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廈門大學副教授李娜

廈門大學副教授李娜

發布時間: 2025-07-04 15:36:56

① 廈門大學是985院校嗎

廈門大學(Xiamen University),簡稱廈大(XMU),位於福建省廈門市,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副部級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福建省和廈門市重點共建高校,位列國家「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入選國家「2011計劃」、「珠峰計劃」、「強基計劃」、「1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是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聯盟、「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大學聯盟牽頭發起高校,中歐商校聯盟、中國人工智慧教育聯席會創始會員,大學通識教育聯盟、CDIO工程教育聯盟、海西醫學聯盟、中國高校自貿區研究聯盟成員。

② 湖南科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師資力量

湖南科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擁有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120餘人。學院教授24人,副教授及相當專業技術職務人員43人,博士42人,碩士生導師46人,博士生導師(兼)3人。其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全國模範教師1人,湖南省跨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人,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人選2人,湖南省普通高校學科帶頭人2人,留學回國人員6人。

學院副高以上職稱及博士學位人員如下:

1. 曹晨忠,男,1957年7月,博士,湘潭大學教授/博導,專業為有機化學。

2. 易平貴,男,1961年5月,博士,浙江大學教授/博導,專業為物理化學。

3. 易清風,男,1963年5月,博士,中南大學教授/博導,專業為應用化學。

4. 劉勝利,男,1958年5月,博士,中科院長春應化所教授/碩導,專業為材料化學。

5. 戴財勝,男,1964年12月,博士,中國礦業大學教授/碩導,專業為環境工程。

6. 鄧謙,女,1956年10月,碩士,中科院蘭州化物所教授/碩導,專業為物理化學。

7. 曾雲龍,男,1955年8月,博士,湖南大學教授/碩導,專業為分析化學。

8. 劉俊峰,男,1957年1月,碩士,華東理工大學教授/碩導,專業為化工工藝。

9. 石順存,男,1964年12月,碩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碩導,專業為環境工程。

10. 劉漢文,男,1957年10月,學士,湖南師范學院教授/碩導,專業為有機化學。

11. 李大塘,男,1956年10月,學士,湖南師范學院教授/碩導,專業為無機化學。

12. 蔡鐵軍,男,1953年2月,學士,吉首大學教授/碩導,專業為無機化學。

13. 仇明華,男,1958年9月,學士,吉首大學教授/碩導,專業為化工工藝。

14. 申少華,男,1964年10月,博士,中南大學教授/碩導,專業為無機材料。

15. 許中堅,男,1967年10月,博士,浙江大學教授/碩導,專業為環境工程。

16. 龍雲飛,男,1969年9月,博士,西南大學教授/碩導,專業為無機化學。

17. 曾榮今,男,1963年8月,碩士,湖南師大教授/碩導,專業為有機化學。

18. 劉文華,男,1957年2月,學士,重慶大學教授/碩導,專業為環境工程。

19. 謝文林,男,1967年10月,博士,中山大學教授/碩導,專業為有機化學。

20. 朱莉,女,1969年4月,博士,湘潭大學教授/碩導,專業為無機化學。

21. 劉鳳萍,女,1969年7月,博士,中南大學教授/碩導,專業為分析化學。

22. 羅道成,男,1967年1月,學士,大連理工大學教授/碩導,專業為化工工藝。

23. 馬淞江,男,1962年6月,學士,湖南大學教授/碩導,專業為環境工程。

24. 彭斌,男,1959年8月,博士,中山大學教授/碩導,專業為物理化學。

25. 劉芬,女,1959年4月,學士,西南農學院教授,專業為環境工程。

26. 禹良才,男,1964年8月,博士,中南大學副教授/碩導,專業為材料化學。

27. 羅娟,女,1967年5月,碩士,湖南大學副教授/碩導,專業為化工工藝。

28. 唐子龍,男,1967年8月,博士,比利時魯汶大學副教授/碩導,專業為有機化學。

29. 肖秋國,男,1966年7月,博士,北京師范大學副教授/碩導,專業為材料化學。

30. 李方文,男,1970年9月,博士,武漢理工大學副教授/碩導,專業為環境工程。

31. 張欣,男,1963年7月,碩士,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副教授/碩導,專業為無機材料。

