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錄取分數 » 重慶大學環境工程考研分數線

重慶大學環境工程考研分數線

發布時間: 2023-05-22 08:54:36

❶ 重慶大學土木工程考研分數線

其他信息:

一、重慶大學

重慶大學(Chongqing University),簡稱重大(CQU),坐落於中央直轄市重慶,是中共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屬的副部級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高校,也是「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重慶市大學聯盟」、「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的主要成員。是國家31所副部級中管高校之一,教育部批准建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研究生自主劃線的34所名牌大學之一,由教育部和重慶市共建。

重慶大學創辦於1929年,1942年更名為國立重慶大學,1952年進行院系調整,1960年成為全國重點大學。截止2014年6月,學校佔地面積近5500畝,有A、B、C、虎溪四個校區,校舍建築面積150萬平方米,累計藏書420萬冊;全日制在校學生50000餘人,其中有碩士、博士研究生近20000人,本科生近30000人,留學生1200餘人。

建校七十餘年來,有40多位兩院院士從這里走出,從事社會科學的知名人士有著名詩人楊明照、著名詞作家閆肅、著名經濟學家錢榮堃等。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教授、著名的經濟學家馬寅初教授、著名比較文學家吳宓、答咐著名法學家潘大逵、著名演員、導演張國立等大批學術巨匠曾在此執教。

截止2014年6月,學校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9個、重慶市級特色專業8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7個、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1個、重慶市級實驗教 學示範中心8個;國家級創新實驗區3個、國家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2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精品課程(含網路)20門、市級精品課程 47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3門、市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6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立項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含網路)11門、市級精品資源共享 課16門。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7個)

機械基礎實驗教學中心、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工程材料實驗教學中心、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心、土木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城市建設與環境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1個):能源動力電氣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

重慶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8個)

現代生命科學實驗教學中心、語言語音實驗教學中心、數學實驗教學中心、基礎化學實驗教學中心、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中心、建築學實驗教學中心、力學實驗教學中心、工程培訓中心

國家級教學團隊(6個)

機械基礎系列課程教學團隊(2007)、電工電子基礎系列課程教學團隊、建築技術系列課程教學團隊(2008)、大學英語系列課程教學團隊、工程管理專業平台系列課程教學團隊(2009)、電子技術系列課程教學團隊(2010)

國家級創新實驗區(3個):工商管理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軟體攜舉耐工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復合型視覺藝術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2010年)

國家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2個):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基地、電工電子基礎課程教學基地

國家級精品課程(20門)

二、西南大學

西南大學(southwest university)位於重慶市北碚區縉雲山下,是國家"211工程" 、"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教師培養計劃」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

學校由教育部直屬高校原西南師范大學與農業部直屬重點大學原西南農業大學於2005年合並組建而成。原兩校毗鄰而建,同根同源,均發軔於1906年在西南地區開中國之新學的川東師范學堂,幾經發展演變,遂成中央教育部直屬,由教育部、農業部和重慶市重點共建的西南大學。

西南大學是一所傳統學科與新興交叉學科、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中央部屬高校,教育部直屬72所高等學校之一,教育部與農業部共建的8所重點大學之一,國家免費師范教育試點的6所高校之一,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首批試點高校,《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部署的重點建設的4所高校之一,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全國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高校;辯春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優秀高校;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是國家級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為重慶片「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牽頭單位;是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60所合作院校之一,重慶市大學聯盟的創始學校之一。

三、重慶交通大學

重慶交通大學創辦於1951年,是一所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交通運輸部與重慶市部市共建,交通特色與優勢明顯,以工為主,工、管、理、經、文、藝、法等學科協調發展的教學研究型大學。1951年11月,鄧小平領導的西南軍政委員會為建設大西南,創建了重慶交通大學的前身——西南交通專科學校;時任西南軍政委員會交通部部長、川藏公路築路指揮部政委的穰明德任首任校長。2006年,學校新增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並更名為重慶交通大學。

學校由南岸校區、雙福校區及大坪分部(重慶西南水運工程科學研究所)組成。學校佔地面積3120畝(2080070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74萬多平方米,其中教學行政用房42萬平方米,學生宿舍19萬余平方米;現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14000餘台(套)。

截止2013年7月,學校擁有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運輸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測繪科學與技術、馬克思主義理論、地理學、工商管理、軟體工程等1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55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包括2個一級學科不分設二級學科碩士點——管理科學與工程、軟體工程和7個目錄外二級學科碩士點——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及實踐研究、交通電氣裝備及控制、土木工程安全與環境、基礎設施管養工程、空間數據應用及雲計算、道路安全理論與技術、交通運輸經濟),涉及4個學科門類。

