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老師太累了
⑴ 當今的教師都感覺工作量大,很累,這是普遍現象嗎
是比較普遍的。首先,就教師的工作任務而言,小學、中學、高中、大學的教師都有自己內不同的勞累特點。中小容學尤其班主任最累,既要上課還要管理班級,而不帶班的老師則課時量更大。高中老師因為高考的壓力,工作量和勞累程度尤其大,想想學生都只有很少的假期和周末,老師也不在話下,單單每天的早自習、晚自習,老師經常也要參加的,有無法算加班。大學老師,則除了上課之外,還有相對繁重的科研任務,有做課題、寫和發表論文的任務,很多專業還要整天在實驗室做實驗等等。
其次,教師為了更好的生存,也可能會從事一些其他的補課、兼職等等,因為盡管學校崗位穩定,但年輕教師收入並不很高,所以很多都會有所兼職,雖然這個也被社會所詬病,但現實如此,所以也比較累。
再次,年輕老師壓力尤其大,生活成本高,工作量大,待遇偏低等等。特別是大中城市的重點院校的老師,工作壓力尤其大,因為學校和社會對他們的期待特別高。而較為偏遠地區的教師則相對輕松,當然發展機會也相對有限。
最後,雖然工作量大、很累。但教師還是社會普遍推崇的較好的職業。盡管工作量大,但教師職業的很多優點,還是很吸引人的。比如,穩定、社會地位較好、工作時間靈活等等。
⑵ 當老師會不會很辛苦啊
1.老師是教育工作者,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教育強則國家強,老師是偉專大的職業,在社會上很屬受尊重,社會地位也比較高。
2.老師福利待遇好,大部分公立學校都給老師提供住宿或者福利房,並繳納五險一金,且老師退休後工資比沒退休前都高,也比很多人都高,有職稱的會更高。
3.老師假期較多,老師法定節假日都會放假,還有寒假和暑假,兩個假期加起來就有兩個多月了,有時間到處旅遊和陪伴孩子。
⑶ 我是一名大學老師,工作15年了!現在很糾結要不要辭職,因為自己外面
我小時候是生活在體制內的,成年後由於個性原因從一開始就放棄了體制內的工作機會。看你的說法,我應該比你還年長些……以下純屬個人經驗,只供借鑒參考,可追問,無冒犯與說教之意--在大學老師面前還是不敢造次的:
剛開始的時候,覺得天馬行空很是自在,因為看多了那些勾心鬥角,幫派軋壓,覺得跳出樊籠的感覺真特么好。到了第一個年終,發工資,獎金各種福利時候心裡也是沾沾自喜的,錢這東西嘛,還是拿在自己手裡舒服。轉年各媒體放出工資漲一番的消息,看看自己手裡的錢,就覺得有壓力了--那是工資連續翻番的第一波,此後數年,體制內工資每年翻番。再加上隱性福利,開始心裡隱隱後悔。
孩子,出生、上學、升學及其他各種,更是體會到明顯區別。
前些天有個朋友,跟我說快要搬家了,我驚訝什麼時候又買新房了,心裡想的是:你特么就那麼點兒破工資,哪來的錢買新房。對方一臉幸福:單位前幾年就集資了,當時查得嚴,一直沒辦,去年這不房價開始漲,然後不知道為什麼就進展很快,這不國慶節就可以拿鑰匙了--那邊環境可好了,中小學都是配的重點學校。
你是大學老師,可能對這番話的感受不會太深,可是如果換個角度,有個從Z的朋友經常跟你說借著考察又去哪兒幹啥啥了,到啥啥啥單位辦啥啥啥事就是一句話的事兒,因為大家都是共建關系,互相好商量,你能明白什麼感覺嗎
錢沒有限制,夠用就好--大學教師本身收入也是比較可觀的,這您比我清楚,再加上培訓機構的收入,給自己和家人一個比較舒適的生活也應該是比上不足比很多下都有餘了。你家孩子剛一歲多,不知道你自己是在什麼環境長大的,在我看來大學教師的身份和大學的環境不是錢能買來的--當然,如果你跟孩子媽媽均是大學教師另說。
做學術的收入相對經商會少些,但是更容易有成就感自豪感;做大學教師本身專業過硬收入也是牛牛的,看我在大學做教師的同學感覺是啥啥啥都不缺的趕腳,我也是眼紅的不要不要的。
培訓工作也好,大學教師也好,能做好都不是那麼容易的,而你都做到了而且做得也不錯,甘蔗沒有兩頭甜,孰去孰從只能自已抉擇--經商,以自由職業者身份從事,只能親力親為;以投資人身份,對會的東西要求就多些。怎樣選,就看你自己了。
