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當輔導老師姓譚的小說
Ⅰ 最近的「高數哥」是怎麼回事
3月9日,長春工程學院孫亞輝同學在同仁書店買書,看見一個流浪漢在書店裡看《經濟數學》,而且在解題,字跡非常工整。記者對他跟蹤采訪發現,這名流浪漢已經在書店學習了近5個月,每天風雨無阻。 新文化報3月11日報道 昨天,本報報道在讀者和網友中引起熱議,一些網友親切地稱流浪漢為「高數哥」,現代「顏回」。 昨天上午,記者又在中泰市場的樓道里見到了「高數哥」,他表示同意接受長春市救助站的幫助。記者調查發現,他應該是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2006屆畢業生,報考過東北電力大學的研究生。 再見面:他稱自己叫「黃旭冉」 睡醒後見記者就跑 昨天9時許,記者來到位於亞泰大街和南湖大路交會處的中泰市場,「張義」前一天留在3樓消防通道內的衣物已經清掃干凈。4樓拐角處,他正蜷縮在一張靠背椅上,頭埋入大衣中,椅子旁邊的地上有些吃剩的米飯。 走到他身邊時,他仍然呼呼大睡。 「大哥,怎麼又來了?」10時許,「張義」從睡夢中醒來,看見記者等候在身邊,感到很驚訝。 「昨天什麼時候回來的?」記者問。「晚上7點多鍾吧,隨便出去走走。」 記者告訴他,很多讀者看到他的近況,都想幫助他。他露出微笑,「是嗎?謝謝大家了。」隨後起身向樓下走,到了3樓拐角處,拔腿就跑,轉眼鑽進附近的居民區。 隨後,記者在附近小區和他經常活動的桂林路商圈尋找,都未發現他的蹤影。 街頭巧遇他在撿煙頭 12時許,記者再次趕往中泰市場,行至亞泰大街和文昌路交會處,恰好看見「張義」在路邊走,看到地上有半截煙頭,他蹲下身子撿起揣進大衣兜。 在記者的邀請下,他終於同意到附近的小飯店,邊吃飯邊聊。 他點了一碗面條,記者又給他點了幾盤菜。5分鍾後,熱騰騰的面條剛端上餐桌,「張義」就狼吞虎咽吃了起來。 「你知不知道自己在網上有多火,都認為你是現代的『顏回』。」 「是那孔子門生吧?我知道他。」 「你現在最需要什麼?」 「5元錢。」 「張義」趕緊解釋,「我就是想買把剪刀,把鬍子和頭發剪剪。」 檢舉您已經評論過了!2樓 、羽 發表於 2010.03.11 16:21:56 經過記者反復詢問,他終於說,自己不叫張義,叫黃旭冉,出生日期是1980年3月6日,家住吉林火車站附近。2002年考入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專業是電子工程,2006年畢業,輔導員老師姓解。他記得最清楚的老師,是教模擬電路的於靜珠老師,在學校其他的事情,就記不太清了。 救助站:願意給他提供幫助 工作人員給他理了發 昨天一早,長春市救助管理站領導看到本報後,派人給書店打去電話,詢問「高數哥」的情況,「我們以前沒有救助過這個人,只要他願意,可以幫助他。」救助站管理科刁厚民科長說,對於流浪人員,如果是長春市、沒有勞動能力的,救助站可以通過民政部門為其辦理低保,也可以把他送回家;如果是外地的,可以通過當地民政部門提供幫助;如果有疾病的,還可以送到醫療機構醫治;無家可歸的可以送到福利部門。 下午,記者徵得「張義」的同意,找到了長春市救助管理站的有關負責人。13時許,「張義」來到救助站。13時30分許,登記、拍照、測體溫後,工作人員開始給他理發。 