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2015年錄取分數線江蘇
❶ 港大去年在江蘇的錄取分數線
沒有資料,這是秘密,不能對外公布。
也沒有錄取分數線。
以下為今年報考內港大的方法~
看了以後你容就明白為什麼沒有錄取分數線了。
至於明年、後年政策會不會變,就很難說了~
香港大學先要自己報名,網上報名,交400港幣。
人人可以報考,只要付錢、填表就可以了。
再看高考成績,決定你的成績是否有面試資格
最後是面試
好的就錄取
所以說,沒有錄取分數線。
當然高考成績好的人,只要面試一般就可以進了。
成績不是很高的人,就一定要面試表現特別突出,才可能進。
分數低的人進,高的人不進,也是確實存在的。
今年就是這樣了。
不過你要考的時候一定要再問一下
政策非常可能會變的~
❷ 2010年香港大學在江蘇的錄取分數線是多少
你也想考港大啊?可是港大是提前招生,每年江蘇省的名額很少,據說只有5個,是香港的考官團親自面試,當然事先是有筆試的一系列選拔。.一起加油啊
❸ 跪求:香港大學在江蘇省的錄取分數線
港學校條件:1過本省一本線.
2.英語滿分150要達到110.(部分商科要求更高)
這個是最初條件內如果符合可以獲得面容試資格.
然後面試為口試和筆試.這個的淘汰率比較高.
一般主要是口語優秀錄取可能就高.不過現在分數也很重要了.
如果你離考上清華北大還有一定距離,那麼最好不要抱這些香港學校。但是如果你成績很好,很有希望考上清華北大,那麼你可以試試。另外香港高校的英語面試難倒了好幾個省狀元,所以你最好在英語口語交流方面下點功夫
看看這個介紹,關於香港大學的
http://gaokao.chsi.com.cn/gkxx/hk/200505/20050511/20333.html
加油啊!
祝福你
❹ 香港大學錄取分數線
根據年錄取分數線,香港大學分數線文科612分,理科653分。
在香港食宿費用大概每月約5000元港幣左右,一年生活費約在5萬到6萬港幣左右。總體而言,港大學生每年的花費在16萬-18萬港幣左右,在港念書3年,大概需花48-54萬,但是如果獲得港大提供的全額獎學金,基本能夠抵消這一項支出。
❺ 2015年211大學在江蘇的錄取分數線是多少
2015年高考部分211工程名校在江蘇地區理科錄取分數線以及等級要求如下:
1 北京大學 A+A 410
2 清華大學 A+A 407
3 復旦大學 A+A 401
4 北京大學醫學部 AA 396
5 上海交通大學 AA 394
6 浙江大學 AA 392
7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AA 391
8 上海財經大學 BB 388
9 同濟大學 BB 386
10 南京大學 AA 385
11 東南大學 物理A,另一門B 383
12 浙江大學醫學院 AA 381
1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AA 381
14 南開大學 AA 380
15 武漢大學 AB+ 380
16 華東師范大學 BB 379
17 廈門大學 AA 379
18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AB+ 379
19 上海外國語大學 BB 378
20 中山大學 AA 378
21 西安交通大學 物理A,另一門B 378
22 華東政法大學 BB 377
23 北京師范大學 AB+ 377
24 北京外國語大學 物理A,另一門B 377
25 中央財經大學 AA 377
2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物理A,另一門B 376
27 北京理工大學 AB 376
28 南京理工大學 物理A,另一門B 375
29 北京郵電大學 AB+ 375
30 中國科學院大學 AB 375
31 天津大學 AB 375
32 哈爾濱工業大學 AA 375
33 華中科技大學 AB+ 374
34 華南理工大學 AB 373
35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A+A 372
36 中國傳媒大學 B+B 372
37 西南財經大學 AB 372
38 電子科技大學 物理A,另一門B 372
39 中國政法大學 B+B+ 371
40 河海大學 AB 370
41 華東理工大學 AB 370
42 四川大學 AA 370
43 西北工業大學 AB 370
44 上海大學 BB 369
45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BB 369
46 山東大學 AA 369
❻ 香港大學或香港中文大學在江蘇的錄取名額與分數線
香港傳統意義上的八大: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教育學院、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嶺南大學每年在內地的招生人數都非常少,而除高考參加全國統考外,一般只有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高校會來內地做招生說明會,因為香港屬於輸入型的精英教育,本地的考生也只有不到20%可以考上本科,山東省每年考上這些學校本科的也是寥寥無幾。
學生如果想去香港接受這一世界領先的教育,但是又只過了二本線,這種情況其實是可以嘗試先去香港讀副學士的,你可以網路下副學士的介紹,在歐美及香港都是廣受認可的,主要為未來升讀學士做准備,即使不升學,在香港也有很多公務員的招聘只要達到副學士學歷即可,所以在香港本地讀副學士的學生也不過20%,多數學生只能就讀高級文憑,相當於國內的大專。
