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投檔線和專業錄取分數線
A. 錄取線和投檔線有什麼區別
一、性質不同
1、錄取線:錄取線一般指高考錄取分數線(全國高考省控線、批次線),高考錄取分數線,又叫省控線、批次線,是指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錄取分數線,即考生想要上某個批次大學必須通過的一條分數線。
2、投檔線:投檔線一般指投檔分數線。投檔分數線全稱院校投檔分數線,也稱調檔線或提檔線。
二、分類不同
1、錄取線:一般來講高考錄取分為本科線;專科線。每年高考各地的錄取線都不相同,主要是由當年的招生計劃和報考人數以及當年的高考試題難易程度來決定。各學校根據自身的投檔人數和計劃招生人數劃定本校最低錄取分數線。
2、投檔線:投檔錄取操作都是透明化的,每個考生投檔的過程(投檔過程在招生網上被稱為「軌跡信息」或者「檔案狀態」)都可以在陽光工程上查到。檔案狀態一般有七種:自由可投、已經投檔、院校在閱、預錄取、預退檔、錄取待審、錄取。
(1)最低投檔線和專業錄取分數線擴展閱讀:
一、投檔的排序:
例如第一批的某高校理工類計劃30人,填報該校且成績在第一批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上的有80人,省招辦按招生計劃數的1.2倍(30×1.2)需投檔36份,計算機將這80人按招投總分從高分到低分排序,排序在第36位考生的招投總分即為該校本批次理工類的調檔線。
學校經審閱,擇優錄取其中30人,將不予錄取的6人檔案退回省招辦。
二、利用「分數線」報志願應注意的問題
1、不能簡單、機械地照套以往的錄取分數;
2、透過現象看本質,透過分數看特殊。
B. 錄取分數線與投檔線有啥區別
1、含義不同:錄取分數線即招生院校按計劃錄取完成後的最低分數線或者是分專業最低分數線。
投檔線指以院校為單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類(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計劃數的一定比例(即投檔比例1:1.2以內),在對第一志願投檔過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調檔最低成績標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檔分數線,簡稱投檔線。
2、錄取情況不同:錄取分數線是院校錄取完成後形成的最低分數線,而另一個投檔線是院校投檔完成後形成的最低分數線。事實上,達到投檔線只是獲得了進學校的初步資格,是否能被錄取,還得看所填報的專業。
不同專業之間分差較大,如果考生的成績沒有達到所填報專業的分數線,那麼同樣不能被錄取。
3、特殊情況不同:填報了相同的專業,但是分數比自己低的考生反而能被錄取,自己卻被退檔。這和是否填報了專業服從有關。一些考生雖然沒有達到所填報專業的分數線,但是達到投檔線後,如果專業服從,學校會將其調劑到其他生源不充足的專業,同樣可以被錄取到該校。
(2)最低投檔線和專業錄取分數線擴展閱讀:
高考錄取分數線分為本科線,專科線。各學校根據自身的投檔人數和計劃招生人數劃定本校最低錄取分數線。
各校的投檔人數是根據各校在本省錄取人數的1.2倍投檔,投檔以後學校招生辦從這1.2倍中以分數和志願為主,參考學生檔案中的其他信息,按計劃內人數錄取,其錄取的學生中最低分就是該校的錄取線。
C. 錄取分數線和投檔線有何區別,影響自己入學的是哪個
投檔分數線影響較大。投檔線是一個學校分數線的最低門檻,只有過了投檔線才有填報志願的資格,而錄取分數線則是完成填報後該校錄取時的分數。
D. 投檔線和錄取線是什麼有何區別
一、定義不同:
1、投檔線:
投檔分數線全稱院校投檔分數線,也稱調檔線或提檔線。是指以院校為單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類(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計劃數的一定比例,在對第一志願投檔過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調檔最低成績標准。
2、錄取線:
錄取線是指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錄取分數線。該分數線,每年高考結束後,由省級教育招生主管部門統計後公布。
二、表現不同:
1、投檔線:
一般是按招生計劃數1:1.3以內的比例投檔確定。同一批錄取的院校中,它們的投檔分數線是不一致的,高低由各校的生源情況決定,生源好的高校投檔分數線可能高出控制分數線很多,生源不好的則低一些,但原則上它不能低於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
