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郵電大學老師看手機摔了
Ⅰ 學生抽到「奇葩」寒假作業:一個月不碰手機電腦
22日放寒假那一天,8歲的趙伊湄被自己抽到的一道寒假作業難為哭了。作業題目是:如果沒有移動設備。主要任務內容是:堅持在一個月的時間里不打電子游戲,不碰手機和電腦,每天用閱讀、運動、和同學互動來代替網游和上網。
「媽媽,這道寒假作業我肯定完成不了!」趙伊湄愁眉苦臉地哭訴著。爸爸、媽媽看了,也覺得這題相當「棘手」,對成年人來說也是幾乎不可能的。
@昨夜夢:我老婆一天不知道對兒子說多少遍不準玩電腦游戲,可一點用沒有。還是老師好,說一次,孩子就聽了,厲害!
@今青1990:大人因為太多因素離不開電子產品,孩子確實沒有必須用電子產品的需要。
@日基寶:手機、電腦有利有弊。何必出這樣的作業呢?
@軼琛:現在一個月不玩手機不上網就跟與世隔絕了一樣,等一個月後再上網,網上說的啥都看不懂了。
趙伊湄是南岸區黃桷埡小學2年級2班的學生。今年學校給孩子們布置了特別的寒假作業。22日放寒假那天,班主任伍老師拿出一副撲克牌,讓班上的同學隨意抽出一張。
趙伊湄抽到了「紅桃2」。作業題目是:如果沒有移動設備,同時給出了三項任務,還有其他要求。
看到這道題,趙伊湄整個人都不好了。下午,她沒有仔細想這個問題,但晚上睡覺前,突然傷心地哭了起來。作為班長,她一向對自己要求嚴格,很想完成這道寒假作業,但她也知道「太難完成了」,這讓她的內心很煎熬。
「這樣的寒假作業,對現在的娃兒來說,確實很難完成。」當晚,看到女兒止不住的眼淚,父親在朋友圈裡發出感嘆。
媽媽郭毅是重慶郵電大學的老師,她鼓勵女兒勇敢接受這個挑戰。昨天,郭毅說:「我很理解孩子的不舒服,這作業對她來說,意味著寒假少了很多樂趣。她最愛看的節目是『跑男』,因為家裡沒電視機,每周六都會用手機看。她還喜歡玩一款網游『我的世界』,這款游戲班上很多同學都在玩。」
媽媽說,小伊湄6歲開始接觸網路。一般都是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玩耍,蠢蘆滾每次不超過20分鍾。其實,女兒用電腦也並非都是玩,上學期學校開展精彩時刻課前三分鍾活動,在媽媽的幫助下她學會了製作PPT,為准備課前演講帶余的資料,女兒也會用到電腦。「過於迷戀網路對小學生肯定不好,但適度上網還是有必要的。」
因為找不到一起完成作業的小夥伴,媽媽決定跟女兒一起接受這項挑戰。郭毅說:「從目前的情況看,體驗一周或許有可能完成,但一個月難度太大。」盡管回家就把手機斷網了,但聯系工作時,她又不得不打開微信、QQ。
這道體驗式寒假作業是黃桷埡小學5年級的曾凌川老師設計的。昨天,他說出題的初衷是因為一次課堂調查。
曾凌川老師從教13年,曾在5年級1班做過問卷調查,發現班上95%的學生有用手機上網、電腦玩網游的經歷,班上成績最差的幾個學生有經常玩手機、打游戲的習慣。於是,曾老師想通過一次作業形式的「體驗活動」,讓孩子們暫時「屏蔽」掉手機、網路。
「或許有很多同學覺得這太難做到,有家長會覺得這對城裡長大的孩子來說有些不近人情。」曾老師說,這種體驗過程能幫助孩子跳出平日里習以為常的生活模式,更好地挖掘自己的興趣,培養各類愛好。其實,完成這道題的關鍵在於「是否用心」,學生可通過團隊、小組合作來走出「困局」。
據了解,這道題是面向全校布置的。全校24個班,近1100名學生放假前都抽到了不同類型的「學習任務卡」,盡管2年級2班只有趙伊湄抽到了「如果沒有移動設備」這道題,其他年級、班級也可能有學生跟她在做同一道題。
趙伊湄抽到的寒假作業題。
昨天,重慶晨報記者正在采訪小伊湄的媽媽,沒想到中途小伊湄卻主動要求說幾句,她略帶情緒地說:「我已經堅持了三天,但真的沒有信心堅持一個月不碰手機和電腦。」
23日,放寒假的第一天,主城下了一場大雪。趙伊湄跟小夥伴一起在校園里堆雪人、打雪仗。晚上,她還閱讀了《昆蟲記》,背了古詩《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睡覺前練舞蹈基本功。第一天,就這么完成了。
24日,山上的雪沒化,繼續玩雪。下午,趙伊湄閱讀了《綠野仙蹤》,背誦了《琵琶行》的前八句。晚上,到操場跑步、跳繩,和小朋友玩耍。
25日,上午是跑步、打乒乓球。下午,她在閱讀了《香草女巫》、繼續背誦《琵琶行》後遇到了難題。在做一份《重慶市大中小學生電梯安全知識試題》時遇到了困難,在媽媽的允許下,三天來她第一次使用了手機。因為這份100分的試卷有滿滿嘩跡4頁,文字接近1500字。晚飯時,趙伊湄自己動手包了湯圓。晚上的時間實在難打發,她和媽媽到KTV唱了兩個小時歌。
接下來還有漫長的27天,能堅持下去嗎?如何堅持?小伊湄說:「盡量吧,應該能完成。」媽媽說:「既然孩子願意堅持,作為家長,當然要鼓勵她。這道作業有一定的新意,也具有教育意義。但在互聯網時代長大的孩子,絕對地不碰手機和電腦是不現實的。這些,我希望孩子能如實地記錄一個月。
