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的這番演講
⑴ 對於不好好學習的孩子,有哪些懲罰方式
今天,小編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在某教育論壇上的演講。
面對動輒就強調快樂教育,體罰被教育禁絕的中國,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的這番演講,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
很多所謂的素質教育、快樂學習完全是被誤導的口號,希望這些能警醒一些家長和老師。
以下為錢教授演講全文(有刪改):
各位尊敬的校長、老師:
非常高興來到本次論壇。本來,我的演講題目是校長規定的,但是,聽了前面幾所學校校長的發言之後,我想臨時改改。
我打算以一個學生、一個家長、一個老師的身份,來談一談我對教育的看法。
01
中國教育正面臨著
前所未有的問題
今天我們對中國教育所有的看法也許都起源於一種錯誤,我們沒有認真思考到底什麼是教育。
我們在不斷地讓步,為自己找理由,為孩子們開脫。我想說,教育不是這樣,也不應該是這樣。
中國正面臨著很多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面臨過的問題,比如獨生子女。
獨生子女是自地球上有人類這個物種以來所出現的一個從來沒有過的「亞種」。
在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那麼多沒有兄弟姐妹的人在那麼短的時間內,有計劃地出現在一個國家。
請別忘記了,我們所有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都是針對有兄弟姐妹的孩子。
今天,我們碼態的教育者在拚命反思,但是別忘了,接受教育的對象的主體已經是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的「亞種」了。
我們沒有辦法,不知道怎麼教育這些孩子。千萬不要以為他們和我們是一樣的,他們和我們不一樣,甚至可能完全不一樣。
我們今天講快樂教育,講我們的童年很快樂。可是,我們的童年快樂嗎?至少我一點都不快樂。回憶一般都是虛幻的、快樂的,「好了傷疤忘了疼」。
在座的我們,只要上過大學的,誰不是一路考試拼上來的?我們小時候也有不少作業,我們小時候還吃不飽飯,有時候還被老師揍兩下、罵兩句。
憑什麼教育是快樂的?我實在想不通,教育怎麼一定是快樂的?恐怕被國外教育搞暈了吧!
教育裡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這是不言而喻的。我們憑什麼對註定將要接替我們的子孫讓步,我想不明白。
02
教育可以沒有懲戒手段嗎?
現在,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大多是鼓勵,沒有錯。
那麼,懲戒呢?教育可以沒有懲戒手段嗎?單憑鼓勵就可以完成教育了?我不相信。
現在的孩子罵不得、說不得、批評不得,一點挫折就接受不了!
小時候,我的老師懲戒過我,但我們的感情到今天都很好。現在對孩子一味表揚,恐怕還要看家長是什麼樣的人吧。
那懲戒呢?我是在歐洲留學的,我們常講歐洲的教育怎麼怎麼好。好啊,大家看看英國的好學校規矩嚴到什麼地步。
英國議院通過了一條法規,大意是「允許教師在歷經勸告無效的情況下,遲此源採取包括身體接觸在內的必要手段,迫使不遵守紀律的學生遵守紀律」。
說白了,就是可以適當地揍。大家都說新加坡的教育好,新加坡的中小學教室後面牆上,不是經常懸著一把戒尺?
據說,孩子表現不好,按規定打三下,只許打手心,不許打手背,必須兩個老師在場的時扒旦候才允許執行。
但是如果說過去的教育都不對,那如今的這些教育家們都是怎麼培養出來的?
我們不是過去的教育教出來的嗎?我們是隨地吐痰了,還是耍流氓了?我們什麼都沒干,挺好。
我覺得教育不能再一味地讓步,我們對孩子要真的負責任。
不要迎合社會上一些似是而非的說法,什麼素質教育、什麼快樂教育、什麼應試教育。應試是最基本的素質。
03
應試制度真的不公平嗎?
人類社會沒有絕對的公平!中國不公平,美國同樣不公平!現在幾乎可以說唯一的一條相對公平線就是高考了。
如果說按照所謂的素質來招生,那麼,中國的平民子弟有多少能進北大、清華?
一個孩子連公平競爭都競爭不過人家,還說素質很高,誰會相信? 所以,不要迎合社會上有些所謂的專家的話。
我現在提倡恢復全國統一高考,而且是裸考,不要加分。
如果高考制度不能改,我們的教育就不能改,高考是指揮棒啊!
