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土木工程系研究生導師
㈠ 周健的個人履歷
出生年月及地方:1957年10月,浙江臨海
職稱:教授、博士生導師
職務:地內基與基礎工程研究所所容長
軟土樁基沉降分析、軟土地基處理技術、土-樁基-結構動力相互作用分析、
地基液化與振陷、土體細觀力學模擬、環境岩土工程
博士學位(1985-1988)浙江大學土木工程系岩土工程專業
碩士學位(1982-1985)河海大學(華東水利學院)農水系岩土工程專業
學士學位(1978-1982)河海大學(華東水利學院)農水系農田水利專業
1994年-現在 同濟大學教授
1998年9月-1998年12月德國波鴻大學(Ruhr-University Bochum)訪問學者
1996年10月-1997年1月美國Californian大學Davis分校訪問學者
1994年11月-1995年2月及1995年9月-1995年11月赴香港科技大學作訪問學者
1991年8月-1992年8月日本茨城大學訪問學者
1991年1月-1994年同濟大學地下建築與工程系任副教授
1989年2月-1991年1月在同濟大學博士後流動站工作
岩土工程師副主編
岩土工程學報編委
中國振動工程學會土動力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建築學會場地、地基抗震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㈡ 嚴平浙江大學教授
嚴平,男,漢族,出生於1955年7月14日,浙江金華人,現任浙江大學建工學院土木系防災減災工程研究所的副教授,同時也是碩士研究生導師。
他的學術生涯始於1973年,自學建築與結構設計,並在建築現場積累了實踐經驗。1978年至1982年,他成為浙江大學土木系本科學生,之後在北方交通大學和浙江科技學院擔任助教、講師,期間於1991年開始在職攻讀浙江大學土木系的碩士和博士學位。1995年,他在杭州大學城規系任教,並於1999年返回浙江大學土木系任教至今。
嚴平在科研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獨立承擔的科研項目約30項,其中包括8項重大科研項目(A類)和2項(B類),總科研經費約1000萬。他的研究成果曾獲省級科技進步三等獎、市級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三等獎。他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基礎工程極限分析和基坑圍護工程理論與實踐。
在基礎工程極限分析方面,嚴平構建了一套完整的理論分析體系,對多高層建築的基礎類型如片筏基礎、箱形基礎、樁筏基礎和樁箱基礎進行了極限分析。他的工作不僅深化了地基極限承載力的研究,還提出了新的分析方法,為該領域開辟了新的研究方向。在基坑圍護工程中,他參與設計的項目超過600項,研發出多項解決土木工程難題的新技術和新工藝,如低成本圍護牆技術、軟土抗拔樁技術等,這些成果均獲得了國家專利。
嚴平還擔任多個專業學會的理事和重要職務,如全國建築增層改造病害診治技術委員會理事、浙江省岩土力學與工程學會理事等,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科研、設計和咨詢經驗,為結構與地基工程的發展做出了顯著貢獻。
(2)浙江大學土木工程系研究生導師擴展閱讀
嚴平,人名。同名人物有:地理學博導、社會學者、氣象學碩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