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大學生的角色

大學生的角色

發布時間: 2021-02-22 12:58:54

A. 大學生的各種角色中最首要的角色是大學生最主要的社會角色是(職業規劃發展考題)

大學生最好的人生狀態就是, 把自己的學業學生和社會角色都辦好,今好好休息,學得一技之長,掌握真本領,你要參加社會活動,把學生用到生活工作中去

B. 大學生如何扮演好自己的社會角色

作為大學生應明確其基本角色是「學生」, 主要表現為「德、才、能」的定位。「德」的定位, 就是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 完善的人格修養。「才」的定位, 不斷地自主學習和創新學習, 學習先進科學知識, 培養創新精神, 提高綜合素質, 美國未來學家托夫勒曾指出: 「在知識經濟時代, 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潛力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才。」大學生是國家建設的後備力量, 是這種「人才」的主力軍。「能」的定位, 大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中積累工作經驗,鍛煉交際能力。我們在社會實踐方面,要意識到知識學習與能力培養並行的重要性。將文化知識的理解狹隘化,只注重書本知識的傳授,忽視綜合素質的培養,才是日後角色失敗的元兇。

對於社會:作為即將進入社會的主力後備隊伍,他們將成為社會底層群體提升社會分層的現實參照坐標,可以發揮知識改變命運、教育提升階層的示範效應,進而優化中國人口的教育及知識結構,並形成中國經濟長期持續發展的活力„„因此,他們是和諧社會建設具有較高社會預期值的潛在力量。而我們的大學生普遍與社會分離,缺乏必要的社會關注度,而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為社會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肩負起自己的歷史使命。

21世紀職業領域的普遍趨勢是對專業人員的整體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從而為整合創造了條件。以往科技人員片面重視專業技術,推崇「工具理性」而忽視「價值理性」(工具理性是科學及技術的內在邏輯,價值理性是以文化價值核心為依據的邏輯),工具(利用)與價值(判斷)二者分離,難以保證科技健康發展。這一狀況正在發生深刻的轉變,大學生正是促進這一轉變的重要因素,我們應當如何適應今後社會的發展,就是當代大學生應當迫切意識到的問題。

樹立學習信心,克服畏難情緒,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相互競爭與合作,與老師成為朋友,與同學成為「戰友」„„我們便邁出了良好社會行為,承擔大學生社會角色的第一步。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將民族國家的命運與平日里的所學結合開始,而不僅僅是與「大學生」三個字聯系起來,才是轉變的開始。同時,我們希望學校應盡可能地為其提供與社會交流的渠道,有意識地引導我們去應對一些挑戰,以提高我們的自主能力,避免行為的盲目性。我們不希望與世隔絕,施行挫折教育,有利於幫助大學生縮短社會適應期,更有利於我們盡快實現社會角色的轉變,盡早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社會人。

C. 大學生該是個什麼角色

大學是人生的關鍵階段。在這個階段里,所有大學生都應當認真把握每一個「第一專次」,讓它們成為未來人生道屬路的基石;在這個階段里,所有大學生也要珍惜每一個「最後一次」,不要讓自己在不遠的將來追悔莫及。在大學四年裡,大家應該努力為自己編織生活夢想,明確奮斗方向,奠定事業基礎。

D. 大當代大學生在社會中充當著什麼角色

現在關健是看在大學里好好學習了嗎?考慮學的東西對將來是否有用?你應該先做個市場調查,看現在什麼哪個行業最吃香,哪個行業的工資最告以及最轉錢!這樣才能真正的按照自己的目標去學習!現在有很多大學生都是沒有目標的去學習!結果一門也沒有學精!到社會上學的內容不上也就浪費了。所以現在的大學生畢業後擺地攤干又臟又累的活的有的是啊!

