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案例分析
Ⅰ 大學生自主創業成功案例很少,談談他們需要准備些什麼
大學生自主創業成功案例很少,因為他們缺少一定的經驗,面對事情沒有足夠的經驗的話,那麼很難成功的
該一方面就是沒有資金,如果你要創業成功的話,資金是佔一部分的,再一部分跟華采訪是佔大部分
Ⅱ 大學生創業實例分析
1、西安理工大學2007屆畢業生小黃曾參加了陝西市政府舉行的全市落實創業政策懇談會。會上,他一道出自己想建立一個大學生求職網站的想法就得到了市長陳寶根的贊賞和支持。在市長的鼓勵下,這個充滿了創業激情的小夥子迅速完善了先前醞釀許久的創業計劃書、架構起未來網站的基本框架。但一個繞不開的問題是,由於自己並不會寫電腦程序,網站的建立必須由專業的技術人員來完成,這名技術核心人物在哪裡?苦苦找尋數月無果,小黃只好暫時收起創業夢想,先找份工作,給別人打工。
「對創業條件分析不足,這是我最大的失敗。」小黃這樣總結自己失敗的起步。
坎坷求職經歷激發創業夢想
大學最後一學期,迎接小黃的是一場接一場的招聘會、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而歸。「我們不停地奔波於各種招聘會,在海量的招聘信息里想要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企業卻很難。」在與企業的接觸中,小黃了解到企業也存在類似的煩惱。因為缺乏對學生的了解,企業僅通過一次招聘會或一次簡單的面試簽訂用人協議,事後卻發現招聘來的員工並不適合這份工作,為此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於是,他萌發出這樣一個想法———辦一個不同尋常的求職網站。
小黃介紹說,在網站中,他將為企業和大學生搭建起一個長期穩定的接觸平台,只要大學生和企業登錄注冊,雙方就可以通過這個平台相互了解,企業甚至可以跟蹤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各方面表現,決定畢業時是否錄用。
接下來的幾個月,小黃開始了廣泛的市場調研。他登門20多家企業,與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負責人溝通了這一想法,網站的特色服務內容得到70%的人的肯定。「我會用兩到三年的時間向外界推廣網站,吸納大學生和企業登錄,並向企業收取一部分會員費。三年後,點擊量有了一定提升,廣告將成為網站盈利的又一渠道。未來,在繼續完善網站服務內容的基礎上,推出一系列連帶產品,我相信這會有更大的發展前景。」實際上,小黃已明確了網站的盈利模式。至於網站的長遠規劃,小黃表示他已制定了相應的計劃。
渴望獲得創業指導 大學生創業網
盡管制定了自己的創業計劃、確立了盈利模式、進行了市場調研,也得到了父母兄長的資金支持,但小黃卻忽視了創業最為關鍵的因素之一———組建得力的團隊。
「剛開始我以為這不是問題,懂程序的人多,肯定能吸引到這樣的人。」直到制定創業計劃的後期,小黃才向身邊好友發布信息,結果只找到一個做網站的高中好友。「人太少了,編好這個網站的程序至少要兩年。」小黃說,目前高校內具備這方面技術的人太少,而有豐富經驗和能力的人卻不願意放棄工作跟他一起創業,好比沒有左膀右臂,小黃孤軍奮戰的結果只能是退下陣來。
「合理的創業方案、資金和團隊是創業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之前我卻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小黃感到有些後悔。他說,如果當初有人能給他指導和提醒,或許就不會出現這樣的錯誤,「學校應該開設創業指導選修課,給有創業想法的大學生一定的指引。」
目前,小黃暫時放下了自己的創業計劃,開始忙於找工作。「等有了幾年工作經驗,我還會繼續完成創業夢想。這幾年,我會構建自己的生活圈,尋找創業的最佳團隊。」
Ⅲ 大學生自主創業成功案例
雙創街有許多大學生自主創業並做的不錯的例子,比如北京諾德雙創街的圖騰科技專、南陽創業大街零屬壹雲電子科技、重慶沙坪壩雙創街申乙文創、上海嘉定雙創街的睿畜科技、威海創客大街先馬供應鏈、深圳網谷雙創街的HiredChina等等。他們中有傳統行業的「新玩法」,用科技手段,改變了傳統模式,提高了產品質量與工作效率,也有時代孕育下的產物,有供應需求,就會有全流程貼心服務,也有將滿腔情懷轉化為事業,在自己的小天地中嶄露頭角,將文創變現,更好的實現價值,等等,這離不開創業者的精心規劃與用心經營,在環境與時代的助推下,得以成就創業夢想。
Ⅳ 大學生的創業機會案例分析有哪些啊,實例分析
中國互聯網創業知名團隊
