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博士生都給導師幹活嗎

博士生都給導師幹活嗎

發布時間: 2024-04-18 04:22:07

⑴ 為什麼有的研究生、博士生畢業後與導師"老死不相往來"

這種情況很常見,而且感覺越來越多了可能也是自己接觸多了的原因。

除了因為轉行或者實在沒交集的情況,其他情況下出現這種問題一定很奇怪,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

我見過華東某著名高校的博士畢業後,已經成為「優青」,但還是和自己博導形同陌路。也見過很多人寧願放棄一部分前途,也不要找自己的導師幫忙或者請教。很多情況,很復雜,什麼事都有。

3、老師畢竟不是朋友

研究生畢業後,會發現師出同門的師兄弟,師姐師妹,會成為你日後生活的財富。而老師確實大家集體吐槽的對象,你會和你的朋友聯系,但是老師畢竟不是你朋友。和老師的的聯系,對老師來說也是一種負擔。

⑵ 為什麼有的研究生、博士生畢業後與導師"老死不相往來"

有些導師根本不值得人尊重,壓榨學生太狠了!我就遇到過兩個這樣的例子,一個是親身經歷,一個是同學。

先說我的同學老A。

老A是我的研究生同學,畢業後留校讀博士,非常優秀的一位同學。但正是因為優秀,導師就安排他做項目,沒日沒夜地壓榨他,根本不提寫論文的事!

而且,這位導師素養比較差,本身在學校口碑就不好,經常罵學生,就跟黃世仁一樣!

老A知道跟著這樣的導師,沒有什麼前途,所以就萌生了提前畢業的想法,就在做項目之餘偷偷把論文寫了,注意這里是「偷偷」!

當老A跟導師提出想提前畢業的時候,導師大發雷霆,一頓臭罵,直接把他的論文給撕了!而且明確說了,即使參加答辯,也通過不了。不只是這樣說,這位導師也確實是個奇葩,跟請來評審的教授們,直接說不讓他的學生通過,這種事情還是第一次聽說!

老A沒辦法,只好通過各種關系找人說情,通過老家親戚找到學校的領導,在學校領導的施壓下,導師才勉強給他通過了。

現在老A發展得不錯,年薪100萬,但一說起他的導師,還是當年的義憤填膺!

再說我的親身經歷

我與愛人是在研究生上學期間結婚的,因為結婚的事情,需要導師和學校開證明,愛人的導師就唧唧歪歪,非常不情願!

因為愛人是帶工作讀書,我們打算上學期間把孩子要了!但在開准生證明的時候,她的導師就不給出證明,態度非常強硬,我愛人求他多次未果。

可以說,我愛人讀研期間,幫導師做了幾個課題,沒少給他賺錢,而且我們是要畢業的時候才進行的生孩子申請,又不是上學期間生孩子,而這個老師就是不通情理!

我是個粗人,為這事也很上火,但害怕影響愛人畢業,就一直沒有跟他翻臉!

有一天,忍無可忍,我給他導師打了個電話,他還是那種死樣,我就開始罵他,只給他罵了半個小時,而且我跟他說,如果明天開不出證明,我就到辦公室去鬧他,讓他好過不了!

沒想到,這招兒不真好使,他有些慫,一個勁地說我沒教養,讓我給他道歉!

我說,明天我愛人就過去拿證明,拿不到有他好看!

結果,第二天,證明特別順利,她導師都沒出面,直接讓另一個老師給了我愛人!

一直到畢業,她的導師都沒敢為難過她!

有時候,不是我們不講理,也不是沒教養,是有些老師太過分,為人師表幹了一些下三濫的事情,把學生當成免費賺錢的工具,毫無感恩之心!這樣的老師,怎麼還可能往來!

我有個和我關系很好的室友,在研究生畢業以後,馬上就拉黑了和他導師的一切聯系方式,退出了有他導師在的所有微信群以及扣扣群,按他的話說,這輩子打死都不想再和他的導師有半點往來。

很多人都不理解我室友的這種做法,認為他忘恩負義,是個白眼狼,剛畢業就忘記了自己的指路人,授業恩師,不知恩圖報不說,反而避而遠之,連聯系方式都給拉黑,肯定心理有問理。

然而只有我明白和理解我室友的這種做法,並且覺得他做得很對。 我室友是從外校考進來的研究生,剛來的時候意氣風發,想著在這里要努力學習,認真專研,讀完研究生後繼續讀博,干出一翻事業。

哪知道天有不測風雲風雲,我這個室友差點就毀在他導師手裡了。 別的同學都是跟著導師搞課題、做實驗,而我室友卻要去自己導師開的公司上班,節假日不休息還不算,關鍵還是免費勞動力,沒有半點工資。

自己的導師評職稱,論文也交給了我室友,第一作者必須是他導師,不然不給報銷版面費,如果有做得讓他導師不滿意的地方,還經常被導師拿畢業來威脅。

如果每個學期沒有幫助他導師發表他規定數量的論文,就不允許我室友畢業,可以說我室友被他的這個導師拿捏得死死的,沒有半點脾氣,也不敢有半點怨言,只能默默忍受。

並且在他公司上班的時候,他導師也會經常查崗,稍微休息被導師看見,就會被導師說一堆大道理,讓我室友苦不堪言。

更讓人難以忍受的是,他的導師在公司沒有自己的秘書,所以收發文件,列印材料,撰寫發言稿,都落在了我室友這個免費勞動力的身上,還美其名曰是為了鍛煉我室友。

有時候還經常半夜一兩點打電話給我室友,讓他准備明天需要的發言稿,無奈為了能夠順利畢業,我室友只能通宵加班完成,有時候寫得導師不滿意,還會被罵一頓,真是慘不忍睹。

我室友也想過放棄研究生退學回家,但是又不甘心,覺得那樣對不起自己不說,很對不起含辛茹苦把自己養大的父母,為此有段時間,不想繼續被導師壓榨的室友,差點做了傻事,還好大家發現得早,開導了他。

好不容易終於熬到了研究生順利畢業,導師讓他畢業後直接去他公司上班,我室友滿口答應,還特意請他導師吃了頓飯,感謝他導師的栽培,並且自己研究生畢業就直接有了工作,上很多同學羨慕,聽得他導師都飄了,他也順利畢業。

果然在畢業以後,我這個室友就刪除了和他導師所有的一切聯系方式,按他的話說,這輩子和他導師老死不相往來,他已經受夠了這種壓榨,看到他導師就有沖上去打他的沖動。

好在結局還算好,我室友也順利畢業了,不過他心裡有了陰影,沒有繼續堅持讀博,而是參加了一個地區的人才引進,進入了事業單位裡面上班,總的來說,也算是熬出頭了吧!

