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周志華教授聯系電話
『壹』 周志華主要經歷
周志華在1962年畢業於蘇州大學化學系,奠定其在化學領域的深厚基礎。
1990年,周志華晉升為南京師范大學化學系教授,同時擔任物理化學碩士生導師和化學課程與教學論博士生導師,展現了他在教育領域的卓越貢獻。
1992年開始,周志華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彰顯了其在學術界的重要地位。
1979至1980年,他在南京大學化學系進修配位化學一年;1987至1988年,在美國普度大學進修光譜電化學一年;1991年,他在日本廣島大學工學部應用化學系合作研究四個月;1999年9月,他應邀參加在日本愛知教育大學召開的面向21世紀亞洲國家理科教育專題研討會,並做大會報告。這段經歷充分展示了周志華在全球學術交流中的活躍與貢獻。
多年來,周志華教授在本科和研究生課程中教授「結構化學」、「化學鍵」、「物理化學實驗」等課程。在科研方面,他專注於「化學鍵」、「結構與性能關系」、「光譜電化學與電催化」、「功能材料」等領域的研究,並主持了多項部省級研究項目,共計發表100多篇學術論文,著有相關書籍,並獲准兩項專利。他的研究成果和學術貢獻得到了廣泛認可。
1978年,周志華獲得江蘇省科學大會獎,並被評為江蘇省先進科技工作者。1989至1991年期間,他曾榮獲南京師范大學「優秀著作獎」、「科技進步一等獎」以及校首屆優秀講義一等獎。1996年,「結構化學」課程被評為江蘇省普通高校2類優秀課程。
1994年1月至1999年1月,周志華擔任化學系系主任,在任期內成功組織了碩士招生工作,申報並獲得了「應用化學」和「化學課程與教學論」碩士學位點,並招收了第一屆研究生和教育碩士研究生。此外,他還發起並組織開辦了第一屆化學教育研究生課程班,為化學教育領域培養了更多專業人才。
1998年,周志華配合「化學之友」同志將內部發行的「化學之友」雜志申報為全國公開發行的「化學教與學」雜志,並擔任第一任雜志社社長。這一舉措促進了化學教育的普及和交流。
目前,周志華擔任江蘇省化學化工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中學生化學奧林匹克競賽領導小組副組長,中國教育學會化學教育專業委員會高師化學工作委員會常務委員,江蘇省政協委員。他在教育和學術領域的貢獻得到了廣泛認可。
(1)南京大學周志華教授聯系電話擴展閱讀
周志華,男,無黨派。分別於1996年6月、1998年6月和2000年12月於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獲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2001年1月起留校任教。2003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06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12年當選國際模式識別學會會士(IAPR Fellow)。南京大學計算機軟體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機器學習與數據挖掘研究所 (LAMDA) 所長、人工智慧教研室主任。香港科技大學、南京航天航空大學等校兼職教授、澳大利亞Deakin大學名譽研究員、復旦大學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