中國電子商務領袖團隊
首創全球會員社區的旗艦團隊
集合商專界政界頂尖精英屬的超強團隊
宣傳體系覆蓋千萬人群的優勢團隊
首個建立商學院職業培訓的專業團隊
首家引入起航式培訓模式的紀律團隊
首推自助式招商講解系統的創新團隊
大學生創業隆力奇適合你
Ⅳ 大學生畢業生創業做什麼項目(盡量多,最好是有成功案例)
個性服飾印製
個性徽章
個性帽子
說明白就是DIY啦
能不能行就靠你自己能不能賣出去回了
額
還有啊
銷路答方面你可以在開個
淘寶店
淘寶也的花2400多
我說的機器也要20000
我感覺你專住於網路銷路吧
這樣升店面了
吸引人的設計
多宣傳才是
王道
沒有
做著來錢的
Ⅵ 大學生自主創業成功案例較少請你談談他們需要准備什麼
如果大學生想要創業的話,那麼需要有足夠的心理准備,因為大學生創業很有可能會失敗。
Ⅶ 大學生創業成功案例
大學生創業成功案例
、北京易得方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北京易得方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FanSo.com)是由清華大學學生於1999年月日創建的,它是國內第一家由在校大學生創業、吸引風險投資創辦的互聯網公司。FanSo作為ICP(網際網路內容提供商)公司開辟了「新聞在線」、「環球影視」、「嘯林書院」、「打開音樂」、「游戲辭海」和「我的家」等頻道,FanSo還提出了一套全新的「CampusAge中國高校電子校園解決方案」,為加速中國高校校園電子化建設進程服務。FanSo已經從一個不到10人的創業團隊發展成為擁有60餘名員工的初具規模的商業公司,2000年月再次成功融資660萬,其頁面瀏覽量已經突破250萬,在四個月內就成長為教育網內最大的站點。
FanSo的創業理念就是源於校園、服務學生,其業務內容跟大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FanSo的創業模式和創業的切入點可以說是很有特色的:一是它抓住了互聯網發展的契機,互聯網是個新生事物,它是一種有效的載體和工具,理論和實踐同時表明ICP是一種重要的基於互聯網的經營模式,創業者作為在校大學生對互聯網具有靈敏的感悟,他們既能認識到互聯網的發展方向,又發揮了自己的長處,是利用新經濟機遇的一種典型;二是它以學生和校園為主要服務對象,以大學為業務背景,這是創業者更主要的長項,他們本身作為在校大學生對大學生的需求和心理有著深刻的感受和理解,又有年輕人特有的朝氣、靈敏果敢和想像力,同時他們利用豐富的學校資源,FanSo已經與多家高校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合作;三是FanSo引進了風險投資,風險投資在我國還是一個比較新鮮的事物,但對於創業初期的公司尤其是ICP公司的重要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馬克.安得森和美國網景公司
美國網景公司的創始人之一馬克.安得森,一位改變Internet歷史的青年,剛大學畢業時還沒找到更好的工作,於是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編寫互聯網瀏覽軟體,開發出了Mosaic瀏覽器。1994年月與矽谷風險投資家吉姆.克拉克聯手創立Mosaic通訊公司(網景公司的前身),克拉克投資400萬美元,把安得森和他的夥伴們都拉到了矽谷,集中全力開發網路瀏覽器。不到兩個月,安得森和他的夥伴們就成功地開發了Mosaic的新版本,並把它命名「Navigator」(領航員),隨後新瀏覽器的銷售在互聯網上突飛猛進,一下就占據了80%的份額。
1995年月日,成立還不到16個月、從未贏利過的網景公司在紐約上市,這家創始資金只有400萬美元的小公司一夜之間成為20億美元的巨人。年僅25歲的安得森也彷彿神話般地從一文不名到擁有5800萬美元的「互聯網富翁」。1997年月,美國《旗幟》周刊把安得森稱為「無限制資本家」,預言「技術馬克思主義」已經到來。而身為網景公司董事長的克拉克在公司上市的第二天身價就達5.65億美元,這位出身斯坦福大學的電子工程教授,正是敏銳地感覺到Internet的強大潛力和發現了安得森這樣的一位優秀年輕人的價值,才會有這樣的成就。
、楊致遠和雅虎
提到雅虎,人們馬上就會想到楊致遠。1993年底,他在斯坦福大學攻讀電機工程博士學位,在上網瀏覽器問世的時候,他整天都泡在網上,博士論文也不做了。他和學友戴維.菲洛決定創辦一家網路公司,但自己沒有足夠的資金,也不能從父母或朋友那裡找錢,所以想到得找有眼光的風險投資家。他們很順利,第一個就找到了矽谷成功的企業家、國際購物網路的創始人亞當斯,一拍即合,成立了Yahoo!