所以說,為什麼會有研究生、博士生畢業以後會與自己的導師老死不相往來,究其原因,都是被自己的導師壓榨得太嚴重了,完全就是一個免費勞動力。

導師一旦有需要,召之即來,揮之即去,你還不能有半點怨言。那裡讓他不滿意,就會拿畢業來威脅你,你說遇到這樣的導師,畢業以後你還會和他往來嗎?我估計看著都來氣,躲都來不及,能聯系才怪了。

我來說一下吧。

看了很多人說的,很多沒有說到點子上。

我是09年的研究生,讀研三年,一個學院的研究生就那幾十個,同學三年導師和學生關系都知根知底,對這個話題還是有發言權的。

我是社科類的研究生,偏文科,研究生階段的導師和學生關系沒有那麼緊密,比本科生關系近,但不同專業不同導師又不一樣。

讀研開始大部分是公共課,就是一個學院的幾十個人一個大教室一起上,這是大課。

小課就是自己導師的專業課,去老師辦公室,幾個人沙發上一坐,老師開始講,其實小課挺有意思的,導師會講一些課本上沒有的,你有不同意見可以和導師辯論。

回到話題,舉幾個不同同學例子說一下師生關系:

1,同學a是調劑過來的,他不喜歡那個專業,導師也不想要,一年見不了導師幾次面,基本處於放羊狀態,就寫寫論文,發電子郵件,和導師溝通一下論文情況,其他時間就沒啥來往。

所以這種就是最後混個畢業證學位證,他也不想在那個專業繼續學習,在學校和導師來往就不多,畢業了就自然沒有什麼來往了。

2,同學b就是靠成績考上的,熱門專業,導師帶的學生也多,他畢業也不考博,畢業工作,目的性也很強,就是為了工作學一個碩士學位,不是為了某學科學術深造。

這種是最多的,最普遍的,學生該學的學,該過的過,導師該教的教,性格好的喜歡社交的,和老師關系就近一些,畢業後逢年過節問候一下,慢慢就淡了。性格內向不愛社交的,在學校就和導師關系一般,來往也僅限於學業上,和本科生有點像了,畢業了就沒啥來往了。

3,同學c,一開始就是奔著院里某個大牛來的,成績也可以,導師也願意收,而且他是沖著考博繼續深造去的,基本上相當於導師的助理。

這種就不一樣了,也是少數,普通學生一年連導師都見不了幾面,這種嫡傳弟子不僅天天能見導師,還去導師家吃飯,導師去外地參加學術會議還會把他帶過去。

這種在我們院那一屆研究生中是非常少的,他和導師關系最密切,我們畢業了他繼續讀那個導師的博士,博士畢業了去了省會一所不錯的大學教書,自然他以後一直和導師聯系,而且關系匪淺。

4,同學d也是一個典型例子,屬於平淡無奇,碌碌無為型的,而且也不善於社交,用他的話說,混的好就聯系,混的一般或者不好,你還聯系啥,導師說不定還嫌你給他丟人呢,他畢業了也是碌碌無為,小富即安型的,和導師也沒啥聯系了,並不是導師對他不好,而是畢業以後的生活和導師沒有交集了,他也混的一般,有自知之明,就和導師沒有什麼聯系了。

5,同學e是屬於那種能力強,有關系,八面玲瓏,不僅和導師,和院里領導走的都很近,還是這一屆研究生的班長,舉止言談大方得體,讀研時候已經一副官僚的樣子。畢業了果然去了政府機關,目前已然是一個小官僚了。他自然是和導師聯系不斷,關系不錯。

總的來說,研究生階段我接觸的師生關系基本上就以上幾種,因為是偏文科的,導師和學生關系特別不好的幾乎沒有,最多也就放羊不管。除非學生表現特別差,不會有導師刁難你不讓畢業,這種在偏文科的專業也很少見。

【尚在燃燒的蠟炬】來回答你的問題: 為什麼有的研究生、博士生畢業後與導師"老死不相往來"?

研究生與導師是研究生入學後通過雙向選擇而接受彼此,成為關系最密切的師生,在校期間還可能是科研合作者。這樣的關系算得上是天底下除了父母之外最密切的關系之一。按理說畢業後學生應該還跟導師保持聯系。但事實是,很多研究生、博士生畢業後竟多年與老師與導師"老死不相往來"。為什麼呢?【尚在燃燒的蠟炬】認為,從學生的角度分析,可能存在著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

(研究生、導師雙向選擇說明會)

客觀原因 主觀原因

綜上所述,有些研究生、博士生畢業後竟多年與老師與導師"老死不相往來",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究其實質,在於研究生、博士生一旦畢業,導師與研究生的需求再不相同、目標各異,可交流的話題越來越少,漸漸地就不再往來了。



我是【在燃燒的蠟炬】,歡迎閱讀,歡迎點評,歡迎轉發。謝謝!