稱當初步行兩天來長春 理發時,記者和工作人員發現,黃旭冉頭部有兩個十多厘米長的傷疤,旁邊的頭皮已經發炎化膿。理發師立即找來了救助站的醫生。 「這疤痕很像刀砍過留下的痕跡,估計至少是6個月前受的傷,現在已經癒合。」醫生說,發炎的位置在傷疤的旁邊,是手撓破後引起的感染,消炎以後兩天就能治好。 「這是我出車禍留下的。」黃旭冉說,2009年4月份,他步行兩天,沿著長吉高速走到長春市。快走到長春收費站時,在馬路牙子上打個盹,沒想到被一輛車撞倒,當場昏迷。他醒來時已經是兩天後,躺在長春市中心醫院病床上。 「這事你家裡人知道嗎?」記者問,「沒有,我在醫院住了半個月就出院了,醫葯費用都是政府福利部門出的。」 檢舉您已經評論過了!3樓 、羽 發表於 2010.03.11 16:22:16 記者核實:同學對照片說「就是他」 老師說:記得有這樣一個人 下午,記者來到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得知確實有黃旭冉口中的於靜珠,但於老師上完課就離開學校,大學老師又不坐班,聯系不上。 另一位老師譚紅軍說,「我們那屆是有個學生叫黃旭冉,家是吉林市的。」 同學說:他是個「獨行俠」 隨後,記者將「張義」的照片傳給遠在南京的那屆同學鄧有文,他看後說,「就是他,是我同學黃旭冉,他現在怎麼樣了?」 記者:他在學校表現怎麼樣? 鄧有文:性格內向,跟同學交流不多,成績一般,平時同學對他都挺照顧的。 記者:他家是哪裡的? 鄧有文:是吉林市的,具體在哪記不起來了。 記者:你確認是黃旭冉? 鄧有文:是他。 記者:畢業後你和他聯系過嗎? 鄧有文:我和他一個班的,畢業後一直沒有聯系。 記者:他學習怎麼樣? 鄧有文:學習很一般,可能是興趣問題,比如國家計算機等級考試,他好像是班裡第一個過的。 記者:他在學校時,有什麼異常表現嗎? 鄧有文:沒有發現,只是覺得當時他在計算機方面給我印象很深。 隨後記者聯系了他的一位在集安的同學柳春,「他就是個獨行俠,平時總是一個人悶頭學習,同學們和他的關系都一般,很少聯系。感覺他思維和別人不一樣,從來也不參加班級活動,大四的時候開始喜歡上網。」 另據記者查知,黃旭冉是1980年3月生人,在學校期間通過了普通話等級考試,成績為92.9分,取得普通話一級乙等資格。 檢舉您已經評論過了!4樓 、羽 發表於 2010.03.11 16:22:38 班級情況回答的都正確 「你還記得上學時候的系主任譚老師嗎?他一會兒會來看你。」在救助站,聽到記者的話,黃旭冉眼圈突然濕潤了,低下頭,用袖口擦著眼淚。 17時許,譚紅軍來到長春市救助站,向黃旭冉核實情況。 「你們班長是誰?團支書是誰?」 「呂繼斌、李雲霞。」 「寢室同學呢?」 「張柏濤、張旭東。」 「當時你們電子信息學院是在幾樓?一班、二班班長是誰?」 「我們系在5樓,一班班長叫張炎,二班班長叫楊麗娜。」 譚紅軍說,黃旭冉回答的都對,確實是他的學生。但他對黃旭冉印象不深,還需要回學校查找一下入學檔案。 「高數哥」這個人: 資歷多,愛網游 一個細心的人:看書擦凈左手 黃旭冉說,自己上學時在吉林大學南嶺校區附近補習過英語,所以對附近情況比較熟,出院後就一直在中泰市場消防通道里蝸居下來。 他說,自己到長春並不是為了找工作,只想過無拘無束的流浪生活,在書店讀書正好可以打發掉白天的時間。他此前在火車站、紅旗街附近的書店讀過書,5個月前來到同仁書店。因為怕弄臟書,他每次看書的時候都會擦乾凈翻書的左手。 