目前香港基本所有學校全部都開設副學士,而讀完副學士後100%的學生可以升讀學士,唯一的區別由於內地的學生往往比較刻苦,所有有的學生可以直升入學士的三年級,而有的學生需要繼續在附屬學院就讀三年級,但是獲得的畢業證是基本一樣的,也是受教育部全部認可的,唯一的問題是香港科技大學是不開設副學士課程的,如果學生非常想去香港科技大學,可以在其他學校就讀副學士,大三的時候申請轉到香港科技大學的學士,這樣的幾率雖然很小,但是也算給了自己一個重新做高考狀元的機會。
目前山東大學有個香港名校直通車項目是專門為高二成績特別優異、高考過了二本線或本科線但是英語比較好的同學開設的港校預備課程,學員在山大就讀一年後,至少獲得香港一所學校的錄取,這對於國內高考生尤其是山東考生想去香港讀書是個非常好的機會。希望樓主可以網路下:山東大學香港名校直通車 這個項目了解。
❼ 香港大學各省歷年錄取分數線 還有香港各大學各省歷年來的錄取分數線
那數據就大了,各省的規定都不同.一般起碼都至少要1本以上(起碼超過100分以上才有希望)還要結合面試分數,擇優錄取
❽ 香港大學的錄取分數線是多少
今年高考香港大學分數線文科612分,理科653分。
香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簡稱為港大(回HKU),是一所位處中答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公立研究型大學。其奠基於1910年3月16日[1] ,次年3月30日正式注冊成立,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機構。建校初期,香港大學規模極小,自1912年3月11日正式開學,到1916年12月舉行首次畢業典禮,僅有23名畢業生。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香港大學一度處於癱瘓狀態,1941年教學全面中止;1948年4月9日復校後,秩序重建與結構轉型並舉,學校步入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緣於殖民地的特殊性,香港大學自創校以來始終採用英語教學,其學術研究多可與歐美無縫對接、良性互動,也得益於此,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以醫學、商科、人文、政法等領域見長的香港大學都是中國高等教育界一面獨特的旗幟,享譽亞洲乃至世界
❾ 2015年香港大學錄取分數線是多少
1、2015年香港大學在全國不同省份的錄取時間和錄取分數線都是不同的,預計各省份錄取分數線會在內本月中旬容開始陸續公布。
2、2015年高考錄取工作從7月初開始,高考錄取要按照批次順序依次進行,首先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最後高職高專批。高考錄取結果會隨著每個批次的錄取結束隨時公布,考生隨時可以按照自己的報考批次錄取時間到當地的教育考試院官網查詢錄取結果。投檔分數及錄取分數線會在投檔及錄取結束後公布。
3、錄取結果公布後,被錄取考生要時刻保持預留電話的暢通,錄取通知書會陸續發放到考生手中。高考每個批次平行志願投檔錄取結束後,教育考試院會公布缺額學校徵集計劃,沒有被錄取的考生可以上網填報徵集志願或降分徵集志願,報考沒有招夠人數的缺額學校。准確的徵集志願填報時間考試院官網會公布。
❿ 江蘇高考 上香港大學得達到多少分呀
江蘇 上香港大學的分數與上 北大 清華 的分數相當。
2010年 415以上
2011年 405以上
當然 文科 理科 相差幾分
再提供點資料,供參考
2010 港校:分數線直逼清華北大
納入江蘇省統招提前批次的兩所港校今年的投檔線也正式揭曉,其錄取線依然保持前兩年的強勁勢頭,直逼清華北大等內地重點名校。
香港中文大學獎學金基礎班今年只招6人,拿到獎學金後,相當於學費全免,並頒發每年45000港元住宿及生活津貼。學校的名氣加上如此優惠的獎學金政策,使得今年該班的理科投檔線高達422分,文科線高達405分,和北大清華今年拋出的預估線處於一個「重量級」。
此外,香港中文大學文科基礎班、理科基礎班、工科基礎班和商科基礎班因為沒有獎學金優惠,投檔線略低,但也要達到理科405分、文科390分,和人大、上海交大的實力大致相當。
另一所納入統招的香港城市大學投檔線是理科396分,文科378分,和南大的預估線處於一個「重量級」。
內地高考狀元紛紛赴港就讀引關注 解讀赴港求學
2011年08月13日 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尹世昌
近年來,內地許多優秀學生,包括一些高考狀元都把去香港讀書作為自己報考志願的重要選項,今年仍是如此。人們不禁會問,花那麼多錢去香港讀大學值嗎?香港高校適合內地學生嗎?面試時考官會問什麼問題?畢業之後去向如何?為給有意去香港讀書的學子提供一些幫助,本報記者采訪了香港高校的招生負責人、在讀學生及畢業生等。
——編者
香港高校2011年內地招生已經基本結束。香港大學今年共收到來自內地的本科入學申請10362份,最終錄取291人,包括11名省級狀元,北京更是有3名狀元選擇港大。香港城市大學今年投放內地198個名額,在北京的錄取線理科平均分為650分,文科為629分,都大大高於一本線,可謂競爭激烈。這些數字讓很多想投考香港高校的學生望而卻步——門檻太高了,是不是只有狀元或者成績特別拔尖的才能被錄取?
