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大學生婚戀

大學生婚戀

發布時間: 2021-01-28 13:11:43

1. 大學生的婚戀觀及戀愛現狀調查分析

大學生的戀愛觀
大學生戀愛現狀與戀愛觀調研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婚戀觀也發生著改變,而戀愛問題已經成為大學生最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在高校,大學生戀愛幾乎成為了每一個大學生的「必修課」,其普遍性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和個體原因。但大學生往往在戀愛心理的發展要滯後於生理的成長,在戀愛方面往往遇到挫折,進而導致個人心理健康問題。對大學生進行適當的戀愛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念,是高校立德樹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學生、戀愛觀、教育
調研背景及意義
調研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多元文化的交織,人們的婚戀觀也發生了很大改變。而大學也不再是安寧的「象牙塔」,社會婚戀觀的多元化沖擊著大學校園的莘莘學子,青春年少的大學生心智逐漸成熟,在社會環境的渲染下,在大學期間談戀愛成為了大學生的「必修課」。
高校自由,開放的整體環境為大學生談戀愛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很多同學在大學中都有過戀愛經歷。
與中國傳統的道德觀相比,「90後」大學生對於愛情、婚姻有著自己獨立的見解,希望按照自己的心願尋找到自己的終身伴侶。然而,當代大學生戀愛心理的發展要滯後於生理發展,大部分學生還不能夠深入理解戀愛和婚姻,這就使得大學生的戀愛像不成熟的青果一樣,青翠誘人但卻苦澀。一些大學生因為失戀或者無法追求到心儀的對象,產生了厭學、人際交往困難、個人情緒容易焦慮失落等不良現象,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高校的教育者和管理者,應該更加關注大學生的戀愛情況,幫助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幫助戀愛受困的同學走出戀愛的困境。
天津大學在大學生戀愛觀培養上走在了全國高校的前列,廣泛開展了各種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交友聯誼活動,比如「玫瑰園」「單身派對」等。同時在第二課堂開設「戀愛課」,幫助同學樹立正確的戀愛觀,避免因為戀愛引發心理疾病。
調研意義
太雷班第五小組於2017年10月4日正式成立,隨後本次調研活動也正式啟動。選擇這一主題主要是因為:第一,隨著我國經濟總量不斷增長,人民思想文化也發生著變化,大學生在校期間談戀愛已經成為普遍現象,戀愛問題已經成為大學校園的熱點話題之一;第二,大學生往往沒有過成熟的戀愛經驗,在戀愛過程中難免經歷到打擊和挫折,致使無法正確處理愛情與學業的關系,影響個人身心健康發展,因此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念,促使他們在戀愛過程中走得更遠有著重要意義;第三,對天津大學在校大學生提取樣本,收集調研數據,有助於為天津大學未來在塑造大學生戀愛觀方面提供數據支持和可行性建議。
調研概述
太雷班第五小組以調查問捲入手,最終確定分別從大學生戀愛現狀和戀愛觀兩個維度進行問卷的設計,採用了網上問卷與線下調研相結合的方式,涵蓋了本科、碩士、博士群體,其中主要面向本科生群體。針對調研得到的數據,我們採用描述性統計的方法,對所獲得的數據進行分析,並採用結構分析法了解學生們的戀愛觀和戀愛現狀。同時在數據調研的基礎上採用了深度訪談的方式,分別面向學校機關部門負責人、學工幹部及心理中心教師、戀愛課教師、研究生導師、在讀學生等五個群體進行訪談,進而深度了解他們對於大學生戀愛觀的看法。
為了讓更多的同學了解正確的戀愛觀,還在10月27日舉辦了一次線下「學霸情侶」分享會,邀請在大學期間相互扶持、相互幫助的兩對情侶現身說法,向低年級的同學傳遞戀愛、學習的秘籍,以幫助低年級同學能夠在愛情、學業雙豐收的這條道路上走得更遠。為了更好地對我們的公眾號和戀愛理念進行宣傳,我們於11月3日在新校區舉辦「最對對」情侶游戲活動,通過一起答題、一起運動、測試默契度等方式促進情侶之間相互交流。
數據調研
問卷設計
本次問卷調查在廣泛參考相關文獻後,共設計21道問題。總體可以分為3個類別,分別為被調查者基本情況信息,被調查者戀愛現狀,被調查者戀愛觀念。
個人基本情況分析
參加本次調查的男女比例較為均衡,其中男生529人,占總數的45%,女生647人,占總數55%。調查樣本的年級分布也比較合理,高年級經歷戀愛的經驗要多於低年級學生,因此在獲取調查樣本時傾向於向大四年級以及研究生群體做調研,獲取他們的數據。其中大一年級250人,大二年級128人,大三年級111人,大四年級321人,碩士生319人,博士生47人。獨生子女是影響學生群體的重要劃分類別,其中694人是獨生子女的,占總數的59%,剩餘482人不是獨生子女,占總數的41%。
目前的戀愛狀態
根據數據調研情況,共有31%的同學正處於戀愛中,其餘同學仍處於單身狀態。在處於戀愛狀態的同學中,總數的13%是異地戀。可以看出,目前處於戀愛狀態的學生仍是少數,大部分同學沒有處於戀愛狀態。而處於戀愛狀態中還有一部分是異地戀,經受著相當的考驗。

