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學教授制毒事件
發布時間: 2025-07-14 01:43:14
1. 沈一是好的還是壞的
沈一在電視劇《燃罪》中是一個復雜的反派角色,他的行為雖然帶有悲劇性動機,但本質上屬於犯罪主導者。以下為具體分析:
核心罪行與動機
主動參與制毒
沈一曾是大學化學教授,被韓昆陷害後加入制毒團伙。後期他不僅未停止犯罪,反而主動推動制毒計劃,甚至威脅韓昆家族,要求提高分成比例並掌握加工廠控制權。
操控與謀殺
- 間接導致韓昆死亡:通過下毒並阻止韓沛求救,最終導致韓昆中毒身亡。
- 暗殺與爆炸案:為掩蓋罪行,策劃多起針對沈野、許同生的暗殺行動,甚至製造工廠爆炸案導致樊毅死亡。
心理控制
- 對養子沈野:長期在牛奶中加入安眠葯,試圖操控其記憶與行為,並阻撓警方調查。
- 利用他人弱點:例如指使杜丹寧自殺以達成目的。
矛盾性表現
- 父愛表象:沈一臨終前留下遺書表達對沈野的愧疚,並試圖保護兒子,但這一行為被觀眾質疑為“臨終表演”,無法抵消其罪行。
- 被迫與主動的轉變:初期因輿論陷害被迫加入犯罪,但後期貪慕虛榮、權力慾望驅使其主動擴大制毒規模,成為核心操控者。
角色定性
盡管存在人性掙扎,沈一的主導行為已構成連環犯罪,並直接導致多名角色死亡。劇中明確將其定位為“罪魁禍首”與“幕後操控者”,而韓沛等其他角色的推波助瀾並未改變沈一的核心反派屬性。
2. 我國有現實版的絕命毒師嗎
據UC頭條報道,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一起制販毒品進行一審,大學教授張某某化身現實版的絕命毒師
個人郵包藏匿可疑粉末
早在2014年底,武漢海關在郵遞快件渠道發現,在寄往美國、歐洲以及澳大利亞等地的8個個人郵包中,藏匿了十幾公斤可疑物品。這引起了海關緝私部門的重視。由於化學成分復雜,檢測難度也比以往大了不少。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