研究生和導師在一起共同工作3年,甚至10年,這段時間,又是學生最為難忘的青春時光。因此,絕大多數學生,都會和老師產生一種特別的情誼。有不少學生通過QQ、微信等方式,還一直與老師保持聯系,還有的,甚至在畢業後還與導師合作做一些事情,畢竟,師生之間會更加知根知底。


但是,也確實有一些學生,畢業後就再也不和老師聯系了,而這樣的人,往往也不太和其他同門師兄弟們聯系,畢業後,就杳無音訊了。這類學生一般有這么幾種情況:

第一,研究生期間與導師關系比較差。 這種情況還是很常見的,真經多年前招聘了一個985博士後,他博士導師是一個高層次人才,本來他的學術前途非常好的,留校也沒問題。但博士後期間,因為一些學術上的分歧,他和導師鬧翻了,出站後直接就離開學校,到了我們學校。現在工作這么多年了,也都評上教授了,但依然沒有和導師和解,他在學術上也沒有進一步想法了。


第二,工作後不盡如意,而且從事工作與原專業關系不大。 說到這里真經想起此前有個導師,嫌棄自己一個學生畢業後工作太差,在飯桌上挖苦學生。雖然大多數導師不會這樣,但如果學生畢業後走了一條和其他同學不一樣的路,也不需要找老師幫忙,那他可能就不再聯系老師了,甚至和同學也不怎麼聯系了。

總的來說,學生和老師老死不相往來,有導師的原因,也有學生自己的原因。其實,這樣的情況也非常正常,即便是研究生期間過得很好,很感激導師的學生,也不一定會經常和導師聯系,畢竟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像真經自己,也就是春節給導師發條簡訊,10年前就說要去看望導師(導師現在在另一個城市),結果到現在還沒成行。

導師也是一種資源,導師也是一段回憶,老死不相往來,如果有可能,還是可以和導師保持一定的聯系。

這種情況的出現,讓具有幾千年文化傳承、尤其是尊師重教優良傳統當下的大學導師斯文掃地,令人悲哀。導師已經不象導師的樣子,將個人的身份變成了老闆。學生也不象學生的樣子,被人當成了不付工薪報酬的打工一族。

「研究生、博士生畢業後與導師『老死不相往來』」說明了什麼?說明這些學生們在讀研念博的時候,被導師利用手中的那點知識和權力,剝削壓榨得苦不堪言。若干年以來,見諸媒體報導被導師左右為難的學生,少數人以犧牲個人的生命來抗爭。華中 科技 大學那位河南籍的研究生留下一封長長的遺書跳樓自殺。還有華東理工大學的研究生為導師所辦的私人企業工作時,鍋爐發生爆炸而殞命,如此等等,還有多少導師的行為不規,造成師生如同陌路人的現象?

市場經濟反映的就是利益交換,不承認這一點如何來解釋題主所提出的這個問題。放眼望去,凡是被正規媒體所報導、凡是被中紀委約談、調查和交給司法機關處理的幹部,哪一個不是通過利益交換變成了犯罪嫌疑人和犯罪分子?哪一個被揪出來老虎和蒼蠅,背後或多或少都能看到利益交換的事實存在。

社會 存在決定社意識。學生不與導師來往,畢竟還是少數人。隨著 社會 的發展和時間向前推移,這種現象會不會逐漸減少?還有待觀察。

國家為了發展經,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由先富帶動後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起來的設想。經是好經,問題就出在讓少數歪嘴和尚給念歪了。少數大學教授也動起了歪腦筋,不把教書育人當回事,反而把學生當成了任由個人驅使的工具、不付勞動報酬的打工者。

學生們經過三到四年的時間,終於熬到了個人的出頭之日,離開了那個原本是Te們用來讀書研究課題的地方,沒有想到的是惡夢醒來,那地方成了個人永遠也不想回憶的傷心之地。

現在的學生與導師之間的關系,似乎就是打工者與老闆之間的關系。導師所開辦的私人公司,就是學生們的實驗基地。讓學生們去上班,美其名曰是讓學生們去做試驗的課題。

這種事情太多了,沒上過研究生的人可能不太清楚,上過研究生的人都知道,研究生和博士不會把導師稱之為導師,都叫老闆,為什麼是老闆,因為導師和老闆的性質是一樣的。

大家都知道,當老闆的目的是什麼,就是攫取員工勞動的剩餘價值,自己獲得更多的財富。導師也是一樣,只是導師攫取的是學生的學術成果和科研經費。很多導師,說實話對學生的學習指導意義並不大,但是學生做出的科研成果,寫出的論文,必須要把導師的名字放在前面,要不以後就別想著在導師手裡混下去。

還有,導師對於特別優秀的學生,都是百般阻撓畢業,讓能延期就延期,最後把學生徹底的拖死,就是為了把學生的學術成果徹底榨乾弄盡。看現在很多的研究生精神狀態都不好。有些人還走向了極端。

首先對問題中的稱謂作個說明:研究生,實際上是包括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平常說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博士士(博士研究生)是口語化說法,回答問題時,仍按提問者的說法,特此說明。

問題回答如下:

造成有的研究生、博士生畢業後與導師「老死不相往來」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是師生關系處理不好的結果,表現如下:

對研究生、博士生而言:一是部分研究生讀研認識不正確,把讀研變成了混文憑,認為是幫導師打工,把導師稱作「老闆」;二是理論學習階段不好好學習,做論文階段不好好做科研,一旦受到導師批評,或造成延期畢業,就懷恨在心;三是部分研究生,不重視個人修養,缺乏與導師溝通的能力。因此,這些研究生畢業後,就與導師不聯系,缺乏正常交往,「老死不相往來」。

對導師而言:一是有的導師不能正確履老師的職責,立德樹人工作不到位;二是與學生關系搞得僵化,喜歡斥責學生,平常對學生缺少關心,把學生當成完成科研任務的「勞動力」;三是只注意學生做多少科研工作,發多少科研論文,對學生的思想狀況、生活情況過問不夠,漠不關心,導致學生從內心反感導師,但苦於在校時不敢得罪導師,因此,畢業後不願與導師聯系,「老死不相往來」。

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倡導樹立正確的師生關系:學生要認真學習理論,扎實做好科研,虛心求教;導師悉心指導,關愛學生,嚴傳身教。我讀研時,導師對我非常關心,既嚴格又慈愛,讓我受益匪淺。

最好的朋友博士畢業後就沒有再和博士導師聯系,因為他的導師在他就讀期間就是一味壓榨,對他畢業也是百般刁難。

這位導師平時對學生十分苛刻,幾乎到了變態的程度。例如,朋友在外面有點事兒,他打電話要朋友過去辦公室。

朋友說:老師,我有點事兒,能不能稍微晚點?