戀愛經歷情況
我們發現,有過一次戀愛經歷的人數最多,而經歷過4次及以上戀愛經歷的人數最少,值得關注的是,沒有一次戀愛經歷的人數達到了265人,占總人數的27%。通過交叉分析,我們進一步得到,隨著年級的升高,有過戀愛經歷的人數會增加,戀愛的次數也會逐漸增多,這與我們的常識相符。
而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戀愛經歷的缺乏使得他們更需要被幫助樹立正確戀愛觀,他們年紀較小,心智還不成熟,對於戀愛中的許多問題還無法處理好。

男女生戀愛經歷呈現不同的分布。在調研人群中,沒有戀愛經歷的男生人數較少,有過一次戀愛經歷的男生人數最多。在調研人群的女生中,沒有戀愛就經歷或者只有一次戀愛經歷的女生占總數的60%,整體呈現戀愛次數較少的特徵。

戀愛動機
戀愛動機是產生戀愛行動的內部動力,由戀愛需要而引起,並直接指向戀愛目標。根據調研數據顯示,天津大學學生的談戀愛的目的比較單純,65%的同學認為自己的戀愛單純是由於遇上了對的人戀愛感覺的吸引驅動自己去戀愛。17%的同學期望在大學通過找個伴兒,相互促進各自的成長。盲目戀愛、對戀愛出於好奇的態度、受到父母親人的壓力而戀愛,其他的戀愛目的相對屬於小眾群體,只佔到了總數的18%,不過如果放到調研樣本的絕對數目來看,這一類群體的絕對數目還是不容忽視的。

不同年級的同學談戀愛的原因相對不同。整體而言,個人認為因為愛情的原因而談戀愛占據了大部分。對於大一年級的同學,28%的同學認為因為不知道原因就開始談戀愛,這些同學年紀較小,對於談戀愛相對迷茫。大二年級中42%的同學想要在大學中找個伴,希望能夠共同度過大學生活,避免大學學業生活的寂寞和枯燥。

大學生談戀愛的好處、壞處
大學生談戀愛究竟是好處多還是壞處多,關於這個問題,調研數據顯示,同學們還是認為談戀愛會帶來益處的人數要多一些。其中833名同學認為「找到伴侶」是大學生談戀愛的好處,佔到總人數的85%。其餘「減輕心理壓力」「消除寂寞」等均有過半人數認同是大學生談戀愛所帶來的好處。

相比於大學生談戀愛的益處,326名同學認為大學生談戀愛的壞處是分散精力。往往兩個人進行戀愛,就需要拿出時間來共同經歷一些事情,這樣就難免會佔用一部分其他的時間。
另外,還有觀點認為談戀愛會影響自己和其他異性的正常相處(愛情的排他性)。只不過,持有這種觀點的人不多。整體而言,同學們對於校園戀愛還是持樂觀、積極的態度。
愛情重要性
我們調研對於愛情、友情、學業、親情、金錢五種不同因素的得分排序,排列在第一位的因素將給予5分,排在第二位的給予4分,以此類推。最終,親情因素得到了最高4.55分,其中有858名同學將親情因素選在第一位,表明大學生還是更加註重親情因素。整體而言,愛情排在第三位,整體獲得了2.91分。

單就愛情因素而言,只有84名同學選擇將愛情放在了第一位。分別有348、300、288名同學將愛情列在了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分布較為平均。整體而言,同學們相對於愛情,更加重視親情和學業,這和學生所處於學習的環境有著重要的相關性。

校園愛情面臨的問題
校園愛情純真,但是被考驗的因素也很多。調研數據顯示,723名學生認為「畢業後各奔東西,不能在一起」是困擾校園愛情最大的問題。每當到了畢業的時候,很多情侶在畢業或者畢業之後的一年中就分手了,因為地域的差異、學業與工作的差異等等,雙方沒能夠很好地經營畢業後的戀愛關系,最終導致分手。另外,488名學生認為「面臨現實的各種經濟壓力」是困擾校園愛情的難題。戀愛是需要經營的,在生活中看場電影、為對方買些小禮物,這些都是需要額外的支出,可能處於戀愛關系中的男生,需要承擔一部分女朋友的經濟支出。除此之外,也有314名學生認為「學業繁忙,聚少離多」給校園愛情帶來危機,283名學生認為「家庭文化差異過大」會給校園愛情帶來困境。

戀人之間最佳的花銷方式
情侶之間需要通過相互送禮物、共同出去娛樂、一共吃飯等方式來促進相互間的感情。這也就引發了戀人之間哪種花銷方式更佳的問題。基於傳統觀念,50%的同學認為男生負擔需要多一點。同時由於西方文化的傳入,家庭經濟條件的發展,還有36%的同學認為AA制更佳符合。