高考制度之所以不能改,是因為我們找不到比高考制度更不壞的制度。高考制度不是最好的制度,但它是最不壞的制度。
問題是,我們面臨的矛盾我們必須自己心裡清楚。有人問我:
「錢老師,您這幾年電視上講國學,講《三字經》《弟子規》,您覺得推廣《三字經》《弟子規》的最大難處在哪裡?」
我一般的說法是希望有關部門大力推廣,進入學校。
其實這不是最大的困難,最大的困難是:
如果按照《三字經》《弟子規》,按照出席今天論壇的名校的標准培養孩子,那麼,這些孩子到社會上90%要吃虧。
你把按照《弟子規》那樣忠誠、守信、孝悌、守規矩的孩子放到社會上看看,很可能就吃虧!
這說明,我們的社會出了大問題。誰能否認?我們要講傳統優秀文化的最根本的理由正在於此。
我自己也在一線教書,跟學生有接觸,我想告訴大家,對於中國的教育,我們要有一種極度的憂患意識。我贊成對孩子真的要嚴格。
孩子畢竟不是成年人,孩子還必須管教、必須懲戒,必須讓他知道教育絕不僅僅是快樂的,學習絕不僅僅是快樂的!
如果一個人能夠在學習中感到快樂,那就很可能成為大師級人物!絕大多數人是不會的。
絕大多數孩子是不得不學,是為了某種目的或知道學習對其一生的重要性不得不去學的。
04
現在的孩子,犯錯成本太低
我們要告訴孩子,犯了錯誤要付出代價。
如果在全社會形成家長對孩子讓步的氛圍,以後的孩子是很可怕的,我們的未來是很可怕的,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是接不住中國未來發展的重擔的。
現在,孩子進一步,社會讓一步;孩子進一步,老師讓一步;孩子進一步,家長讓一步。家長心疼孩子,老師也心疼孩子,就是獨生子女鬧的。
這樣的教育怎麼行?更何況,現在的教育面臨著巨大的沖突,根本就不能按照一般的教育學理論思考。
我父親受過很好的教育,但他就看不得兒子教育孫子。
這件事就說明,我們的傳統教育在今天已經全然崩塌,我們正面臨著根本的沖突。
作為家長,我倒是希望如果我兒子的老師看他不成器,揍他兩下,罰站一會兒,這是應該的。教育部就應該定出這樣的規則,對學生要有懲戒。
我們現在都說鼓勵孩子的自信心,贊揚他,鼓勵他有自信,這是對的,但是不能過度。在這種教育下的孩子將來到社會,他面臨的反差足以把他摧毀。
我們應該告訴孩子,這個社會是殘酷的、不公平的,要准備受到很多委屈,早受到委屈,早得到鍛煉。
如果校長、老師懲戒確實犯了錯的我的孩子,甚至揍他幾下,我會感謝老師。
我相信,大多數老師是有大愛的。我希望老師一手拿著胡蘿卜,一手還得拿著大棒。
再不要簡單地說快樂教育、素質教育、快樂學習、成功教育,都成功還了得?我看教育孩子做一個快樂的普通人挺好!
05
教育,不能一味地對孩子讓步
我覺得,教育是最真實的事情,老師不應該去揣摩家長、孩子的心思,不停地對孩子讓步、對家長讓步。
孩子考不考名牌大學無所謂,我只希望他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好好過完一輩子。
更何況,人類到底有多少年誰都不知道。霍金說還有200年,如果真的是這樣,我會跟我的孫子說不要生孩子了。這是一句笑話嗎?
我們現在要讓孩子盡量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我們把未來的選擇權放開給他,因為我們對孩子負不起責任。
不像我們小時候,生活很困難、社會不發達、經濟也不發達,但是我們的父母還能對我們負責任。
我覺得我現在非常羨慕我父母,他們敢罵孩子、揍孩子,但是我們依然愛他們。
今天的孩子打不得、罵不得,哪怕是一個眼神,沒准明天就能把長輩殺了。
老師也不敢批評學生,學生在校更不能受傷,老師害怕家長找上門來沒完沒了、糾纏不休。
我講《弟子規》講到「守孝悌」時,讓我的助手搜索一年以內的「不孝、殺父」的反面例子,然後列印出來,以備我選用反面例子。
不一會兒,助手告訴我:「列印紙沒有了!」
我們對孩子沒有一些控制、抑制、約束,一味以愛的名義對他們讓步,這樣的教育是不對的。
也許這個想法很突兀,應該想辦法「如何讓孩子學習更成功」,但我內心「不相信」。
所以我選擇把我的真實想法跟各位校長、老師匯報。如果我們再不把一些虛幻的東西弄清楚,我們都要完蛋的!