現然的大學生很多都是混了幾年,想想樣能學到東西嗎?還不如去找個工作煅練幾年,起碼社會經驗能多些;以下是我給你的見意
學歷不等於能力!上大學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現在的社會追求的是有真才實學的技術人,而不是學歷呀!有學歷有個屁用,關健是你得會用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去掙錢,有學歷而沒有能力去掙錢有什麼用啊!現在的大學生擺地攤的還少嗎?我家蓋房的民工也是大學畢業呢?!學那麼多東西自己不會用白搭了
社會經驗和技術最重要:
記住,物以希為貴,現在的大學生已不像以前那樣值錢了,現在的大學生比以錢增長了20倍,也就說找工作的難度要增加20倍,在說現在的大學難到個個都是經濟嗎?在學校混的也不在少數吧!有的上了幾年也是混過去的,現在這個社會可不是像吃大鍋飯的啊,老闆看的是你的真才實學而不是你的學利,老闆看的是你的技能技術和能力.現在的大學找工作的難度絕不亞於現在的中專生,他們有很多學的技術,找工作好找一些.現在需要的技術人才而不看中你的學歷,學歷可以當做敲門磚.私有化的今天絕不你前很多企業都是國有企,想混也不行呀!現在除了政府和幾個隴斷行業哪還有國企呀!想想你當老闆了會看中什麼呢?當然是錢了,你要招聘清潔工,是大學生確不會掃地,你會要他嗎?他不能給你掙錢呀,現在就是錢的社會 .任何人看中的是金錢和利潤,陪本生意你會去做嗎?建議你還是根據市場動向來學一門能拿高工資的技術吧!為了錢途啊!一定要去努力,現在沒有吃白飯的;建議你去學點有對自己找工作有好處的技術而不是一位的為了追求高學歷,一點吊用都沒有用,時代變了,不是毛澤東時代了,中國的家長也有很多不知道時代變了,而一位的看重學歷而不去陪養孩子的能,不要再執迷不誤了!!鄧小平說過;白貓好黑貓能捉到老鼠就是好貓.也就是不管實行什麼經濟制度只要能讓老百姓的生活好就行了,現在不是走資本主義的道路了嗎?記住,時代變了;為了將來的幸福生活一定要找准正確的學習方向,一定要努力

