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分數被頂替
⑴ 為什麼有冒名頂替上大學的事情,直接幫頂替者改改分數不更簡單嗎
很多事情都是我們自己想當然的。
這種事情本來就是違法犯罪的事情,需要非常隱秘的進行,改分數的話需要動用的關系太多了,本身為了避免作弊,高考的試卷都要進行彌封,就是怕老師在閱卷的時候出現舞弊的情況。

在他們看來農村人文化不高,也沒有親戚在城裡,所以頂替他們也比較容易,他們資源有限,也沒能力去查,信息不發達的時候很容易暗箱操作。
⑵ 陳春秀被別人冒名頂替上了山東理工大學,這件事你怎麼看待
先談談這個事情的經過吧,陳春秀是是一山東農家女,家在山東冠縣,在2004年參加高考後高考落榜,16年後,2020年5月,該女子打算報考專科,在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學信網)查詢時意外發現,和自己姓名身份證完全一致的另一陌生女子於2004年十月,前往山東理工大學報道,這個時候陳春秀才知道原來自己當年不是沒有考上,而是被別人頂替上了大學。
類似陳秋媛事件涉及高考造假舞弊的情況並非個案,背後往往隱藏著權力濫用甚至腐敗問題。無論是修改學籍還是冒名頂替,難度都不小,絕非一兩個人所能操作,涉及中學、錄取高校、招生部門甚至派出所等多個單位。
⑶ 大學被頂替了怎麼辦
法律主觀:
頂替他人上大學,處罰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以及罰金。行為人構成冒名頂替罪。
冒名頂替罪是指盜用、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學歷教育入學資格、公務員錄用資格、就業安置待遇的行為。
頂替別人的學籍上學還涉嫌偽造國家公文罪、偽造居民身份證罪。
頂替別人的學籍上學的行為,所竊取的表面上是姓名,實際上是盜用他人身份名義,其危害性不局限姓名,而是整個身手雹迅份信息。
法律客觀:
《刑法》第二百八十條之二 盜用、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學歷教育入學資格、公務員錄用資格、就業安畢此置待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組織、指使他人實施前款行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國家工作人員有前兩款行為,又構成其他犯罪的,肆敏依照數罪並罰的規定處罰。
⑷ 被頂替上大學一般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1、頂替者此後所有學歷、學位,及必須依託學歷學位取得的一切相關證書(如職稱、相關職業從業資格等)立即無條件全部作廢。
2、如頂替者在國家公職機關以及國有企業(含控股)工作,相關單位應立即無條件開除;在外資企業、民營企業等工作的,由相關單位發出公函,建議該企業立即處理;在國外求學的,由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出具公函,建議相關學校立即處理。
3、上述處罰記入檔案,並永久保留。
4、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在相關網站設置「冒名頂替者黑名單」,任何單位和個人均可隨時查詢。
5、頂替者畢生不能到國家公職機關及國有企業(含控股)工作,不得享受公租房、經適房等福利待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一十四條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干涉、盜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權或者名稱權。
⑸ 邢台一枝花,本應是清華大學的學生,卻被頂替成績瘋癲了50年
最近 陳春秀被冒名頂替上大學 的事在網上鬧的沸沸揚揚,網友紛紛對其不幸的遭遇抱不平。
在 邢台 就有這么一個人,本應是 清華大學生 的他,卻 被別人冒名頂替 了成績。如今的他,無妻無子,瘋瘋癲癲一個人,騎著一輛破舊的二八大杠自行車,頭上戴著一頂大紅花,逢人便說自己被別人頂去成績的事,像足了魯迅筆下的祥林嫂,非常可憐。
在他19歲那年,他參加了高考,並且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清華大學。要知道 當時的大學生就像國寶一樣珍貴 ,可以用 鳳毛麟角 來形容。
這件事轟動了村裡, 十里八鄉的鄉親們都知道出了一個大學生 ,還是考上清華的大學生。村裡還為他舉行了慶祝儀式,村長還為他戴上漂亮的大紅花。他考上清華大學這件事,不只是家裡人臉上有光,野磨就連村裡人說起來都覺得是很自豪的一件事。他的心裡也是美滋滋的,在接下來的返耐日子裡就焦急的等待著錄取通知書。
可是左等不來,右等也不來, 眼看著就要到10月份,學校都開學了 。村裡漸漸有了風言風語,說是他的 成績被別人頂替,代他去清華大學報到去了 。
他不信, 就騎著自行車到縣里去查,但是也沒什麼結果 。
他也曾經為這件事東奔西跑,但都無功而返,他的心理受到很大的刺激。
從此以後,邢台的街頭就多了一個瘋子,騎著一輛二八大杠自行車,頭戴一朵火紅的大紅花,逢人便問: 我為什麼考上清華也上不了,誰能給我個公道 。起初還有人和他搭話,後來更多的就是冷眼和旁觀的嘲笑。後來他也不問了,只傻呵呵的在邢台的大街小巷游盪。
見過他的人都說他笑的很開心,可是他心裡的苦誰又能知道。
他就是邢台有名的一枝花,在邢台周邊的地區,很多人都有耳聞。
很多人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但是這個人卻又真實的存在。
在那個年代,出一個大學生是很光榮的事,很多學子都是在此事上卧薪嘗膽,有朝一日可以飛黃騰達。所以也有可能是在此人在高考上對自己要求太高,本以為可以考上清華,誰知名落孫山而造成的心理落差使自己難以接受,終使自己落得這般模樣。
畢竟考大學是一件很嚴頌世斗肅的事情,如果是真的,有關部門肯定會嚴肅對待,不會埋沒一個有能力的有為青年。
⑹ 被頂替上大學的人還能上大學嗎
大學被頂替了,即使發現,當年肯定是不能上了,
你先要想辦法恢復身份,就是高敏頂替者用了你的姓名、身份證號,你必須先拿回你的身份,然後好好復習功課,明年再考,只要禪念頃你成績優異,明年依然能考上好大學,有光明的前途。如果頂替時間比較長,你無法參加賀陸高考,也可以參加成人高考,之後爭取拿到同等學歷。
⑺ 大學錄取名額被頂替
大學錄取名額被頂替的的做法如下:
頂替者此後所有學歷、學位,及必須依託學歷學位取得的一切相關證書(如職稱、相關職業從業資格等)立即無條件全部作廢。
如頂替者在國家公職機關以建議登錄學信網返碰,查看畢業學校信息,向被頂替讀的大學及教育局實名舉報。

