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大學生畢業就業率

大學生畢業就業率

發布時間: 2021-02-22 08:23:13

⑴ 大學的就業率是怎麼算的

大學的就業率是根據考生的就業協議的簽訂、公務員的考取等來計算的,都是需要提供證明版,證明自身就業權了,那麼就可以被算作是已經就業的人員了。
各個學院會先統計學院學生的就業情況,然後大學對各個學院的情況進行統一整理那麼就是這所大學的就業情況了,已經就業的學生/全部畢業生=該高校的就業率。
有一些高校為了提高就業率,會讓畢業時沒有就業的學生簽訂自由就業的協議來充當已經就業了。或者是用扣押學生畢業證的方式讓學生找到單位簽訂就業協議。
現在高校的就業率對於高校的招生是很重要的作用。就業率的統計也從嚴格的方式變得有些弄虛作假。而且越是專科學校越是嚴重。
大學的就業率只是大學畢業生在畢業時的一個情況,並不能夠代表畢業生畢業之後的狀態。在畢業之後找到好工作的畢業生有很多,只是因為在校期間沒有簽訂就業協議而已。
而且大學生在畢業時簽訂就業協議,但工作一段時間之後辭職重新找工作的,大把的存在。雖然這種情況需要改變,也需要學生認真對待就業,但是因為對學校沒有產生影響,學校並不關注這些問題。

⑵ 中國大學生的就業率是多少

你的第1個問號---大學生就業率 http://202.102.249.77/rs/newsfile/108/1213.htm 05中國大學生就業率70% 高出官方預期 "據了解,國務院針對2005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指導意見是,確保就業率不低於2004年同期水平,即70%的就業率。" http://771.com.cn/html/34/6773.html http://www.yuloo.com/gwyks/gwy_zxst/2005-11/1132852974.html 其他相關資料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6/05/content_3045991.htm http://bbs.qq.com/cgi-bin/bbs/show/content?groupid=153:30150&st=&sc=&messageid=6252&gpc=0&ggpc=0 問號2---"剛畢業就感嘆等於失業" ----大學生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 市場是僧多粥少,學生是眼高手低. 而今日的大學生也已遠非當年那樣吃香 碩士滿街走,本科懶得數 大學生再想仗"大學生"的名義輕輕鬆鬆獲得高薪工作不太現實. ----一些大學生在校期間"混日子",就等著畢業後揣張證書出來"走江湖",結果四處碰壁,連遭失業命運.因此,某些大學生自身不努力也是他們失業的原因之一. ----客觀上,如今許多公司都希望有相關工作經驗的職員,但這對於剛剛走出校園的學生來講的確有些困難.雖然不少學生有在校打工或是參加社團活動的工作經驗,但對供大於求的就業市場,占就業主動地位的公司來說,這些經驗太不夠了. 對此,我想一方面企業學校學生加強合作,擴大在校就業培訓和在職培訓,另一方面,企業也應該適當轉變觀念,接受更多零經驗員工,進行企業自主培訓成材,而到將來,這群學生就將成為企業的自主人才,對企業的忠誠度也會更高,同時他們和企業在業務上,文化上的認同感也會極大加強,辦事效率更高,這十分利於企業和員工個人發展. 剛畢業,不等於馬上失業,學生放平心態,找準定位,以己所學所長應聘恰當的工作,從基層做起,從普通員工做起.加上市場企業和教育系統高校的共同完善,我想,大學生的就業率會有所提高,而且是有效率地提高,學生們也不會大吐"畢業=失業"的苦水了. 個人淺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記得採納啊

⑶ 近幾年大學生的實際就業率到底有多少

有意義么??這個。。。
畢業了,有關系的找關系,
沒關系有錢的花錢也湊合。。版
最苦就是沒錢沒關系的權了。。
如果學校表現平平的話。。
可以說沒有運氣很難找到個合適的工作。。。
別去招聘會了。。。有用么?人山人海的。。
強壯自己是正道。。。

⑷ 大學生畢業後就職率有多少

大學生的就業率其實還是挺高的,至少得百分之七十以上,但就業率對研究大學生總體的就業水版平有價值,對單權個大學生來說,意義不大,因為即使是百分之一,你也可能是那一個,即使是百分之九十九,你也可能是那最後一個。

⑸ 大學生就業率

據近日發布的《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18屆大學畢業生就業率91.5%,平均月收入專4624元。

工學、管理學、教屬育學…哪些學科就業率高?目標北上廣還是逃離北上廣?還有哪些城市頗受歡迎?什麼專業被亮「紅牌」?現在就和大家一起看看吧!