戀愛與婚姻的關系
戀愛的目標和完美歸宿,理論上是走進婚姻的殿堂,調研數據顯示,36%的同學認為,戀愛應以結婚為前提,這樣的觀念是比較傳統的戀愛觀念。正確的戀愛觀也是宣揚希望戀愛是要走向婚姻關系的,但是現實中,由於種種原因,很多情侶無法走進婚姻中。當代大學生思想較為開放,不再像過去一樣閉塞,已經出現了「不婚」「不育」不輕易確認婚姻關系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因此大學生婚姻觀逐漸隨之淡化,很多大學生認為,如果談戀愛可以結婚固然很好,如果最終兩個人沒有能夠走進婚姻殿堂,仍然能夠被人所接受。

希望學校採取的行動
除了進行封閉式問題之外,我們還設置了開放式提問。在回答希望學校採取的行動這一問題中,超過50%的同學答道希望學校設置相關的課程,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同時還有一些同學提到,需要設立更多的情侶交往的地點,可以幫助情侶之間加深感情。

大學生戀愛的特點
經過對調研結果的分析,在大學校園這一特殊環境成長的當代大學生,相比於其他的戀愛,還有其獨特的戀愛特點。
浪漫性
大學生對未來充滿希望和追求,同時身處簡單純凈的大學校園中,當代大學生的戀愛具有更多的夢幻色彩,期望理想中的愛情。
可是他們對承擔實際生活困難的能力、責任等條件重視不足。這也是當代大學生戀愛難以經受考驗、容易變動的主要原因。
易變性
當代大學生社會閱歷相對比較淺,加上正處於青春萌動期,因此,大學生的戀愛大多是沖動型的,往往通過短暫交往就會確定戀愛關系。然而戀愛的浪漫性使得大多數有些同學不善於處理戀愛中的糾葛、矛盾,情侶雙方的感情波動較大,容易分分合合,變化無常。而一些不健康的戀愛觀念,比如「不求天長地久,只要曾經擁有」這樣的思想觀念,也彌漫於大學生群體中,使得大學生戀愛容易因為外界因素而產生變化。
意見與建議
為了更加全面地獲取大學生戀愛觀,我們分別面向學校機關負責人、輔導員及心理中心教師、戀愛課教師、研究生導師、學生五個群體進行了深度訪談,了解他們對於大學期間談戀愛的看法、學校在促進學生擴大交友范圍的有效舉措、學校幫助學生樹立正確戀愛觀的有效做法。
01
學校機關負責人
學校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戀愛觀的重要陣地,而戀愛觀教育是學校在立德樹人的重要內容。對學校機關負責人進行采訪,能夠深入了解學校機關目前對於學生戀愛的看法和做法,為未來工作的開展提供支持。

校團委書記呂靜
呂書記從戀愛的四個基本要素(男女雙方、平等關系、共同理想、責任)入手,談了她對大學生戀愛觀的看法。首先,兩個人的關系是建立在平等關繫上的,是戀愛的基礎,不能有人高高在上,否則就會出現問題。缺乏個人獨立性、缺少經濟基礎的戀愛,由於一個人要依附另一個人,這樣往往導致沒有好的結果。其次是兩個人要有共同的價值觀,雙方對於未來、對於處理事情的態度,共同的價值觀決定了兩個人戀愛的遠度。面對戀愛和婚姻,不能有落差,要懂得用心來經營。

研究生綜合辦公室主任盧錚松
盧主任從研究生院的角度簡要談了對於研究生戀愛的看法,並提出研究生導師作為研究生的第一責任人,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術發展,也要關心學生的個人發展,而戀愛就是學生個人發展的重要一點。他還提出,現在的青年學生更加自信,既是來源於國家的自信,也是來源於個人的自信,因此當代大學生在尋找對象時,更加註重精神上的交流,而自我展現出的面貌也是自信的一面。
02
學工幹部及心理健康中心教師
尚潔
(校團委副書記、經管學部團委書記)
尚老師對畢業季後因為距離等因素導致情侶分手的現象做出了分析,他認為打敗愛情的最重要的因素不是距離,而是雙方的態度,因為距離的差異、文化的差異等等會給情侶之間帶來很多挫折,但是情侶的態度才是決定是否能夠繼續走下去的關鍵因素。
程誠
(心理健康中心教師)
程誠老師作為一名心理咨詢教師,接待了很多來咨詢失戀而導致心理問題的學生。程老師認為,失戀往往不是單獨存在的,僅僅是失戀可能不會導致心理障礙,而在失戀的背後,往往還存在著家庭關系、學業壓力、宿舍關系等,這些復雜的關系交織在一起,通常會導致學生產生心理疾病,而失戀通常只是引發學生身心健康的一個導火索。在程老師看來,戀愛不是陽春白雪,需要學生去經歷、去體驗。同樣,面對失戀的情況,程老師給出了他的建議,生活不能夠停滯下來,生活中不僅僅只有戀愛這一件事,有大量的時間可以去做更重要的事情,而不是面對失戀時故步自封、停滯不前。
03
「戀愛課」教師