頂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學歷教育入學資格、公務員錄用資格、就業安置待遇的,應當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一、首先檔世備認識高考冒名頂替罪名的處罰。
高考冒名頂替罪名的處罰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⑻ 高考成績被頂替怎麼查
可以使用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學信網)進行查詢。這是教育部學歷查詢網站、教育部高校招生陽光工程指定網站、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報名和調劑指定的唯一官方網站,所有已經畢業和在讀的高校學生學歷學籍信息在這里都能查詢到。
查詢步驟:
1、進入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學信網),點擊學籍學歷查詢。

查詢結果:
如果沒有被人冒名頂替高考成績上大學,就查不到任何高校學籍和學歷信息,反之,如果查詢到了高校就讀的學歷學籍信息,而自己又沒有就讀該大學,那麼非常遺憾,可能被人冒名頂替高考成績上大學了。
(8)大學分數被頂替擴展閱讀:
高考成績查詢前的注意事項:
1、了解志願設置和錄取批次
各省的志願設置與錄取批次規定有所差異,請事先了解好志願設置和錄取批次,為填報志願做好充足的准備。
2、模擬填報志願
為使考生熟悉填報志願方式,部分省市的省教育考試院將組織考生估分、估等級的模擬填報。
3、志願填報
考生在規定的時間內憑考生號、身份證號、密碼和動態口令卡在每個省教育考試院專設的網站上填報平行院校志願和徵求院校志願,不需要現場簽字確認志願信息,因此,提醒考生一定要妥善保管好密碼與動態口令卡。
4、自主招生
符合報考條件並經院校審核公示的考生,在考後至成績公布前的這段時間,按相關院校的要求自行參加院校自主招生測試,並按規定時間完成「自主招生、綜合評價錄取等」志願填報。
5、注冊入學
實行按專業注冊錄取,可同時申請6個「院校+專業志願」。在統招錄取批次結束後8月7日-11日進行,共分兩輪,電腦自動匹配,無需確認。
6、其他檢查
軍事院校軍檢、面試和公安、司法院校(專業)的面試、體能測試工作將在高考成績公布後進行,考生根據自身的身體素質、報考意向,並攜帶本人准考證、身份證、成績單在規定的時間到指定地點自行參加政審、心檢和面試、軍檢。具體時間、地點安排以省考試院屆時公布為准。
另外,有意報考公安院校的考生,須按照各省安排的規定時間內登陸公安政法院校信息採集系統填寫相關信息,最終省公安廳和招生院校根據意向考生人數,分文理、男女劃定面試體能測試資格線。關於公安院校體能測試、面試安排,請考生及時關注各省教育考試院網站發布的消息。
7、查分
全省開通網上查分、網上填報志願、網上查詢錄取結果等填報志願、錄取期間請考生盡量不要外出,並務必保持報名時填寫的通訊方式暢通。
⑼ 山東頂替他人上大學女子成績和被頂替者分數差多少
山東頂替他人上大學女子成績和被頂替者分數差243分。冒名頂替他人上大學的女子陳某某,高考分數為303分(文科),比當年文科類專科分數線低243分;被頂替者高考分數為546分(理工科),超出理科類專科分數線27分,考上山東理工大學,但錄取通知書卻被陳某某獲取。
2020年5月20日,36歲的幼兒園老師、高考「落榜生」陳春秀意外發現自己被人冒名頂替。16年前,錄取通知書沒有寄到她手中,高中檔案也不知被誰提走。如今頂替者被注銷學籍、工作單位解約,而陳春秀只想恢復名譽,搞清楚對方當年是怎麼領到了自己的錄取通知書。「如果可能,還想圓我的大學夢」。
經聯合調查組調查,冒名頂替者原名陳某某,生於1986年,有兩個身份證號碼,其中一套身份信息因「無照片」於2012年8月8日被公安機關注銷;另一套身份信息顯示,陳某某曾將姓名改為與被頂替者同名,之後頂替他人到山東理工大學就讀。

(9)大學分數被頂替擴展閱讀
調查進展通報
6月10日,媒體報道「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一事,冠縣縣委、縣政府第一時間責成縣紀委監委、縣公安局、縣教育和體育局成立聯合調查組對此事開展調查,並與舉報人見面,現將有關調查進展情況通報如下:
頂替者陳某某,系冠縣某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目前已被停職,事件涉及詳細信息正在進一步調查中。縣委、縣政府將依據調查結果依法依紀依規嚴肅處理,最終結果會及時向社會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