紅牌專業:繪畫、歷史學、應用心理學、音樂表演、化學、法學;

黃牌專業:心理學、美術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應用物理學;

綠牌專業:信息安全、軟體工程、網路工程、物聯網工程、數字媒體技術、通信工程、數字媒體藝術

看完了什麼這個,我們再來看看,2018屆本科生畢業收入極高的5個專業。

根據麥可思數據,IT相關專業占據月收入高專業的前五席。排在第一位的是信息安全專業,畢業生月收入(6972元),第二位為軟體工程(6733元)

⑹ 如何提高大學生就業率@3

大學生就業事關高校的聲譽與發展,事關大學生的切身利益,努力提高大學生就業率,需要學校和大學生共同努力, 。一、學校方面(一)學科專業建設要考慮社會需求。大學是專業教育,盡管每個人將來從事的不一定就是大學所學的專業,但專業對多數人今後的人生道路影響巨大,而且走出學門的第一步求職往往要求專業對口,所以學科專業建設是提高就業率的源頭。高校的專業學科建設必須根據社會的需要及時進行調整,就業面窄的專業可以適當壓縮招生規模;新建專業從設立之初,就要考慮學生出路;同時,要有超前意識,能夠預測出社會發展對人才的要求,目前暫時需求量不大的專業,但如果有發展前途,也可以先把架子搭起來,如我校工商管理系的物流管理專業,前幾年了解的人並不多,近幾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已成為搶手貨, 畢業生就業率幾乎達到了100%。(二)教學模式要隨社會對人才要求而變化 。未來時代的發展,那些具備優秀的邏輯思維能力、創新能力、應變能力、社會活動能力、再學習能力、競爭能力、合作能力,既博又專、文理兼顧的復合型人才必然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這就要求學校在教學大綱的修定、教學計劃的安排、教學模式和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上作適當的調整,給學生一定的學習自主權;不少大學開設了實驗班,實行分層次教學;注重對學生的個性培養;加強實踐性教學;開展創業訓練;開辟第二課堂,加強素質培養;還有一些大學實行按類招生等都是培養能力的好途徑, )。(三)積極開展就業指導。 1、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據調查 ,大學生在擇業時考慮的幾個主要因素為:工作福利(21.02%), 自我價值的實現(19.21%),專業及個人興趣(19.45%),工作環境(14.63%),社會需要(7.20%),工作穩定性(6.25%),社會地位(4.31%)。筆者在多年指導大學生就業中發現,總有一部分學生希望或專業或待遇或地域一次性到位,如果滿足不了,就一直等待。其實從國家人事管理角度講,工資待遇、晉職晉級等往往都與參加工作的時間年限有關,如工資調整時,會規定某年某月某日前參加工作可能會提高一級工資,晚一天都不行;再如職務晉升,規定大學畢業工作滿5年以上可以申報中級職稱,中級職稱滿5年以上可以申報高級職稱等,年限不夠就沒有資格 。不少大學生總是以還沒有找到最理想的單位為由,遲遲不就業,豈不知自己已在不知不覺中為以後晉級埋下了障礙。 2、引導學生對自己准確定位。智聯招聘在全國各地的1.5萬余名大學生中進行了調查,日前公布的《大學生就業狀況調查報告》顯示,認為個人定位不清晰是就業時面臨的最主要問題的占近40%。所以,不少大學生缺乏對自己的全面了解,找不到自己的最佳就業方向,盲目求職, 成功率不高。求職前,幫助大學生全面分析一下自己,確定出我喜歡作什麼(主要包括職業興趣、職業價值觀、個人愛好等)?我適合作什麼(主要包括職業性格、氣質、天賦才幹、智商情商等)?我擅長作什麼(主要是職業能力傾向,如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數字運算能力等)?我能夠作什麼(主要包括已掌握的學科知識與專業技能等)?通過對以上因素的綜合分析,指導大學生確定出其職業目標。這對大學生調整擇業期望,調適求職心理, 規劃好職業生涯,轉變擇業觀念,提高求職成功率將起到極大的幫助。 3、引導大學生提高就業能力。現代企業都講究用人求「實」不求「高」,非常看重個人的實踐能力。大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專業知識,但知識不等於就業能力,現在有些大學生為什麼不受用人單位歡迎,就是因為缺乏就業素質,比如怎麼打電話,怎麼與人交往,怎麼與人共事等,由一些年長的有社會經驗的教師給學生提供一些就業咨詢,針對各層次學生實行個性化服務,進行必要的就業訓練,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⑺ 大學畢業後就業率排名

