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大學生對社會的責任

大學生對社會的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1-29 10:54:23

Ⅰ 談談你對責任的認識和當代大學生應有的社會責任觀(不少於600字)

首先要明確什麼是社會責任感,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又是什麼。社會責任感是知、情、行的統一,是人的內在精神價值和外部行為規范的有機結合。小到促進個人成長、家庭幸福,大到推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民族進步社會發展,都必須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為基礎支撐。身為社會中堅力量及祖國未來接班人,大學生是重要而又特殊的責任主體,理應承擔廣泛、艱巨、深遠的社會責任,如創造社會價值、維護社會正義、投身國家建設、推動世界和平、解決全球性問題、發展人類文明等。這樣寫出來,想必很多人會想這些我都有做到啊,每天忙碌上課學習為的就是創造更多社會價值,不去煽動是非做好本分工作就是維護和平愛好和諧,節約用水用電也就是解決全球性問題等,我們能夠很快舉一堆現實例子來證明自己具備了大學生應有的社會責任感。我也曾這么想自己潔身自好,安分守己做好工作就是具備責任感的表現。但是我們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當代大學生行為備受詬病的根源,也是我覺得當代大學生擁有不及格社會責任感的一項:缺乏集體意識集體責任感。在社會轉型、體制轉軌、機制轉換、公民轉性的時代背景下,在社會充斥個人主義至上意識中,我們這一代大學生相比於前人最大最明顯的是我們顯得非常的「獨」。有學者提出來就是「認同與困惑共生,關心與淡漠並存,進取與彷徨交錯」。在這樣的心態下導致我們喜歡獨來獨往,不熱愛參加集體公眾活動,樂衷自己的小圈子小天地,與外界天然起一道屏,不了解不關心社會時事。有些大學生僅僅局限在實現個人理想的夢幻里,而沒有將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緊密聯系起來。有些學生認為社會理想太遠、太空、太大,而個人的現實生活才是最實惠的,因而更多的是關心自己的命運,更多的是關注自身發展的狀態和現實利益,缺乏對個人理想與社會需要關系的認識,缺乏對歷史使命的正確認識和建立在這種認識基礎上的對社會應具有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僅僅為自己前途考慮而從不思量國家建設需要怎樣的人才,也從不響應國家號召大學生參與的項目,這樣的事情在畢業求職的時候比比皆是。另外一個明顯的表現就是拜金主義嚴重,缺乏敬業精神。拜金主義是隨經濟的不斷發展日益體現在當代大學生身上一個很嚴重的思想傾向。舉個例子,我發現廣州大學的學生很愛穿名牌鞋子買名牌的包包,而且喜歡在同伴中互相攀比最近「敗」新物件。其實即使家裡條件允許,但是我們還處於「入不敷出」伸手拿錢的階段,在買一雙一千多人名幣鞋子的時候不會感到不好意思嗎?在同伴中穿一件最新款式的衣服有那麼讓你風光嗎?真正的榮譽來自於自身的魅力,而著裝遠遠不是構成個人魅力的重要一環,若能將花在打扮的時間調給學習,我想你拿獎學金的時候才會真正收到敬佩的目光。敬業精神在現代社會的建設中起著至關緊要的作用。人對於自己的工作不能做到敬業,是不可能創造好成績的。我曾是學生會的一員,在大一一學期里做了一名小小的新聞記者,這份工作說簡單還真不容易,不定時的任務及時常外出的日曬讓許多人心生萌退之意。在我聯系其它部員出巡任務的時候,他們總會有各種各樣的理由搪塞工作,自己明明知道他有空閑卻也毫無辦法。這個時候我會感到很沮喪和生氣,在當初加入部門的時候不就是下定決心好好乾嗎?為什麼卻在有任務的時候消失?我想這只是小小的冰川一角吧?不願意完成任務想要逃避的人應該很多吧?每想到這裡面總會覺得難以理解,這就是缺乏敬業精神吧。我不禁想到以後社會上工作,像這樣的工作態度怕是永遠無人聘請。所以,在失業率每創高峰的現在,我們是不是該從敬業這方面開始改善自己呢?