一個好學的人:英語過四級 「我大一、大二的時候學習很好,英語四級、國家計算機二級都過了,只掛過一門工程數學。」黃旭冉有些自豪,然而大三大四的時候他突然就迷失了方向,什麼都不想做了,也不願意跟周圍的同學交流,就想回家,「回家後父母並沒有說我。」 記者從黃旭冉口中了解到,他從上大一開始接觸網路,最開始涉及的網路類游戲是五子棋,「當時我級別很高,游戲分10個等,當時最高了。」 一個曾自棄的人:沉迷3年網游 黃旭冉說,他大學畢業後也面試過幾個地方,由於沒有工作經驗,沒有成功。於是他開始自暴自棄,從2006年到2009年的3年裡沉迷於網游,先後玩過奇跡、劍俠2等。 在救助站,從他換下的衣服里找出了幾樣東西:兩張作廢的游戲充值卡,一張演算草紙,上面寫滿了數學公式。另外,還有一張女性的二代身份證。據他說,自己剛來長春時就把身份證丟了,這張是撿的,目的是上網的時候用。 黃旭冉說,他平時只要一有點錢就去上網,連飯都不吃。有時候錢夠還去網吧包夜,這樣住的地方也解決了。 檢舉您已經評論過了!5樓 、羽 發表於 2010.03.11 16:22:59 對話黃旭冉:當然願意有份工作 有時上網就不吃飯 記者:我看你剛才從兜里拿出來游戲充值卡,大學時候玩網路游戲嗎? 黃旭冉:玩的。 記者:現在玩什麼游戲? 黃旭冉:劍俠2。 記者:你游戲里是不是還有角色? 黃旭冉:有幾個角色,有一個60級的還有一個75級的,有時候會去網吧玩幾個小時。但是我怕丟號,而且我的二級密保還忘了。 記者:你也不打工,平時上網的錢都是從哪來的?是賣廢瓶子什麼的嗎? 黃旭冉:那東西都賣不了幾個錢。 記者:吃飯怎麼辦? 黃旭冉:我上網了就不吃飯。 記者:剛才從衣服里拿出來的游戲點卡,就是登錄游戲的密保卡對嗎? 黃旭冉:是的,我還下360安全衛士。 「殺怪物」覺得有成就感 記者:在游戲里能賺錢嗎?通過打裝備什麼的來賣,養活自己。 黃旭冉:我就是單純地玩游戲,沒想過賺錢。我級別在游戲里不是很高,就一般吧,做做任務,殺殺裡面的怪物什麼的。 記者:殺殺怪物? 黃旭冉:是,我喜歡在裡面完成一些比較難做的任務,殺一些BOSS級別的怪物,挺有成就感的。覺得現實中的自己挺失敗的,在游戲里有種成功的滿足感。 記者:在網路游戲里有一起玩的朋友嗎?有沒有想過向他們求助? 黃旭冉:沒有,我玩的游戲區不在東北,都是南方的。 記者:你在書店總看電腦方面的書,沒想過去當網管嗎?也可以解決你的生活問題啊。 黃旭冉:我不行,那些東西都太技術,我不會。 喜歡電腦方面的工作 記者:你家是吉林市的,在那讀過什麼學校? 黃旭冉:我2001年考了北華大學,讀大專,後來覺得不好就不念了,回去復讀,2002年考上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 記者:如果有人願意為你提供工作的機會,你願意嗎?如果讓你自己選擇,想從事什麼樣的工作? 黃旭冉:(認真思索起來)我當然願意有份工作,沒什麼特殊要求,能讓干什麼就干什麼。我挺喜歡電腦方面技術類的東西。 記者:如果有了工作的機會,你還會去書店看書嗎? 黃旭冉:一定會去的,那是我的興趣愛好,我喜歡看那方面的書。 讀者:想幫幫這個好學的人 「高數哥」在書店認真學習的精神感動了不少讀者,昨天一早,許多人打進本報熱線電話,想在生活和工作上給予幫助,讓他早日擺脫現狀,回到正常的生活中來。 「他在這樣的條件下還能學習,挺讓人佩服的。」在長春經營一家電腦公司的陳經理說,「如果他願意,可以到我的公司上班。」 