中國畢業生出路最好的10所大學
1.清華大學
「清華製造」無疑是就業的第一保障,這一地位至今無人撼動。一直在國內一騎絕塵的理工科所培養的畢業生至今仍然是各個行業的追捧對象,出國率和深造的比例也是國內第一。清華新興的文科院系也以學科新,精度高為特點,擁有新聞,社會學,公共管理,金融和法學等一批熱門學科,就業出路令人眼熱。多年來清華學子在社會最主流的政界、企業界和學術界均有著極其出色的表現,以基本功扎實,勤奮聰穎和具有團隊精神而被評為國內最受歡迎的畢業生。但清華學生也有著過於依賴清華這塊金字招牌的傲氣,往往坐等海內外頂尖名企來清華招聘,缺乏走出校園尋找機會的沖勁。同時因為每年大批畢業生選擇出國,也常常被人詬病。
2.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一直以來號稱江南第一學府,強勁的理科在出國上極具優勢,也是跟清華,北大,中科大並列的四所學分被美國承認的大陸高校之一。新興的工科裡面的微電子和飛行器製造在全國的高校裡面名列前茅。而這兩個領域恰恰是近年來的熱點,因此復旦的學子在原本不甚擅長的工科裡面也開始嶄露頭角。文科的設置以熱門文科為主,而且歷史悠久,新聞,國際關系這些學科國內高校無出復旦之右者。尤其重要的是復旦具有在上海的本土優勢,一些在上海開展業務的大公司對於復旦學生都是青眼有加。因此,對於想要畢業後在上海和長三角地區發展的學生,復旦無疑是一個最佳的選擇。
3.上海交通大學
上交在上海幾乎跟復旦齊名,其地位和影響力可見一斑。上交的學科設置以工科為主,其中製造業相關領域和IT類專業的實力在全國名列前茅,而上海恰恰是中國最大的製造業基地,所以上交的學生也是受到了廣泛的歡迎,交大學子腦筋靈活,善於經營,管理能力強,也比較容易進入管理層,尤其是一些在上海的IT類的大外企,每年都會給上交單獨留出名額。但是由於學科覆蓋面的影響不夠寬廣,而且在上海的聲譽似乎總是稍遜復旦一籌。因此暫列第三。
4.北京郵電大學
北郵在某些排行榜上的排名雖然低,但是因為其在整個通信行業的影響力無人匹敵。所以就業之好幾乎不亞於清華。每年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所招聘的新人中北郵的學生幾乎佔了一半以上。甚至這幾個公司每年的招聘筆試主會場就放在北郵。而四大公司的領導層75%以上都是北郵畢業的。
5.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曾經在90年代很火了一陣子,當時文科的分數線之高幾乎可以跟北大抗衡。畢業生的外語水平在國內高校中名列前茅,因此也成為就業市場上的搶手人才。每年進入德勤,畢馬威等國際知名會計事務所的人數有35%來自於對外經貿大學。
6.中國人民大學
人大最近幾年已經從前些年中的衰落走了出來,其優秀的生源保證了學生的高質量,人大的畢業生仍然是國內高校就業市場最強有力的競爭群體之一,在公務員、法律、金融保險、新聞等眾多熱門行業的錄取名單中都可以看到大批人大學子的身影,人大在政界的中層實權校友國內高校無出其右,每年人大考取的公務員是最多的。
7.北京大學
北大在中國無疑是一個跟清華齊名的金字招牌。但是在全國的實力數一數二的北京大學在就業上的地位似乎與其排名不太相稱。主要是由於北大校內學科設置主要以文理為主,較為冷門的人文類專業和理科專業畢業生多,與社會需求結合小,類似於考古,地質,氣象、力學和馬列主義學院以及理科的眾多冷門院系在就業上並沒有很好的前景。因此網上常常炒作諸如北大學子賣豬肉和糖葫蘆的爆料新聞。但是除掉這些之外的光華,經院,國關的就業實在足以讓絕大多數的學校眼紅。而北大理科院系的競爭力也在國內名列前茅,每年去國外一流高校深造的學生數量在大陸高校中遙遙領先。
8.同濟大學
在上海的同濟大學是一所具有雄厚實力的老牌大學,其專業設置的三個殺手鐧足以保證同濟在就業排行榜上占據一席之地。汽車,建築和土木是同濟的三個王牌強系,
9.中央財經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號稱「銀行行長的搖籃」,目前各大銀行的管理層超過三分之一出自中財。
10.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也有一個美譽,就是「中國外交官的搖籃」,中國超過三分之一的外交官出自北外