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恐怕未必應該全然簡單地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
這是一個大問題,我們簡單地認為,教育就應該跟著社會發展而發展。
在某種程度上,教育是應該跟社會「對著唱的」。是社會在「教育」教育,還是教育在「教育」社會?
我認為應該是教育在「教育」社會。現在是社會在「教育」教育,這樣教育的本體性就不存在了,教育最基本的價值理念就不存在了。
我們這個民族原來給教育賦予那麼高的地位和價值,在今天都已經完全被打亂了。
我們這個社會最後一道防線就是教育。我們不要輕易向社會讓步,我們也不要輕易向我們的孩子讓步,也不要輕易向家長讓步。
我們這個社會要賦予校長、老師更大的權利、更高的榮譽、更好的待遇,但是也應該賦予他們更大的責任。
這是我的真心話,有不對的地方,請各位校長首先把我當成一個學生,其次把我當成一個家長,最後把我當一個晚輩老師,給予批評教育。
我剛才講的沒有一句假話,全是真話。當然,季羨林先生教過我「假話全不說,真話不全說。」
以上就是錢教授的演講,不知道對您有多少影響。做家長真的是需要很多的學問的,育兒即育己,和孩子一起成長,不也是我們一直需要修行的一門功課嗎?
⑵ 爸媽必讀!別對孩子縱容,該打孩子就得打!
對於孩子的教育,古時候奉行的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器」的教育觀念,現代教育提倡的是快樂贊賞教育,與孩子多溝通,多誇獎表揚,給予孩子多的自由,不主張打孩子。
但是過度的塵並賣快樂教育就等同於縱容孩子,爸媽們常常被孩子調皮搗蛋弄得煩心不已,卻一次次地退步放任孩子,讓孩子變本加厲。
語言有時候是最有利的武器,有時候又是最無用的武器。
有些爸媽雖然明知道孩子是錯的,也教育派逗了孩子,對孩子說教了很多次,但是爸媽的話往往被孩子當成是耳邊風,就是不聽不改,長大後這些行為成為了影響孩子一生。
而且不打不罵,說不得、批評不得教出來的孩子,一點挫折就接受不了,每年都有很多青少年因為遇到一點挫折,就承受不了壓力而自殺,讓父母生命缺失了一大半。
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有這樣一次公開演講,他認為「不打不罵」培養不出好孩子,適當的體罰是應該,而且是必須的。
父母的責任並不只是將孩蔽鏈子撫養長大,而是要將孩子教育成為一個具有良好修養品格,面對挫折能夠迎難而上,內心堅強的人。
為此,爸媽別對孩子縱容,改打孩子就得打,別讓孩子成為一個內心脆弱的人。
當然打孩子並不是給孩子一些皮肉之苦,不是什麼事情都用打孩子能解決的,畢竟,打孩子也許會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陰影,讓孩子缺少安全感,對於孩子未來的性格、生活、為人處世都會有不好的影響。
因此,父母要知道怎麼打?打的條件和尺度是什麼?
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不要急於打孩子,先耐心跟孩子講道理,如果實在講不通,孩子一定要得寸進尺,爸媽也只好用打來幫孩子長記性,這時父母要把打孩子當成一種教育的儀式,一定要明確告訴孩子,他為什麼會挨打,這次要打幾下,下次再犯錯誤要如何處理。
打孩子時,爸媽要掌握「度」,不能打傷孩子,只能打屁股和手掌,不能打臉;不能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打孩子的目的是要使孩子接受體罰,明白自己的錯誤,目的讓她記住這樣做是錯的,下次不能就犯。
懲罰孩子不僅能教導孩子明白有可為有可不為,而且可以讓孩子深刻記住自己犯錯了,下次便可以避免類似錯誤的發生,改掉孩子凡事隨著性子撒歡似的玩的性格,同時也有利於規范孩子的行為,培養出一個知錯能改、明事理的優秀孩子。
⑶ 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的一段話
復旦頌譽大學教授錢文忠說:「我們的社會,已經開始面臨嚴重問題,嚴重到忠誠,守信,孝順,守規矩的孩子90%到了社會上會吃虧」錢教授,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我也認同這個觀點。
復旦大學學校前身是1905年創辦的復旦公學,是中國最早由民間創辦的高等學校之一。2000年,復旦大學與上海醫科大學合並,組建新的復旦大學。2017年,學校坦宴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A類名單讓櫻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