他老師回答:你現在不來,以後就都別來了。

到了第三年,朋友的論文寫完了,也發了小論文,導師就是不讓申請答辯。他要留著他給他幹活兒。

最後,有一個師妹出了精神問題,所在學院介入調查,這個導師才開始緊張,趕緊放壓著的人畢業。

這種導師,一輩子不聯系也罷。

研究生、博士生在畢業之後就與導師「老死不相往來」?這樣的說法非常片面,並且也是極度不負責任的言論。我目前是一名研究生,平時與導師的關系很好,經常幫助導師做一些事情,忙完之後他都會帶我吃頓好的,並且平時也對我生活上的問題表示關心。

研究生和導師「老死不相往來」這不存在嗎?當時不是,這種現象也存在我的身邊。我隔壁的實驗室課題組導師對他們的學生就比較嚴厲,並且經常「私自」使喚學生幹活,好比家裡要裝修需要苦力也叫學生去幫忙。據他們課題組學生反映,他們往屆的師兄師姐畢業之後都直接將導師的聯系方式拉黑。研究生與導師「老死不相往來」的現象畢竟是少數,大多數時候關系還算不錯。


為何會「老死不相往來」?

研究生與導師的關系非常奇妙,並不像是在本科的時候,一年都見不到自己班主任幾次。在研究生的時候就不同,基本上每個星期都會與自己的導師見面,忙起來的時候幾乎天天見面,導師主要是給學生派活,以及指導學生如何去做。

那研究生與導師是一種什麼樣的關系呢?我們在學校通常稱自己的導師為「老闆」,因為平時幹活導師會給一定的勞務報酬,所以也就形成了一種類似於「僱傭」關系。在研究生生涯,基本上都要聽從自己的老闆指揮,但一些老闆可能要求會比較過分,或者學生本身就不願意去配合自己的老闆,這也就會在學生與老闆之間形成一種惡性循環,也就是所謂的不好的師生關系。


在我目前接觸到的學生與老闆「老死不相往來」的情況有三種:1.研究生期間,老闆的要求比較過分,有太多不合理的任務;2.學生不願意配合自己的老闆,平時不想做科研,達不到老闆的要求,從而形成一種不良的師生關系;3.老闆對學生的畢業問題上有所刁難行為,研究生畢業需要導師簽字後才能參加答辯,所以老闆不同意也就存在故意刁難行為。

如何維持師生關系?

研究生與導師的關系是近年來的火熱話題,常有新聞曝光研究生與導師之間因為不好的關系而導致研究生想不開,那研究生與導師的關系如何維持呢?

研究生說到底終究是一名學生,在學校需要聽從導師的安排,更需要尊重導師,當導師有真正過分的要求的時候可以進行溝通,切不可沖動行事,因為與導師的相處會伴隨著你整個研究生生涯。對於維持師生關系,我有兩點建議:1.平時多於導師交流,大部分學生與導師的交流都建立在科研工作的基礎之上,所以對於生活等方面上的交流就相對比較少,這一點並不好;2.盡力完成導師布置的任務,在我的團隊,有一個同學就是因為經常性沒有完成導師的任務,目前與導師的關系搞得很僵。

結語:研究生與導師的關系可以通過實際行動來維持,並不僅僅依靠導師單方面的指導,所以對於「老死不相往來」的師生關系其實並不好。

⑶ 為什麼現在一些碩士研究生在學校幫導師跑腿、報賬、打雜

碩士研究生在學校幫導師跑腿、報賬、打雜是很正常的,但不是天天如此,在我看來,如果不涉及到導師的私事,而是課題組的事,這些事情是應該去做的,而不是要想辦法去避免,你有這種想法真心要不得。

我讀碩士的時候,因為是我導師招的第一個弟子,而且那一屆我們專業一共只有六個學生,所以我導師有且僅有我一個弟子。研一的暑假,實驗室從老樓搬到新樓,要先裝修,導師安排我監工,我一個涉世未深的小姑娘我懂啥?我能做的就是天天守在那裡,給導師每天匯報進度。裝修完了就是搬家,還是我一個人,我也幹不了啊,找了同學幫忙,還好我導師也是剛參加工作,家底不厚,實驗室要搬的東西不多,借了個三輪車,一上午弄完了。

我讀碩士的時候好像沒有報過賬,因為我導師當時只有少量的科研啟動費,花錢很謹慎,一分錢恨不得掰成兩瓣花。平時買試劑都是在固定的供貨商那裡買,如果用量大,人家送貨上門,我們用的少,我都是直接去門店拿,記賬,一般隔半年或者一年結一次帳。當然我買試劑的時候要還一下價的,那個老闆說我是唯一一個和他討價還價的[呲牙]。

研二的時候,我有了小師弟,這些瑣事導師一般都安排他去做了。後來導師評職稱,都是小師弟幫忙整理材料的,這個應該算是導師的私事了吧?但我覺得小師弟幫忙做這個事情自己也受益非淺。

等我讀了博士,因為導師帶的是一個團隊,下邊有幾個小導師,還有學生若干,每年花費至少10幾萬,當然瑣事就更多了。比如我們每年都會有同學出差,去做測試或者參加學術會議什麼的,產生的費用一般由當事人負責去報賬。我記得我第一次去外地做測試,直接住在他們學校的賓館里,一晚上180,那是零幾年,我對這個也沒概念,去之前導師也沒有說標准。找導師簽字報賬的時候,他開玩笑說「你住這么貴啊,還好你就去了三天,你要是像誰誰誰(我師妹)在北京一住就是快一個月,我都養不起你們了。」