「我喜歡他,年輕的時候我也愛好數學,這孩子差不了。」叢先生說,「愛好學習也得先找份工作,可以到我開的飯店來,工資雖然不多,但可以有很多時間學習。」 對於「張義」選擇現在這種生活方式,也有一些讀者表示不理解,「起碼應該先找份工作,自力更生。」張先生說,「如果光從物質上幫助他,只能是治標不治本,應該從思想上改變他。」 網友:他是個人才 昨天,本報關於「高數哥」的報道被騰訊、搜狐、新浪等各大網站轉載。同時,新華社、鳳凰衛視等媒體也跟進報道。 網友凌子峰:誰還能懷疑,若干年後,愛因斯坦和霍金沒完成的研究,會由這位仁兄破解。 網友楓子:其實我們應該給予這一群體更多的關注,他們是最低層的流浪漢,而不是那些專業的乞丐。我很羨慕他的生活,與世無爭,無須為世俗事纏繞。 網友天道婧:服裝雖沒「犀利哥」刺眼,但算是難得一見的人才了。 網友﹏簞調η゛:應該是個大學生,受什麼打擊了,然後就成這樣了,他可能是個人才。 網友天地一沙鷗:在這種條件下還能堅持學習,牛人!那些花著父母的血汗錢,還不好好讀書的同學們該自愧不如了。 網友後知後覺:假以時日,必定成材,之前不是有騎三輪車的博士嗎? 網友策□(□):看完之後挺心酸的……想想自己,你如此尊重過書么?你把書當成過書么?再看看人家……我心裡不好受……
記得採納啊
Ⅱ 寫新來的數學老師作文
當前位置: 好詞好句 > 作文 > 描寫數學老師的作文
描寫數學老師的作文
時間:2012-10-17 08:00來源: 好詞好句網 作者:西海 點擊: 3964 次
51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更多10
篇一:我的數學老師
是吳老師。是一位年輕的優秀的教師。三十上下,長的眉清目秀的。高高的鼻樑上架著一副眼鏡,看上去斯斯文文的。她不僅對工作兢兢業業,而且對工作盡職盡責,一絲一毫都不馬虎。
記得有一次,課本上學到《測量》的時候,要調查當地月份的降水量情況。吳老師就親自跑到氣象台了解,幫我們搜集到准確無誤的數據。這件事雖然是小事,但她對工作認真的態度讓我敬佩不己。她不僅對工作認真,而且對我們更是善解人意,很讓我感動。
記得有一次,我不知怎麼了,特別興奮。上課了也靜不下來,在和同學們交頭接耳地竊竊私語。吳老師不露聲色的打量我一下,而我卻泰然自若地繼續和同學在嘀嘀咕咕著,毫不領情。直到放學心後,老師把我叫到角落裡。反覆的叮囑我,上課的時候要認真,剛才沒有批評你是怕你在同學面前丟臉。都這么大了,也要面子了。我頓時覺得無地自容,面紅耳赤,我感到很內疚。我想說,謝謝你,老師。
篇二:我的數學老師
開學第一天,同學們都焦急地等待著我們新的數學老師。鈴聲剛落,一個一身休閑裝打扮的大男孩走上了講台,高高的個子,短短的頭發,充滿了陽光與活力。他放下手中的東西,環視了一下教室里的同學,便到黑板前,提筆疾書,頃刻間,「韓明祥」三個大字清晰的出現在黑板上,然後他對著大家說:「大家好,我叫韓明祥,是你們的數學老師,這個學期將由我帶領大家學習數學這門課,希望我們合作愉快!課堂上我們是師生關系,課下我們可以做朋友,你們也可以把我當成哥哥。」說到這里,本來鴉雀無聲的教室里一下沸騰起來了,緊張的氣氛頓時煙消雲散,韓老師從此也變成了「哥哥老師」。