截止2013年7月,學校擁有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運輸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測繪科學與技術、馬克思主義理論、地理學、工商管理、軟體工程等1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55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包括2個一級學科不分設二級學科碩士點——管理科學與工程、軟體工程和7個目錄外二級學科碩士點——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及實踐研究、交通電氣裝備及控制、土木工程安全與環境、基礎設施管養工程、空間數據應用及雲計算、道路安全理論與技術、交通運輸經濟),涉及4個學科門類。

四、重慶科技學院

重慶科技學院是一所全日制公辦普通本科院校,坐落於重慶市沙坪壩區虎溪大學城

學院前身分別是重慶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和重慶石油高等專科學校。這是兩所具有60多年辦學歷史,在社會各界享有良好辦學聲譽的原中央部委直屬學校,後者是全國示範性高等工程專科重點建設學校,是原石油部門直屬院校之一。2004年5月18日兩校正式合並,經教育部批准設立重慶科技學院。

學院是重慶市人民政府與國家三大石油公司共建高校,也是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是中國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副理事長單位。

五、重慶三峽學院

重慶三峽學院創建於1956年,坐落於重慶市萬州區。1994年經原國家教委批准為普通本科院校(教育部代碼10643),是三峽庫區腹地唯一的一所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

學院2004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為教育部直屬高校東南大學對口支援單位,是「全國人文社會科學普及基地」 2010年3月,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新增立項建設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12年度重慶市社科規劃管理工作優秀集體」。2013年7月,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學院佔地近2000畝,建有沙龍、百安兩個校區,全日制在校生19000餘人(其中碩士研究生28人)。教職工1071人,其中專任教師834人,教授、副教授329人,博士、碩士學歷教師633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3人,重慶市高等學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9人,重慶市名師2人,重慶市優秀教師1人,重慶市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數據截止2015年3月)

❷ 考重慶大學的研究生一般需要多少分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這個專業是重大的牛專業,盡管復試線只是院線(今年330,往年310左右),但是復試刷人很厲害,聽說往年400+的被刷比比皆是,需要早點與合適的導師聯系,並且認真復習。

重慶大學(Chongqing University),簡稱重大(CQU),坐落於中央直轄市重慶,是中共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屬的副部級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高校,也是「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重慶市大學聯盟」、「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的主要成員。是國家31所副部級中管高校之一,教育部批准建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研究生自主劃線的34所名牌大學之一,由教育部和重慶市共建。

重慶大學創辦於1929年,1942年更名為國立重慶大學,1952年進行院系調整,1960年成為全國重點大學。截止2014年6月,學校佔地面積近5500畝,有A、B、C、虎溪四個校區,校舍建築面積150萬平方米,累計藏書420萬冊;全日制在校學生50000餘人,其中有碩士、博士研究生近20000人,本科生近30000人,留學生1200餘人。

建校七十餘年來,有40多位兩院院士從這里走出,從事社會科學的知名人士有著名詩人楊明照、著名詞作家閆肅、著名經濟學家錢榮堃等。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教授、著名的經濟學家馬寅初教授、著名比較文學家吳宓、著名法學家潘大逵、著名演員、導演張國立等大批學術巨匠曾在此執教。

截止2014年6月,學校建有國家級重點研究基地10個(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7個,其他省部級及各類研究基地180餘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2個,教育部創新團隊6個,國防創新團隊1個,重慶市高校創新團隊15個,教育部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基地(「111計劃」)3個。

國家級

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機械傳動國家重點實驗室、輸配電裝備及系統安全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煤礦災害動力學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鎂合金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復雜煤層瓦斯抽采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國家科技部、發改委等研究平台(5個):微納系統及新材料技術國際研發中心 、低碳綠色建築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重慶海特克製造業信息化生產力促進中心國家級示範基地 、重慶大學科技園國家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 、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公共實驗中心

部級

創新引智基地(「111計劃」)(3個):輸變電設備與系統安全創新引智基地 、生物力學與組織修復工程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低碳綠色建築人居環境質量保障創新引智基地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7個):光電技術與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三峽庫區生態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山地城鎮建設與新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生物流變科學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飛行器測控與通信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低品位能源利用技術及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信息物理社會可信服務計算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