後來我才知道,我師妹在北京住的是地下室[捂臉],這樣一對比,我確實有點兒奢侈了!應該去住學校招待所的[捂臉]。

報賬這個事情確實挺煩人的,經常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被打回來,有時候報個幾百塊可能需要跑好幾趟,導師不可能把時間都浪費在這上面的,這個時候肯定需要學生出面去做了,不過報賬這個事情工作之後也是不可避免的,早點入手鍛煉一下也沒有什麼不好的。

實驗室里的雜事挺多的,比如扛蒸餾水,各種氣體鋼瓶等。蒸餾水隔幾天就要送一次,賣家只送到樓下,需要有人扛到5樓,這些事情一般是當時誰在誰去做,沒有人推諉,當然了僅限於男生,我們女生是扛不動的。

我們平時做的化學實驗比較多,每天都需要洗瓶子,洗瓶子需要用到鹼液和洗液,鹼液好配,隔一段配一桶,也沒啥危險,這個就沒有指派專人去配,大家都是主動去做。但是洗液就不一樣了,需要用到高錳酸鉀和濃硫酸,還要加熱,操作很危險,一般都是專人來配,其他人不允許操作,負責配洗液的人在畢業前要找好接班人,培訓好。

我們課題組自己有幾台測試設備,每台設備都有專人負責,其他人需要做測試,得先找負責的同學預約,讓他(她)做或者自己操作。還有一些測試是需要拿到學校測試中心去測的,比如核磁,如果有人第二天要送樣,一般頭一天就會在課題組問,還有誰要測,一起拿過去,我那時候就經常搭師弟師妹們的「順風車」。

還有很多亂七八糟的事情,有的是固定有人負責,大多數是沒有指定人的,靠自覺,如果你想偷懶也沒有人會管你。但是我個人感覺上學期間把心思放在去逃避做這些事情上很不值當。

一個團隊就像一個大家庭,良好的氛圍靠大家共同努力,小心思太多會被邊緣化的,所以我勸題主好好想一下,值不值得那樣做?

如果你很不幸遇到了不好的導師,你的導師讓你做的大多是他的私事,那麼這個事情確實不應該,但是你也不可能逃避,你要做的就是想辦法按期畢業,早日脫離不良導師的「魔掌」。

這兩年一直在985大學里與教授合作搞一個項目,期間接觸幾個導師及他們手下的研究生,對這個問題有我自己的看法。總的來說,我認為這種現象是很常見的,也談不上什麼不正之風,只要把握得好,於師生雙方都有所助益。

一、從導師方面看,目前高校的教學與科研體制的原因,導師們要搞好自己的教學科研工作,不得不承擔煩瑣的申請、報表、總結、報銷等事務性工作,這些事如果都要導師親自去做的話,無疑要耗費很多時間與精力,這肯定耽誤導師去從事自己更擅長的教學科研工作。在行政單位,這些事都有科員、秘書去做,但高校里的教授肯定沒有配備相關編制的服務人員,所以讓自己的學生協助這些工作應該是無可厚非的,一般碩士生們也樂意去做。另外,導師也會從科研經費里適當給予學生適當的補助,雖不多,但總比沒有好。

二、從學生方面看,碩士研究生特別是研一、研二的,論文任務還不是很重,他們也樂於協助導師去完成這些事務性工作,一方面可幫助導師節省時間,另一方面也可拉近與導師之間的關系,加強溝通交流,更重要的,通過這些工作,可以從導師那裡不僅得到學問,還可以學到待人接物、接待辦事等方法與流程,有利於畢業後盡快地融入 社會 。我認為這一點更是書本上學不到的,往往又是以後走向 社會 更需要的。

雖然這幾年個別高校存在導師把研究生當"免費僱工"的案例發生,但終究是極少數的。總體來看,師生關系是很融洽的,學生對導師是尊敬與感恩的。只要注意學生工作有所分擔,不過多涉及私人事務,我認為碩士研究生幫導師報報賬、跑跑腿、打打雜是有益且必要的,作為家長,我也建議自己的小孩盡可能地幫導師分擔這些事務性工作。

這種現象是極不正常的,在西方國家出現這種情況,導師會被起訴,校長會被問責。

目前我國高等院校行政化色彩愈來愈濃,學術不端行為愈演愈烈。導師把學生當成私有物品,視作賺錢的工具,上演了一幕幕丑劇,令人作嘔。

有不少所謂的導師本身學術水平不高,人品素質低下,憑關繫上的位。試想研究生跟這樣的導師不但不能學到有用的東西,其"三觀"也會被顛覆。

希望我們的學院領導對研究生導師的任用要慎重,要以德為首,把對導師考核做到民主化,要充分參考研究生的意見,打造一支純潔的研究導師隊伍。

說實話這是中國研究生培養當中算是非常正常的現象,我見過從來不讓學生幫助自己做私事的導師,報賬等雜事全部交給一個人做然後每個月按照2000給錢,我也見過動不動就讓學生拿這送那的導師,甚至之前網上爆出來的一些還讓研究生去家裡幹活的!發生這種事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1.研究生大部分依賴導師的培養,讓學生做點小事不敢不幫忙!

我國碩士和博士就是導師負責制,如果導師不簽字讓你參加畢業答辯那麼你就無法畢業,這就是事實,而且在做實驗前期的想法,過程中的儀器、材料,做完寫論文需要修改等等事情都需要導師來參與,那麼導師平時讓你跑個腿你敢不答應嗎?

2.導師需要人來干一些雜事!

現在的老師也不單單是要做科研這一塊任務了,還要教書、處理報賬、開會等事情,一些行政老師還要干行政的事情,這些都使得研究生導師需要人干一些雜事!對於一些大牛導師可能會專門聘請一個秘書來處理一些日常瑣碎的事情,但是對於大部分老師來說沒有這個多餘的錢來請專職秘書處理這一切,而且身邊現有的學生不用還要誰呢?

