上課

美國的大學教授如何上課

發布時間: 2025-07-15 00:35:32

⑴ 美國高校常見授課方式一覽表

很多學生會選擇去美國上大學,那美國大學的上課方式有哪些呢?那麼和一起來看看美國高校常見授課方式一覽表,歡迎閱讀。

一、美國大學上課方式-畢業設計

這種課程一般是作為本科階段學習的一個總結。在導師的指導下,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自主解決一個相對復雜的創新性問題。在某些情況下,學生可以組成一個團隊來完成對項目的研究及開發。對有些項目來說,這是取得本科學位的一個必要條件。

二、美國大學上課方式-帶薪實習

這種授課形式一般由學校牽頭與業界聯系,使得學生(一般是工程專業)能在大學階段就有第一手的專業實踐經驗。參與這種可選授課形式的學生需要提交申請並通過預實習公司的面試(一般就在學校里)。實習通常佔用一個學期或者一個暑假,但可以按課程計算學分,並有一定的收入。

三、美國大學上課方式-講座

最傳統的授課形式:教授在講台講,學生在下面聽、記筆記,偶爾發言。通修課程如大學物理或微觀經濟學,會在300人的大教室里進行。但一般的專業及選修課程,每班不超過二三十人。通常會定期布置作業,考試,以及為了查出勤而隨堂測驗等等。

四、美國大學上課方式-研討班

研討班(seminar/workshop)是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高階授課形式。一般每次依次由某位學生發表其對課程研究對象的一個調查研究結果,然後其餘學生提問,最後由教授總結。Seminar和workshop一般可以互換使用,但是就具體的使用情景而言,workshop偏向於指短期(數天到數周)、集中(基本每天或者大半天都是圍繞學習的主題)、以及強調互動(有更多的討論和交互元素)的研討班形式。Seminar一般是在平時,而workshop主要安排在假期。

五、美國大學上課方式-習題課

習題課一般是作為講座的補充,一般由助教主持,學生自願參加。講授與當期課程相關的幾個標准問題的解法,有幫助學生解決課業困難問題的成分在內。

六、美國大學上課方式-實驗課

一般在專門的實驗室進行,每次有特定的實驗內容,通常為物理,化學,生物和計算機等。學生需按照所發的講義步驟進行實驗,並在當場或事後完成實驗報告(包括對實驗結果的記錄,以及解答一些對應問題)供批改。

⑵ 在美國大學醫學的上課是什麼樣的

作為一個現在在美國讀書的曾經也夢想著進醫學院的現在認清事實果斷放棄轉行的留學生。。我應該可以給你講講美國的醫學教育機制吧。

美國醫學院只招收在美國本土讀完本科的本科畢業生,換言之所有目前已經在國內讀大學了的同學們都是不可能進到美國的醫學院去繼續學臨床的。就是不可能在美國當醫生的。

我本來是准備學醫的,但是後來由於國際生的身份本科畢業後無法被醫學院錄取而轉專業了。本科階段無醫科,醫學院就是醫學博士學院(MD)。本科可以以任何專業畢業,然後再申請醫學院。一般想學醫的孩子都是本科學生物或者化學的。醫學院的費用是非常昂貴的,並且沒有獎學金。但是美國本土的學醫的學生都是有銀行的助學貸款的,銀行也很樂意貸款給醫學院的學生,因為不抽以後還不上。(其實有極少數的醫學院也是招收本科在美國完成的國際生的,但是明確表明不提供貸款。)進入醫學院之後前兩年先修理論,同時考理論執照,然後根據主攻方向不同開始進入漫長的住院醫師的實習期。住院醫師,就是住在醫院里的實習醫師。。。苦累窮的最佳代表。
住院醫師根據專業不同時間也不同,一般要3-5年才能完成。這樣就能考臨床的執照了。