over
⑷ 老師工作太累了,心煩怎麼辦
時間是不能停留,就沒有必要傷春悲秋。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內他擁有的多,而是他計較容的少。人生的路很長,煩惱也好多。要調好心態。人生沒有筆直路,坎坎坷坷過一生。人生在世,煩惱無量。好的心情就是天堂,憤怒的情緒就是地獄、要想快樂的事,忘記不愉快的事,不愉快的事過去就是過去了。不要再去想它了,就像日歷你翻過去就不要再翻回來了。去爬爬山,看看藍天、白雲,聽聽音樂,跳跳舞了。時間會沖淡一切,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雨過天晴會出彩虹。只要你調好心態,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
⑸ 大學老師的工作,累不累
大學老師一般來說如果不是教授級別,只做工作范圍內的教學工作,是不會很累的,時間會比較自由。
⑹ 大學老師太負責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感覺在上第二個高中,在高中的時候我們班主任說大學是非常輕松的,可是沒想到我們來到大學之後,遇到了一個更加嚴厲的班主任,我覺得非常痛苦。
⑺ 在大學當老師是不是越來越難
不知你想當什麼檔次大學的教師?學校名字中帶有「大學」的稍好點大學,教師招聘必須得有博士學歷或出站博士後;當然,不同檔次和級別的大學,教師招聘的要求是不一樣的;高校招聘教師更注重學歷、科研能力、學術背景等,與教師資格證沒關系!
您可以去多看看幾所不同檔次大學(C9大學、985大學、211大學、普通一本、二本、三本、專科等檔次)高校教師招聘要求就很清楚了,同一所學校不同學科的教師招聘要求也可能有較大差別,像體育、藝術、雕塑等個別專業,最低學歷要求碩士,其他職位一般最低要求為博士;
★ C9/985/211 高校招聘要求:
哈佛、CMU、MIT、劍橋等世界名校優秀博士/博士後/或副教授以上專家人才;
或985/211大學/中科院/國家重點學科畢業的優秀博士/博士後(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或有突出科研能力/水平者);
有時候也通過社招從211以上大學中挖教授級人才,比如西部的蘭州大學,教師資源就被挖的挺厲害;
第一學歷的要求多數都是211以上,也有個別放寬到普通二本的,主要集中在西部高校
------ 該檔次大學在國內招聘教師的數量和比例有所減少,師資國際化趨向明顯,符合對外交流的需要,全球化特徵明顯;
★ 省屬重點大學及以下層次高校一般從985/211高校/中科院/國家重點學科招聘優秀畢業博士;
★ 專科辦學層次的高校一般招聘要求應聘教師達到碩士學歷,相對於上述兩個層次的高校要求要會明顯低一些;
從實際情況看,絕大多數本科層次高校招聘教師要求博士,地理位置偏僻、排名靠後的二本,部分碩士是可以進去的,但擔當專業課教師的概率較低,多從事教學輔助工作,如實驗員、輔導員等;普通院校的博士,除非畢業於國家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否則去重點大學任教很難(論文、科研能力突出另當別論);
目前國內高校教師招聘時注重學歷和畢業學校,部分學校要求本碩博專業一致或相近,且對畢業論文的質量和數量都有考察和要求;對科研能力有一定要求,與中學教師很大區別是高校教師招聘從不需要考察心理學、教育學等,也不需要教師資格證,這一點做的很好;
總之,每所高校教師招聘要求都可能不大一樣,具體以該校實際招聘要求為准;各高校網站首頁或學校下屬學院的教師招聘要求上會有明確說明;
⑻ 大學講師的工作,累不累
大學講師的工作我看相對來說還是特別輕松的。他們也不實行坐班制,只要在上課的時候去講課就可以了。
⑼ 有大學里的年輕老師嗎我覺得好累啊,有人有同感嗎
要學會享受這個職業,時間久了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