重慶市級

重慶市重點實驗室(7個):輸變電安全科學與電工新技術重慶市重點實驗室、輕金
屬科學與技術重慶市市級重點實驗室、三峽庫區水環境安全與生態環境重慶市市級重點實驗室、現代物流重慶市市級重點實驗室、軟體理論與技術重慶市重點實驗室、非均質材料力學重慶市重點實驗室、數字影視藝術理論與新技術重慶市重點實驗室

重慶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個):輕合金(鎂合金)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重慶市網路化製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市材料表面精密加工及成套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微光機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市殺蟲真菌農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市醫療電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市特種摩擦副與傳動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交通物聯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血液凈化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重慶市工程實驗室(6個):重慶市環保工程研究中心、重慶光電工程研究中心、重慶市血管植入物工程實驗室、控制與智能系統新技術工程實驗室、化工過程強化及反應工程實驗室、山地人居環境工程與綜合技術重慶市工程實驗室

重慶市高校重點實驗室(17個):冶金工程重慶市高校重點實驗室、新型建築材料與工程重慶市高校重點實驗室、軟體工程重慶市高校重點實驗室、能礦資源開發及三峽庫區環境損傷與工程災害重慶市高校重點實驗室、污染防治與廢物資源化重慶市高校重點實驗室、岩土工程重慶市高校重點實驗室、市政與環境工程重慶市高校重點實驗室、運載器測控及遙感技術信息傳輸重慶市高校重點實驗室、熱工重慶市高校重點實驗室、自動化工程重慶市高校重點實驗室、建築技術重慶市高校重點實驗室、電工新技術重慶市高校重點實驗室、高電壓技術與系統信息監測重慶市高校重點實驗室、功能基因及調控技術重慶市高校重點實驗室、高性能網路計算及安全重慶市高校重點實驗室、製造系統工程重慶市高校重點實驗室、結構重慶市
高校重點實驗室

重慶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5個):重慶大學語言認知及語言應用研究基地、重慶大學西部環境資源法制建設研究中心、重慶大學人口資源環境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重慶大學建設經濟與管理中心、重慶大學工商管理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

其他科研平台

轉基因生物產品成分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重慶)、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實驗研究中心、重慶寬頻無線接入技術工程研究中心、重慶市網路測試工程技術中心、重慶市現代物流生產力促進中心、重慶市製造業信息化生產力促進中心、重慶市數學科學研究所、重慶市信息安全技術中心、重慶市兩江融合促進和服務中心、重慶市鈉米材料與技術工程中心、重慶市清潔生產工程研究中心、重慶市三峽庫區生態環境遙測遙感監控實驗室、重慶市虛擬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截止2014年6月,學校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9個、重慶市級特色專業8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7個、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1個、重慶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8個;國家級創新實驗區3個、國家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2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精品課程(含網路)20門、市級精品課程47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3門、市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6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立項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含網路)11門、市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6門。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7個)

機械基礎實驗教學中心、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工程材料實驗教學中心、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心、土木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城市建設與環境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1個):能源動力電氣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

重慶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8個)

現代生命科學實驗教學中心、語言語音實驗教學中心、數學實驗教學中心、基礎化學實驗教學中心、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中心、建築學實驗教學中心、力學實驗教學中心、工程培訓中心

國家級教學團隊(6個)

機械基礎系列課程教學團隊(2007)、電工電子基礎系列課程教學團隊、建築技術系列課程教學團隊(2008)、大學英語系列課程教學團隊、工程管理專業平台系列課程教學團隊(2009)、電子技術系列課程教學團隊(2010)

國家級創新實驗區(3個):工商管理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軟體工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復合型視覺藝術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2010年)

國家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2個):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基地、電工電子基礎課程教學基地

❸ 重慶大學研究生院的環境工程專業怎麼樣

你要想考就去考重大城環的環工研究生,據說資環下面也有個環工的研究生點,但是很弱專。
城環的屬環境工程專業本科雖然不是強勢,但是在學校絕對是優勢專業,隸屬於重慶大學建築學部,全國排名前十
雖然環工現在在國內只是勉強吃飽的狀態,但是排名靠前的高校更佔便宜,除此之外,環工還在蓬勃發展,相信未來的環工吧!