天津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劉曉純
教授認為戀愛是一件感性的事情,而他在感性中講述著理性的觀點,盡可能幫助更多大學生了解戀愛中的道德問題和法律問題,給大家敲響了警鍾,防止大學生因為戀愛問題而引起不必要的後果。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了,在戀愛中要懂得責任的問題,既包括行為義務,也包括法律義務和約定義務。大學生需要明確戀愛中的義務在對戀愛應該有著充分認識的基礎上才能夠真正履行戀愛中的責任。
04
研究生導師
研究生的年紀較大,心智相對比較成熟,相比於本科生對於戀愛有著更加迫切的需求。同時,一些博士研究生的年紀較大,有部分研究生也步入了婚姻中。研究生導師是負責研究生成長的第一責任人,研究生導師對於研究生戀愛的態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天津財經大學副校長、天津大學經管學部教授劉金蘭
對於研究生來說,更重要的是正確處理學業和家庭的關系,畢竟研究生還是處於學習、科研壓力之中,需要合理地分配精力,否則很可能會導致主次不分,無法完成學業。導師作為研究生的指路人,有義務幫助研究生更好地處理學業和戀愛的關系,幫助他們快速成長。
05
學生

賈夏傑、王璐
王璐同學和賈夏傑同學作為優秀的學生代表,大學三年內,在學習與生活中互幫互助,最終雙雙保研清北,他們對戀愛觀有獨到的見解。當談到戀愛與學習的關系之時,賈夏傑說,每個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態度。學習與戀愛,處理的不好,那麼就會是一種互相沖突的關系,但要是處理的好的話,就會變成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

2. 大學生戀愛

問題截圖抄

僅供參考的回答

1,他襲說你的喜歡太沉重了,意思是你把她看得太緊了,

讓她沒有個人空間了,很壓抑,沒有自由。

就像你要時刻問她的去處和私下活動軌跡一樣,她

有權利不回答你。

2,如果想要繼續和她做朋友,首先要給予對方足夠的私人空間,

不要時時刻刻問她的動態活動軌跡,這樣會有壓迫感,

3,建議,要追求對方,首先,讓對方感到舒服,按照

對方的交友原則來為人處世,不要追得太緊,

談戀愛,要講究自由,有各自的發展空間,不要事無巨細。

否則會嚇跑她的,要記住,你不是她的家長,不要管太多,

要尊重她的行為和想法,祝你好運

3. 大學生戀愛的現狀


當代大學生的戀愛現狀 大學生為什麼不談戀愛
當代大學生的戀愛現狀

1、看的越來越多,卻不懂。 理解的越多,卻不想接受和認可, 接受的越來越多,卻不那麼想做 想的越來越多,卻很少行動。
2、很多人也是因為一次沒談過,通過身邊人看透了很多,所以越來越不想談戀愛,開始是找不到合適的對象,後來是連個暗戀對象都難以找到
3、戀愛前:甜甜的戀愛什麼時候輪到我啊 戀愛後:不談戀愛 逼事沒有
4、其實每天都挺羨慕別人秀恩愛的,我用工作還有玩鬧麻痹自己。但是我不會將就,不敢想像跟一個不喜歡的女生談戀愛,那是對自己多狠。哪怕這輩子都是黃花大閨男,我也不會將就
5、白天的時候看別人秀恩愛各種笑,各種酸,就好像沒心沒肺的對戀愛沒有一點關系,晚上腦中就有開始構想各種美好的愛情
6、據說,冬天吃得胖一點,穿得厚一點,比較容易被丘比特射中。
愛情觀念開放
1、遇到自己喜歡的異性,部分女大學生會選擇主動追求。80後的女性在遇到自己心儀的對象時,部分女生不再沉默,不願因自己的羞怯而錯過自己喜歡的人,她們積極主動表達自己的心意,爭取自己的愛情。不再認為在愛情中只有男方才有主動追求的權利。
2、公開化與戀人之間的關系。隨著大學生戀愛的情況增多,家長和老師對大學生戀愛的不再過於干涉,甚至有部分家長持支持大學生戀愛的態度,同時,大學生自身的思想更加開放,她們不會對自己的戀愛情況遮遮掩掩,願意公開化談戀愛,甚至有部分大學生假期將自己的戀人帶回家過「父母關」。