32. 曾堅賢,男,1970年10月,博士,中南大學副教授/碩導,專業為化工工藝。

33. 劉立華,男,1969年2月,博士,中南大學副教授/碩導,專業為應用化學。

34. 黃昊文,男,1969年2月,博士,中科院化學所副教授/碩導,專業為分析化學。

35. 於賢勇,男,1975年8月,博士,廈門大學副教授/碩導,專業為物理化學。

36. 彭美勛,男,1966年8月,博士,中南大學副教授/碩導,專業為材料化學。

37. 唐安平,男,1969年7月,博士,湘潭大學副教授/碩導,專業為能源與礦山化工。

38. 陳東初,男,1968年11月,博士,中南大學副教授/碩導,專業為催化與化工分。

39. 周智華,男,1973年3月,博士,中南大學副教授/碩導,專業為化工工藝。

40. 李筱芳,男,1972年12月,博士,天津大學副教授/碩導,專業為應用化學。

41. 劉清泉,男,1974年10月,博士,浙江大學副教授/碩導,專業為化學。

42. 歐寶立,男,1976年1月,博士,中南大學副教授/碩導,專業為材料學。

43. 周再春,男,1974年1月,博士,南開大學副教授/碩導,專業為有機化學。

44. 傅勇堅,男,1968年2月,學士,華東理工大學副教授/化工工藝。

45. 劉小平,男,1957年7月,碩士,華南師范大學副教授/應用化學。

46. 祝金樓,男,1956年11月,碩士,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副教授/無機材料。

47. 蘇界殊,男,1967年11月,碩士,湘潭大學副教授/分析化學。

48. 史紅文,女,1967年6月,碩士,湘潭大學副教授/環境工程。

49. 周秀林,女,1970年1月,碩士,湘潭大學副教授/分析化學。

50. 吳湘江,男,1959年12月,學士,湖南大學副教授/分析化學。

51. 黃念東,男,1968年10月,學士,淮南礦業學院副教授/化工工藝。

52. 彭榮華,女,1966年2月,學士,青島化工學院副教授/應用化學。

53. 楊明平,男,1966年10月,學士,湘潭大學副教授/化工工藝。

54. 李曉湘,女,1963年8月,學士,雲南大學副教授/無機化學。

55. 趙立剛,男,1958年5月,學士,華南工學院副教授/無機材料。

56. 彭振山,男,1967年2月,學士,湘潭大學副教授/化工工藝。

57. 陳安國,男,1957年8月,學士,湖南師范大學副教授/化工工藝。

58. 李霞,女,1974年6月,博士,武漢大學副教授/物理化學。

59. 田俐,女,1973年5月,博士,中山大學副教授/無機化學。

60. 徐國榮,男,1970年8月,博士,中南大學副教授/應用化學。

61. 袁華,女,1976年9月,博士,浙江大學副教授/葯物分析學。

62. 李麗,女,1970年8月,碩士,湘潭大學副教授/化工工藝。

63. 劉狄,男,1966年5月,學士,湖南師范大學副教授/化學。

64. 袁春桃,女,1974年7月,碩士,廣西師范大學副教授/有機化學。

65. 胡忠於,男,1969年12月,本科,湘潭大學副教授/催化與化工分。

66. 宋和付,男,1952年1月,學士,中南礦冶學院高級工程師/化工工藝。

67. 李國斌,男,1968年2月,碩士,湖南科技大學高級實驗師/化工工藝。

68. 唐春然,女,1959年3月,邵陽師專高級實驗師/物理化學。

69. 魏莉莎,女,1956年11月,湘潭師專高級實驗師/物理化學。

70. 鄧彤彤,女,1967年9月,學士,湘潭大學高級實驗師/化工工藝。

71. 陳建,男,1980年7月,博士,華南理工大學講師/碩導,專業為材料學。

72. 周虎,男,1981年3月,博士,四川大學講師/碩導,專業為催化與化工分。

73. 趙艷敏,女,1977年11月,博士,中科院成都有機所講師/應用化學。

74. 陳冠凡,男,1978年8月,博士,中南大學講師/應用化學。

75. 陳麗娟,女,1974年4月,博士,華中科技大學講師/材料科學與工程。

76. 陳述,男,1982年5月,博士,湖南師范大學講師/分析化學。

77. 廖博,男,1975年5月,博士,中科院化學所講師/化學。

78. 陶洪文,男,1972年7月,博士,中國海洋大學講師/應用化學。

79. 汪朝旭,男,1977年7月,博士,北京化工大學講師/應用化學。

80. 易守軍,男,1973年7月,博士,湖南大學講師/應用化學。

81. 湯建庭,男,1979年12月,博士,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講師/物理化學。

