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北京高考錄取分數線
A. 1990年普通高考分數線
1990年普通高考分數線,
各省不同。
你是哪個省的?
你若喜歡,
便是晴天。
B. 1990年清華招生人數
1990年高考550分左右就能被清華錄取,而當時清華錄取的人數全國大概在兩千六百多人,因此錄取分數線還是比較高。
C. 北京第一航天工業學校1990年分數線
分數線最低分為664分,文科最低分669分。
1993年北航高考錄取分數線最低分為664分,文科最低分669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稱北航)成立於1952年,由當時的清華大學、北洋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並組建,是新中國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現隸屬於工業和信息化部。
學校所在地北京,分為學院路校區、沙河校區,佔地3000多畝,總建築面積170餘萬平方米。建校以來,北航一直是國家重點建設的高校,是全國第一批16所重點高校之一。
學校學科繁榮,特色鮮明。確立了「頂尖工科、一流理科、精品文科、優勢醫工」的學科建設方針,現有工、理、管、文、法、經、哲、教育、醫和藝術10個學科門類。
學校有8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並列全國高校第7名),28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0個北京市重點學科,10個國防特色學科,14個A類學科,其中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軟體工程為A+學科。
D. 歷年的各高校的高考錄取分數線是多少啊
史上最全!1950-2016全國普通高考錄取人數
1950年,招收新生:5.8萬人,
1951年,招收新生:5.2萬人,
1952年,報考人數:7.3萬人,高校招生數6.64萬人,錄取比例 91(%)
1953年,報考人數:9.0萬人,高校招生數7.0萬人,錄取比例 77(%)
1954年,報考人數:13.4萬人,高校招生數9.38萬人,錄取比例 70(%)
1955年,報考人數:17.7萬人,高校招生數9.8萬人,錄取比例 60(%)
1956年,報考人數:35.0萬人,高校招生數18.5萬人,錄取比例 48(%)
1957年,高中畢業生人數:19.4萬人,高校招生數10.6萬人,錄取比例54.6(%),報考人數:25.2萬人,錄取比例 42 (%),
1958年,高中畢業生人數:21.9萬人,高校招生數26.5萬人,錄取比例121.0 (%)
1959年,高中畢業生人數:30.0萬人,高校招生數27.4萬人,錄取比例 91.3 (%),報考人數:33.3萬人,錄取比例 81(%),
1960年,高中畢業生人數:29.0萬人,高校招生數32.3萬人,錄取比例 111.4 (%)
1961年,高中畢業生人數:37.9萬人,高校招生數16.9萬人,錄取比例 44.6(%),報考人數:21.4萬人,錄取比例 80(%),
1962年,高中畢業生人數:44.1萬人,高校招生數10.7萬人,錄取比例 24.3 (%)
1963年,高中畢業生人數:43.3萬人,高校招生數13.3萬人,錄取比例 30.7 (%),報考人數:53.1萬人,錄取比例 25 (%)
1964年,高中畢業生人數:36.7萬人,高校招生數14.7萬人,錄取比例 40.1 (%)。報考人數:44.9萬人,錄取比例 34 (%)
1965年,高中畢業生人數:36.0萬人,高校招生數16.4萬人,錄取比例 45.6(%)
1966年至1969年,推遲高考,大專院校沒有招生。
1970年第一屆工農兵大學生,1970年9月-1971年3月入學,招收學員9萬人。
1971年,沒有招生,原因待查。
1972年第二屆工農兵大學生,1972年9月入學,招收學員13萬人。
1973年第三屆工農兵大學生,1973年9月入學,招收學員15.3萬人。
1974年第四屆工農兵大學生,1974年9月入學,招收學員16.5萬人。
1975年第五屆工農兵大學生,1975年9月入學,招收學員19萬人。
1976年第六屆工農兵大學生,1977年3月入學。招收學員21.7萬人。
(人們把從工農兵中選拔的大中專學生稱為「工農兵學員」,從1970年至1976年,我國共招收六屆(因為1971年沒有招生)工農兵學員約有2300萬人,另說有2880萬工農兵學員,其中在高等院校就讀的學生又稱為工農兵大學生94萬人。)
1977年,報考人數573萬,錄取人數27萬,錄取率4 .7 % 。
1978年,610萬人報考,錄取40.2萬人,錄取率6.6 % 。
1979年,468萬人報考,錄取了28.4萬人,錄取率為6.0%。
1980年,333萬人報考,錄取28萬人。錄取率為8.4%。一些省、市、自治區擴大招收自費走讀生7000多人。
1981年,259萬人報考,錄取28萬人,錄取率為10.8%。
1982年,187萬人報考,錄取32萬人。錄取率為17.1%。
1983年,167萬人報考,錄取39萬人。錄取率為23.4%。
1984年,164萬人報考,錄取48萬人。錄取率為29.3%。
1985年,176萬人報考,錄取62萬人。錄取率為35.2%。
1986年,191萬人報考,錄取57萬人。錄取率為29.8%。
1987年, 228萬人報考,錄取62萬人. 錄取率為27.2%。
1988年,272萬人報考,錄取67萬人。錄取率為24.6%。
1989年,266萬人報考,錄取60萬人。錄取率為22.6%。