4. 當代大學生的婚姻觀念

大學生戀愛觀現狀分析及對策
摘要:對當代大學生戀愛觀呈現的特點進行分析,進一步揭示當代大學生戀愛觀的現狀及其原因,並在此基礎上
探討培養大學生健康戀愛觀念的對策。大學生戀愛觀受個人生理和心理的成長、學校以及社會影響的原因,相對不
夠成熟,需要學校、社會各界的共同關注。
關鍵詞:大學生;戀愛觀;現狀;對策
在當今大學校園里,大學生戀愛現象構成了一道同
學羨慕、家長疑慮、老師無奈的獨特風景線。隨著上世紀
90年代西方「性自由」「、性解放」思潮的影響,傳統的愛
情觀、婚姻觀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懷疑。高校作為
一個小社會勢必會受到這種思潮的影響,對於人生觀、世
界觀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學生的影響尤為突出。
一、當代大學生戀愛觀呈現出的特點
大學生戀愛是大學校園普遍存在的一種文化現象,
已成為大學校園生活的聚焦點。據不完全統計,到大學
畢業時,談過戀愛的學生高達總人數的80%,女生的比
例還要略高於男生。大學校園是各種思想文化交融的地
方。當代大學生戀愛呈現出的特點也有所不同。
1.戀愛人數上升,「初戀」年紀下降
過去高校的思想和行為約束比較嚴,學生一般在大
學高年級甚至是即將畢業時才談戀愛。如今,受性生理
成熟提前、高校思想解放和校內同學戀愛行為的影響,
有些學生剛入學不久就開始「物色」戀愛對象,在戀愛年
紀低齡化趨勢的影響下,戀愛的人數逐漸上升。
2.戀愛行為公開化
盡管高校對於學生在校期間談戀愛的態度由「反
對」到「不贊成、不反對」,但校園戀愛者多以「學校不反
對」進行自我暗示,從而既不害怕學校的紀律約束,也
不擔心老師的批評,更不在意同學的議論,反而以談戀
愛為榮,無人喜歡為恥。在高校,不談戀愛的人往往被
視為弱者,不談戀愛被視為不正常行為。因此,大學生
戀愛行為公開化,出入成雙成對,行為上也不遮掩,攜
手漫步於校園,上課、吃飯、自習形影不離,甚至置校紀
校規於不顧。
3.戀愛態度趨於輕率
當代大學生在戀愛的過程中,戀愛觀念日趨放開,情
緒化很重。有些學生以選擇理想對象為由,見異思遷,頻
繁更換對象;少數學生出現「三角戀」和「多角戀」,甚至
在同學之間造成感情糾紛,以至發生沖突,釀成悲劇。大
學生在戀愛過程中,易追求愛情的浪漫,而忽視愛情的
義務和道德,認為戀愛與婚姻無關。孰不知,人類的任何
情感都是具有一定道德責任的,只有以高尚的道德為基
礎建立起來的愛情,才是真正的愛情。
4.性觀念的開放程度變化顯著
性觀念是人們對性問題的較為穩定的看法及所持
有的態度評價,既包括個體的性觀念,也包括在一定時
代的社會背景下,人們對性問題的評價、態度、看法的總
體趨勢。當代大學生受西方思潮和社會不良風氣的影
響,傳統道德逐漸淡化,對婚前同居、婚前性行為持開
放、理解和寬容的態度。在一項對婚前性行為態度的調
查中,支持婚前性行為的佔到25%,持無所謂態度的有
30%。由此可見,隨著社會環境發生的變化,當代大學生
的性觀念也日益開放。
5.戀愛目的多樣化
戀愛雙方要具有相互的道德責任感,而現實調查
中,當代大學生單純因為感情戀愛的不到一半,其他原
因如「體驗愛情的甜蜜」「、證明自己魅力」、「滿足虛榮
心」等戀愛原因佔了大多數。有的大學生很少顧及戀愛
的責任和義務,功利化色彩越來越明顯,交往對象的家
庭背景和經濟狀況往往成為他們關注的重點,把前途寄
托在從對方那裡得到好處。顯然,這樣的感情往往禁不
起時間的考驗。二、對當代大學生戀愛升溫的原因分析
1.大學生生理的發展是戀愛活動的誘因
大學生的年齡界限已跨過青春期並進入成年期,進入了人體發育的第二高峰,這一時期的少男少女有了接
近異性的慾望,對性的體驗十分敏感。調查顯示,有83%
的大學生有和異性交往的強烈願望,渴望擁有愛情。滿
足性沖動是促使青年投入戀愛活動的重要誘因,在這一
原因的驅使下,青年開始脫離群體化的兩性活動而單獨
約會。因而在異性吸引、彼此產生好感的基礎上,談戀愛
的想法逐漸成形。
2.當代大學生戀愛是趨從於心理的需求
1.尋求歸屬感在戀愛過程中,戀愛雙方形成了一
個親密關系極強的小群體,雙方在交流過程中渴求互相
的理解與關懷,排解內心的寂寞,兩人共同分享生活中
的大部分東西:感情、財產、秘密等。戀愛能直接滿足歸
屬感的需要。
2.社會心理因素的影響大學生進入校園以後,意味
著脫離了以前的群體,進入了獨立的生活環境。個人心
中的煩惱不願向長輩傾訴,但又急切希望新的社會環境
和關系的認可。當親密關系的需要顯得尤為迫切的時
