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教授電視節目
1. 馬雲在開講啦節目第幾期
馬雲開講啦是在2015年10月31日英國行。
2015-10-31「開講啦」第156期:英國行商業專場【王石&傑茵·安·葛提亞&馬雲】(英國行第2講)
《開講啦》是CCTV-1和唯眾傳媒聯合製作的青年電視公開課。節目邀請「中國青年心中的榜樣」作為演講嘉賓,分享他們對於生活和生命的感悟,給予中國青年現實的討論和心靈的滋養。討論青年們的人生問題,同時也在討論青春中國的社會問題。
《開講啦》邀請的嘉賓有周傑倫、成龍、鄧亞萍和大衛·貝克漢姆等。2017年6月16日,該節目榮獲2017年第23屆上海電視節最佳周播電視節目獎。
(1)香港大學教授電視節目擴展閱讀:
由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CCTV-1)和唯眾傳媒聯合製作的《開講啦》是中國首檔青年電視公開課,創辦於2012年。每期節目由一位知名人士講述自己的故事,分享他們對於生活和生命的感悟,給予中國青年現實的討論和心靈的滋養。討論青年們的人生問題,同時也在討論青春中國的社會問題。
節目每期有八至十位來自全國各大高校的青年代表,向演講嘉賓提問互動,300位大學生作為觀眾現場分享這場有思考、有疑問、有價值觀、有鋒芒的思想碰撞。他們對人生有思考,對未來有疑問,他們思想新銳,觀點先鋒,是中國未來的中堅力量。每期演講嘉賓選擇的主題,均為當下年輕人心中的問號,講述青年最關心、最困惑的話題。
2015年登陸英倫,威廉王子受邀《開講啦》,在倫敦國王學院開啟文化、商業、創意間的高端對話;2016年再度走出國門,「海上絲綢之路」特別節目走訪埃及、希臘、新加坡,掀起了一場「海上絲綢之路」上的「中國熱」。
2016年開始,該節目對青年人心中的「偶像」進行重新定義。相對於娛樂明星,節目組更側重於邀請科學家、藝術家等「高冷」行業的知識精英。用自己的真實經歷和心路歷程為年輕人提供方向的指引和前行的動力,給予觀眾心靈的滋養和精神的鼓舞。
2017年6月16日,該節目榮獲2017年第23屆上海電視節最佳周播電視節目獎。
馬雲,男,1964年9月10日生於浙江省杭州市,祖籍浙江省嵊州市(原嵊縣)谷來鎮,阿里巴巴集團主要創始人,現擔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日本軟銀董事、大自然保護協會中國理事會主席兼全球董事會成員、華誼兄弟董事、生命科學突破獎基金會董事、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
1988年畢業於杭州師范學院外語系,同年擔任杭州電子工業學院英文及國際貿易教師,1995年創辦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商業信息發布網站「中國黃頁」,1998年出任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國富通信息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1999年創辦阿里巴巴,並擔任阿里集團CEO、董事局主席。
2013年5月10日,辭任阿里巴巴集團CEO,繼續擔任阿里集團董事局主席。6月30日,馬雲當選全球互聯網治理聯盟理事會聯合主席。10月受邀出任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的特別經濟事務顧問。2016年5月8日,馬雲任中國企業傢俱樂部主席。
2017年10月28日,馬雲在個人微博上公布了一張電影海報,並配以大有深意的「那一夜,那一夢」六個字,證實參演影片《功守道》。
2017年11月16日,2017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公布,以2554.3億元財富,排名第三位。同年12月15日,榮獲「影響中國」2017年度教育人物。
2018年1月17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以個人名義向團結香港基金捐贈5000萬港元,以支持教育、青年、創新等領域的政策研究和相關工作。2018年5月,馬雲獲頒香港大學名譽社會科學博士。2019年9月10日,馬雲將不再擔任集團董事局主席,由CEO張勇接任。
2. 郎咸平去哪裡了
郎咸平上海脫口秀節目被突然停播
根據香港《亞洲周刊》報道,香港中文大學財經教授郎咸平主持的上海有線電視第一財經頻道節目《財經郎閑評》,2月27號突然被上海有關部門下令停播。消息人士指郎咸平被一些他曾批評和揭露的企業界人士聯名以莫須有的罪名告狀,他們指出生在台灣的郎咸平「背景復雜」、「動機可疑」,近年在中國大陸掀起的一些經濟話題爭論,「起到了李***和陳***不能起到的作用」。本台記者星期一打電話給上海有線電視第一財經頻道核實,接電話的工作人員說停播郎咸平的節目是因為他普通話不標准:「如果當主持人的話,就一定要上崗證,普通話一定要一級甲等,但是郎咸平不可能有上崗證,是考不出來的。因為前段時間央視那邊關於主持人上崗資質的問題鬧得很厲害,然後這段時間抓得很緊。」
《財經郎閑評》節目兩年前已經開播,每周兩次,每次半小時,重播五次。該節目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躋身上海有線電視節目收視率排行前三名,有時還排名第一。上海某著名大學金融系學生沈同學星期一告訴本台記者,郎咸平的普通話很好,除了偶爾夾雜一些閩南音外,聽起來完全沒有問題。他還說:「從郎咸平的講座上來看,旁聽的人數之壯觀或人數之多,就可以說明至少能吸引很多人的。尤其是《財經郎閑評》這個節目的每一集,都可以在 BT(校園網以外)或者在FTP(校園網內)上發現很多。我想這個就從側面說明已經是比較熱了。」
郎咸平先後在美國多所名校任教,並擔任世界銀行公司治理顧問,目前在香港中文大學金融學系擔任首席教授。他曾針對中國大陸國有資產流失、「國退名進」問題作出強烈質疑,批評一些企業管理層以收購名義,對國家資產巧取豪奪。其中引發的持續一年的郎咸平和格林柯爾董事局主席顧雛軍之間的所謂「郎顧之爭」,更以顧雛軍被捕而告終。在新浪網的***調查中,郎咸平的支持率高達90%。而在中國青年報的「你相信哪位主流經濟學家」的調查中,郎咸平也排名第一。雖然如此受歡迎,在2005年中央電視台年度經濟人物評選的20位候選人中,郎咸平也不在其列。記者星期一打電話去郎咸平的辦公室,但學校工作人員說他一天都不在學校,也沒有他的私人電話。
上海新民周刊曾在一篇對郎咸平的專訪中寫道:他的前衛、尖銳、顛覆性以及在公眾中受歡迎程度足以讓流行搖滾樂手崔健黯然失色,沒有一個經濟學家會受到如此截然不同的對待:有些人把他視為「教父」,有些人卻罵他是「流氓」、「沽名釣譽」者。
對此,北京民間經濟觀察研究所所長仲大軍說,這是公共利益派和個人私利派兩大利益集團的斗爭,或者,說白了,就是窮人和富人之間的斗爭:「中國前三十年搞了一段社會***公有制,後三十年搞私有制呢,就有分贓不均的問題了。當前整個這個社會,利益分歧非常大。學者往往成了各個利益集團的代表了。郎咸平在這里邊就站在了某一派的立場上,在國內損害了一批利益集團,所以說他在這個利益集團里遭到的抵制是相當厲害的。包括04年,全國工商聯系統的一些人還想開會批判郎咸平呢。這些利益集團就是不明著來抵制,也要搞一些暗的行動。」目前,《財經郎閑評》節目時間已由《財經大講堂》欄目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