2、錄取線:
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別劃定,由於條件各異,分數線的分差可能很大,最高與最低相差超過100分。
(4)最低投檔線和專業錄取分數線擴展閱讀
院校調檔線是在該批院校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的基礎上,根據當年考生報考本校志願情況、分數情況和本校在該地招生計劃數確定的,每年都會不同。
一般來說,同一批錄取院校之間的調檔線是有很大差別的。而且一個學校在一個省(市)招生,每年都有差別,有的院校在一個省(市)的分數線可能很高,而在另一個省(市)可能較低。這是由當地考生第一志願報的多少決定的。
考生第一志願對某一院校報得較多,這個學校錄取的分數就高。相反,這個院校的錄取分數線就要降低些才能完成錄取計劃。
E. 高考投檔線和最低錄取分數的區別
高考投檔線和最低錄取分數的區別為:錄取不同、標准不同回、決定人不同。
一、錄取不同
1、高答考投檔線:達到高考投檔線,不一定能被投檔的學校錄取。
2、最低錄取分數:達到最低錄取分數,能被投檔的學校錄取。
二、標准不同
1、高考投檔線:高考投檔線招生院校按計劃錄取完成後的最低分數線或者是分專業最低分數線為標准。
2、最低錄取分數:最低錄取分數是按招生院校同一科類(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計劃數的一定比例,在對第一志願投檔過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調檔最低成績為標准。
三、決定人不同
1、高考投檔線:高考投檔線分數線由省招辦劃定。
2、最低錄取分數:最低錄取分數是院校自己決定的。
F. 大學的投檔線和最低錄取分數線是不是一樣的
不一樣。
投檔分數線全稱院校投檔分數線,也稱調檔線或提檔線。是指以院校為單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類(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計劃數的一定比例(1:1.3以內),在對第一志願投檔過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調檔最低成績標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檔分數線。
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是指省級招生部門根據當地全體考生當年高考成績水平和國家下達的招生生源計劃,相應確定的一個錄取新生的最低成績(總分)標准。
(6)最低投檔線和專業錄取分數線擴展閱讀:
錄取過程:
1、預錄取
表示院校準備錄取該考生,已通過網路將擬錄取名單提交給省招辦,等待省招辦網上錄檢審核。
2、錄取待審
表示院校擬錄取名單已通過省招辦網上錄檢審核,但錄取名冊還未經省招辦審核簽字蓋章。
本狀態一般持時間將較長,通常為3~12天。這是因為省招辦審核、簽字、蓋章都是通過人工完成,而一個批次少則一兩萬人,多則十幾萬人,而省招辦的人員有限,不可能快速完成如此多檔案的審核、簽字、蓋章。
一般到達了錄取待審就可以說基本等同於錄取了,除非檔案內有特殊情況:高分低錄,違規錄取,考生檔案有限制等,但是這樣的情況非常少見,例如:2009年湖北省僅出現15例錄取待審又被退檔。
3、錄取
表示錄取名冊已經過省招辦辦理了審核簽字手續,加蓋了錄取專用章。
G. 為什麼大學有些專業錄取最低分低於投檔線
有如下可能:
1、有加分項的考生存在。考生通過加分項達到了某高校的投檔分回數線要求,但實際的專業錄答取分數是需要按照考生的實際分數進行分配的。
2、該高校存在不同批次錄取考生的情況。那麼在不同錄取批次錄取的考生分數會有很大的不同。投檔線和錄取分數線就需要區分批次來看了。
3、該高校有合作項目辦學存在。在同一批次中有中外合作辦學的項目或者是招收高學費的項目存在。這種項目招收的考生一般比普通高考生分數要低。
提到平行志願是指的投檔環節的規則,而投檔不存在調劑一說。只有專業錄取才有調劑。專業錄取有與平行志願十分相似的分數優先規則,但是在調劑環節不存在平行志願規則。
(7)最低投檔線和專業錄取分數線擴展閱讀:
研究高校的專業錄取規則,有分數優先,專業優先,專業分數級差。如果你填報的該專業不是第一專業,在專業優先規則下,分數達到甚至超過該專業的最低錄取分數線沒有被該專業錄取就很正常,因為該專業錄取第一專業考生就已經錄滿了。
在專業分數級差規則下,參與專業錄取的分數是減掉級差後的分數,可能已經低於該專業的最低錄取分數線了,不被錄取也屬於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