1990年:報考人數283萬,錄取 61萬人,錄取率為21.6%。
1991年:報考人數296萬,錄取 62萬人,錄取率為20.9%。
1992年:報考人數303萬,錄取 75萬人,錄取率為24.8%。
1993年:報考人數286萬,錄取 98萬人,錄取率為34.3%。
1994年:報考人數251萬,錄取 90萬人,錄取率為35.9%。
1995年:報考人數253萬,錄取 93萬人,錄取率為36.8%。
1996年:報考人數241萬,錄取 97萬人,錄取率為40.2%。
1997年:報考人數278萬,錄取 100萬人,錄取率為36.0%。
1998年:報考人數320萬,錄取108萬人,錄取率為33.8%。
1999年:報考人數288萬,錄取160萬人, 錄取率為55.6%。
2000年:報考人數375萬,錄取221萬人,錄取率為58.9%。
2001年:報考人數454萬,錄取260萬人,錄取率為59.0%。
2002年:報考人數510萬,錄取321萬人,錄取率為62.7%。
2003年:報考人數613萬,錄取382萬人,錄取率為62.32%。
2004年:報考人數729萬,錄取447萬人,錄取率為61.3%。
2005年:報考人數877萬,錄取504萬人,錄取率為57.5%。
2006年:報考人數950萬,錄取546萬人,錄取率為57.5%。
2007年:報考人數1010萬,錄取567萬人,錄取率為56.14%。
2008年:報考人數1050萬,錄取599萬人,錄取比例57%。
2009年:報考人數1020萬, 錄取629萬人,錄取率為61.8%。
2010年:報考人數947萬, 錄取657萬人,錄取率為69.4%。
2011年:報考人數933萬,錄取675萬人,錄取率為72.35%。
2012年:報考人數915萬,錄取685萬人,錄取率為74.86%。
2013年:報考人數912萬,錄取684萬人,錄取率為75%。
2014年:報考人數939萬,錄取698萬人,錄取率為74.30%。
2015年:報考人數942萬,錄取700萬人,錄取率為74%。
2016年:報考人數940萬,錄取772萬人,錄取率為82.15%。
2017年,根據權威數據統計,我國大學數量已經超過2500所。預計2017年更將突破84%。
E. 1991-1997高考錄取分數線
F. 1990年 清華大學 湖北 錄取分數線
清華錄取線理科為555分,文科為576分。
90年的清華錄取分數線劃定那個年代就是非常高的,因為那個時候的教育教學質量還沒有達到,現在這么先進。
清華大學位於中國北京,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重點大學,該校歷史悠久,逐步恢復和發展為綜合性的研究型大學。
G. 1990年江西北京大學錄取分數線
北大理科錄來取線為657分,文科為612分,校自本部錄取75人。今年清華大學錄取江西省學生72人,其中理工類62人,錄取分數線為659分;文史類10人,錄取分數線為615分。再加上此前錄取的文體特長生、藝術類考生和保送生,共有超過90名江西學子圓夢清華。
H. 1990年清華大學各省分數線河北
690分。
1990至1992年中國高考滿分是710分,包括語文120,數學120,外、政、理、化各100,生物70分。清華大學作為名牌大學分數線相對很高,差不多達到700分左右。
清華大學的前身是始建於1911年的清華學堂,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遷回清華園。
I. 復旦大學1990年錄取分數線
400分。復旦大學位於上海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其於2002年公布了其歷年來的錄取分數線,1990年的分數線為400分,相較1989年提高了20分,意味著復旦大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J. 1992年北京高考分數線
1992年北京高考分數線,當時全國統考,滿分710,不分一二三本,分重點本科、一般本科、分數線分別為:538分,521分,513分,505分。
1、當年理科:語文120,數學120,外語100,政治100,物理100,化學100,生物70,710分文科:物理、化學改為歷史、地理,不考生物。
2、90年代初的高考,確實難,全縣參加考試600學生,考上大學的才50人,不足10%,可謂的是天之驕子,國家的棟梁之材,包分配,是全社會羨慕的對象,學習的好榜樣,張紅榜公布。
3、可謂競爭力有多強,從95年到98年之間,考取大學的難度沒有降低,也沒有開始大規模擴招,那時候的大學生似乎開始失去了一部分的神聖光環,到99年開始就要好考很多,大學生開始沒有哪么神奇了。
4、進入21世界的2000年以後,高考越來越好考,只要參加考了基本都可以讀大學,已經不像90年代初那麼高不可攀。
5、1999年對於許多考生和家長來說是印象最深的一年,實行擴招、實行「3+X」的高考模式,考後再填報志願。進入2000年後全國高校招生數突飛猛進,除考全國重點院校比較難,普通大學越來越易了。
當年分數區分
一、1990~1992年中國高考滿分是710分,包括文---120,數---120,外,政,理,化---各100,生物---70分。
二、1993年的高考,理工類(總分750,語數外理化各150滿分)。
三、1994年是國內實行3+2考試的第一年,新老高考並存,歷屆生總分970分,應屆生總分750分。
四、1995年~1999年考試是三加二模式,實行原始分和標准備分,語文、數學、英語每科150,歷史、政各100,這是原始分,還要各省內換算成標准分,滿分是9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