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大學老師
1. 進入大學,怎樣與大學老師相處
同學你好,我個人的看法是因為你一直都沒有跟老師們很熟,突然之間去跟他們套近內乎會讓老師不容容易接受,你可以在課下或者探討的時候,別的同學跟老師嬉笑打鬧,你可以湊過去,先聽,然後覺得好笑就跟著一起笑,慢慢的就插上一兩句話,這樣幾次,老師就會覺得你眼熟,雖然不記得你叫什麼,但是知道有這個人了就好辦了,再加上你做事積極,有班委的樣子,老師很快就會看好你,關系也就慢慢好了。但是不要跟老師有事沒事打小報告,有問題要找老師討論該怎樣處理,這樣老師也會覺得你為人不錯。其實像你這樣不太會跟老師接觸的同學很多,多數是因為從小學起對老師就很敬畏,到了大學,教學方式有些改變,就不知道該怎樣跟老師接觸了,其實沒關系,先恭喜你,因為你開始想這個問題就已經成功很多了,加油,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2. 在大學遇見好老師是怎樣一種體驗
第十八周,每一門課都進入了結課階段,離別的情緒蔓延開來,老師們似乎也變得絮叨了許多。向來以講課為主的曹院長在最後一節課上也變得柔情多了,他臉上也多次浮現出難得的笑意。
誰要問這學期我最喜歡哪一個老師的課,我肯定會毫不遲疑地答道:安娜老師!她的《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是我這學期唯一沒有翹過課的課。回憶撲面而來……
第一次見到安娜老師時,她身著民族風的長裙,腳穿一雙清新舒適的布鞋,長長的辮子隨意地從肩上垂下來。
「哇,美女老師!」
「好有氣質!」
「她是少數民族的?」
安娜老師走上講台,整理衣服,別上話筒,還沒聽見她說話,耳旁先傳來同學們的輕聲議論。我也忍不住議論起來,捂著嘴巴悄聲問室友:「噯,你有沒有覺得這個老師有點像……劉濤?」「嗯,有點吧,側臉有點像。」我們相視一笑,然後聽到了老師推薦的歌曲《夜鶯》。
自我介紹之後,安娜老師向我們提問了幾個問題,印象最深刻的是——「你和語文相愛(過)嗎?」看到這個問題,我有點糾結。愛?愛過?相愛?相愛過?不愛?單相思?表白了又放棄了?哎唷,這個問題好難吶,乾脆不想好了。沒想到後來這個問題逐漸清晰,答案是「感情培養中,從來未放棄。」
「真是個特別的老師,」上完這節課,室友們都在感嘆,「完全不一樣的教學風格!」
有次上課,安娜老師講了一個故事,坐在旁邊的室友聽著聽著眼淚就止不住大滴大滴的落下。那個故事很簡單,卻好像又不只是個故事。沒過多久,宿舍里就開始流傳一本書——《死了一百萬次的貓》——一個適合大人和兒童閱讀的繪本。
似乎安娜老師總能在我需要一些答案的時候「挺身而出」,在無形之中撥開我眼前的迷霧。
有段時間我曾一度困惑於讀書的意義,讀那麼多作品我們究竟想要得到什麼?那天課上老師恰好講到魯迅的《故鄉》和朱自清的《背影》,幫我解開了累積多天的疑惑。
魯迅在多年之後重回故鄉,發現那些印象中的故人早已變了模樣,就連少年時的玩伴閏土也變得落魄,口口聲聲地叫他「老爺」。朱自清回憶起父親的背影,少時驕傲自大,後來則多了些對父親的懷念與愧疚。
她說,這些作品的可貴之處就是能讓我們每個人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尋求普遍的意義。讀《故鄉》讓我們感受到像魯迅一樣的人心中「故鄉」的消失,讀《背影》則讓我們看到兒女的成長,父愛的成熟。
我恍然大悟,讀書的意義不正是這樣嗎?每個人都能從他們的作品中或多或少的找到心靈的觸動,這就是意義所在。
前些天看了電影《我的少女時代》後特別喜歡,那些青春里的陰差陽錯構成了回憶里的點滴美好,影片中的某些情節也一度讓我熱淚盈眶。可是,這些俗套的情節為什麼就能夠讓人感動呢?
安娜老師上課無意間也提起這個電影,那時候她正在講板書設計,她在黑板上畫上一個小火車,教我們有關板書的奇思妙想。她說,就像《我的少女時代》這部電影,正是後邊的故事——徐太宇悄悄為林真心做的種種——為我們展現了觀察的不同角度。如果提前把這些東西拋出,恐怕就沒有那麼感人的效果了吧。「所以,敘事方式很重要啊!」
就這樣,我的心結一次次解開,眼前出現一片明朗。
安娜老師的課從不點名。本班的學生很少逃課,蹭課的人卻也越來越多,以至於每次上課前都要經歷一場搶座大戰,就像剛上大一那兒會,腦袋只充斥著幾個字:佔座!佔座!佔座!如此這般為何求?