候,孤獨的大學生走向戀愛是極其自然的事情。大學生
在思想、處境上的相似性,使得他們在戀愛問題上表現
出明顯的從眾傾向。戀愛對象的出雙入對,容易使孤獨
者萌生羨慕感和攀比心,甚至自卑心理。受這種群體氛
圍的影響,不少人開始尋求異性朋友。
3.對於浪漫的追求在現實生活中,表現青年戀愛
的文藝作品和影視作品很多,加上互聯網上大量關於兩
性及感情問題的探討,激發了大學生的好奇心理。他們
嚮往浪漫的愛情經歷,嚮往志同道合、情投意合的知音
相伴,持這種觀點的大學生,一旦遇到合適的異性,就容
易萌發愛情。
3.當代大學生畸形戀愛觀是出於對物質的追求
少數大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就業壓力大或者愛慕
虛榮、沉迷於高消費等原因而選擇戀愛。他們企圖通過
戀愛來解決經濟上的困難或者在經濟上賺取利益,有的
甚至不惜名譽,採取欺騙的方式同時進行幾段「戀情」。
為追求享樂和地位而戀愛,是一種畸形的戀愛觀。
三、培養大學生健康戀愛心理與行為的策略
由於大學生的生理和心理並沒有完全成熟,戀愛過
程中會出現各種問題,戀愛觀和戀愛行為的偏離不僅會
給學生的精神生活帶來影響,甚至會嚴重影響學生的事
業和前途。社會、學校和家庭對此應當予以高度關注,對
學生戀愛表現出來的不健康傾向應積極地加以引導。
1.加強大學生戀愛道德和責任教育
真正的愛情是建立在共同理想信念基礎上的,它是
理想、道德、義務、事業和性愛的結合。大學生正值人生
觀形成的關鍵年齡,一個人具有什麼樣的人生觀和價值
觀,就會有什麼樣的戀愛觀。隨著大學生價值觀念多元
化趨勢的發展,戀愛觀也受到功利主義的影響,表現出
實用性和功利性,戀愛不以感情為基礎,而看重戀愛對
象是否有「利用價值」。因此,要加強大學生戀愛道德和
戀愛責任教育,使他們懂得戀愛是以純潔的情感、共同
的追求、相互的信任和責任為內容的,具有專一性、持久
性和道德性的特點,促使他們在戀愛中對他人、對自己
和社會持有高度負責的態度,培養健康文明的戀愛行為
方式,學會自律、自重和自愛。
2.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學校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和各種有
益的社會實踐活動充實大學生的校園生活;通過各種形
式的教育和引導,讓大學生懂得如果在大學階段花費大
量的時間和精力談戀愛,勢必會分散精力影響自己的學
習,從而引導他們處理好事業和愛情的關系;多營造健
康、開明的校園文化,通過開設愛情婚姻專題講座、人體
生理學和性健康教育等課程,消除他們對於愛情的困惑
和焦慮,樹立正確的戀愛觀。
3.發揮社會輿論對健康文化的宣傳功能
在經濟轉軌和市場需求的刺激下,以贏利為目的的
文化產業迅速發展。廣播、電視的普及和互聯網的迅速
發展,使得社會文化的受眾群和傳播效率大大增加。目
前,大學生獲取性知識的途徑主要是通過互聯網和一些
不良雜志,而部分新聞媒體背離行業道德和倫理修養,甚
至個別媚俗刊物違法傳播不健康文化,給年輕一代造成
了不可磨滅的瘡疤。因此,社會輿論應該在是非、善惡、
美醜面前做出正確的道德選擇,肩負起社會繁榮、健康
文化氛圍的營造功能。
4.建立專門的心理咨詢中心
心理咨詢在我國是一項新興的醫療服務,目前對於
人們心理健康的輔助作用在我國並不十分明顯。一是因
為國人受傳統文化觀念的影響,不願以這一方式表達出
自己內心的問題;二是心理咨詢這一服務的宣傳力度還
不夠,人們對其持有偏見,認為有精神疾病的人才會接
受這種治療;三是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數量有限,發揮的
作用有限。因此,針對大學生提供性愛方面的咨詢和幫
助,是大部分國內高校的空白。在這方面,高校作為科學
知識的傳授地,應該發揮專業人士雲集的優勢,開啟校
際間、學校與社會之間合作的橋梁,吸納專業人才,設立
專門的咨詢中心,甚至校際心理咨詢流動站,為學生提
供專業的心理輔導,及時解決他們的各種心理問題。
參考文獻
[1]必廷延.校園戀愛的兩個悖論[J].中國青年研究,2003(5):54-
57.
[2]李小玲.社會文化對大學生戀愛傾向的影響[J].濰坊教育學院
學報,2006(2):60-61.
[3]宇業力.論大學生的戀愛道德[J].理論界,2006(11):107-108.
[4]馬福全.大學生戀愛及性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黑龍江高