❹ 考研考重慶大學的環境工程怎麼樣

名校一般比較難考 其實讀研各個學校所講授的基礎知識都是差不多的 還得靠自己的努力

❺ 重大環境工程考研復試線

重慶大學環境工程考研分數線為320分。

重大環生學院自2013年開始招生環境生態工程專業,是中國首批創辦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生態工程專業的院缺好系之一陸扮盯。同時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是「雙一流」重點建設學科,環境科學/生態學全球ESI排名前1%。

學院現有環境科學與工程、生態學2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和博士後流動站。同時目前擁有低碳綠色建築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國際聯合實驗室、國家「985」科技創新平台、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國家工程實踐教育中心、三峽庫區環境與生態教育部重早和點實驗室、等12個國內領先的國家及省部級基地平台。對於今後無論是想要繼續深造還是選擇就業的同學而言,學院都能夠提供更好的資源與平台。

❻ 環境工程考研320分能上什麼學校

比如說中國海洋大學,山東大學,鄭州大學,蘇州大學,北京師范大學,重慶大學,鄭州滾罩御大岩大學等。這個分數可以成功上岸到所有的普通一本或者二本三本的院校,還可以成功上岸到部分的211或者985的重點高校的。專業老師在線權悶粗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❼ 重慶大學環境工程考研分數線

311分參加面試。

❽ 請問重慶大學的環境工程研究生好考嗎

我們學校的啊,比較好考,300分就達到分數線了。至於被錄取,要看復試成績了。其中不乏牛人,經常有錄取400分以上的,不過大多都在300多一些

❾ 重慶大學2022年研究生錄取分數線

2022年重慶大學環境工程考研分數線為320。

重慶大學專業主要有:經濟學(能源經濟、金融學)、法學、理學(物理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應用物理學、應用化學、生物科學、統計學)、教育學、文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余猛臘(音樂表演、舞蹈表演、舞蹈學、表演)。

重慶大學創辦於1929年,1942年成為一所綜豎滑合性大學,1952年調整為多科性大學,1960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98年成為「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在校學生50000餘人,其中研究生24000餘人,本科生26000餘人知鋒,來華留學生1700餘人。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1個。校園佔地面積5300餘畝,有A校區、B校區、C校區、虎溪校區和兩江校區。

❿ 重慶大學資源與環境考研經驗分享

我是2021年一志願報考的重慶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的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

據我一年來對重慶大學的了解和一系列的擇校經驗來看,重慶大學在西南地區的影響力還是挺大的,其中環境工程是B+類學科,與四川大學屬同層次學科,重大在水處理領域發展也尤其迅速,實力雄厚。



今年的復試流程:

1.旋轉第二機位讓老師看清你考試房間的周圍環境(身份核驗這一步我記得老師沒有要求,只讀了准考證號)

2.從編號為1-5的信封里抽出一封,一般每個信封有4道題,第一道是英文自我介紹,第二道是外文翻譯,第三道和第四道是專業課問題。

3.專業或非專業知識問答

復試書籍:

1.大氣污染控制工程

2.水污染控制工程(考察較多)

3.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技術

4.環境影響評價(考察較少)

5.環境微生物(考察較少)

在最後,學姐想告訴大家的是,不要為了擇校花費太多的時間,雖然選擇學校確實很重要,但是在選擇學校這塊,實在有太多運氣和不可抗力的因素,最重要的還是定下心來全力以赴,一旦確定了自己的報考院校,就不要猶猶豫豫,畏手畏腳了。到最後,如果因為這種原因,導致初試成績不理想,實在是追悔莫及。還有就是,學姐之前在備考階段經常會在知乎和貼吧上看到很多關於自己本科是二本院校,擔心會不會對初試或復試有影響,或者存在歧視的情況,這里學姐想說的就是,可能這種影響和歧視在少數雙非一本學校是存在的,但絕大多數985和211院校在招生時都是公平的,他們都會保護第一志願,擔心這些問題未免為時過早,現下還是認認真真准備復試吧。最後祝願學弟學妹們順利上岸,加油吧,考研人,學姐在岸上等大家!

熱點內容
遼寧大學考研群 發布:2025-05-24 15:10:29 瀏覽:602
南昌大學上班時間 發布:2025-05-24 15:06:32 瀏覽:710
長安大學寒假開學時間 發布:2025-05-24 14:57:33 瀏覽:479
東北大學筆譯研究生吧 發布:2025-05-24 14:33:40 瀏覽:930
山東中醫院大學專業 發布:2025-05-24 14:33:36 瀏覽:639
北京師范大學老師知乎 發布:2025-05-24 14:25:07 瀏覽:611
浙江大學計算機博士待遇 發布:2025-05-24 14:22:04 瀏覽:696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究生參考書 發布:2025-05-24 14:15:38 瀏覽:464
重慶大學城自行車 發布:2025-05-24 14:14:54 瀏覽:736
中南大學研究生休學 發布:2025-05-24 14:13:25 瀏覽: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