沒有社會歸屬感是造成這樣的原因之一,當然我們不能拿五四時期那種狂熱的革命情感作比較,處於不同時代的大學生有著不同的歷史使命,但是集體感和敬業精神是絕對不能缺少的。在這知識競爭時期,沒有集體沒有個人,沒有敬業精神不可能完成工作。對於以上兩點是我感受當代大學生缺乏社會責任感最突出的表現,除此之外,一些例如頹廢的生活態度和不正的人生觀,混亂的社會關系以及不能吃苦也是當代大學生缺乏社會責任感的表現。問題進行到這里,我們就不僅僅要認識有這個問題,而且應該要了解問題產生的原因以及如何解決。前面提到大學擴招造成大學生質量的下滑,導致大學教育不再是以前的精英式教育,以前一個大學教師可能帶十幾個學生,現在一個大學教師帶學生人數怕要上百。這樣的比列產生的優質學生不是沒有而是大大減少,同樣的整體素質也是明顯下滑,連學業成績也不能提高的情況下我們還能要求素質的提高么?還有就是市場經濟帶來的弊端。市場經濟發展導致了社會的多元化以及個人觀念的強化,社會多元化包括生產領域、組織、利益關系、分配形式多樣化,這樣必然造成人的個性獨立化。在這樣的背景下,個人很難將自己的利益與集體社會的利益一致化,也就不能避免產生「獨」的思想。這是客觀原因,是不能忽視的重要部分,在這些方面我們無能為力,只能要求國家教育部有良好的教育改革方案和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那麼作為主觀的我們身上當然也存在著造成社會責任感缺失的重要、或許說是主要原因。第一點是對社會認識的片面。大學生總對社會有一個感性的態度,既只看到自己能看到的層面,只相信自己理解的社會,只會用自己的方式去想像社會的樣子。不少同學在平常的交談中總會透露出「哎,社會就是這樣子的啦,你有什麼辦法改變啊,不如多想想自己怎麼在社會立足好」這樣的思想觀念。在他們的意識里,都將社會看做是不得不趟的渾水,自己在其中能明哲保身就很好。即使有時候大發議論批判社會,做出關心社會的樣子,其實也只是在否定社會的存在。這樣的思想當然就不能看不到人與人之間及人與社會之間的互相依存、互相依賴、互相承擔責任,把握不住社會生活的主流和發展的趨勢。第二點是對自身觀念的偏頗。當代大學生喜歡標現自己的不一般,也認為自己是與眾不同的。喜歡突現、表現自己使得大學生普遍有一種想要高人一等的心理,但是對於以學業這傳統方式贏得別樣眼光他們並不贊同,於是乎產生了以其它方式進行不一般的顯現手段,例如上文提到的「名牌控」。上大學的他們也並不是為報效祖國,而只是為滿足個人能有一份輕松薪水豐厚的工作,不是為了社會的需要,而是將工作與金錢掛鉤,將金錢與幸福感掛鉤。對於社會所要他們承擔的責任,也只是採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 第三點是慣性的依賴父母。我們這一代可謂是成長於豐厚的物質條件下,對於父母長輩的給予擁有很大的依賴性。總認為凡是有父母頂著,錢財有父母給著,工作有父母靠著,這樣的思想會造成大學生永遠不能獨立成長。我們擁有的很多,不珍惜的太多,想要的也會更多,但是能自己爭取的卻很少。那麼知道社會自身的原因後,也應該著手解決吧,我想,從大學生自己方面入手是最好的,因為改變只能從自己做起。首先要積極開展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評。大學生應該努力的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心裡狀態,判斷自己認識的正誤,以作出積極的改變。其次積極開展互相學習,互相交流的活動。每個人的認識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也都有一定的優點。只有互相學習,互相糾正,才能博採眾長,全面提升自己的認識能力和思想水平。再是學習知識要結合實踐。實踐不僅是檢驗真理的標准,也是詮釋理論的優秀工具。只有理論聯系實際,才能更好的理解理論,更好的利用理論指導實踐。這樣便可以使大學生增強對黨的理論和政治理論的理解,利用這些理論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最後克服不良生活習慣,多多了解時事新聞。主動提升自己。【此文來源於網路《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希望能對你的責任的認識有所啟發,寫出屬於你自己的責任觀來】