E. 從中學生到大學生的角色有效轉變

如何順利實現從「中學生」到「大學生」的角色轉變?
當你還是一名高中生時,一定迫切希望高中能盡快熬到頭,渴望過上無憂無慮的大學生活。而當你真正跨進大學的殿堂後,卻發現大學校園里總是流行著兩個字——「郁悶」。郁悶到底源自何處?卻又似乎說不清楚。於是不少人又開始想念高中生活:有規律兩點一線.讀書考試……雖然有些單調,卻過得很充實很踏實;高中不需要過集體生活,大家相處特別單純……總之.高中的生活是那麼熟悉,那麼習以為常,那麼駕馭自如;而現在卻是如此迷茫.好像有許多事要做,可又不知從何做起……這些,都是許多大學生進入大學後會有的感受。看來大學生活與中學生活真的不一樣。從中學生到大學生,每人都要跨過一條不算小的「鴻溝」。那種一時找不著「北」的狀態,有的人很快就會過去,振奮精神揚帆起航;有的人則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才能找到頭緒,把精神狀態調整過來;更有甚者,由於開始的不適應。變得落後、被動,最後自我放縱,當一紙退學通知書擺在面前時,才後悔奠及,黯然淚下。俗話說得好.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現狀清楚地告訴我們,大學生一年級如「轉型」不到位。對其今後能否順利完成學業和健康成長影響非常大。可以說,在大學這一人生拼搏的競賽場上.,一步領先。就處處主動;反之則處處被動,如果不小心「摔」了一跤.你就很難追上.或者直接被判「出局」。那麼。大學與中學到底有哪些區別,這道「鴻溝」到底是怎樣的呢?
(1)培養目標不同。中學教育是為了學生考上大學.大學教育則是為了學生進入社會。雖然教育的本質是為了傳授知識.提升人的素質,延續人類文明,但是,中學是基礎性教育,本質上是一種中等水平的普通教育,為廣大學生的繼續深造和就業做一般性的基礎文化知識准備。中學教育強調學生會用書本知識解題,讓學生經過一系列的嚴格訓練,順利通過高考選拔,進人大學學習。所以中學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成為高一層次的學生。大學則不同,它面向社會,是一種專業性質的教育,其目的是從未來社會生產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盡可能照顧到學生未來具體職業的特殊教育,通過對學生進行「全人教育」,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培養出不僅能夠獨立於社會,而且能夠擔當大任,為國家建設做出貢獻的高素質人才。
(2)培養方式不同。中學培養「考」生,大學培養「學」生。由於中學和大學的追求目標不同,對學生教育培養的方式也不同。在目前高等教育資源相對緊缺的情況下,高考競爭十分激烈,因此人們衡量一所中學教育質量高低的標准,很自然地就選擇了該校的大學上線率和考取高校的重點率,中學也就不得不實施以培養高分「考」生為主要目標的「應試教育」。大學則不同,社會需要的是一個能夠有效、優質工作的人,要求工作者必須學識、素質、能力俱佳。不僅如此,在當今知識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還要求每個工作者具有自我提高、自我發展的能力。大學教育強調學生不僅僅是「學會」,更重要的是要「會學」。是培養現在學什麼技術最好的鑒別能力,而不是教你什麼技術都學的多面手。
(3)教育模式不同。中學是封閉式教育.大學是開放式教育。中學的教育內容是封閉的,所有學校都按照大綱規定的教學內容和要求來組織教學。教學模式也基本上是封閉的,都是按照「老師講授——解題示範一~課外解題練習」的教學模式來組織教學。而大學階段是開放式的教育,除了教師傳授知識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學生主動地進行探索性的學習,要讓學生懂得如何去辨別真理,吸收真理。學生在研究性、創新性的學習中,學習如何去收集知識、鑒別知識、綜合知識、運用知識和創新知識。通過前瞻性、高效性、多維化和綜合化的學習過程,使學生改變理念,開闊視野,提升能力,知識、能力、素質均衡發展。我們經常看到,不少在校時基本上處在同一起跑線上的大學新生,當畢業離開學校時,差距已是顯而易見。這種差距,不僅僅是所掌握知識的差距,更是理念的差距、視野的差距、能力的差距。
(4)教學方式不同。中學老師「逼」著學生走,大學學生「追」著老師走。大家都親身體會過,中學老師既是學習上的指導者,有時也是學生生活上的「監工」。為了學生能夠集中精力學習,他們天天圍著學生轉,時時「逼」著學生朝著考上大學這一明確具體的目標不遺餘力地拚命往前走。大學老師則不~樣,一方面他們希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需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會獨立思考,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學老師不是teacher,而是instructor,他們起的是輔助指導的作用,關鍵在於學生自主地吸收知識,發現、解決問題。老師只是一種解答器,想要得到答案,學生得自己去點擊,自己給「它」輸入你的疑惑。另一方面,大學教師要同時承擔教學、科研與服務社會的任務,精力不可能集中到教學一個方面的工作上,所以大學老師也不可能天天圍著學生轉,與學生面對面接觸的機會比中學要少得多。學生在學習或者生活上碰到困難,需要自己主動去尋找老師的支持和幫助。從這一意義上講,在大學應該是學生「追」著老師走。
(5)學習狀態不同。中學是被控式學習,大學強調自主性學習。中學生的壓力主要來自外部,中學老師發揮著主導作用。為了學生有效利用時間,提高學習效率,學生的學習計劃、學習內容、學習時問都由老師做出安排,乃至學習方式、解題步驟、書寫格式也要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可以說,在中學,學生就像是一隻被牢牢控制、在不斷抽打下被動旋轉的「陀螺」,一台被動學習的「機器」。在大學,學生必須自主自覺地學習,必須自己合理安排學習計劃,保證有足夠的時間投入課程學習。因此,大學生需要有自我加壓的意識和自我控制的能力。當前的大學生並不是缺乏理想和基礎實力,更多的是缺乏學習的自覺性、堅忍不拔的精神和持之以恆的態度。
(6)學習方式不同。中學學習老師幫你掌控,大學學習需要自己經常「反省」。在中學學習,學生習慣於老師「一口一口地喂」,上課一般速度較慢,解題示範多,基本上能當堂消化,而且經常進行階段性的考試檢查,大家學的內容又都一樣,所以一個階段下來自己學得怎麼樣,考試成績一出來,與其他同學一比較,就會知道。而大學老師講課是精、少、快,一拉就是幾章幾節,而且抽象闡述較多,一般只講教材的重點難點、思路結構或者一些關鍵問題,絕大多數課程內容要靠學生自學完成。教師一節課的內容,學生往往需要幾倍的時問才能消化和理解。即使有課堂作業,也並不要求一定完成,多憑學生自覺,不像中學時那樣,有很強的強制性。所以大學學習特別需要學生經常「反省」自己的學習態度.提醒A己投入足夠的時間到課程學習上去,鞏固所學的內容。切記千萬不能自我放鬆!