她曾為參加說課決賽的同學修改PPT到深夜,調整每一個圖片,每一句話,每一種色調搭配,甚至只是一個小小的花紋;
她曾在講課之餘讓同學們在窗邊看散落一地的梧桐花,告訴大家要善於觀察,用心感悟生活;
她會在課上分享自己的旅行所得,或對某個好電影而大加贊賞;
她會在每節課之前向同學們推薦一首歌,告訴我們要善於積累素材;
她會在課堂上推薦優秀的教育資源、新穎的教學模式、更人性化的教學理念及一些有情懷的學校;
她也會在講課之中穿插一些有關家庭、有關父母,有關寶貝、那些溫情的點滴瞬間;
偶爾呢,她也會吐槽一下對課程安排的不滿,那時候就像一個小憤青,然而之後還是會高高興興地上課……
就是這樣,我看到了一個不乏激情、活力四射的年輕女教師的擔當與情懷。
室友們閑聊時也常常談及安娜老師。室友Q滿足地說:「每次上完她的課,我都感覺到強烈的沖動去當一名老師!」室友S則相反,她有點失落:「每次上完課我都深受打擊,感覺離當老師的距離怎麼那麼遠!」我沒有接話,心想或許成功的課堂能讓學生有所啟發,而安娜老師恰好為我們提供了多樣的可能。
3. 怎麼跟大學老師交流
怎麼跟大學老師交流
你知道怎麼跟大學老師交流嗎?除了父母,老師陪伴我們的時間是最長的,可以說是我們的第二位父母了,老師不僅把知識傳授給我們,還照顧我們的日常生活。可是怎麼跟老師交流很多同學不知道。下面和我一起看看怎麼跟大學老師交流吧
怎麼跟大學老師交流1
1、走入夢寐以求的大學,自由時間多了。我們幾乎只有在上課時間才能見到老師,所以我們也要經常主動找老師,向老師學習!不要總是處於被動的位置等著老師來找你。
2、上課時間我們偶爾會有一些瑣事,比如上廁所之類的,會離開教室一下。那麼這個時候千萬不要無視老師的存在,要微笑地老師打招呼哦!尊重是相互的,要互相尊重。
3、如果有對老師的講課方式不贊同或者上課時候老師不小心講錯的時候一定不要當要給老師留面子,掌握一定的方法跟老師講出來,單獨在一起指出來最好。
4、在大學里,我們可以發現大學老師一般都和我們年齡差不多,所以一些共同話題就比較多吧!我們也可以跟老師做好朋友哦!那樣會生活很快樂。
5、上課時間要認真聽講,認真學習,與老師多做一些交流,給老師一個好印象吧!
6、老師是一個很神聖的職業,我們要和老師搞好關系,就要多多贊美老師,讓老師喜歡你,那樣的話如果你有什麼困難,老師會非常樂於幫助你
怎麼跟大學老師交流2
1、尊重老師,尊重老師的勞動。
老師把幾乎是所有知識無私地、毫無保留地教給學生,如果他們希望得到什麼回報的話,就是希望看到學生成才、成熟,在知識的高峰上越攀越遠。學生要尊敬老師,見到老師禮貌地打聲招呼。有句話說:師生如父子。上課認真聽講,不破壞紀律,把老師留的作業保質保量地完成。
有些同學作業寫得馬虎、潦草,單是讓老師辨認字跡都要費很多功夫,給老師增添了很多額外的工作量。經常這樣,老師怎麼會高興,怎麼會喜歡你呢?每個人都希望別人尊重自己,如果你跟別人說話,他愛理不理的,你會喜歡這個人嗎?尊敬老師,尊重老師的勞動,是師生和諧相處的基本前提。
2、勤學好問,虛心求教。做學生時,經常發現「那個老師並不怎麼樣」,「他的水平太低了」,等長大以後才知道這種看法和想法是多麼天真。就像作弊者從來都認為老師發現不了,其實,只要往講台上一站,誰在下面干什麼都一目瞭然。老師從他的年齡、學問、閱歷在某 上的水平肯定是高於學生的,所以,要向老師虛心求教 學好問不僅直接使學習受益,還會增多、加深和老師的交流,無形中就縮短了與老師的距離,每個老師都喜歡肯動腦筋的學生。
其實,向老師請教問題往往是師生間交往的第一步。除班主任外,任課老師並沒有多少時間和學生直接交往,常向老師請教學習上的問題會加深師生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3、正確對待老師的過失,委婉地向老師提意見。心理學的研究發現,人們會對沒有缺點的人敬而遠之。
其實,根本不可能存在沒有缺點的人。老師不是完美的,如果他有的觀點不正確,或誤解了某個同學,甚至有的老師「架子」比較大,或是太嚴厲,這都是可能的'。發現老師的不足要持理解態度,向老師提意見語氣要委婉,時機要適當。如果老師冤枉了你,當面和老師頂起來嗎?不行,這樣不但無助於問題的解決,還會惡化師生的關系。
暫且忍一忍,等大家都心平氣和再說。不管怎麼說,老師是長者,作學生的應該把他們置於長者的位置,照顧老師的自尊心和面子。
4、犯了錯誤要勇於承認,及時改正。有的同學明知自己錯了,受到批評,即使心理服氣,嘴上也死不認錯,與老師搞得很僵。有的人則相反,受過老師一次批評心裡就特別怕那個老師,認為他是對自己有成見。
這都是沒必要的。錯了就是錯了,主動向老師承認,改正就是好學生。老師不會因為誰有一次沒有完成作業,有一次違反了紀律就認為他是壞學生,就對他有成見。相信老師是會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