韓老師剛剛大學畢業,學識淵博,古今中外,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他都能侃侃而談;由孔子,到魯迅,甚至當今流行的音樂,他都能口若懸河地講的頭頭是道。他的課和他的人一樣,充滿著生機與活力,是本來枯燥無味的數學課變得比妙趣橫生。記得有一次,韓老師模仿《非誠勿擾》主持人的台詞給我們上課,一進教室就對著我們說:「歡迎收看大型教育類節目,人教版七年級數學,我是主持人哥哥老師,本期節目如果哪位同學能回答出老師提問的所有問題,將能得到由娃哈哈營養快線,幸福牽線提供的小紅一朵。」一段幽默風趣的開場,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了到課堂上,一陣笑聲過後,大家期待著精彩繼續。
韓老師對我們每個人都很關心。在我們心目中,他從來不把我們區分成優等生和差生。在課堂上,只要舉手他就給我們平等的發言機會。無論回答的錯與對,他都不會批評和責怪,反而給於更多的鼓勵。記得有一次,韓老師正滔滔不絕的講課,一個小搗蛋突然站起來問:「老師,日食再次出現是什麼時候?」此話剛落地,班裡像炸了鍋一樣,這是數學課啊,這個冒失鬼在這個時候怎麼想起來問這樣的問題啊……這時老師不但沒有生氣,反而笑著說:「這個同學應該得到表揚,做學生就要勤學好問,但是,學習也要一心一意,三心二意可不行,等下了課我們在研究關於日食問題好不好?」課堂又恢復了平靜。
韓老師也有「笨」的時候,那天我們上「一元一次不等式」這節課,他一上課就為難的給大家說這節課太難了,到現在他還沒搞懂,讓我們自學,討論,總結,然後講給他聽,同學們既興奮又激動地學了起來。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之後,大家個個胸有成竹,躍躍欲試,競相舉手。「好,請劉瑞同學給我講一下。」韓老師坐在下面當起了學生,劉瑞在講台上認認真真地講著,真像個老師。韓老師聚精會神地聽著,時而點頭贊許,時而搖頭反對,時而舉手提問。劉瑞講完了,哥哥老師健步走上講台,問:「大家聽懂了嗎?」「聽懂了」台下大家齊聲回答,「那誰來總結一下這節課?」「我……」大家爭先恐後。一節數學課就這樣輕松地過去了。其實老師並不是「笨」,而是為了培養我們自學的能力。
篇三:曾經當了38年數學老師
10月7日,網友朱繼信在華商論壇發表了一篇題為《致敬!保潔工——城市美容師=塑造靈魂工程師》的帖子,文中說西安市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有一名保潔工劉師傅,曾經做過數十年的中學數學老師,並對其大加贊賞:「曾經的劉老師,今日的劉師傅,盡管角色轉換,環境不同,但職業的實質一樣——人類靈魂工程師。」帖子發表後,網友紛紛跟帖留言:「向劉老師致敬」、「向劉師傅致敬」。網友「三秦小伙黨」評論說:「『建設』完祖國下一代,再來建設古城,了不起的平凡人。」
0月10日上午,記者來到了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在公園管理人員的引導下,見到了帖子所說的「劉師傅」。原來「劉師傅」的真名叫何志章,是西安朗坤保潔有限公司的一名清潔工,曾經在乾縣馬連初級中學當了38年的數學老師。見到老人的時候,他正在認真地清掃公園的便道。
篇四:我的數學老師
