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周志華教授
A. 周志華當選IJCAI理事會主席,大陸學者54年來首次
南京大學人工智慧學院院長周志華當選新一屆IJCAI理事會主席,成為54年來首位擔任此職位的大陸學者。早在2017年,他亦是首位解鎖這一成就的大陸學者。周志華在人工智慧領域擁有諸多成就,包括國際上與人工智慧相關重要會議中少數拿下Fellow「大滿貫」的學者身份。他推動了機器學習在中國的發展與應用,提升了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國際影響力。周志華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數據挖掘等領域有深入研究,發表論文兩百餘篇,主編多部文集,擁有發明專利二十餘項。他所著的《機器學習》(西瓜書)一書也備受推崇,被眾多計算機相關專業學子奉為入門寶典,並被翻譯為英、日、韓文出版,被海內外500多院校用作教材。
B. 南京大學周志華老師的lamda組怎麼樣
南京大學的周志華教授領導的lamda組,在機器學習領域享有盛譽。該組成員們不僅致力於理論研究,還積極從事實際應用。然而,進入這個組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以說是最難進的組之一。
該組的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於:機器學習、數據挖掘、深度學習和強化學習等。研究內容廣泛,前沿性強,這使得該組在學術界享有極高的聲譽。
申請加入lamda組的學生需要具備扎實的數學基礎,對機器學習有濃厚的興趣,並且在相關領域有一定的研究經驗。組內成員通常會參與國際頂級會議的論文發表,並且與世界頂尖的研究機構和公司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系。
周志華教授及其團隊成員們不僅在學術研究上取得了卓越的成績,同時也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創新精神。他們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國際會議,發表自己的研究成果,這無疑為學生們提供了寶貴的機會。
盡管進入lamda組難度極高,但是一旦被錄取,學生們將有機會接觸最前沿的研究課題,並在高水平的導師指導下開展研究工作。這對於那些對機器學習領域充滿熱情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個絕佳的選擇。
此外,lamda組還經常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前來進行學術講座和交流活動,這為學生們提供了與業界頂尖專家面對面交流的機會,進一步拓寬了他們的視野。
C. 周志華主要經歷
周志華在1962年畢業於蘇州大學化學系,奠定其在化學領域的深厚基礎。
1990年,周志華晉升為南京師范大學化學系教授,同時擔任物理化學碩士生導師和化學課程與教學論博士生導師,展現了他在教育領域的卓越貢獻。
1992年開始,周志華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彰顯了其在學術界的重要地位。
1979至1980年,他在南京大學化學系進修配位化學一年;1987至1988年,在美國普度大學進修光譜電化學一年;1991年,他在日本廣島大學工學部應用化學系合作研究四個月;1999年9月,他應邀參加在日本愛知教育大學召開的面向21世紀亞洲國家理科教育專題研討會,並做大會報告。這段經歷充分展示了周志華在全球學術交流中的活躍與貢獻。
多年來,周志華教授在本科和研究生課程中教授「結構化學」、「化學鍵」、「物理化學實驗」等課程。在科研方面,他專注於「化學鍵」、「結構與性能關系」、「光譜電化學與電催化」、「功能材料」等領域的研究,並主持了多項部省級研究項目,共計發表100多篇學術論文,著有相關書籍,並獲准兩項專利。他的研究成果和學術貢獻得到了廣泛認可。
1978年,周志華獲得江蘇省科學大會獎,並被評為江蘇省先進科技工作者。1989至1991年期間,他曾榮獲南京師范大學「優秀著作獎」、「科技進步一等獎」以及校首屆優秀講義一等獎。1996年,「結構化學」課程被評為江蘇省普通高校2類優秀課程。
1994年1月至1999年1月,周志華擔任化學系系主任,在任期內成功組織了碩士招生工作,申報並獲得了「應用化學」和「化學課程與教學論」碩士學位點,並招收了第一屆研究生和教育碩士研究生。此外,他還發起並組織開辦了第一屆化學教育研究生課程班,為化學教育領域培養了更多專業人才。
1998年,周志華配合「化學之友」同志將內部發行的「化學之友」雜志申報為全國公開發行的「化學教與學」雜志,並擔任第一任雜志社社長。這一舉措促進了化學教育的普及和交流。
目前,周志華擔任江蘇省化學化工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中學生化學奧林匹克競賽領導小組副組長,中國教育學會化學教育專業委員會高師化學工作委員會常務委員,江蘇省政協委員。他在教育和學術領域的貢獻得到了廣泛認可。
(3)南京大學周志華教授擴展閱讀
周志華,男,無黨派。分別於1996年6月、1998年6月和2000年12月於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獲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2001年1月起留校任教。2003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06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12年當選國際模式識別學會會士(IAPR Fellow)。南京大學計算機軟體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機器學習與數據挖掘研究所 (LAMDA) 所長、人工智慧教研室主任。香港科技大學、南京航天航空大學等校兼職教授、澳大利亞Deakin大學名譽研究員、復旦大學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