Ⅱ 大學生應承擔哪些社會責

大學生社會責任來感的話題已越來越自為人們所關注.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缺乏表現為:重視個人價值,輕視集體與社會的價值;重視權利的享受,輕視義務的履行;忽視自己在傳承中國優良傳統文化中的責任等.少數大學生缺乏社會責任感的原因,來自西方倫理思潮的影響、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家庭、學校和社會的不良影響.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必須加強大學生對中華傳統美德與文化的學習,以深化其對社會與國家的認同感和自己的歷史使命感;高校應注重對大學生的思想引導,幫助學生樹立積極、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高校應不斷完善大學生課程設置與教學評估體制,提倡與重視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讓大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到自身的責任.

Ⅲ 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是什麼

現代大學生培養目標和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

目前,中國教育面臨很多問題,在高校,龐大的貧困生階層已成為一個現實的問題,而且在今年作為中國現代教育的百年這樣一個特殊的關鍵點上,認識在學生的歷史責任是適當其時的。現在的大學生面臨著紛繁復雜的各種問題,如學費昂貴,就業困難等等,而近兩年出現的劉海洋、馬加爵等個案使人們意識到中國大學生心理上的問題。直到現在,專家學者也無法對這種現象作出一個令人信服的解釋。在當前高等教育大力發展的情況下,「什麼是好的校園,什麼樣的教育是好的教育?」這樣的問題層出不窮。

到底什麼者真正的教育呢?愛因斯坦曾說過:「當你把學校教給你的地切都忘記了以後那麼剩下的就是教育。」他還說過「一個人四分之三以上的知識都是在課堂外學到的。」哈佛大學的校門上刻著:「為增長智慧走進來,為服務祖國和同胞走出去。」這也許在某些方面揭示了教育的內涵。目前,中國的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分化成兩個方面,因而帶來的兩種文化的沖突也越來越激烈。人文積極分子認為科技分子是粗俗的,對人類的歷史和文化漠不關心,缺少美學常識,只關心現實的功利。而科技知識分子認為人文積極分子缺乏對同胞的熱愛和關心,他們更多關心的是與民生無關的古典知識,有一種文化的優越感,窮酸迂腐,對現實社會滿懷不滿。人文學者和科技學者站在對立的兩端,互相攻擊使整個教育造就的人才只能是專才,這對社會的發展是極其不利的。

現在大學過於嚴格的分門別類,把學生限制在一個狹隘的專業里。雖然能使學生學到一定的專業知識,但同時也使學生喪失了對整個文化的把握,於是就造就了一批近乎無用的超級專家,白痴博士。我們現在的教育制度與西方相比,存在很多問題,這在很大一方面,也是由於歷史的緣故。西方的高等教育緣自古希臘的自由教育,他們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寬大的、博大的、無所不能的,立於善良的全人」,也就是培養身心盡善類的人,像歌德就是這樣一個世界性的天才,但遺憾的是在歌德經後就幾乎再也沒有出現過這樣的天才。這種教育理念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後也曾在中國得到過一定范圍的傳播。

當前,中國高等教育的目和就是培養「具有獨立的生產能力,具有一定的專業 技能和職業能力」的人,通俗的講,就是培養能夠養家糊口的知識分子。而我們大學生要承擔的社會責任就是社會教化和轉移社會風氣。在本質上講,專家和知識分子是不同的,能夠研製核武器的知識分子是專家,而能夠在反核宣言上簽名的專家者真正的知識分子。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的教育一直有著非常強烈的功利主義,即非常的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普及的都是那些工程基礎教育。目前,中國的教育界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太注重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忽視了人文教育。,已經 給中國的教育造成了不小的麻煩。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關教育部門已開始制定一些方案,例如在高考制度上以前是完全的文理分科,現在是小綜合,有些地方已實行大綜合,這從某個側面也反映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是通才而不是專才。