美國總共7000多所大學,只有130所有醫學院。即使有勇氣去申請醫學院的本科畢業生是極少數的最頂尖的優秀學生,醫學院的名額也是永遠供不應求的。所以基本上醫學院是競爭最激烈的研究生院。這樣算下來,從本科讀四年完全沒有接觸醫學相關知識開始算,學醫的學生最理想的狀況是4+2+4=10年可以走出校門。

但是這只是最理想的情況,首先本科畢業能夠直接無斷層直接申請進醫學院的就不多。總共就那麼130個學校,最多每年也就能招收1萬多人。況且還有之前畢業的學生還沒申進去也要和你競爭,所以很多人申請了20所學校最後只接到一個錄取也是激動萬分的。第二個砍是無比緊張和高強度高壓力的兩年理論學習,不少人也是無法在兩年之內完成的。第三個是住院醫生的部分,又和申請的時候一樣了,醫院少,職位就那麼幾個,即使住院醫師這種簡直是倒貼錢的窮苦勞動力也要百般尋覓渴求才能找到一個接收的醫院。每年也有大量的研究生找不到住院醫師的職位而等待下一年繼續申請,結果下一年的新生競爭壓力就更大,長此以往惡性循環。
這樣隨便那個環節稍微不那麼順利的耽誤了一下,就不是10年能讀出來的事了。

這邊經常有人說在美國學醫,就是本科畢業後再10年。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美國人如此敬重醫生了。為什麼醫生叫做doctor呢,因為只要事醫生就是doctor(博士),所以直接用博士(doctor)來作為「醫生」的名詞了。
這就是為什麼即使經濟低靡到無以復加,醫生的收入還是非常穩定,有的時候甚至美國收入排行榜的前10位的一大半都被各個科的醫生包攬了。
這就是為什麼醫學院不招收本科不是在美國讀的畢業生,即使美國的本科畢業生沒有任何醫學專業的相關知識。他們就是不承認外國的醫學教育。
這就是為什麼醫學院連在美國讀完本科的國際生也是不招收的,因為他們才不會為一個沒有永久居住在美國保證的學完以後隨時可能回國去的外國人提供資源,為外國培養醫生。

歸根結底,還是那句在留學生之間默認的真理:想去美國,就別學醫。

⑶ 美國大學課堂是如何上課的

美國大學的課堂是開放式的。傳統的「一言堂」式授課只佔其中很小比例內,大多數時間,學生容們都在辯論、小組討論、課堂展示以及互相授課中度過。這種討論式教學法幫助學生成為知識的共同創造者,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並且在彼此交流中增加思維的靈活性。

開放式課堂的氣氛通常是熱烈而活躍的。還有一些學校引入了游戲化教學,把課堂與生活中各種高科技產品結合,激發學生的興趣。

⑷ 美國大學教學有哪些特色

西方大學的教學方式與我國大學的教學方式有很大的差異,美國的教學方式是西方大學中最為典型的。那麼,美國大學教學有哪些特色呢?的我在這里為大家解答美國大學教學有哪些特色,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注重過程

美國教育更注重過程,包括「壓力山大」的課後閱讀、課堂研討、量化評分等。

美國大學教師一般會在課前詳細規定每節課的閱讀內容甚至閱讀頁數,學生在上課期間要面臨大量的專業書籍閱讀任務以及平時作業,要是課前完不成規定任務,不僅會在課堂討論時面臨巨大尷尬,更會極大影響結課成績。

國內大學的課程考核方式一般更注重結果,尤其是人文社科與藝術類的課程,大部分教師一般只是在課上布置一個論文題目或是創作作業,直到期末才進行考試或收取作業,課程期間的要求很松。由於學習評價體系過於依賴期末考試的分數結果,中間缺乏「過程管理」,從而致使學生在上課期間缺少有效壓力,很容易形成平日休閑娛樂,考前熬夜突擊應付的學習習慣。而美纖逗國大學生對平時學習更為重視,通過建立有效的過程量化評分體系以及繁重的課業量,促使學生在平日學習中也絲毫不敢馬虎,很少有學生還能有精力去沉迷網游、網劇或睡懶覺,從而有效保證了學習深度與品質。