總而言之就是導師時常會有需要找學生干雜事,一般來說只要不是非常過分的事情,學生也只能勉強答應!現在想找一個不讓學生干雜事的導師怕是非常難了!

帶過10屆49名研究生,沒讓學生干過這些事情。

報賬?沒有外來項目,只做過幾個在學校立項的「教改項目」,每個項目批下來兩三千元,還用學生去報賬?

跑腿?沒啥要跑的

打雜?也沒啥要打雜的

從當年做學生的經歷和如今身為人師的經歷,我覺得我可能有點發言權原因是多樣的:

1.對於大部分的沒有組建研究團隊的單人作戰的導師而言,這是客觀需求!因為單人作戰的老師,沒有專職的科研秘書之類的管理崗位配置,因此,不得已將部分跑腿工作分給了學生去做!這實際也是為了提高其培養學生和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不然時間真心不夠!

2.科研相關的跑腿實際上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對學生的一種外展能力的培養!比如了解科研工作的全貌,提高其時間管理和交際能力。實際上,除了科研以外的事情,什麼都不讓學生做的話,並不一定能提升學生的學習和實驗效率。

3.當然有一部分的確是導師高人一等的思維作怪,習慣了指使學生干私人跑腿事物,並且沒有任何回報,這的確必須得嚴厲打擊的侵犯人權行為!

所以,導師和學生都要擺清自己的位置,珍惜師徒緣分,不要搞的不歡而散,甚至反目成仇!

這個問題確實很多人遇到過,說說我們上學時候的解決辦法吧。

首先來說,很多學校的行政管理極為繁雜瑣碎,導師們如果把時間和精力都花在這些方面,那麼做科研和教學的時間就會更少。另一方面,對一些沒有出過校門的學生來說,做一些瑣事也有助於了解相關部門的運作。比如,我自己幫導師報賬的時候,可以了解學校的財務制度,幫導師聯系設備的時候會認識設備供應商,幫導師送材料的時候能接觸到出版社和基金委的人。剛入行的新人做一些瑣碎的事情似乎也是很多單位的慣例。比如我自己博士畢業後去一家上市公司,也不是一上來就做管理,也是先到基層鍛煉一段時間,期間就是各種打雜和熟悉情況。

我們當時是每年導師指定一兩名學生做這些工作,然後每人做一學期或一年,然後輪換。實話實說,很多研究生即便不做這些工作,也會把時間花在 游戲 之類的事情上面。做這些工作的學生我們一般會給予一定的補助,補償所花的時間。我們當時是給學生一個月發四十五塊錢,按照當時的物價水平,基本相當於一個學生三五天的伙食費(當時出差的伙食補助是一天不超過十五塊),也算變相給學生提高了一點福利待遇。從學生的角度來說,當時還是有不少學生想參與的。如果不想參與,直接和導師溝通就是了……


這個問題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而且有些原因比較隱晦,很多當事人不願過多解析,其實總結起來不外乎幾種原因:

1、我們國家是人情 社會 ,很多研究生認為多和導師走動,多幫助導師打雜,服務,協助導師工作,哪怕是很小的事情,很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也是表明了一種態度,讓導師認為這個學生是勤勞,有能力,而且懂得人情世故的,在學校評優評先或者有好的工作時,導師可以多幫忙推薦;

2、有句俗語「要想學得會,挨著師傅睡」,有些研究生認為幫助導師做事情,是一個潛移默化的學習過程,通過細節,可以學習導師的專業知識,了解導師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體會導師待人接物的很多心得,全方位地學習在課堂上,實驗室里未能學到的內容;

3、現在的研究生導師是擁有很大自主權的,而且也自己承接,研究項目,有時候是需要人手的,自己的研究生可靠,熟悉,團隊協作起來也順暢,成本低。

現在的 社會 不知道怎麼啦, 社會 競爭越來越激烈,大學生每年大量的畢業人數,和沉重的就業壓力。讓剛從走出校門的的大學生是越來越不值錢。

現在流行的是,最不值錢的就是剛畢業的大學生,最貴的就是農民工。

如果你仔細的看一下,還真是這個理的。我們建築工地項目上,那些從大學剛出來的,大學生到我們項目上實習參加工作,第一年的工資每個月才3000多,說的是八小時,但是競爭激烈的崗位,每天還是要加班。算啦一下,一天也是要工作十個小時,每天也是累的跟狗一樣。再看看我們的農民工。一天干十個小時,一天的工資是300加。干一個月是大學生的三個月。

對於提問中的這種情況,現在一些高校的,導師們,光靠學校里那點工資,不把自己餓死,才怪。所以他們都有自己的公司,科研場所。而大學生跟著老師學習,為啦能夠順利的畢業,拿到文聘。只能多跟導師學習,幫導師分享點點單子。只能選擇做出上述行為啦。

過來人分享一下經歷,不止在國內,國外的實驗室也是一樣的。一般一些零碎活都是交給新來的去辦。

其實我覺得,說到底也不是什麼人情上面的問題。而是因為一個實驗室的運作,肯定要涉及到購買材料啊,報賬啊跑腿啊之類的雜事,但實驗室肯定是沒有專人來負責管這一塊的。

一般來說新人手裡的科研項目不多,一個人手裡一般就一個項目,相對會有很多的空餘時間,所以打理實驗室的雜事就一般分配給新人,這是國內外絕大多數研究生要經歷的過程,遇到了也不要覺得很不公平。

等你在實驗室干一陣子起步了,項目忙碌了,你也會把這些事務轉交給你的學弟學妹的。

換個角度想,等你干到了教授副教授的位置,手頭同時有十多個項目,每周開會上課,手底下還要帶研究生,會有時間去跑腿報賬么?