韓老師平時雖然很和藹,卻不失原則。他對我們的學習要求很嚴格。一些同學剛開始學習不認真,韓老師就對他們進行耐心細致的教育,努力讓他們改掉這些壞毛病。他為了把知識講得更詳細,常常工作到深夜。老師這種飽滿的熱情和高度的責任感也深深地打動了我們,因此,每節課我們都聽得非常認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原本一個個枯燥的數學符號,現在變成了一串串跳動的音符,我們班的數學成績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期中考試,我們班的成績一躍成為全校第一。
韓老師不但課講得好,而且還多才多藝。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到了元旦。學校為了活躍校園文化氛圍,特舉辦了元旦晚會。老師既當主持人又和我們一塊表演了一個小品,期間,他又一展歌喉,抱著吉他自彈自唱了一首《童年》,聲音圓潤,歌聲優美,讓大家一飽了耳福。
外班的學生都羨慕我們,羨慕我們有這樣一位好老師。老師不但教會了我們知識,也教會我們做人。雖然只是短短的一年時間,您和風細雨般的話語,盪滌了我們心靈上的塵泥;您浩盪東風般的叮嚀,鼓起我前進的勇氣。老師,我們一定會好好學習,因為我們也要做一個向您一樣的老師。
篇五:我的數學老師
老師,一個平凡又不平常的稱呼。有人把老師稱為金鑰匙。是他們為孩子們打開知識的寶庫,有人把老師誇為春雨,春雨灌溉著千萬鮮花,放出絢麗的異彩;有人把老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啊!那一張張聰明可愛的小臉,不正是老師培育出的花朵?
小學生涯中,教過我的數學老師有很多,可我最喜歡的是一直從二年級教到我四年級的陳老師,她中等身材,圓臉,一雙黑珍珠般的大眼睛鑲在臉上。她已經離開我們3年了,但她那和藹的面容,親切的語氣卻從沒從我記憶中離去,還記得她第一次給我們上課時……
那次,陳老師講課十分有趣,她在教我們單位的面積。她讓一位同學上來填空:麵包有10(),他想也沒想就填了米。頓時,下面立馬笑成了一鍋粥,而那位同學還覺得莫明奇妙,問旁邊同學怎麼回事。這時,陳老師走下講台,笑咪咪的說:「你也太能吃了吧!這么大的麵包看夠吃一個多月的了,那買的?給我也買兩個吃吃!」那個同學的臉紅的像個蘋果,我想他以後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吧!哈哈,我想不會吧!
上陳老師的課總會有許多幽默。某日,老師在黑板上寫錯了一個公式,某同學提了出來,陳老師紅了臉笑嘻嘻地說:「哎喲!幸虧你提了出來,要不然領導看見要扣我工資了呢!Thank you!!!這樣的幽默總會活躍課堂氣氛,你說這樣的老師好嗎?
當然好啦!可是快樂的時光總是那麼短暫,一轉眼就要上初中了真有點想陳老師。
篇六:我的數學老師
我小學六年級時數學獲了全國競賽一等獎,好多同學都問我數學怎麼學的。我當然會告訴他們一些學習方法、技巧之類的。但最重要的一點是:數學老師劉老師對我的幫助。
劉老師,名叫劉衛,小學六年級開始教我們數學。她長著橢圓形的臉,戴眼鏡,高高的個子,看上去身體很結實。說實在的,一開始,我並不覺得這個老師怎麼好。在她的課堂上,經常能聽到老師高嚨大嗓地大吼,非常地嚴厲。有些同學可能是受不了這個老師,有的可能是被老師批評了後不服氣,背地裡甚至給她起外號。
過了一段時間,劉老師發現我和其他幾個同學很有數學天賦,便專門給我們幾個開小灶。我對劉老師的態度逐漸開始發生改變了。
劉老師「私自辦輔導班」的事令我印象深刻。記得那時每個星期四下午放學後,劉老師會留下我們「四大天王」和一些喜歡數學的同學。「數學四大天王」自己准備題,自己講,劉老師只是個「旁聽」。