二、信任學生

世界一流大學的學生的首要特質就是誠信。美國有少數幾所名牌大學實行「榮譽考試制度」,斯坦福是其中之一。這種制度規定,不用老師監考,完全信任學生。考試的時候,老師把考卷發完後就離開考場。辦公室遠的老師,搬個凳子坐在考場門外,學生有問題就出來問。辦公室近的老師,就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學生有不清楚的地方就去辦公室找老師問。學生可以帶任何自己的東西到考場,包括作業本、教材、詞典等,沒有任何限制,而且想放哪兒就放哪兒,擱在自己的考卷旁邊也行。

考試中間,學生想上廁所,甚至想到室外透透風,不需要向任何人請示,也不需要作任何登記。學生做完考卷後,把它放在桌子上就可離開,到時候老師就會來收卷子。很多人會想,這不會亂套嗎?其實,這種做法在誠信較好的社會里,比有監考老師、有攝像頭監視給人的壓力還大、還可怕,讓你覺得周圍的同學都是「監考官」,任何不軌的行為都會招來鄙視的眼光。

三、課堂儀式中的「考驗」

在美國大學課堂上,「上課睡覺」、「不參與發言」、「遲到」、「上課看手機」都會被視為很不禮貌的課堂行為,美國教授會覺得這是一種不尊重教師、不在意學習的一種表現,有時後果還會很嚴重,會直接影響到平時成績。美國大學教師一般不會在課上做出勤點到或在課上直接批評學生,課堂秩序主要是通過課程評分制度以及常年形成的課堂文化禮儀進行維系,而這種課堂禮儀文化的力量要比紀律的約束更為有效。

除了這些隱性的課堂禮儀外,還有一些常規性的課堂儀式,比如結課作業演講、論文答辯以及畢業展。在結課作業展示環節,學生都會面臨很大壓力,因為任課老師一般會邀請來很多相關專業課教師以及不同年級學生一同在台下旁聽,每位同學都要上台進行作業展示並接受現場答辯。

四、「教授門診」

斯坦福大學的教授,每周都會抽出兩個固定時間,在辦公室里待著,專門解答學生的學習疑難問題。教授辦公室的門口,常常擺著若干張凳子,因為學生經常來問問題,教授一時接待不過來,就讓同學坐在門口排隊等候,一個一個來解決他們的問題。埋豎凳這是地地道道的「教授門診」!

此外,世界一流大學的管理者都懂得,只有從事大生產的技術工人才可以集體培訓,批量生產,而高端人才是需反復打磨、精雕細刻才能產生的。因此,他們都實行小班教育。我統計了幾所著名大學的師生比例,包括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普林斯頓大學、麻省理彎旅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它們的教師與本科生之比,一般在1:5上下,加上研究生,老師和學生之比不超過1:10。

五、國際視野+科學前沿

世界一流大學都很注重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讓他們及早了解科學的最前沿問題。

首先,讓自己學校的世界一流大師站在教學第一線,讓剛入校的學生就能零距離接觸世界級大師,消除神秘感,這有利於增強學生的信心,樹立遠大的志向。

其次,鼓勵學生踴躍參加學校組織高水平的國際會議。這些與會者除了報告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外,還與大家討論哪些是本領域的最前沿問題。如果一個人能在讀書期間就能接觸這些傑出學者,開始思考本學科的最前沿問題,肯定有利於日後做出革命性的成就。

再次,頻繁邀請其他知名大學的最傑出的學者來作學術演講。斯坦福的數學系和物理系的系列講座,被邀請來的嘉賓不少都是菲爾茲獎和諾貝爾獎獲得者。

此外,美國大學非常注重學生眼光和胸懷的培養。著名大學的開學典禮和畢業典禮的校長講話很體現他們的教學理念。在開學或者畢業典禮這種場合,這些大學校長總是把當今世界最有挑戰性的難題拿出來讓學生思考,比如氣候變暖問題、能源危機問題,如此等等,鼓勵學生要有勇氣去迎接挑戰。