1994年月12日,雅虎在納斯達克上市,一天之內雅虎的市值達到8.5億美元,是一年前准備收購者估計的200倍。上市為雅虎籌集了20億美元的資金,年僅28歲的楊致遠也因此成了億萬富翁。今天雅虎的市價已接近75億美元,用美國《商業周刊》的話說:「Yahoo!就像在沙灘上搭起的樓閣,然而一夜之間四周就建立起了摩天大廈。」
、視美樂——中國第一家大學生高科技公司
「視美樂」被媒體譽為中國第一家大學生高科技公司,核心技術產品叫做「多媒體投影機」,是由清華大學材料系學生邱虹雲發明的。1999年月,邱虹雲、王科和徐中三位清華學生靠打工掙的錢和朋友、家人的資助,籌集50萬元注冊了公司。兩個月後,上海第一百貨商店股份有限公司與「視美樂」簽定分兩期注入5250萬元風險投資的協議,這是中國第一例本土化的風險投資。1999年12月,「視美樂」的專利產品——多媒體超大屏幕投影機中試成功。2000年月,澳柯瑪集團投資3000萬元與「視美樂」合資注冊成立北京澳柯瑪視美樂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簡稱澳視),開發、生產、銷售多媒體超大屏幕投影機及相關視聽產品。2000年月,年產10萬台多媒體投影機生產基地在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落成,該投影機涉及光學、電子、機械等多方面的尖端專業技術,可播放計算機、電視等多種數字及模擬信號,是與Internet相連的領導世界新潮的產品,目前產品已順利投放市場。
、互聯網實驗室
「互聯網實驗室」的創始人方興東過足詩人癮又做IT界主治大夫,如今成了當代創富神話的一個主角。2000年月,方興東被香港《亞洲周刊》評為「中國重要的高科技企業家」,業內人士甚至給他打個價,說方興東的名字至少值486萬元。互聯網實驗室的首席理論家姜奇平這樣評價方興東:「蓋茨、楊致遠和安德森,至少要等到離開學校才獲得他們的第一個100萬。這一點上,方興東(清華在讀博士)顯得更成功」。國內另一位運用「注意力經濟」的高手張朝陽說過:能否得到社會的注意,關鍵看其手頭有多少吸引人的話題。
、邁思威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邁思威」成立之初只有30萬元注冊資金,這是陳旭光和幾位清華同學辛苦編程序掙來的。半年後,韓國SK集團投資700萬元人民幣,使企業獲得了快速發展。身為董事長年僅25歲的陳旭光敢這樣叫板:「張朝陽肯定沒有我活得happy,你公司掙錢了人家才認你!」
以上僅為大學生成功創業的部分典型案例,在我們這個時代,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據悉,這些公司都在爭取上市。在中國,雖然還沒有如美國完善的風險投資機制,也沒有納斯達克股票市場,但是這批創業公司已經運營起來,而且中國證券監管部門已經宣布,要放寬高科技企業進入股票市場的條件,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就會變成現實。一旦上市,這些創業公司的創始人已持有的股份就有可能躋身億萬富翁的行列。
更多請參考眾分論壇創業成功案例 創業失敗案例
Ⅷ 大學生創業成功與失敗案例
大學生們常常懷抱著一種對未來美好的渴望,投入到創業中來,但現實的洪流卻常常無情的把他催垮。據統計顯示,90%的新生創業企業都會在五年內夭折。在那倖存下來的10%的企業中,又有90%會在第二個五年內結束生命。也就是說,大約99%的新創企業活不過十年,大學生創業的企業尤其為甚。
因為,我們的學校總是把學生練習成善於打工的職員,而不是善於創造工作機會和開辦企業的創業者。事實上,在目前的中國,做老闆的以大學生學歷的為少。
下面的創業故事說明了大學生創業為什麼會失敗:
西安理工大學2007屆畢業生小黃曾參加了陝西市政府舉行的全市落實創業政策懇談會。會上,他一道出自己想建立一個大學生求職網站的想法就得到了市長陳寶根的贊賞和支持。在市長的鼓勵下,這個充滿了創業激情的小夥子迅速完善了先前醞釀許久的創業計劃書、架構起未來網站的基本框架。但一個繞不開的問題是,由於自己並不會寫電腦程序,網站的建立必須由專業的技術人員來完成,這名技術核心人物在哪裡?苦苦找尋數月無果,小黃只好暫時收起創業夢想,先找份工作,給別人打工。
「對創業條件分析不足,這是我最大的失敗。」小黃這樣總結自己失敗的起步。
大學最後一學期,迎接小黃的是一場接一場的招聘會、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而歸。「我們不停地奔波於各種招聘會,在海量的招聘信息里想要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企業卻很難。」在與企業的接觸中,小黃了解到企業也存在類似的煩惱。因為缺乏對學生的了解,企業僅通過一次招聘會或一次簡單的面試簽訂用人協議,事後卻發現招聘來的員工並不適合這份工作,為此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於是,他萌發出這樣一個想法———辦一個不同尋常的求職網站。 (創業項目非常好!找到了切入點。)