記得一個星期四下午,該輪到我講題了。我把自己准備的題目抄到黑板上,底下那些同學就有的自己「埋頭苦幹」,有的三個一群,五個一夥地討論。看到我出的題好多同學都做不出來,心裡一陣得意之情。劉老師看到這個情況,對我說:「曲昊男,你給大家講講吧。」我畢竟是第一次當「老師」,沒經驗,說話磕磕巴巴,語言也不是很嚴謹,可以說漏洞百出。下面好多同學挑我的刺兒,使我更緊張了。另外,我那時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差,心裡明白但講不出來。只好說:「這就得這么做。」劉老師就戲稱這叫「曲氏定理」,還接著說,「叫『曲氏公理』更好」。最後老師看我講不好,乾脆替我講完了。
篇七:我的數學老師
我是在上個世紀70年代,在我的農村老家讀完了小學和初中。當時,教我數學的老師是位女老師,姓譚,30多歲的年紀,個子不高,胖胖的,圓圓的臉上,慈眉善目,說起話來慢悠悠的,卻很乾脆。
從一年級到七年級,我一直當班長,各科的成績經常名列前茅,數學也是我非常感興趣的課程,薄薄的課本幾乎能夠一字不差的背下來。到了初中以後,對幾何尤其偏愛,能激起探索與發現的****,感到趣味無窮。由於成績好,自然得到老師的喜愛。記得譚老師曾特意送給我了一本厚厚的課外書,整頁整頁都是密密麻麻的幾何題,紙張有些粗糙,暗暗的有些泛黃。在那單調的年代,在那閉塞的山村,能得到這樣一本書該是何等榮幸。我如獲至寶,每天都帶在身上,一有空就拿出來翻翻,一有空就琢磨上面的題目。有些題,實在解答不了的,就去找譚老師請教。
有一個場景一直讓我記憶憂新,並使我永生難忘。那是夕陽西下,落日的余暉沐浴著寧靜的校園。同學們走了,老師走了。空盪盪的學校,空盪盪的教室,只有我和譚老師兩個人,在課桌前,一個在仔細地教,一個在認真地學。外面的楊樹葉子在風中嘩啦啦的抖動,小村的上空已經飄起淡淡的炊煙。直到夜幕降臨,屋子裡完全看不清東西,譚老師和我才不得不走出教室。當時,譚老師是村裡的民辦教師,丈夫在幾里外的中學教書,兩個兒子一個女兒,比我小不了多少,又要忙外,又要忙裡,家裡有一大堆活計。走出校門,黑暗中,望著老師漸漸模糊的背影,我的眼睛裡浸滿淚水。
篇八:我的數學老師
劉老師單獨找我談話,對我說:「曲昊男呀,我知道你心裡明白,但表達不出來可不行,這對你以後的數學學習是一個很大的障礙。另外,數學是非常嚴謹的,像你這樣,講題的時候漏洞百出,同學能給你挑刺兒,你也很難受。咱小學數學不要求非常地嚴謹,但如果你還這樣,上了中學、大學,你想學好這門科目幾乎是不可能的。你還得努力呀。」
聽了劉老師的這一席話,我發現了自己致命的缺點,並開始及時改正。從那以後,我講得越來越好,而且粉筆字也越來越漂亮(只是有進步罷了)。而且還和班裡其他的「數學天王」一起交流數學,增長了知識。
現在上了初中,突然發現劉老師說的那一席話有一部分靈驗了——那就是一些數學題開始講究「摳字眼」,使同學們「防不勝防」。現在一想,幸虧當時認真按老師說的做了,使我小學時就有了嚴密的邏輯思維。現在想起來真是感謝劉老師。
直到現在,小學時劉老師對我的諄諄教誨和我們「四大天王」共享「烤鴨」(小學時的黑話,指奧數題)的情景仍歷歷在目。求學的道路上能遇到這樣的好老師,真是一件幸運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