(7)學習內容不同。中學大家忙一樣,大學大家不一樣地忙。在中學,可以說大家課內課外忙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到高考要考的幾門課的學習上去。對高考要求以外的東西誰都不敢也不可能多去關注,即使對某一特長發展很有興趣,如果與高考准備有沖突,也只能暫時忍痛割愛。而大學學習則不同,因為大學是職業性的素質准備教育,不同學科、不同專業有不同的課程設置和學習要求,學習內容、教學模式和學習方法都會有所不同。特別是實行學分制後,學校允許每個學生根據自身興趣和學習能力自由選課,即使同一個專業的學生.所學的課程也會有許多不同。另一方面,大學不光要求重視課堂的學習,也十分重視實踐訓練;不光要學習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實際工作需要的各種能力。
(8)學習要求不同。中學強調標准,大學鼓勵創新。在中學,不僅大家所學的課程相同,而且有統一的教學大綱,對教學內容和要求都做了明確的規定。老師為了避免學生考試失誤,甚至對學生的解題步驟乃至書寫格式都會提出一些「規范」標准。中學生似乎成了學校這座工廠培養出來的「標准件」。殊不知這樣做,學生在得到嚴格規范的思維訓練的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被抹殺了個性和創造性。大學則不一樣,大學倡導學術自由,鼓勵學術創新。因為大學不僅是傳授知識的場所,也-是產生知識的地方,是發展科技生產力的「主戰場」,需要滿足社會對各種各樣人才的需求,能否為學生秉性和天賦的發揮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成為評價一所大學辦學是否成功的重要標志,所以大學教育不僅僅是給學生以「魚」,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以「漁」。
(9)思維訓練不同。中學學習越學問題越少越好,大學學習越學問題越多越好。正因為中學教育是為了學生高考取得好成績,所以中學老師的艱巨任務是帶領學生想方設法去攻克一道道難題。中學老師希望所教的學生越學問題越少。而大學則不然,大學需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性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這一層意義上講,大學生學習應該是越學問題越多越好,這樣更有利於學生和老師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看到的問題越多,創新發展的機會也就越多。所以大學生要把訓練自己發現問題的能力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學習上要培養自己的懷疑精神,要敢於向老師發問,樂於與同學討論,勇於向權威挑戰。
(10)管理方式不同。中學要求服從,大學倡導個性。中學生在許多方面都不夠成熟,所以老師對學生的管理非常嚴格,他們認為嚴格管理對學生的學習是有益的,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有足夠的學習時間。因此許多中學對學生採取的是「半軍事化」的管理模式,學生很少有自由進行自主安排,,久而久之大家也習慣了服從。但一進人大學就不一樣了,大學必須給學生自主發展、張揚個性的空間,以利於學生活躍思維,開發自身潛能,同時積極開展各項有益的活動,提高自身的多方面能力,促使自己快速健康發展。正如以往同學描述的,「在大學里連落葉都帶有靈性,連空氣都充滿自由的清新氣息」。在這樣的條件下可以真正地獨立成長。但是也有許多被慣壞了的同學,反而感到不自在了,還有不少同學理解不了大學這種「自由」的真正禽義,使自己這艘小船還沒出海就被「自由」的風吹得暈頭轉向,東倒西歪了。他們在失去外界強制約束的情況下,一開始就放鬆自己,最終走向失敗。
(11)承擔責任不同。中學別人把你當孩子看,大學別人把你當成人看。在中學,學生一般都沒滿十八歲,在他人眼裡還是個孩子。的確,這時候的你,還沒有完全長大,在法律上你也是一個需要父母監護的孩子。但是到了大學,雖然在自己父母眼裡你可能仍然是個孩子,但是在其他人眼裡,在法律的概念上,你已經不再是孩子了。十八歲,在法律上是一個重要的界線,到了這一年齡,就意味著你要獨立地承擔起作為一個公民的法律責任和義務,意味著你必須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特別是要對自己的言行負責。
(12)生活方式不同。.中學靠別人管自己,大學靠自己管自己。在中學的時候,除了抓好自己的學習以外,很少有其他事情需要學生自己操心。那時的學生很少離開父母,即使是住校生,也不會離家很遠,每周都會回家一趟或者父母來看你,既沒有獨立感,也不會有孤獨感,一切生活上的雜事父母都會幫你處理好。而到了大學,絕大多數同學都要離開家鄉,遠離父母。父母的嘮叨聽不到了,同時他們的照顧你也享受不到了。學習與生活上大大小小的事都要依靠自己去做,碰到困難也要自己設法解決。必須學會自己照顧自己,更重要的是自己管理好自己。畢競要學會獨立生活,學會在集體生活中與人友好相處,更重要的是自己選擇該走哪一條「路」。這是大學生最重要的一門必修課。
(13)學習視野不同。中學只要伏案學習,大學要站起來四面觀望。英國著名數學家、思想家懷特海說:「在中學階段,學生伏案學習;在大學里,他應該站起來,四面觀望。」這就是說在中學,學生只要管牢學習就可以了;而到了大學則必須明「目」擴「胸」,站起來朝四周探索,需要想「每一步我怎麼走」。在大學里什麼都得靠自己,醒著,還是睡著,人生軌跡就不一樣了。這些道理,我們不能等到讀完四年大學的時候才去細想,才想明白,不能等穿上學士服的那一刻再感嘆:「大學四年真是虛度,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在如此大的課堂里我似乎什麼都沒學到。」
(14)發展道路不同。中學靠別人幫助規劃,大學需要自己學會規劃。在中學階段,學生更多的是依靠別人的幫助規劃度過中學生涯,上什麼課,做什麼作業,怎麼樣復習,每天干什麼,考什麼大學,甚至填報志願等,都是在老師、家長的幫助指導下完成的。大多數情況下,你只須要服從,沒有太多的選擇權。而在大學,一切都由自己做主,自己說了算。如何規劃自己的學習生涯,這是每個人必須面對的問題。大學階段要自己選擇的內容非常多:上什麼課?上多少課?選什麼樣的老師?怎麼學習?參加什麼樣的社會活動?是否要考研?……這些問題你都會遇到,怎麼選擇?關鍵看你如何認識自我,自己的發展方向是什麼。做任何事之前,一定要對自己及周圍的環境有深刻而清楚的了解,在此基礎上.下決心選擇自己要走的路。可以說.大學階段走得順不順利,主要取決於有沒有一份好的生涯規劃書。生涯規劃其實不難,掌握「知己,知彼,設定目標,切實行動」的大原則,你一定能順利走上自己喜歡的道路。