狀元未必獲錄取
報考情況的確熱烈,不過,港大最終錄取的狀元,只有17人,而申請者中,擁有「狀元」頭銜的超過40人。
香港大學內地事務總監黃依倩說,港大內地招生絕非「唯狀元論」。學校的錄取原則是:「在優秀學生中,挑選最適合港大的,而未必是考試最好的。」
香港大學推行「全人」教育,要求學生有很好的組織、判斷、溝通、應對能力,這些在高考成績中無法體現。所謂「狀元」僅僅是體現了考生的學習能力比較強。
「錄取狀元只會提升學校知名度,讓學校有面子,但我們的招生決策以學生為本,如果認為他不適合港大,來香港讀書不利於他的長遠發展,我們也不會錄取。」黃依倩舉例說,假如一個優秀考生喜歡的專業,不是港大的優勢專業,港大會勸他留在內地。
選內地,還是香港
每一個想進入香港高校讀書的內地學子都曾面臨抉擇,而促使他們作出最終抉擇的原因又各不相同。
陸昊辰,2007年畢業於北京人大附中,高考取得了677分的好成績,已經從香港大學精算專業畢業,到麥肯錫(北京)工作。
「高考填報的志願是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當時知道自己的分數肯定超過清華的錄取線。但是,我不能肯定一定被心儀的專業錄取。」而香港大學則直接把錄取專業告訴了他,正是這個「時間差」讓陸昊辰下了決心。
余樂平是今年上海高考理科狀元,他也曾經面對「清華還是港大」的抉擇,不過選擇的過程並不艱難。「如果我的第一志願是工科專業,或許會在兩所高校之間躊躇。但是面對清華經管和港大國際商業及環球管理,我很快就選擇了後者。」
讓這個上海青年下定決心的因素有兩個:一個是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能提供更好的實習和就業機會;二是他認為港大的專業在課程設置、交流活動安排、考核方式等更適合他。
蔣藝畢業於廈門外國語學校,現在一家國際咨詢公司的香港辦公室做暑期實習。她說:「選擇港大是想轉換一下環境,看重的是香港的國際化和在金融商業方面較先進的體系。」
面試考什麼,怎麼考
面試是進入香港讀大學的重要環節。記者聯繫到一名香港大學內地招生的面試官——香港大學醫學院病理學系教授馬宣立,請他介紹了面試的一些情況。
「群面」是面試的主要方式,一個小組有六七個人,在考官引導下參與一些話題的討論。為什麼採取這種方式呢?馬教授解釋,因為港大教學有很多時候是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這種形式可以更好地判斷一個學生是否適合香港大學。
馬教授介紹,面試沒有成文的判分標准,但考官都是非常有經驗的老師。全英文面試考察的不僅僅是學生的英語能力,還考察一個學生的眼界是否寬廣、能否很好地與別人溝通、傾聽別人的意見,看考生對他投考的專業是否了解等。
余樂平介紹,港大的面試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小組面試和個人面試。小組面試的形式大致為7名左右的同學為一組,一起討論一個話題,然後每個小組選取表現比較出色的同學進行一對一的個人面試。在個人面試的最後,教授也會讓考生向他提一個問題。
教學方式:更加國際化
有家長擔憂,孩子在內地一直接受中文教育,到香港的全英文教學環境中,能跟得上嗎?黃依倩說,全英文教育是香港大學的優勢,讓學校更加國際化,內地同學到香港讀書的最大獲益,正是來自於這種國際化氛圍和英文教育。而且,在入香港大學之前,會安排一年的內地委培,給學生一個緩沖期。
一些在香港讀書的內地學生介紹,香港高校的環境很自由,給學生提供的資源多,在學生的專業學習上也給了很大的自主空間。這也要求學生有很強的自主能力,很多機會擺在面前,但要自己去規劃。