無非是科研路上必經的一關罷了。

⑷ 博士的博士生問題

目前,我國博士教育的經費主要包括生活補助、科研經費、獎學金、培訓撥款、研究撥款、出國訪問、教育基金等部分,但數量上嚴重不足。
第一,博士生生活補助水平較低。學位制度建立之初,國家對博士生補助非常重視,博士生的補助水平相當於當時的五級工資標准,與當時生活水平、工資標准比較,相對較高。中科院教授王錚回憶說:「1989年我作為博士研究生收入是91元,這比一般人高,他們是每月78元。」但是,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和分配體制的改革,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而博士生資助標准變化不大,博士生補助水平與工資水平的距離逐漸拉開。據中國統計年鑒的相關數據,2006年城鎮居民家庭中等偏下戶的平均每人全年消費性支出為6108.33元,而目前博士生補助水平大約為每人每年6000元,可見,博士生補助水平非常低,只能勉強滿足基本生活需要。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報告課題組(2006年)對博士研究生的經濟收入和開支情況調查顯示,大部分博士生支出高於收入,熟悉博士生生活狀況的博士生導師也認為,博士生中經濟困難者佔有較大比例。
第二,科研經費嚴重不足。我國高校博士生資助經費主要來源於國家下撥的獎學金經費(主要是普通獎學金的方式),因此,目前積極推動的以科研資助為主的資助體系的資助力度不大,資助金額有限。「一方面,由於導師科研經費數量不足,博士生從這一渠道獲得的科研資助比較少;另一方面,我國研究型大學為博士生設立的助研、助教、助管崗位普遍不足,加上我國很多大學的財務制度中缺乏明確規定,或者資助標准較低。因此,盡管幾乎所有博士生都參與導師的科研課題研究,但並不是都能拿到助研工資,能夠從助教、助管崗位拿到穩定工資收入的博士生為數也很少。」(摘自教育部原部長周濟的講話)獎學金方面,不少高校的獎學金已經失去了其獎學功能和對學生學習的激勵作用,變味為助學金,幾乎人人有份。這種資助結構體系沒能體現資助的初衷,也難以發揮各種資助方式的作用。
第三,從資助結構來看,文科博士生資助狀況令人擔憂。通過對大連五所大學的歷史、金融、社會、經濟、會計五大院系全日制博士生收入調查發現,各學校基本上每月發放國家補助的350元和學校補助的240元。科研經費方面,歷史系博士生的科研經費幾乎沒有,金融學和會計學專業學生平均每月能拿到200元左右。相比之下,理工科的科研經費要高很多,基本上每月都能拿到1000元以上的科研經費。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現行體制下不同專業的博士生經濟資助水平差別較大,文科博士生的資助狀況更令人擔憂。
第四,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每年都會公派一部分博士生進行出國訪問,國家負擔全部的費用,可是名額極其有限,只有極個別的博士生能夠獲得這個資格,資助可謂是微不足道了。
教育科研能力不足,與實際相差甚遠
科研經費的嚴重不足,直接導致教育科研能力下降。理工科的科研經費要導師自己解決,這種狀況導致了「教授像商人」現象的蔓延。在發達國家這種狀況有所不同,教授有國家撥款的教育經費支持,如果教授能夠做出成果,進行成果轉化,將得到更多經費的支持。
博士生導師一般一年帶2~3名博士生,主要任務是跟其做課題。一般來說,社科類的課題項目比較少,文科類博士生幾乎沒有課題可做,從而無法鍛煉博士生的動手能力和寫作能力。全國政協委員、安徽大學副校長韋穗表示,由於科研項目數量有限,不少博士生從事的科研方向並不是學科前沿的研究工作,有的則長時間局限在一些低水平橫向開發項目上。好不容易申請下來一個科研項目,由於經費的限制,相關的研究只能是閉門造車,沒有實際的調研支持,導致科研成果不符合實際狀況,重復建設現象嚴重,導師和博士生花費大量時間研究出來的成果只能束之高閣,毫無用武之地。 博士培養評價機制不符合教育規律,如各高校普遍存在的強制發表論文制度,除學位論文外,必須在所謂核心期刊上發表數篇論文。將論文數量作為惟一的考核指標,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大家都在湊夠要求的數量,論文抄襲現象屢見不鮮,虛假論文遍地飛,粗製濫造現象嚴重。
新形勢下博士生教育體制改革的政策建議明確博士生的定位,還原大學的學術價值
國家、社會對博士人才的要求是什麼?教育學者熊丙奇指出,今天國內的博士教育,其首要功能不是培養學術人才,而是滿足社會對「具有博士學位人才」的需要,就是對「博士頭銜」的畸形需要,這導致博士教育規模迅速擴大,而質量急劇下滑。因此,當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讓博士教育只保留「不起眼」的學術功能,從根本上把大學「還原」為教育機構、學術機構,只追求教育價值和學術價值。根據學科性質,博士生教育應該是「象牙塔」里的科研學術訓練,而不是大眾教育。我們必須明確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培養目標,博士生教育應以培養學術性人才為主,重視理論性、基礎性學科的人才培養,而不是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因此,博士生教育與碩士生教育的學科結構應該具有一定的差異性。目前我們所授予的碩士學位與博士學位,二者的學科結構很接近。這種結構雷同,一方面說明了博士生教育要以碩士研究生教育為基礎,但從另一方面來說,也沒有真正體現博士生培養目標與碩士生培養目標的不同。博士的就業領域應該以研究和教學為主,美國70%以上的博士畢業後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2006年我國博士生畢業後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人數的比例僅為46%。該比例的下降說明更多博士進入其他領域就業,這與博士培養初衷有所偏離,也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我國博士增長速度較快和結構的不合理。按照「研究者」來定位博士生,那麼博士生就應該獲得相應的工資,就應該具有「指導教師的科研合作夥伴」的地位。如此,他們在經濟上就能夠自主,在科研上就可以獨立進行研究課題的規劃和設計,在研究的道路上就能夠更自由地進行探索,博士生創新的限制性因素就可以大大降低。
加大博士教育的投入,多元化投入來源
中國有句俗語「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政府應設立面向博士研究生的獎助學金,包括學費和生活費兩部分,大幅增加國家對博士生教育的撥款額度。國家作為博士生教育的主要受益方,應擔當主要資助責任。在資助對象上,政府應給予基礎研究和人文社會學科更多的政策傾斜,以扶持這些學科的發展。
現在國家資助的科研課題一般只有資料費、設備費等,而沒有「科研人員工資」的財政預算。目前,我國高校博士研究生「三助」崗位的津貼主要由學校籌集資金予以解決,高校財力的有限決定了崗位工資都不高,一般是每人每月300元左右。各學校獎勵資助增加部分,主要是由學校和導師共同出資,其中,學校承擔絕大部分,導師從其科研經費中抽出部分給予補充,但各個高校能籌措到的經費畢竟有限,其效果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應改變我國目前博士研究生「三助」報酬偏低的狀況,推進科研撥款體制改革。政府資助的研究課題應設立「人頭費」項目,並建立相關制度來規定勞動報酬在整個科研經費中的合適比例,使為博士生的科研支付勞動報酬有章可循。 採取有效措施,提高博士論文的質量。以課題為依託,考核博士生的方法掌握情況。博士論文的研究和寫作,是訓練博士生獨立學習,以及從事研究工作所需要的邏輯思維能力與嚴謹求實作風的手段。博士論文的題目選定、框架及實驗設計、資料收集與處理等階段,都是訓練博士生獨立進行科學研究的重要環節。
將學術訓練作為評價博士生的主要標准,改變現有的以論文數量為指標的標准。針對「學術不端行為」進行嚴厲的懲罰,並且導師應該負有主要的責任。實施博士論文答辯的匿名評審制度,規定每一位博士生答辯必須要求有若干位相關領域的外校博士生導師參加現場的答辯會,並提出相關的前沿問題。將硬性的論文數量轉變為軟性的相關專業人士的現場答辯,把論文答辯作為評價其是否能夠畢業的主要標准。
重視產業部門的博士生培養能力
長期以來,我國產業界的博士生培養能力一直為人們所忽視。我國的大型國有企業不乏一些高水平的科技和管理人才,他們不僅擁有較雄厚的本學科知識,而且也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有較強的研究、開發和利用先進技術和設備的能力,這是一筆潛力巨大而且條件優越的教育資源。這些企業如果採取與高校、科研部門聯合,或者為其單獨設立學位授予點的方式,不僅可以為我國研究生規模的擴大開辟一條有效的渠道,而且也有利於緩解我國應用型高層次人才不足的問題。更為重要的是,可以充分發揮我國產業界對專業型博士的培養能力,通過博士生的培養來增強企業的「造血」功能。當今許多發達國家,如英國的企業與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美國廣泛開展的「合作」教育或稱工業與大學的聯合體,以及日本的向社會聘任導師等做法,都為我們提供了許多很好的範例。