F. 你認為大學生的生涯角色和任務是什麼

盡早熟悉自己的身份,成年人,這對於進入社會很有幫助,成年人面對的都是金錢,好好考慮一下自己有什麼技能可以交換到你想要的東西

G. 大學對於大學生扮演著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大學就相當於一個准社會,是學生時代步入社會的一個過渡.大學並不是像高中老師說的那樣是內個天堂,其實大學比容高中更殘酷,更有挑戰.最為一個學生來講:最重要的就是大學四年,不管你讀的是什麼學校,什麼專業,大學四年裡如果沒有好好努力過,人生恐怕真的就平平淡淡了.大學更重在於培養一個人的綜合能力.這就包括最基本的為人處世,待人接物... 等等!如果你是大學生,真的建議你好好的拼一把,不管是什麼東西,大膽的去嘗試.這樣的人生就算不是轟轟烈烈也無怨無悔....

H. 大學生該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

普通勞動者,工作中要不斷向領導、同事、朋友學習,使自己的知識、技能、社會閱歷不斷提高。

I. 大學生的角色定位

四年要有規劃,想你以後要去哪裡,想干什麼工作;要好好學習,特別是專業知識;還有就是把應有的證書拿到手,例如四六級證,計算機2級證等

熱點內容
研究生換導師申請模版 發布:2025-09-14 15:03:03 瀏覽:241
當代大學生的道德現狀 發布:2025-09-14 15:02:59 瀏覽:575
2014年清華校長本科生畢業典禮講話 發布:2025-09-14 14:59:49 瀏覽:932
本科生畢業論文查重范圍 發布:2025-09-14 14:53:42 瀏覽:109
大學生自我分析方法有哪些 發布:2025-09-14 14:45:24 瀏覽:894
大學生搞獨立 發布:2025-09-14 14:12:37 瀏覽:354
阜陽師范大學生大學 發布:2025-09-14 14:12:00 瀏覽:287
大學生官本位 發布:2025-09-14 14:05:25 瀏覽:462
武漢大學生八個月烏龜 發布:2025-09-14 14:02:55 瀏覽:37
日本幸福大學生活 發布:2025-09-14 14:01:53 瀏覽: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