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學彝族教授
1. 民族院校學科建設戰略研究作者簡介
陳達雲,一位彝族男性,出生於1958年3月,籍貫四川冕寧。他在1985年畢業於西南民族學院政治系政治專業,後來又在華中科技大學攻讀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獲得了博士學位,目前是教授,同時也是碩士生導師。
他的職業生涯豐富多彩,曾任西南民族學院團委書記和學生處處長,1995年晉升為黨委副書記。2000年10月,他轉任中南民族學院黨委常務副書記,級別為正廳級。2002年12月,他開始擔任中南民族大學校長兼黨委副書記,並在2005年1月成為西南民族大學的黨委副書記和校長。2008年7月,他被任命為中南民族大學的黨委書記。
在學術領域,陳達雲專注於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他的研究成果豐碩,已在《民族研究》、《光明日報》(理論版)、《中國高等教育》和《高校理論戰線》等權威期刊發表了近60篇論文。此外,他還出版了10部著作,並承擔了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的研究項目。他的學術貢獻得到了認可,曾榮獲省部級以上獎勵達3項。
2. 馬林英個人簡介
馬林英,女,彝族,四川越西人,教授,民族學碩士研究生導師。1981年7月,畢業於西南民族學院彝族語言文學本科。現任四川少數民族婦女研究中心主任,扶貧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涼山彝族婦女兒童發展中心副董事長,同時為海外中華婦女學會會員。
她專注於文化人類學、社會語言學、社會性別與社區發展研究領域,主持各類科研項目近二十項,包括「四川民族地區婦女扶貧內力——對文化資源的重視與利用」等。出版了《彝族婦女文化》、《多維視角中的田野報告——彝區發展與變遷研究》等專著(教材)六部,並在權威和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數十篇。她的研究成果多次獲得省部級各類獎項。
在學術交流方面,她主持、出席了文化人類學、社會語言學和社會性別與社區發展方面各級各類國際學術會議數十項。她的研究和工作對於促進民族地區婦女發展、提升文化資源利用效率、推動社會性別平等以及社區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貢獻。
(2)西南民族大學彝族教授擴展閱讀
馬林英(彝名:沙馬阿卓),女,彝族。生於1959年,四川省涼山州越西縣人,大學本科學歷,1977年參加工作。現任西南民族大學民族研究院副研究員,主要從事文化人類學、社會語言學、社會性別與社區發展研究工作。
3. 潘正雲簡介
潘正雲,出生於四川省冕寧縣,彝族名傑潘伍且,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專業知識在學術界享有盛譽。1982年1月,他開始了他的教育生涯,留在學校,開始了他的教學生涯。最初,他在彝語言文學系擔任副主任,負責學科的運營管理與教學指導。
隨著職業的晉升,潘正雲成為了彝學系的黨總支書記,這一職務使他肩負起更為重要的責任,引領和激勵團隊,推動彝學研究的發展。在學術領域,他更是碩果累累,目前擔任西南民族大學彝學學院黨總支書記,為碩士研究生提供了寶貴的指導,助力他們的學術探索。
在專業組織中,潘正雲活躍且有影響力。他作為四川省民族語言學會的理事,積極參與行業討論,為推動民族語言研究做出了貢獻。在四川省彝學會,他更是常務理事,這體現了他在彝學研究領域的權威和領導地位。同時,他還是中國民族語言學會的會員,進一步證明了他在語言學界的廣泛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