⑻ 大學生就業率怎麼算的

江西是全國第一個推出,高校專業依據該專業當年的就業率,末位淘汰的省份。就是說,哪個專業如果就業率全省排倒數了,那麼就要慘遭噩運。
如果說措施得力,這也是好事一件,可以督促省內、乃至國內大學抓抓教學質量;在學生畢業前還可以加強輸導;加強跟用人單位的聯系。本來對學校也好、對學生也好,都大有好處。可是國內高校隊伍人才濟濟,很快就會有既省力氣,又可以讓上面滿意的對策出現。
我在北京讀書那會兒,從99年開始連續四年,母校的就業率還從來沒有超過85%。我畢業哪年(2003年),被「非典」一鬧騰。到我離校時就業率也就區區50%而已,不過聽說在「非典」的形勢下,這個數字已經達到了上面規定的要求。
我希里糊塗的來到我現在的大本營,哇塞,居然沒想到這里當年的就業率是「89%」,我所在的學院哪更是不得了——100%,不禁對這里的教育成果肅然起敬。我忙我的事情,也沒管那麼多東西,反正就業率不歸我抓,我也不知道哪是怎麼計算的。到05年的時候,我的那幫孩子們畢業,我做班主任的可就慘了,從4月份開始三天一小會、一周一大會。可是我個班的就業率就是遲遲不見長,到5月份塊結束時,居然就業率全院第一,不過是倒數的。
對於一個全院英語四六級通過率最高,兩名學生在求是雜志發表論文,考研率全校最高的班級弄出全院最低的就業率你說這責任誰負?終於在五月末的謀一天,學院某領導給我出了絕招。真是——士別三日,及更刮目相看。三天後,我班裡的就業率發生脫變——84%。不過這個數字一直到畢業再也沒有見長,為此,我拿到了相當於我一個月工資的——就業工作指導先進個人獎。
05年,5月底的某個下午,我到我班所有的男女生宿舍轉了一圈。晚上7點召開班級會議,原分不動的轉達了學院領導的工作指示。第二天,有6名學生順利簽定,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協議。三天後,9位學生送來了,有用人單位蓋章的就業協議。就這樣他們順利就業了,就業率84%,全院排第三。兩個月前,6位志願服務西部的學生都回來了,他們6個人現在都忙著考研、忙著考公務員。看不出與1年前,有什麼區別,有什麼變化。
前兩天,給某餐飲公司做崗前培訓,驚奇的發現33位新鮮血液,有4位居然是師范或師專畢業的大學生。其實,他們4人都找到了工作,如果他們到學校上班,按照南昌目前的工資水平,他們可以領到每個月600月的工資。而該餐飲公司,可以發給他們每個月500元的底薪,加上開瓶費大概900元左右的工資,還有每天兩頓工作餐。
去年全國應屆畢業生的平均月薪低於1000元/月,還比往年有所下滑。他們都是給自己母校的就業率作出卓越貢獻的人。而那些給學校丟了人——自己創業,或回家養豬的學生,收入卻多的多,卻難為學校的就業率爭上一點光!
就業率該怎麼算?還要不要算?真是讓人頭痛。

