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高考錄取分數線是針對本省考生
A. 高考報考外省院校是依據本省分數線還是外省分數線
據本省分數線。
各省級招委會要根據本地區招生工作的實際,合理安排高校錄取批次。同一高校、同一學歷層次、同一招生類型的招生計劃在同一省(區、市)原則上安排在同一批次錄取。高校中外合作辦學專業須與高校在同一地區招生的其他專業安排在同一批次錄取。
高校錄取新生要按照生源所在省(區、市)所規定程序,按時完成調檔、閱檔、審核、預錄、退檔等各環節工作,保證考生電子檔案的正常流轉和錄取工作的順利進行。
(1)各省高考錄取分數線是針對本省考生擴展閱讀:
高考報考要求規定:
1、考生志願填報方式、時間和辦法由各省級招委會根據本地區招生工作實際作出具體規定並向社會公布。考生志願表的設置和填報辦法應有利於體現考生報考意願,有利於錄取管理,有利於高校錄取新生。
2、考生應認真閱讀有關高校招生章程以及所在地省級招委會公布的招生規定、招生計劃,按有關規定和要求填報學校和專業志願,並對所填報志願的真實性和准確性承擔責任。
3、因考生本人疏漏或失誤造成的後果,由考生本人承擔責任。各級招生考試機構和高級中等教育學校要組織力量加強對考生志願填報的政策解讀和技術指導。考生填報志願結束前各級招辦不得將考生高考成績提供給有關高校。
B. 高考填報志願,想報外省的,那分數線是按哪的,是本省還是外省呢
不管是報考本省的大學還是外省的大學,分數線都是按照本省的來看的,不過分數線的意義其實不是很大,因為高考錄取從來不是按分數線錄取的,而是根據高考位次來錄取的。
如果外省某大學的某專業在你們省招收10個名額,而在你們省報考這個學校這個專業的人數有20人,你排在了他們之中的第11名,那你也是沒有錄取資格的。
相反,如果外省某大學的某專業在你們省只有3個招生名額,而你們省就你一個報考了這所學校的這個專業,那麼哪怕你的分數比較低,只要過了一本線(或二本線)你就會被錄取,這就屬於你撿漏了。
C. 考外省的大學分數是按本省的分數線算的還是那個省的
無論是考省內還是省外的大學,都是按本省的分數線算的,與省內考生競爭。
高考的錄取方式採用網上錄取,志願填報方式,將全國的大學分為2個批次,此外,還有許多高校進行自主招生,但入選考生均須參加全國統考,成績應達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確定的與試點學校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
2014年11月29日,北京教育學會第27次學術年會在京開幕。為了實現「教育均衡」的目標,教育部研究建立現任教師校長交流輪崗制度,計劃2014年開始用3至5年時間,實現縣(區)范圍內校長教師交流的制度化、常態化。
優質學校每年需有不低於10%的教師交流輪崗,校長、副校長連續任滿兩屆後原則上也要交流輪崗。目前各省市都在制定相應的輪崗規定。
2019年起,北京市將實施本科普通批次合並改革,本科一批與本科二批將合並為本科普通批,設置16所平行志願高校,每個志願高校設置6個志願專業,考生填報志願時須註明是否服從院校內專業調劑。
從2019年起,寧夏調整高考錄取批次,將第二批本科錄取與第三批本科錄取合並,普通文理科第二批本科院校志願數由原來4個調整為8個。
D. 考生報考省外大學的錄取分數線是看本省的還是外省的
當然是看本省的,劃一本二本分數線是依據每個省考試情況來制定的,所以情況不一樣,而且對於同一所大學,有些省份大多會認為很好,有些省份大多可能認為一般,沒聽過,所以只能參考本省,外省的沒有參考價值。
高考錄取分數線分為本科線,專科線。各學校根據自身的投檔人數和計劃招生人數劃定本校最低錄取分數線。各校的投檔人數是根據各校在本省錄取人數的1.2倍投檔,投檔以後學校招生辦從這1.2倍中以分數和志願為主,參考學生檔案中的其他信息,按計劃內人數錄取,其錄取的學生中最低分就是該校的錄取線。
志願填報
一般情況下,學生填報時,第一志願會填的比較高,屬於那種碰碰運氣,只有些許可能報上去的。大膽的試一試的。第二志願填的符合自己能力的,第三志願就是保底的,肯定能上的。
考生填報志願,要嚴格按照各省市公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專業目錄填寫志願表,志願表中志願學校和專業的「批次位置」一定要與「招生專業目錄」公布的批次位置相一致。
考生填塗《志願信息卡》和《志願表》要認真細致,《志願信息卡》由計算機錄入後列印出考生志願核對表,考生校正簽字。錄取時將以《志願信息卡》的志願順序為依據投遞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