重慶師范大學心理學教授周小燕認為,這樣的寒假作業說明小學生網民的發展已經讓老師很擔心了。其實,現在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在關注「小學生如何適度使用網路」的事。
這道題很有新意,算是寒假作業的一大新舉措,但有些不近人情,操作性不強,很可能小學生竭盡全力,但也無能為力,這會增加其挫敗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想老師或許都難做到的事,學生做起來就更困難。」周小燕說,這是一道實驗性、開放式的命題,沒有正確答案可言。體驗過程比結果重要,也許一個月堅持不下來,但做到了一周、十天,娃兒也會有所感悟、得到成長,家長應盡量引導孩子,協助老師達成更好的教育效果。
Ⅱ 華為最喜歡哪些大學的畢業生
華為是我國知名的企業,有許多人夢想自己能夠進入華為工作,到華為的招人條件是十分苛刻的,對於人才的專業能力以及學歷要求都較高,而華為在我國不少高校都有舉行校園招聘會,這所名企也十分看重從一流大學畢業出來的人才,甚至不惜高薪聘請。下面小匠老師就跟大家介紹一下華為最喜歡的高校畢業生。
“兩電一郵”指代的是我國電子信息領域三所綜合實力非常強悍的大學,分別包括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以及北京郵電大學,其中電子科技大學是一所985大學,從“兩電一郵”畢業出來的高材生也是深受華為的認可。
電子科技大學的王牌專業包括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顯示與光電技術、光電子材料與器件、測控技術與儀器、通信工程等,而從這些專業畢業出來的人才,也更為受華為的青睞,甚至有些優秀的學子還未畢業就被提前預定了,在未畢業之前就已經簽訂了就業合同。
而北京郵電大學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是2所211大學,它們與電子信息類相關的專業實力也是很不錯,不少優秀的畢業生也是受到了華為的認可。
而除了小匠老師上面所介紹到的這些高校以外,從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南京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以及武漢大學畢業的學子,也是華為招聘人數較多的大學,因此如果考生未來計劃想要進入華為工作,不妨可以考慮報考上面的這些大學,那麼將來畢業面試華為就可以佔有一定的優勢。
那麼除了小匠老師上面所介紹到的這些大學以外,你們認為華為還看重哪些大學畢業出來的人才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討論!
我是教育小匠,用心解答有趣、有料的問題,如果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點擊關注!
Ⅲ 女大學生被害案回顧:搭乘陌生人的車,因車費起爭執被害! 發生了什麼事
2014年8月9日,20歲的重慶郵電大學學生高渝挎著斜挎包,穿著黑色上衣,抱著一隻小狗。在銅梁區一帶陰差陽錯的上了陌生人的車,隨後失聯,2014年8月19日,確認被害。
究竟是何原因讓高渝搭乘了陌生人的車,兇手又為何將其殺害?請跟隨小編走進重慶大學生遇害一案,一起探尋案件背後的真相。
2014年8月14日,警方將這起案件立為「被拐賣」案件。據了解,高渝是一名愛心志願者,到重慶郵電大學上學後,她加入了重慶市陽光520愛心志願者協會,並經常參加協會組織的公益活動。牛女士為了尋找女兒,動員協會數百萬人,願意付10萬現金酬謝。
2014年8月19日上午11時,重慶警方和雲南警方在雲南省德宏州的瑞麗口岸將蒲正福抓捕。蒲正福承認自己殺了高渝,只因車費起了爭執,高渝的屍體也隨後被找到。2014年8月22日,高渝的屍體已經在重慶璧山殯儀館被火化,家人也為其准備了葬禮。蒲正福目前已被拘捕,案件在進一步審理當中。
Ⅳ 重慶郵電大學怎麼樣啊
重郵目前在所有省份都是一本招生。重點專業為通信工程和計算機。
地理位置回:重郵位於南山之巔,所以常答常對外宣稱「重慶最高的學府」。由於在山上,交通不是很方便,出去坐公交車,到南坪或者解放碑,都要半個小時左右。但在南山,環境空氣好!
就業:重郵的學生,就業的主要方向為互聯網(網路、阿里、騰訊)、通信(移動、聯通、電信)。
弊端:在重郵四年,最大的感受是重郵的學生容易固步自封,眼界局限在校園,不管是在經歷上、眼界上還是能力上,與發達城市的學生都有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