⑼ 每年全國有多少大學生畢業生和專科生就業率是多少

隨著高校連年擴招,每年畢業生人數也連年增長,2003年是高校擴招後本科生畢業的第一年,畢業生人數比上一年增加了44.6%,而市場需求沒有明顯的增加,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就業壓力大。2004年畢業生人數仍有較大增長,就業壓力仍然很大。對近幾年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的分析表明,有幾個很明顯的特點:
1.由於畢業生總人數連年以兩位數增長率遞增,市場需求增長率相對緩慢,初次就業率便逐年遞減(當然也有待就業或考研人群擴大的因素)。
2.從學歷層次來看,用人單位對研究生的需求仍然旺盛,本科生的需求大體持平,專科畢業生的需求明顯不足。
3.從就業市場需求的分布來看,需求量較多的專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訊與電子工程、英語、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市場營銷、土木建築、生物工程等。有意思的是布點數增長最快的專業,其畢業生就業率波動也大,以布點數增長最快的10個專業為例,2001年~2003年就業率持續增長的專業一個也沒有;多數是2001年最高,2002年下降、2003
年回升但低於2002年:英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藝術設計、工業設計、公共事業管理、電子信息工程;應用化學專業的就業率2003年最高,2002年最低;三年就業率逐年降低的專業有信息與計算科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和環境工程。
4.需求量最大的專業不一定是簽約率最高的專業,而一些特殊專業或行業性明顯的專業就業率反而較高,一些時髦專業就業較困難。
5.以往熱門、需求趨減的專業有:會計審計類專業、市場營銷類專業、計算機應用類專業、新聞傳播類專業、外語類專業等。
6.從各學科大類三年(2001年~2003年)本科畢業生初次就業率來看,只有醫學大類專業就業率有增長趨勢,其他學科大類畢業生就業率都有所降低。
學科年份
哲學
經濟學
法學
教育學
文學
歷史學
理學
工學
農學
醫學
管理學
2001
86.58
85.95
82.23
76.40
85.93
89.70
91.53
92.10
85.42
89.11
87.14
2002
83.92
82.02
80.01
89.37
80.06
84.53
87.70
88.59
81.74
89.62
83.19
2003
79.20
81.14
75.20
81.13
79.16
82.42
85.78
88.05
83.81
91.11
81.30
7.根據對70個二級學科本科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的分析,近幾年就業率相對穩定或逐年略有升高的有:地礦類(約92%)
機械類(約88%)
能源動力類(約90%)
水利類(約91%)
測繪類(約93%)
航空航天類(約96%)
農業工程類(約90%)
公安技術類(100%)
森林資源類(約79%)
基礎醫學類(約90%)
護理學類(約93%)
葯學類(約93%)
動物生產類(約85%)
動物醫學類(約86%)
預防醫學類(約90%)
中醫學類(約75%)
農業經濟管理類(2003年87.15%,比上年上升約13%)

⑽ 目前大學生就業率為多少

受金抄融危機影響,目前大學生就業率很低,教育部下達的任務是完成今年大學生7月份畢業時就業率達到60%左右,但目前大學生就業率僅20%多。大學專業的選擇還是要看報考哪個學校,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報考學校的優勢專業,不管在社會上熱不熱門,畢業時都會有很大的就業機會,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也小得多。所以在填寫志願的時候,應該多查詢一下有報考意向學校的專業情況,再綜合你的分數,你的興趣還有你有沒有地方限制等等因素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
本人認為,報考學校的專業是否為該學校的強勢專業是最關鍵的,招聘單位只對學校的強勢專業感興趣。因為我也是目前面臨就業的大學畢業生,這些都是經歷後的感受。希望你能採納!

熱點內容
外宿的大學生 發布:2025-09-14 11:28:01 瀏覽:384
2017徵兵大學生 發布:2025-09-14 11:16:23 瀏覽:670
大學老師工作范圍 發布:2025-09-14 11:00:56 瀏覽:757
大學生反省 發布:2025-09-14 10:53:32 瀏覽:27
重慶大學2017考研群 發布:2025-09-14 10:46:10 瀏覽:712
上海交通大學李玉剛教授 發布:2025-09-14 10:12:17 瀏覽:764
沈陽農業大學知名教授 發布:2025-09-14 10:07:02 瀏覽:851
玩女大學生小說 發布:2025-09-14 09:29:30 瀏覽:579
黃洋博士生導師 發布:2025-09-14 09:29:27 瀏覽:9
全國第十屆大學生電子商務三創比賽 發布:2025-09-14 09:23:56 瀏覽: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