小黃介紹說,在網站中,他將為企業和大學生搭建起一個長期穩定的接觸平台,只要大學生和企業登錄注冊,雙方就可以通過這個平台相互了解,企業甚至可以跟蹤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各方面表現,決定畢業時是否錄用。
接下來的幾個月,小黃開始了廣泛的市場調研。他登門20多家企業,與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負責人溝通了這一想法,網站的特色服務內容得到70%的人的肯定。「我會用兩到三年的時間向外界推廣網站,吸納大學生和企業登錄,並向企業收取一部分會員費。三年後,點擊量有了一定提升,廣告將成為網站盈利的又一渠道。未來,在繼續完善網站服務內容的基礎上,推出一系列連帶產品,我相信這會有更大的發展前景。」實際上,小黃已明確了網站的盈利模式。至於網站的長遠規劃,小黃表示他已制定了相應的計劃。
盡管制定了自己的創業計劃、確立了盈利模式、進行了市場調研,也得到了父母兄長的資金支持,但小黃卻忽視了創業最為關鍵的因素之一———組建得力的團隊。 (因為社會經驗的缺乏,難免考慮不到,有時候竟把最重要的東西給忽略了。)
「剛開始我以為這不是問題,懂程序的人多,肯定能吸引到這樣的人。」直到制定創業計劃的後期,小黃才向身邊好友發布信息,結果只找到一個做網站的高中好友。「人太少了,編好這個網站的程序至少要兩年。」小黃說,目前高校內具備這方面技術的人太少,而有豐富經驗和能力的人卻不願意放棄工作跟他一起創業,好比沒有左膀右臂,小黃孤軍奮戰的結果只能是退下陣來。
「合理的創業方案、資金和團隊是創業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之前我卻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小黃感到有些後悔。他說,如果當初有人能給他指導和提醒,或許就不會出現這樣的錯誤,「學校應該開設創業指導選修課,給有創業想法的大學生一定的指引。」
目前,小黃暫時放下了自己的創業計劃,開始忙於找工作。「等有了幾年工作經驗,我還會繼續完成創業夢想。這幾年,我會構建自己的生活圈,尋找創業的最佳團隊。」
小本創業第一步網點評:
創業前對自己要有一個清醒的定位,這個定位不僅僅是對自己能力的定位,對創業成功與失敗都要有一個清醒的定位。
在做一件事時,我們首先看的是合不合法,然後考慮的是經濟上行不行,最後是這個團隊能不能承接,這是一個步聚。但由於我們太急於把這個事情做成,或說前兩個因素太好了,就忽略了最後團隊的問題。而最後恰恰是這個因素使項目功虧一簣。
所以對合作夥伴的性格特性及能力一定要有清楚的熟悉,這對於團隊的核心人物來說至關重要,讓合適的人坐上合適的位置。
Ⅸ 大學生自主創業成功案例
1、郭敬明,郭敬明大學時期便開始創業,常年霸佔著中國作家收入排行榜榜首,郭敬明在大學時便成立「島」工作室,出版一系列針對自己小說受眾的雜志與期刊,而後成立柯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逐漸建立起自己的商業版圖。
2、王興,大學生創業者,在畢業之後,沒有豐富的職業履歷就開始創業的人,校內網,飯否網,美團網這三個中國大名鼎鼎的網站的聯合創始人。
3、陳歐,聚美優品的CEO陳歐也是一名標準的大學生創業,陳歐16歲的時候考上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作為一個資深游戲愛好者,在大四的時候陳歐決定在游戲領域創業,憑著有限的資源做出了後來影響力巨大的GG游戲平台。
4、劉強東,1998年6月18日,在中關村創辦京東公司,代理銷售光磁產品,並擔任總經理 。2004年,初涉足電子商務領域,創辦「京東多媒體網」(京東商城的前身),並出任CEO。
京東商城已成為中國最大的自營式電商企業 ,而京東集團業務已涉及零售、數字科技、物流、健康、保險、物流地產、雲計算、AI和海外等領域 。2014年5月,京東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
5、雷軍,讀完大學的雷軍便開始闖盪計算機市場。1992年,雷軍與同事合著了《深入DOS編程》一書。在接下來的兩年裡,雷軍涉獵廣泛,寫過加密軟體、殺毒軟體、財務軟體、CAD軟體、中文系統以及各種實用小工具等,
並和王全國一起做過電路板設計、焊過電路板,甚至還干過一段時間的黑客,解密各種各樣的軟體。兩年下來,雷軍和各家電腦公司老闆之間都成了熟人,成了武漢電子一條街的甚有名氣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