⑸ 真正的國外大學的大學生是怎樣學習的

美國大學的學習模式與傳說中的自由截然不同,考勤制度嚴格,教授會採取多種方式檢查學生是否出勤,包括直接點名、隨機提問、課堂討論及測試,遲到、早退或無故缺席均會被扣除分數,嚴重者會導致課程成績不及格。博士生、博士後如果頻繁缺勤,甚至會被導師除名。學生對於出勤的態度極為重視,將其視為誠信缺失及浪費金錢的可恥行為。在美國大學,一次課程的學費價值通常在30美元以上,名牌大學甚至高達100美元以上。

課業負擔在大學階段尤為沉重。教材的厚度達到千頁以上,五號字密密麻麻,意味著每次課程教授需要講授50頁以上的內容,學生必須消化這些知識。課外閱讀量巨大,除了教材之外,教授還會布置大量閱讀資料,包括書籍、報紙、雜志等,一門課程下來,學生需要閱讀三四本相關書籍及大量其他資料,並提交閱讀感言或評價。家庭作業的難度在於思考性、調研性、觀點性及評價性,通常不需要抄寫公式、定義、特點、性質等記憶性內容。這種作業要求學生在讀完書後,進行實地調研、走訪問卷、反復思考乃至假設模擬,老師的評價不僅基於書面材料,還會在課堂討論中對發言者及提問者做出評價。這種學習模式使得學生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完成作業往往需要數天時間,因此熬夜成為了常態。

美國大學的課堂學習氣氛濃厚且活躍。盡管教室和桌椅布局與國內相似,但美國學生可以隨時舉手提問或發言,課堂討論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老師不會因講課進度受到影響而限制學生提問,反而將其視為發現學生學習問題、針對性講解知識及引導學生思考的良機。在中國某些學校,教師的教學計劃被嚴格限制,只能按照教材進行授課,缺乏與學生的互動。同時,美國學生在課堂上的坐姿和小動作不受限制,可以自主決定,甚至穿著拖鞋上課也極為普遍。在提問時間結束後,老師會確保所有學生的問題得到解答,包括郵件解答或約定時間解答。每個教師的辦公室都是獨立的,每周有固定的時間接待學生,無論教師的級別如何,都必須在辦公室等待學生來訪。

美國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不僅局限於教室和書本。他們擁有豐富多樣的文化、體育和藝術活動,包括足球、棒球、健美操、舞蹈、美術或雕塑展覽、樂器或聲樂演出等。這些活動被認為是學生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並納入學校的正常評價考核范圍。美國學生從小就注重自立和自理能力的培養,在時間管理上相對有分寸,很少出現因為參與文化體育活動而耽誤課程學習的情況。

熱點內容
路易斯安那州州立大學博士留學有全獎嗎 發布:2025-07-15 06:39:06 瀏覽:736
山大本科生獎學金 發布:2025-07-15 06:27:14 瀏覽:693
2014福布斯美國大學排行榜 發布:2025-07-15 06:06:37 瀏覽:313
蘭州大學生命科學院 發布:2025-07-15 05:57:43 瀏覽:655
東南大學老師郵箱 發布:2025-07-15 05:57:05 瀏覽:623
汪世榮博士後導師 發布:2025-07-15 05:51:07 瀏覽:743
北京大學學科教授會組織法 發布:2025-07-15 05:41:44 瀏覽:850
想讀成人大學然後當老師 發布:2025-07-15 05:41:10 瀏覽:549
適合大學生大合唱歌曲 發布:2025-07-15 05:41:09 瀏覽:404
美國大學不定專業錄取後再轉難嗎 發布:2025-07-15 05:39:41 瀏覽: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