對於中國的工業化,需要的不僅僅是技術人才,更重要的是組織人才,管理人才,他們所要具備的知識不僅僅局限在技術上,而且在心理,倫理哲學、道德社會等方面也要有所研究。社會所需要者通才為大,而專家為次,沒有通才為基礎的專家不能算作真的專家。在技術上,是比較容易能夠達到某一個具體的水平的,但是社會管理者,應該怎樣管理是技術本身所不能回答的,所以,培養超越專業知識以外的知識對於我們大學生來說非常重要的。

當前的大學生應當觀注重大問題和社會問題,特別是自己專業外的問題,努力吸引各方面的知識,使自己盡可能成為一個通才,而不是一個專才,像近段時間發生的礦難事件屢禁不止?為什麼沒有有效的方法來維護礦工的人身安全?為什麼有那麼多的經營者不顧礦工的死活去追求所謂的經濟價值?「這咱問題都是我們大學生同學應當考慮一下的。

雖然目前中國的教育現狀非常令人不滿,教育腐敗也為神聖的教育抹上了一層煤灰,但作為接受高等教育的主體――當代大學生還是應當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看問題要從全面的觀點出發,不要只現狀,而不看歷史和未來。學知識也同樣要這樣,不要局限於某一個專業或者某一方面,要知道,通才比專才有更大的市場,只有成為通才,才可能更好的領會專業知識。最後,希望所有的大學生都能夠朝這個方面努力,20年後改變中國教育就是你們。

Ⅳ 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

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對國家和民族負責。

青年大學生,同樣要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對國家和民族負責,這是青年作為現代人所追求目標的重要標志,也是青年成長、成才的基礎。作為國家培養出的當代青年大學生,應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廣大青年大學生要踴躍投身國家建設,以激情飛揚的青春活力不斷添加祖國前行的「燃料」。要敢為人先,善於創造,勤奮求實,勇於開拓,成為改革創新的生力軍。有了堅定的志向和信念,以及堅韌不拔的毅力,就一定能將志向與目標變為現實。作為青年人,一旦擁有遠大志向和理想,就會不畏前行道路上的艱難險阻,敢於面對困難與挫折。

(4)大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擴展閱讀:

當代青年大學生的歷史責任的相關要求規定:

1、當代中國所處的發展階段,決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夢」的根本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21世紀頭20年的「中國夢」,這是實現21世紀頭50年「中國夢」和後百年中國崛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最重要的一個發展階段。

2、實現這一宏偉大業,需要我們,特別是廣大青年大學生們為之開拓創新、努力奮斗。需要我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團結實干、不斷進取,繼續「圓夢」。這樣,實現中國崛起與「中國夢」的宏偉目標定將指日可待。

3、只要經過努力不懈的奮斗便能獲得更好的生活,亦即人們必須通過自己的勤奮、勇氣、創意和決心邁向繁榮,而非依賴於特定的社會階段和他人的援助。如果沒有中國夢,人才會流失,人心會不穩,因為這是引導人積極向上的強大動力。

熱點內容
美國大學精算排名 發布:2025-07-22 22:06:03 瀏覽:305
清華大學招生專業目錄 發布:2025-07-22 22:02:19 瀏覽:159
大學生健康教育的內容 發布:2025-07-22 22:01:43 瀏覽:752
全國大學生青年 發布:2025-07-22 21:58:05 瀏覽:632
2016北京師范大學專業目錄考研 發布:2025-07-22 21:51:22 瀏覽:851
重慶交通大學游泳館時間 發布:2025-07-22 21:40:53 瀏覽:898
大學生去美國旅遊簽證 發布:2025-07-22 21:16:01 瀏覽:110
環境工程大學專業排名 發布:2025-07-22 21:08:50 瀏覽:897
南大學位申請時間 發布:2025-07-22 21:08:45 瀏覽:969
北京大學2017畢業時間 發布:2025-07-22 21:01:27 瀏覽:847