港大很少去安排學生的學習,每個新生都會拿到自己專業培養計劃,然後自己去選課、做計劃。那麼,這種在內地家長看來像「放羊」的教學方式,會不會讓剛進入陌生環境的內地學生迷失?馬宣立建議,調整慢一些的同學,未必一定要來香港讀本科,也可以來讀研究生。
獎學金:拿全獎不易
港大為錄取的內地生提供不同額度的獎學金,全額獎學金每年16萬元(港幣,下同),以應付學生在學費(每年11.9萬)﹑宿費(每年1萬多)及基本生活費等方面的開支。估計30人左右能拿到全獎,60人能拿到半獎。
黃依倩說,有學生接到錄取通知後,如果最終拒絕了港大,最多的是因為經濟原因,能拿到全額獎學金的畢竟還是少數。
日常生活:會很快適應
不少內地家長擔心,十七八歲的孩子隻身到一個陌生城市,會不會不適應?香港高校為此做出了一些特別安排。黃依倩介紹,香港大學保證內地學生第一年一定會住在學校宿舍,本地學生就沒有這項保證。而且,即使將來學生出去租房住,學校也會幫助找房。
對於香港的生活,多名內地學生認為,南方的同學不會有什麼不適應,北方的同學在飲食習慣等問題上需要一些調整,但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對於內地新生,香港城市大學有專責小組負責協助辦理簽證等事項。而且,發放錄取通知書後,學校還把迎新活動安排到學生家門口——在北京、上海、重慶、廣州4個城市,派學院及老師代表、學生代表等,向新生介紹赴港前的准備、簽證安排、大學中有什麼資源可以利用等。
如何尋找招生信息
在香港的高校中,香港城市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是納入全國高考統招的,考生在填報高考志願時,可以在提前批次中選擇。港大等其他大學則採用自主招生方式。香港理工大學介紹,內地同學報考理大程序非常簡單,在內地參加應屆高考,同時在理大的網站報名系統直接報名就可以。
特別提醒的是,要善於利用高校招生網站這個資源,網站會提供最權威、最迅捷、最詳細的信息。比如內地家長關注的招生報名程序、費用、專業介紹等情況,在香港高校的網站上都會發布。
畢業去向多種選擇
每年約10萬元人民幣的學費、三四萬元的食宿費,到香港讀大學到底值不值?這項「投資」的回報到底好不好?除了要看學生自身素質是否提高外,最直接的指標就是看學生畢業後的去向。
香港大學每年都會統計內地學生畢業去向。2008年的內地本科畢業生中,45%留在香港就業,25%出國繼續學業,21%留在香港繼續讀書,到海外就業的是5%,回內地就業的最少,只有4%。2009年,除了海外繼續學業的比例大幅增至35%,海外就業增至10%外,其他項目變化很小。而到了2010年,到內地就業的比例則大幅上升,達到10%。
香港城市大學介紹,54%的內地學生畢業後會繼續在香港或去海外攻讀碩博,只有約6%回到內地,其餘的則在香港或海外工作。香港理工大學的統計顯示,內地畢業生畢業後留港就業、留港升學及到海外升學者佔大多數,約80%。
港大畢業生陸昊辰說,對於港大畢業生,並不存在所謂的「就業難」,更多是能否找到自己最滿意的工作。對於金融相關專業的畢業生,由於金融行業不太穩定,所以就業情況每年都不一樣。他還告誡學弟學妹們,選擇專業的時候不要太過功利,因為所謂就業形勢之類的東西都是一直在變化的。「始終將伴隨你們一生的,是你四年所積累的知識,以及更重要的人生經歷。」港大內地事務總監黃依倩介紹,香港政府允許學生畢業後有一年時間留在香港找工作,但多數同學是還沒畢業,就已經找到工作了。
黃依倩還提醒子女已經被錄取的內地家長,不要覺得,這么優秀的孩子去了港大,自然一定會繼續優秀下去,應該多跟孩子保持溝通,畢竟學校只是提供了讓孩子成才的條件。有意投考港大的學生,要勇於嘗試,不要怕失敗,更要以平常心看待成敗。家長也要放手讓學生去嘗試,不要給他們太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