5. 大學生的愛情觀

中學時代談戀愛會影響學習,到了大學更是如此,在一起的時間長了,就想要做一些其他的事,比如旅遊丶散步丶看電影之類的,時間都被這些給耗光了,哪裡還有多餘的時間去學習呢?這類學生的目標只有一個——學習,把握專業知識,可以畢業後就業,也可考研提升學歷,畢竟以後談戀愛的機會多得是。

有人說可以找一個一起學習的對象,一起考研一起努力,話雖如此,如果兩人目標明確還有可能,就怕有人中途而廢,選擇退出,這也會讓另一位內心動搖,放棄學習,很有可能會「頹廢」。為了學習,為了未來,這類學生便「戒戀愛」。

6. 大學生如何正確談戀愛

大學生談戀愛應該樹立正確的戀愛觀、發展健康的戀愛行為、培養愛的能力與責任、提高戀愛挫折承受能力

1、樹立正確的戀愛觀

(1)提倡志同道合的愛情。

在戀人的選擇上最重要的條件應該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業理想和生活情趣等大體一致。應該是理想、道德、義務、事業和性愛的有機結合。

一般情況下,異性感情的發展是沿著熟人-朋友-好朋友-知己-戀人這一線索發展的,當一個男性成為一個女生心中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角色時,愛情就可能降臨。在分享快樂和痛苦、共同成長的過程中,愛情就會產生和發展。

(2)擺正愛情與事業的關系。

大學生應該把事業放在首位,擺正愛情與事業的關系,不能把寶貴的時間都用於談情說愛而放鬆了學習。因為學業是大學生價值感的主要支柱。

當女大學把愛情視為生命的唯一時,愛情就是一株溫室中的花朵,嬌弱美麗卻經不起任何的打擊。當愛情成為女性唯一的存在價值時,她本人就會失去人格的獨立和魅力,也很容易失去被愛的理由。

2、發展健康的戀愛行為

(1)戀愛言談要文雅,講究語言美。交談中要誠懇坦率自然,不要為了顯示自己而裝腔作勢,矯揉造作;不能出言不遜,污言穢語,舉止粗魯;相互了解,不要無休止地盤問對方,使對方自尊心受損。否則只會使之厭惡,傷害感情。

(2)戀愛行為要大方。一般來說,男女雙方初次戀愛,在開始時常感到羞澀與緊張,隨著交往的增加會逐漸自然與大方。這個時期要注意行為舉止的檢點。有的人感情沖動,過早地做出親昵動作,使對方反感,影響感情的正常發展。

3、培養愛的能力與責任

(1)迎接愛的能力。包括施愛的能力和接受愛的能力。一個人心中有了愛,在理智分析之後,要敢於表達、善於表達,這是一種愛的能力。一個沒有愛心的人是個自私自利的人。

就應對自己對他人對萬事保持敏感和熱情,就應主動關心他人,熱愛他人。當別人向你表達愛時,能及時准確地對愛的信息作出判斷,坦然地作出選擇。能承受求愛拒絕或拒絕求愛所引起的心理擾亂。

(2)拒絕愛的能力。自己不願或不值得接受的愛應有勇氣加以拒絕。拒絕愛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是在並不希望得到的愛情到來時,要果斷,勇敢地說「不」,因為愛情來不得半點勉強和將就。如果優柔寡斷或屈服於對方的窮追不舍,發展下去對雙方都是不利的。

二是要掌握恰當的拒絕方式,雖然每個人都有拒絕愛的權力,但是珍重每一份真摯的感情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一種自珍,同時是對一個人道德情操的檢驗。不顧情面,處理方法簡單輕率,甚至惡語相加,結果使對方的感情和自尊心受到傷害,這些做法是很不妥當的。

4、提高戀愛挫折承受能力

大學生的戀愛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因而在追求愛情的過程中遇到各種波折是在所難免的。前面所提到的單相思、愛情錯覺、失戀等等戀愛心理挫折對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是一種考驗。

如果承受能力較強,就能較好地應付挫折,否則就有可能造成不良後果。因此,提高戀愛挫折承受能力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人對失戀的應對方式反映了一個人心理成熟水平和戀愛觀。一個人能夠理智地從失戀中解脫出來,往往會使自己變得成熟起來。

(6)大學生婚戀擴展閱讀:

大學生戀愛存在的問題

1、單相思與愛情錯覺

單相思與愛情錯覺都是戀愛心理的一種認知和情感的失誤。單相思使某些學生陷入痛苦的境地,處於空虛、煩惱,甚至絕望之中。處理不好對以後的戀愛婚姻生活都有消極的影響,因此,陷入單相思的大學生要及早止步另做選擇。要想克服單相思和愛情錯覺,重要的是正確理解愛情的深刻含義,同時用理智駕馭情感,尊重對方的選擇,不可感情用事。

2、戀愛動機不端正

有些大學生的戀愛動機不是出於愛情本身,而是為了彌補內心的空虛、孤獨或隨大流有從眾心理。這類學生在擇偶時很少把戀愛行為與婚姻結合起來考慮,缺乏責任感。還有極少數的學生為了顯示自己的魅力,同時和幾位異性同學交往、周旋,搞多角戀愛,甚至和誰都不確定戀愛關系。