82. 鄧克勤,男,1978年8月,博士,湖南大學講師/分析化學。

83. 劉國清,男,1982年1月,博士,湘潭大學講師/化學工程。

③ 廈門大學是一所怎樣的大學

廈門大學是一所很好地大學。

廈門大學,簡稱廈大(XMU),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

入選國家「2011計劃」、「珠峰計劃」、「強基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聯盟牽頭發起高校,中歐商校聯盟、中國人工智慧教育聯席會創始會員,大學通識教育聯盟、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福建省和廈門市重點共建。

學校建設:

1、師資力量

截至2020年12月,廈門大學共有專任教師277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45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73.6%(下同),擁有博士學位的2363人、佔85.1%。

學校共有兩院院士21人(含雙聘院士9人),文科資深教授1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簡稱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10人次,「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5人、青年學者13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2人;

國家級教學名師6人,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簡稱「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5人、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7人、教學名師1人、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14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26人,教育部「新(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入選者136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8人;國家創新研究群體10個、教育部創新團隊9個。

2、教育建設

截至2019年3月,廈大獲第六、七、八屆國家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5項;29門課程入選國家級精品課程,有6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2017年3月,第2屆世界芭蕾舞比賽在日本東京舉行,來自世界各國的124名選手參賽,廈門大學副教授李娜攜其學生歐銳代表廈門大學參加該賽事。歐銳憑借原創獨舞作品《萌動》獲得現代芭蕾舞成年組金獎,李娜獲教師獎。

國家級特色專業:會計學、金融學、行政管理、經濟學、財政學、物理學、英語、法學、歷史學、海洋科學、化學、生物科學、統計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廣告學。

④ 廈大四種精神是哪四種

陳嘉庚先生的愛國精神;羅揚才烈士的革命精神;以薩本棟校長為代表的艱苦辦學的自強精神;以王亞南校長、陳景潤教授為代表的科學精神。

廈門大學由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21年創辦,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國內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學之一,是首個在海外建設獨立校園的大學,早期建築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被譽為「南方之強「、「中國最美大學」。

擁有32個博士後流動站;36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4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8個交叉學科;1個博士專業學位學科授權,28個碩士專業學位學科授權。

教學建設

截至2019年3月,廈大獲第六、七、八屆國家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5項;29門課程入選國家級精品課程,有6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2017年3月,第2屆世界芭蕾舞比賽在日本東京舉行,來自世界各國的124名選手參賽,廈門大學副教授李娜攜其學生歐銳代表廈門大學參加該賽事。歐銳憑借原創獨舞作品《萌動》獲得現代芭蕾舞成年組金獎,李娜獲教師獎。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廈門大學

熱點內容
早個大學生 發布:2025-07-04 19:49:51 瀏覽:703
王碩大學生 發布:2025-07-04 18:58:12 瀏覽:381
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開學時間 發布:2025-07-04 18:54:35 瀏覽:557
河海大學轉專業容易嗎 發布:2025-07-04 18:49:19 瀏覽:166
最污大學老師 發布:2025-07-04 18:42:19 瀏覽:876
福建師范大學2013年推免研究生名單公布 發布:2025-07-04 18:35:58 瀏覽:957
大學生償還 發布:2025-07-04 18:35:21 瀏覽:803
南京大學2013年城鄉規劃學錄取名單 發布:2025-07-04 18:23:14 瀏覽:488
上海海洋大學班車時間 發布:2025-07-04 18:10:53 瀏覽:592
大學生回應在自家菜地建微型高鐵 發布:2025-07-04 18:05:41 瀏覽: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