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教授的月工資
A. 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簡介
中國政法大學的社會學教育有著深遠的歷史淵源。它的前身,北京政法學院,誕生於1952年,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和輔仁大學的法學、政治學和早期的社會學學科合並而成。盡管當時全國范圍內社會學學科遭遇了暫時的暫停,但像嚴景耀和雷潔瓊這樣的知名社會學家在北京政法學院堅守,為保留社會學的知識傳承付出了獨特努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政法大學的社會學研究在曲折中發展。2005年7月,社會學院應運而生,它是在原社會學教研室和犯罪心理學教研室的基礎上重組而成的。學院的初創階段,全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樂國安教授擔任首任院長,他的領導為學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現任院長應星教授接過了這個接力棒,繼續引領著學院在社會學領域的研究和發展。學院在應星教授的領導下,致力於培養社會學專業人才,進行前沿的社會科學研究,為中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貢獻著智慧和力量。
(1)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教授的月工資擴展閱讀
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是在中國政法大學原社會學教研室和犯罪心理學教研室的基礎上組建的直屬學校的學院,成立於2005年7月。也是全國重點大學中的第一所社會學院。學院院長由全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一級教授樂國安擔任。社會學專業是1952年創辦中國政法大學的主要學科之一,也是中國政法大學今天重點發展的支撐專業之一。
B. 應星人名
應星,1968年8月出生於重慶市。具有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學位的他,現任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的教授、博士生導師及院長。
他的研究方向包括政治社會學、法律社會學、農村社會學和歷史社會學。學術生涯中,他分別在廈門大學哲學系、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及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社會學系學習深造,分別獲得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應星的工作經歷豐富,從1990年7月至1993年8月,在廈門市集美師專(現為集美大學)擔任助教。1996年7月至2002年6月,任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理論室助理研究員。自2002年6月起,他在中國政法大學任教至今。
在學術著作方面,應星出版了多部專著,包括《大河移民上訪的故事》、《村莊審判史中的道德與政治》和《「氣」與抗爭政治》。這些作品均在簡體版和繁體版的出版社出版。
應星在學術界及教育領域獲得多項榮譽。2010年,他榮獲寶鋼優秀教師獎。同年,「中國社會」課程被北京市評為精品課程。2009年,應星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06年,他榮獲北京市總工會授予的教育創新標兵稱號,並獲得中國政法大學優秀教師特別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