不道德的多角戀愛易引起紛爭、不幸和災難,也極易發生沖突,釀造悲劇,最終是對所有當事人都產生不良後果。

7. 大學生戀愛觀

大學生正確戀愛觀
大學相對寬松、自由的環境,成為培植愛情之花最肥沃的土地。大學生戀愛一直是大學校園的熱門話題,戀愛和學業也就自然成為了大學生在校期間面對的兩個主要問題。戀愛關系處當、正確,可以成為學習和事業的催化劑,使人學習努力、成績上升;戀愛關系處理的不當,可能分散精力、浪費時間、情緒波動、成績下降。因此,了解大學生的戀愛觀,並且樹立正確的愛觀是十分有必要的。
當代大學生面對愛情少了以往的矜持和羞澀,更多的表現出對愛情的強烈嚮往和追求。大學生談戀愛,我們應該怎樣看待? 我認為愛情對於大學生來說只是奢侈品而非是必需品,所以我們大學生不應該強求愛情,但同時也不反對愛情,畢竟大學的戀愛是最純真的,處理好的話也是人生最美的記憶。但當代大學生往往都喜歡浪漫,兩個人在一起如不製造點浪漫的氣氛,就覺得對不住自己似的。但是浪漫是需要金錢的支持的,而我們大學生除了每月固定的生活費外並沒有多餘的經濟收入。聽過不少人感嘆過:看著日益變空的錢包,難免無限惆悵。
大學生談戀愛普遍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第一、戀愛缺乏責任感。當代大學生的戀愛是簡單的、快速的。社會在快節奏的生活,大學生的戀愛也開始簡單化,從思想上沒有了以前固有的「審時度勢」,女孩子們也沒有了以的「矜持」,當感覺還可以,不怎麼討厭的時候,便開始了戀情,根本不考慮未來。
第二、戀愛中片面化。當代大學生談戀愛時,往往考慮的問題都比較片面,只考慮兩個人在一起時的事情,如何讓彼此的感情得到升華,而沒有考慮到家庭、社會、周圍事物的影響。往往在乎愛情的過程而不考慮結果,把愛情與婚姻相脫離。在一時的沖動下,不顧及後果和影響。
第三、戀愛中浪漫化。
當代大學生戀愛更多注重的是感情上的愉悅,追求現實的快樂感,在兩個人交往期間,往往把每個節日排成了時刻表,互相送禮物是稀疏平常的事情,在校園里,經常看到男生跪拜在女友的前邊,紅色的鮮花數量及求愛的方式讓人觸目驚心,在情人節及戀人生日的時候則是勞師動眾的大擺宴席、精心准備讓對方感覺到驚喜。但在浪漫的同時,戀人對愛情的成功卻並不看重,甚至認為戀愛和結婚是兩碼事。大學生戀愛觀的缺陷是顯而易見的,那麼我們該怎樣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呢?
(1)提倡志同道合的愛情
一般情況下,
異性感情的發展是沿著熟人-
朋友-好朋友-知己-戀人這一線索發展的,

一個男性成為一個女生心中任何人都不能代替
的角色時,
愛情就可能降臨。
在分享快樂和痛苦、
共同成長的過程中,愛情就會產生和發展。
而不
是像現在很多大學生那樣覺得差不多就草率的
戀愛,也不考慮結果。
(2)擺正愛情與學業的關系
作為學生學習始終是主要目的,
大學生應該
把學業放在首位,擺正愛情與學業的關系,
不能
把寶貴的時間都用於談情說愛而放鬆了學習。

大學生把愛情視為生命的唯一時,
愛情就是一株
溫室中的花朵,嬌弱美麗卻經不起任何的打擊。
當愛情成為女性唯一的存在價值時,
她本人就會
失去人格的獨立和魅力,
也很容易失去被愛的理
由。
(3)懂得愛情是一種相互理解,是相互信
任,是一份責任和奉獻
理解對方是為個人和對方營造一種輕松和
快樂的氛圍,沒有人追逐愛情只是為了被約束;
相互信任是自信的表現,
自己都不想信自己值得
別人去愛的人,
別人會全心全意愛他嗎?責任和
奉獻則意味著個人道德的修養,
它是獲得崇高的
愛情的基礎。
(4)發展健康的戀愛行為
戀愛言談要文雅,講究語言美,交談中要誠
懇坦率自然真誠;
親昵動作要高雅,
避免粗俗化,
俗的親昵動作往往引起情感分離的消極心理效
果,有損於愛情的純潔與尊嚴,有損於大學生的
形象,同時對旁人也是一種不良的心理刺激;戀
愛過程中要平等相待,
相敬如賓;
善於控制感情,
理智行事;提高戀愛挫折承受能力。
總之,我們大學生要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念,
讓大學的愛情成為青春記憶里最美的風景,
而不
是終身的遺憾!

熱點內容
勞動教育本科生不少於 發布:2025-07-21 00:56:20 瀏覽:560
西北大學教授名單系 發布:2025-07-21 00:54:38 瀏覽:765
武漢理工大學2016年博士招生簡章 發布:2025-07-21 00:47:00 瀏覽:985
大學教授罵中國 發布:2025-07-21 00:45:38 瀏覽:119
寧波大學英語老師 發布:2025-07-21 00:20:37 瀏覽:884
湖南大學26歲副教授哪裡人 發布:2025-07-21 00:19:48 瀏覽:693
大學生大四規劃 發布:2025-07-21 00:13:43 瀏覽:933
美國大學生穿的晚禮服 發布:2025-07-21 00:13:42 瀏覽:513
廈門大學的英語專業 發布:2025-07-21 00:12:54 瀏覽:883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卓瑪 發布:2025-07-20 23:58:40 瀏覽: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