⑸ 博士研究生掛在大學里,一年給多少錢博士畢業,在外資企業工作,畢業證掛在大學里,一年給多少錢

筆者在中國人民大學就讀,這所學校名氣還可以,不過博士生的收入實在是不敢恭維——走的是教育部最低標准。

另外,不得不說一下,文科和理工科的博士收入差別是很大的。筆者認識一位西南地區某985高校就讀理科的博士生,他們是國家、學校、實驗室和導師四方面都發給補助,一個月少則三千,多則近五千,不過理工科的博士生非常累,自由時間少。

⑹ 導師讓博士生幹活多是好事還是壞事

導師讓博士生幹活多是好事。
相信很多讀過博士的同學曾經應該都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想過這個問題,導師每天讓自己幹活,甚至是規定了每天早上什麼時候到教研室,晚上什麼時候回去,這是導師在培養自己。
博士生判斷導師是否在重點培養你的方法:1、當你在科研工作中做出階段性成果時,催促你早點寫小論文,讓你當第一作的導師是在重點培養你;
2、當你在博二的時候,就開始各種催促你規劃大論文提綱的導師是在重點培養你;
3、當他感覺你課題組會匯報不好,下來找你談心,做計劃的導師是在重點培養你;
4、當有重點項目,給你參與機會的導師是在重點培養你。

⑺ 博士生有義務幫忙指導碩士嗎

<strong>沒有這個義務。</strong><br>碩士一般由碩導或者博導帶,有時候可能博導忙,會讓自己的博士去幫忙帶一下碩士,當然你也可以選擇拒絕。<br>博導會帶碩士生,但是一般博導很多兼任行政職務都很忙,很大一部分都是掛名在博導名下的,有的博導博士生可能都很難見幾面,博導都是指定自己團隊裡面的有些老師作為副博導專門負責有些博士生的培養,而碩士一般更是有指定的導師甚至該博導的部分博士生來負責具體培養事宜,現在擴招後每個導師帶的碩士都很多,一般博導即使要關注也關注自己帶的博士比較多一點,親自指點帶的碩士機會不大,從這點來說可能還沒評上博導只能帶碩士的碩導可能更重視自己帶的碩士一些

熱點內容
麻省理工大學本科申請條件 發布:2024-05-17 23:34:34 瀏覽:735
大學計算機怎麼考試時間 發布:2024-05-17 23:34:29 瀏覽:677
中山大學2017開學時間 發布:2024-05-17 23:10:47 瀏覽:551
北京師范大學本科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發布:2024-05-17 23:04:56 瀏覽:347
同濟大學在職研究生報名 發布:2024-05-17 23:00:38 瀏覽:439
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獎項設置 發布:2024-05-17 22:55:26 瀏覽:330
自考本科國外讀研究生 發布:2024-05-17 22:54:07 瀏覽:243
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預備級2課後答案 發布:2024-05-17 22:51:11 瀏覽:692
在職本科生進修 發布:2024-05-17 22:40:17 瀏覽:196
蘇州大學2014成人高考招生簡章 發布:2024-05-17 22:35:12 瀏覽: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